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竹子在北方能生長嗎
北方自然環境適宜竹子生長,但是很少有人去種植竹子。
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一般年平均溫度為12C~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對水分的要求,高於對氣溫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散生竹類的適應性,強於叢生竹類。
由於散生竹類基本上是春季出筍,入冬前新竹已充分木質化,所以對乾旱和寒冷等不良氣候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也低於叢生竹和混生竹。
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乾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散生竹。
(1)中國哪裡盛產甘竹擴展閱讀
竹子,又名竹。品種繁多,有箭竹(Arrow Bamboo)[1]等。多年生禾木科竹亞科植物,莖為木質,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學名 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
❷ 竹子的種類和用途
箬竹
灌木狀或小灌木狀類。竿高0.75-2米,直徑4-7.5毫米;節間長約25厘米,最長者可達32厘米,圓筒形,在分枝一側的基部微扁,一般為綠色,竿壁厚2.5-4毫米;節較平坦;竿環較籜環略隆起,節下方有紅棕色貼竿的毛環。
箬竹屬陽性竹類,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宜生長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鬆透氣、微酸至中性土壤。
地被綠化材料,河邊護岸,公園綠化。
❸ 甜竹葉別名叫什麼
甜竹葉的竹子就叫甜竹,但其他地方會有不同的別稱像河南就叫紫竹,山西叫青竹,是小竹,主要生產在河南淮河以北、陝西中部、山西省運城、河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竹葉主咳逆上氣,療筋急(疾),惡瘡,殺小蟲.......主咳逆上氣者,以其能清肺胃之熱也;療筋急(疾),惡瘡者,以其能化身中之氣也,氣化則百骸條暢,何有小蟲之患乎. 清.中記載:竹葉清香透心,微苦,涼氣熱氣俱清.經曰:治溫以清,專清心氣,葉銳能散,味淡利竅,使心經熱氣分解.主治暑熱消渴,胸中熱痰,咳逆喘促,皆用為良劑也.又取色青入膽,氣清入肺,是以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
竹葉是中醫一味傳統的清熱解毒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准列入葯,食兩用的天然植物,為人類的第一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國珍竹康寧是以竹葉為主要原料,竹葉提取物高度濃縮了黃酮類化合物和香豆素類內酯營養素,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其抗衰老,抗疲勞和免疫調節作用與松花粉相當;降血脂和血膽固醇作用與銀杏葉提取物相近;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與茶多酚相似;具有調節血脂的保健功能,可有效保護人體健康。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服用:松花粉+竹康寧+養生茶。 1、竹葉療熱渴:淡竹葉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兩,小麥三升,栝樓二兩。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葉,取八升,下諸葯,煮取四升,去滓分溫服。(《外台秘要方》竹葉湯)
2、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250克,人參100克,麥冬(去心)一升,甘草(炙)100克,粳米半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3、竹葉治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淡竹葉一握,粳米一合,茵陳半兩。上以水二大盞,煮二味取汁一盞,去滓,投米作粥食之。(《聖惠方》淡竹葉粥)
❹ 甘竹草適合北方種植嗎
您好 您說的應該是 甘竹草吧,很多醫生開處方不規范的,如甘草的"草"字常寫成"艸",字跡潦草一點就象個"竹"字了。
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沙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里也易於繁殖。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強。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較少、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適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中國有機農業網。
❺ 中國十大罐頭商有哪些
1.梅林
成立於1997年的梅林食品公司,總部位於上海,主營業務是食品的加工和生產,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中國20大八寶粥品牌之一,還從事食品的進出口業務,該公司的罐頭銷量在全國遙遙領先。
2.古龍
