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

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8-07 22:44:12

『壹』 我國糧食主產區地理分布是怎樣的

我國糧食主產區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吉林、內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蘇、安徽、黑龍江等十三個省份。

理想的糧食含水量是將糧食乾燥至儲糧微生物生長的臨界點附近,在這一水分條件下,可以保障糧食的儲藏安全,最大限度地維持糧食的新鮮度和食用品質,同時也可最大限度地維持糧食的發芽率和種用品質。

水分與溫度都是影響糧食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但二者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約的。在糧食水分含量底時,溫度對呼吸的影響很小;當糧食水分增高,溫度所引起的呼吸強度變化非常激烈。根據實驗,水分儀為18%—23%的糧食在50—55°C溫度下,呼吸急劇上升後驟然減弱。但水分為14%—16%的糧食在同樣溫度下經過幾晝夜,呼吸能力幾乎沒有變化。

(1)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有十三個糧食主產省區,根據國家糧食局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十三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為75.4%,約95%的全國增產糧食來自13個糧食主產區。

糧食主要種類:

1、麥類:小麥,大麥,青稞(元麥),黑麥,燕麥。

2、豆類:大豆,小豆(紅豆),綠豆。

3、稻類:粳稻,秈稻,糯稻,陸稻(旱稻),深水稻。

4、粗糧類:玉米,高粱,蕎麥,粟(穀子、小米),黍(糜子)。

此外尚有作為補充主食用的糧食作物:木薯,番薯(紅薯、白薯),馬鈴薯(土豆)。

在溫度較低時,水分對呼吸影響較小,在低溫時,水分較高的糧食也能安全儲藏。例如,在中國北方地區,冬季氣溫很低,含水20%的小麥也可以作短期儲藏;而夏季糧溫升高,安全水分應保持為13%—14.5%;北京大米度夏的安全水分為13.5%,而在氣溫較高的上海就必須控制安全水分在12.0%以下。

顯然糧食的儲藏穩定性受到溫度和水分的綜合影響,只要糧食水分和溫度控制好後,完全可以抑制黴菌、蟎類和昆蟲的生長,避免對儲糧造成危害。糧食水分檢測對糧食的收購、運輸、儲存、加工、貿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貳』 中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是哪裡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和商品糧輸出基地,龍江黑土地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提供中國方案。

黑龍江省耕地面積佔中國耕地總量的九分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最大的商品粳稻產區。全省農村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程度超過80%,農機應用水平居全國前列。

(2)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擴展閱讀:

黑龍江省統計局常務副局長劉樹勝說,2020年黑龍江省農作物播種面積2.14億畝,比上年增長2.7%,糧食播種面積、高產糧食作物面積均創歷史最高水平。今年糧食總產量連續7年獲得豐收,突破千億斤台階,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據了解,黑龍江省在農業生產中,黑龍江省堅持把糧食高產創建貫穿糧食生產全過程,依託先進的農業科技和大機械的生產優勢,不斷提高科技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

『叄』 中國主要的糧食產地分布在哪裡

我國糧食主產區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吉林、內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蘇、安徽、黑龍江等十三個省份。

根據國家糧食局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十三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為75.4%,約95%的全國增產糧食來自13個糧食主產區。

2017年,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佔全國比重提高至76.2%,籽粒玉米調減1984萬畝,大豆面積增加871萬畝。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顯著增加,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7.8%。

(3)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擴展閱讀

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近年來各地堅持把農業的綠色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創新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治理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

據農業部最新統計,目前我國農葯、化肥利用率分別提高3.8和4.8個百分點,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均達到6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5.3%。

高質量發展還體現在農村一二三產業進一步加快融合,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2.2∶1,全國創建了4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各類返鄉下鄉人員超過700萬,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成為新的增長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糧食主產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糧食產量突破1.2萬億斤