成立於1997年的古龍食品公司,總部位於廈門,主營業務是肉類罐頭的加工和生產,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是福建省的重點農業公司,該公司產品口碑一直比較好。
3.紫山
成立於1996年的紫山食品公司,總部位於漳州市,主營業務是水產產品相關的加工和製造,令人注意的是,該公司還有堅果類的產品業務,該公司得到了很多產品加工技術支持。
4.歡樂家
成立於2001年的歡樂家食品公司,總部位於湛江市,主營業務是罐頭和罐頭食品的製造生產,除了這個,該公司還有農畜牧產品的收購業務,公司業務范圍比較廣泛。
5.林家鋪子
成立於1996年的林家鋪子,總部位於大連市,它是一家專業的罐頭食品製造商,補充一點知識,該公司的罐頭食品包含水果、蔬菜、肉類等種類,公司的知名度較高。
6.真心罐頭
成立於2002年的真心罐頭公司,總部位於大連,主營業務是水果、海鮮類的罐頭加工製造,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一家分公司,罐頭食品生產技術得到了專業機構的認證。
7.甘竹牌
成立於1988年的甘竹罐頭公司,總部位於廣東省,它是廣東省的重點農業公司,該公司還有三大子公司,甘竹公司佔地面積達11萬平方米。
8.鷹金錢
作為2020十大罐頭食品公司排行榜之中的鷹金錢,成立於1956年,它是一家歷史較為悠久的公司,該公司總部位於廣州,主營業務 是罐頭產品的生產。
9.大洋世家
成立於2012年的大洋世家公司,總部位於寧波,主營業務是食品的加工和經營,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還有餐飲業務,該公司在浙江的知名度較高。
10.椰樹
作為2020十大罐頭食品公司排行榜之中的椰樹,是一家從事飲料加工製作的公司,該公司前身是一家罐頭廠,後來擴展業務,逐漸成長為中國知名飲料品牌。
❻ 甘竹罐頭魚與鷹金錢罐頭魚誰歷史久
鷹金錢罐頭魚比甘竹罐頭魚歷史久。廣東甘竹罐頭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廣州鷹金錢企業集團公司,是廣州市國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前身為廣東罐頭廠,始建於1956年,1958年8月投產,是國家「一五」期間廣東省重點建設的大型企業之一。
廣東甘竹公司主要生產各類魚罐頭,肉類罐頭,甜玉米罐頭,蘑菇罐頭,營養粥罐頭以及涼茶飲料。
鷹金錢品牌主要產品有水產類、肉類及飲料類等,如:豆豉鯪魚系列、豆豉魚系列、鳳尾魚系列、沙丁魚、金槍魚、午餐肉、梅菜豬肉、涼粉,冰糖雪耳燉木瓜等幾十個品種,其中「鷹金錢」牌鯪魚罐頭是鷹金錢公司的龍頭產品,也是中國罐頭產品唯一兩次獲得國家質量「金質」獎的產品,產品行銷全世界。
(6)中國哪裡盛產甘竹擴展閱讀:
廣東甘竹罐頭公司榮獲廣東農業龍頭企業,佛山市農業龍頭企業,佛山市納稅超1000萬元企業,連續十年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推進標准化經濟基礎工作示範單位,以及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甘竹商標榮獲廣東著名商標,廣東省改革開放三十年廣東食品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
鷹金錢公司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有效整合內部資源,實現以鷹金錢公司為主體,主導產品突出、品牌優勢明顯、產品覆蓋面廣、核心技術先進、市場佔有率高,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內最強水產罐頭食品企業。
以「為大眾創造健康」為經營理念,秉承「鷹金錢」國有企業,「指標最高、感觀最好、服務最優」管理思想,通過全國各地的銷售機構,
❼ 撫州市廣昌縣有幾個鄉鎮
廣昌縣有6鎮5鄉。
分別是:旴江鎮
、甘竹鎮、頭陂鎮、赤水鎮、驛前鎮、塘坊鎮;長橋鄉、楊溪鄉
、千善鄉
、水南圩鄉、尖峰鄉。
廣昌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武夷山西麓,建縣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因「道通閩廣、隸屬建昌」而得名。東與福建建寧、寧化接壤,西連寧都,南界石城,北毗南豐。
距向(塘)莆(田)鐵路南豐站56公里,距省會南昌僅260公里,距京九線贛州站227公里,距浙贛線鷹潭站200公里,距廈門580公里,廣州710公里。全縣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5鎮6鄉1場129個行政村和1個省級工業園,總人口24萬(多為漢族江右民系)。
(7)中國哪裡盛產甘竹擴展閱讀:
1、廣昌縣自然旅遊資源有:
百里蓮花帶、青龍湖、摩崖石刻、撫(河)源飛瀑。
2、歷史名勝有:
千年古剎定心寺,明代古寺龍風岩,明清建築群,明代雯峰書院,宋代雁塔,全國最大的蓮花博覽園——廣昌蓮花科技博覽園,還有即將擴建的以宋代雁塔為核心的,佔地400多畝的荷源濕地公園。
列為中華之最的廣昌恐龍化石、太平軍戰斗舊址、義軍抗清營寨、蘇區遺址、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依託「綠「、「紅」、「古」三色交相輝映的旅遊資源,已策劃出賞蓮之旅、古色之旅、生態之旅、撫源之旅、紅色之旅五條精品旅遊線。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廣昌-廣昌縣情介紹
❽ 牛大力是一味什麼中葯甘竹又是什麼中葯
甘草
學名:Glycyrriza Uralensis Fisch.G.Glabra L.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粉草
英文名: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拉丁名:Radix Glycyrrhizae
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莢果裂開,籽粒隨風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莖挺拔直立;根如圓柱,直徑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長一米多,最長者達三四米。
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里也易於繁殖。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強,不愧是植物界抗乾旱的能手,斗風沙的先鋒。
【甘草的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葯理作用。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葯。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西醫葯理發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於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還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精製糖果、蜜餞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製造巧克力的乳化劑,還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澤,製作某些軟性飲料和甜酒;香煙矯味。在化工、印染工業中,甘草也廣有用途。
【國老——眾葯之王】
甘草入葯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將其列為葯之上乘。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國老」,並言:「此草最為眾葯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國老」,即帝師之稱。把甘草推崇為葯之「帝師」,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葯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葯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據測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還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種成分。由於甘草酸的甜度高於蔗糖五十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實的「甜草」。
【甘草加工————兩草五節】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須根,曬干。採挖後的甘草在加工時嚴守傳統工藝,做到皮凈身干,單條順直,兩頭見刀,口徑整新,根莖分攏,按類歸等。
甘草依據取材部位和質量優劣,莖分「兩草」,根分「五節」。
莖分兩草是一曰白粉草,即鮮草剝去外皮者;一曰大草,即適於葯用之莖。
根分五節是:大節、中節、小節、毛條、疙瘩頭。
【注意】不宜與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須根,曬干。
【製法】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乾燥。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棕色細胞。皮層較窄。韌皮部射線寬廣,多彎曲,常現裂隙;纖維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篩管群常因壓縮而變形。束內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射線寬3~5列細胞;導管較多,直徑約至160μm;木纖維成束,周圍薄壁細胞亦含草酸鈣方晶。根中心無髓;根莖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黃色。纖維成束,直徑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多見。具緣紋孔導管較大,稀有網紋導管。木栓細胞紅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熱迴流1 小時,濾過,葯渣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1 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 次,每次20ml,合並正丁醇液,用水洗滌 3次,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銨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 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2mol/L醋酸銨溶液-冰醋酸(67:33: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甘草酸單銨鹽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約1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0.2mg,摺合甘草酸為0.1959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中粉約0.3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約45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0kHz)30分鍾,取出,放冷,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於2.0%。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葯。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 1.5~9g。