『肆』 中國有幾大糧食產區

1)三大糧食主產區:河南、河北、山東。
(2)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魯西北和豫北平原、江漢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下游濱海和沿江平原、南疆。
(3)兩類油料作物: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油菜是播種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近年有「北移南遷」趨向,如黃淮海平原、遼、黑及華南地區。
(4)兩類糖料作物:甘蔗生長期長,需水肥量大,喜高溫,主要分布在台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六省。甜菜生長期短,耐鹽鹼乾旱,喜溫涼,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四省區。
(5)三大出口農產品基地:太湖平原、閩南(泉州、漳州、廈門)三角地區、珠江三角洲。

『伍』 中國九大糧食產地都是什麼地方

中國九大糧食產地分別是太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江淮地區、成都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

成為糧食產地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所示:

1、糧食生產條件較好,高產穩產農田比重較大,余糧較多;

2、人均佔有糧食數量多,商品率高,增產潛力大,且投資少而見效快的地區;

3、糧食生產集中連片,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基本類似,便於統一規劃、建設和布局生產;

4、以糧食生產為中心,糧食生產用地與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生產用地矛盾不大,交通運輸方便。

(5)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擴展閱讀:

建設糧食產地的基本思路

1、指導思想

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培育農業生產力為重點,著力實行科教興農,推行名牌戰略,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2、建設目標

將商品糧基地建設成為能穩定提供商品糧的骨幹縣、先進農業技術的示範縣、現代化農業的帶頭縣。

3、建設內容

堅持良種繁育、農業技術推廣、小型農田水利、農業機械四項內容的建設,且要在建設質量上下工夫。同時增加人力資源培訓、農產品質量檢測、市場信息、可持續發展等內容。

4、建設布局

實現普通糧食品種向優質、專用型品種轉化,實現基地建設由東中部向中西部轉移,實現基地糧食生產的結構調整。

5、鞏固發展

以鞏固和完善老基地為主,發展與農業直接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己建基地進行完善配套,走技術改造的路子。

6、組織管理

完善和制定商品糧基地建設管理方法,從項目的申報審批、組織管理、實施與監督、效益考核、竣工驗收等方面明確有關單位的責任、權利與義務。

『陸』 糧食作物的起源地有哪些分布

糧食作物種類的多樣性,還表現在它們起源於多地。在中國作物起源中心起源的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穀子、黍稷、小豆、菜豆、食用稗等;在近東作物起源中心起源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黑麥、燕麥、鷹嘴豆、小扁豆、羽扇豆、蠶豆、豌豆、箭舌豌豆等;在中南美洲作物起源中心起源的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馬鈴薯、甘薯、木薯、普通菜豆、利馬豆、紅花菜豆等;而在南亞作物起源中心起源的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綠豆、飯豆、豇豆等;非洲作物起源中心起源的糧食作物主要有非洲稻、高粱、豇豆、龍爪稷等等。另外,除了這些全世界種植的糧食作物外,還有一些地區性重要的糧食作物,如在南美洲北部安第斯高原地區的奎諾藜(Chenopodiumquinoa)是古印加人的主要糧食,在產量最多的秘魯,被稱為「糧食之父」,有人稱它為21世紀人類的食品(王獻溥,2001);還有非洲東部最重要的禾穀類作物苔夫(Eragrostictef),是衣索比亞等國家的重要食糧。因此,糧食作物種類多樣性是由最初人類生活方式、食用類型、耕作方式、人文習慣所決定的,反過來它又對人類的生存與繁衍和農業的起源與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柒』 我國5大糧食基地

我國九大糧食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國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
縱觀新中國建立以來糧食生產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50—1978年。194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只有1.132億噸,1978年達到3.048億噸,29年間年均遞增3.5%。這一時期,中國通過改革土地所有制關系,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解放了生產力,同時在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糧食生產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為1979—1984年。1984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073億噸,6年間年均遞增4.9%,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糧食增長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糧食生產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在農村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別是通過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以及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等重大政策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過去在農業基礎設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積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釋放,扭轉了中國糧食長期嚴重短缺的局面。
第三階段為1985年至今。199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666億噸,11年間年均遞增1.2%。這一時期,中國政府在繼續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發展多種經營,食物多樣化發展較快。豬牛羊肉、水產品、禽蛋、牛奶和水果產量分別達到4254萬噸、2517萬噸、1676萬噸、562萬噸和4211萬噸,比1984年分別增長1.8倍、3.1倍、2.9倍、1.6倍和3.3倍。雖然這一時期糧食增長速度減緩,但由於非糧食食物增加,人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新中國之所以成功地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主要經驗是:始終堅持以農業為基礎,把農業放在

『捌』 我們中國的糧食主要從哪來的

糧食主產區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吉林、內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蘇、安徽、黑龍江等十三個省份。

中國商品糧基地大致分為全國性和地區性兩類。在中國,前者如黑龍江和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及黑龍江的三江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湖北江漢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廣東珠江三角洲,蘇浙太湖平原,蘇皖江淮地區,江西鄱陽湖平原等。

現階段中國已經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客觀上具備諸多有利因素。根據中國農業自然資源、生產條件、技術水平和其他發展條件,糧食增產潛力很大。

(8)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擴展閱讀

第一類,是南方原有高產商品糧基地,包括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5片。

1、這類基地人多田少,地處亞熱帶,自然條件優越,農作物生長季節長,可一年多熟;又有悠久耕作歷史,勞動力充裕,有精耕細作傳統,農田基本建設有一定基礎,水利、肥料等生產條件較好,

2、糧食單產一般每公頃可達6000千克~8250千克,比全國糧食平均單產約高一倍;糧食商品率為29%,每年提供的商品糧佔全國13片基地商品糧的60%以上,因此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素有中國「米倉」之稱。

3、今後要進一步加強建設,逐步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做到以糧為主,多種經營,互相促進,增產商品糧仍有較大潛力。

第二類,新發展的淮河平原商品糧基地,包括蘇北和皖北兩片,它們處於黃淮海平原南部。

1、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地下水條件較好,又處在暖溫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區,降水量、熱量和無霜期低於長江以南而高於黃河以北,是我國重要的水旱輪作糧食產區。

2、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水土條件改善,擴大了基本農田,糧食單產每公頃已達4065千克,糧食商品率19.6%。今後應進一步加強以治水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繼續改善土、肥條件,提高精耕細作水平,仍將有相當可觀的糧食增產潛力。

第三類,水平尚低、發展潛力最大的東北商品糧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中部平原及遼寧中部平原三片。

1、東北地區人少地多,緯度較高,熱量條件不如南方,只能一年一熟,生產條件和原有基礎均不如前二類地區,農業經營粗放,糧食單產水平尚低,一般每公頃僅為1875千克~1950千克,但國營農場多,糧食總產量高,糧食商品率為35.2%,

2、其中國營農場商品率高達40%~60%。每年向國家提供的商品糧,數量佔13片商品糧基地的1/5以上。這里還有大量宜農荒地,開墾擴耕有較大餘地。

3、今後應大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善水利、肥料等狀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改進耕作技術,把提高糧食單產和開荒擴耕結合起來,逐步實現糧食的穩產高產。這里增產商品糧的潛力,在各類商品糧基地中將是首屈一指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糧食發源地主要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中國杯在哪裡買 瀏覽:443
伊朗領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575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賣多少錢 瀏覽:738
印度國名怎麼來 瀏覽:112
義大利實心粉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34
12萬印度盧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44
伊朗人喜歡說什麼 瀏覽:537
去英國買什麼麥 瀏覽:345
ff中國基地建在哪裡 瀏覽:231
英國屬於地球哪裡 瀏覽:976
英國第二套房的首付是百分之多少 瀏覽:655
中國醫院看癲癇哪個醫院好 瀏覽:455
中國最能打仗是哪些省 瀏覽:859
印度木薯怎麼做 瀏覽:699
抖音超級火那個印尼歌曲叫什麼 瀏覽:289
義大利雞血石什麼價 瀏覽:782
驚奇隊長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1004
英國貴族人吃什麼蛋糕 瀏覽:810
越南胡志明市有多少外來的中國人 瀏覽:168
義大利軟乳酪怎麼吃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