【注意】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制劑】甘草浸膏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甘草
(一)概況
別名甜草。
甘草是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根和根狀莖入葯,是臨床最常應用的葯品。生甘草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諸葯性;炙甘草能補脾益氣,臨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點添加劑,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西方國家大量進口甘草,從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在今天西部大開發的時機,甘草作用更好,退耕還林,建山川秀美工程,水土保持作用更強。陝北農民和西部人們反映,把甘草種子隨便撤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強,甘草生長在西北、華北和東北等地。
(二)植物特性
直立屬,葉互生,奇數現狀復葉,小葉7~17枚,橢圓形卵狀,總狀花序腋生,淡紫紅色,蝶形花。長圓形夾果,有時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密被棕色刺毛狀腺毛。扁圓形種子。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三)生長特性
喜乾燥氣候,耐寒,野生在乾旱的鈣質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質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澇窪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鹼性為好。
(四)栽培技術
1.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均可(生長快),秋天地深翻30~45厘米,施基肥每公頃37500千克,翻後耙平,種子繁殖。第二年春天4月份播種,磨破種皮,或者用溫水浸泡,沙藏兩月播種。再者用60℃溫水浸泡4~6小時,撈出種子放在溫暖的地方,上蓋濕布,每天用清水淋2次,出芽即可播種。7-8月份播種,不催芽,可條播和穴播,行距30厘米開1.5厘米溝,種子均勻撒人溝內,覆2~3厘米土。穴播:株距5厘米,每穴播5粒,覆土後一定要注意種子和土壤密接,土干要澆水,每公頃用種子30~37.5千克。根狀莖繁殖:結合春秋採挖甘荔時進行,粗的根葯用,細的根莖截成4-5厘米的小段,上面有2~3個芽,頭一年秋天地整好的畦內,行距30厘米開10厘米深的溝,株距15厘米把根平放,覆土正平、澆水。
2.田間管理
出苗前後,保持土壤濕潤,干要澆水,苗長出2~3片真葉按株距10~12厘米間苗,此期地無草。根狀莖露出地面後培土,拔除雜草,防止草叢生,第一、二年和糧食等作物間套種,合理利用土地。封凍前,追施農家肥料2000~2500千克。
3.病蟲害防治
(1)銹病
被真菌侵害後,葉的背面出現黃褐色的皰狀病斑,破裂後散發褐色粉末,是病原菌的多孢子堆和復孢子,8、9月形成褐黑色的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把病株集中起來燒毀。初期噴灑0.3-0.4波美度石硫合劑或97%敵銹鋼400倍液。
(2)褐斑病
被真菌感染後,葉片產生圓形和不規則形病斑,中央灰褐色,邊緣褐色,病斑的正反面均有灰黑色霉狀物。
防治方法:病株集中起來燒毀。初期噴1:1:1~16O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可濕性粉劑1500~Z00O倍液。
(3)白粉病
被真菌中的半和菌感染後,葉片正反面產生白粉。
防治方法:噴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
(4)蚜蟲
又叫蜜蟲、膩蟲,成、若蟲吸莖葉汁液,嚴重時造成莖葉發黃。
防治方法:冬季清園,將植株和落葉深埋。發生期噴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數次。
(5)紅蜘蛛
8月份左右發生,9月份左右危害嚴重,主要侵食葉片和花序。葉片被害後,葉色由綠變黃,最後枯萎。此蟲多藏於葉背面。
防治方法:可用0.2-0.5波美度石硫合劑加米湯或面漿水噴灑。
(五)採收加工
種子繁殖3~4年,根狀莖繁殖2~3年即可採收。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採挖。甘草根深,必須深挖,不可刨斷或傷根皮,挖出後去掉殘莖。泥土,忌用水洗,趁鮮分出主根和側根,去掉蘆頭、毛須、支杈,曬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曬至全乾;也可在春季甘草莖葉出土前採挖,但秋季採挖質量較好。
..................................................................................
甘草又名蜜草,以味道甜而得名,自古還有「靈草」、「國老」的美名。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光果甘草、黃甘草、脹果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主產於中國北方,以內蒙古、甘肅等地所產者為著名。商品葯材中又有粉甘草(即去皮甘草)和帶皮甘草之分。粉甘草,也叫粉草,是以外表平坦,淡黃色、纖維性、有縱皺紋者為佳;帶皮甘草是以外皮細緊、有皺溝、紅棕色、質堅實、粉性足、斷面黃白色者為佳。入葯,粉甘草較帶皮甘草為優。
甘草性味甘,平。人心、肺、脾、胃經。本品生者(生甘草、粉甘草)入葯,能瀉火解毒、潤肺祛痰止咳,用於治療咽喉腫痛,以及葯物、食物中毒,咳嗽哮喘等症;炙後入葯,能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緩和葯性,用於治療心氣不足、心悸怔忡、脈結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以及腹中痙攣急疼痛等症。甘草的葯性緩和,可升、可降,可以與補葯、瀉葯、寒葯、溫葯、涼葯等各類葯物配合使用,並有調和葯性的作用。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甘草根莖上端的蘆頭部分稱為甘草頭,根的末梢部分或細小根稱為甘草梢,亦可入葯。秋季採挖,截段曬干備用。甘草可生用或蜜炙使用,生用者稱為生甘草,蜜炙使用者稱為炙甘草。主產於內蒙古、甘肅、陝西、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甘草味甘性平,生品微涼,炙品微溫,無毒,能入心、脾、胃、肺經。功能益氣補中、緩急止痛、化痰止咳、清熱解毒、調和諸葯。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納呆,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氣短;生用,治咽喉腫痛,癰疽瘡瘍,解葯食之毒。《神農本草經》將甘草列為上品,說甘草有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及解毒之功,能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與金瘡腫。《名醫別錄》說甘草能溫中、下氣、止咳止渴、解百葯毒。
現代葯理研究證實,甘草含有大量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甙元、異甘草甙、異甘草元、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等。有抗潰瘍、抗炎、抗驚厥、抗腫瘤、抗艾滋病毒、抗變態反應、解毒、鎮咳、鎮痛、解痙、降低血膽固醇、增加膽汁分泌等葯理作用。目前除傳統的用途之外,臨床常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腫瘤、高脂血症、阿狄森氏病、席漢氏綜合征、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病毒性肝炎、血吸蟲病、瘧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先天性肌強直、血栓性脈管炎、子宮糜爛、結膜炎、鞏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濕疹、皮膚皸裂、艾滋病等等。甘草浸膏口服後能覆蓋發炎的咽部黏膜,緩和炎症對它的刺激,起到鎮咳作用。甘草的甘草酸、甘草甜素等能減低或吸附氯化銨、組織胺、水合氯醛、苯砷、升汞、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等多種毒性物質而體現解毒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阿米巴原蟲、陰道滴蟲均有明顯抑製作用。
甘草產地廣泛、葯源豐富、價格低廉,可謂遍地皆是、手到擒來,故為凡草,但從古到今,甘草的普遍應用和葯學價值是很不平凡的,所以,甘草可謂是凡草不凡!
當然,甘草也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的,若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血鉀降低、脘腹脹滿、食納呆滯等。此外,甘草與海藻、甘遂、大戟、芫花相反,臨床不可同用。
【甘草的葯理研究】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葯理作用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葯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葯物毒性、烈性。《別錄》記載:「溫中下氣,傷臟咳嗽,溫經脈,利血氣,解百葯毒。」《日華子本草》記載:「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解冷熱。」
(l)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對多種動物均具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能促進鈉、水瀦留,排鉀增加,顯示鹽皮質激素樣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能使大鼠胸腺萎縮、腎上腺重量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減少、尿中游離型17-羥皮質酮增加,顯示糖皮質激素樣作用。
甘草皮質激素樣作用的機制:
①促進皮質激素的合成;
②甘草次酸在結構上與皮質激素相似,能競爭性地抑制皮質激素在肝內的代謝失活,從而間接提高皮質激素的血葯濃度;
③兩者的化學結構相似,有直接皮質激素樣作用。
(2)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甘草具有增強和抑制機體免疫功能的不同成分。甘草葡聚糖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小鼠脾臟淋巴細胞有激活增殖作用,表現出致分裂原特性,與ConA合用有協同作用。
甘草酸類主要表現為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對體液免疫功能有抑製作用。20例高血脂症病人應用甘草甜素後,血漿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補體C3含量均顯著降低。甘草酸單銨和LX也有免疫抑製作用。甘草酸單銨對3H-TdR摻入大鼠淋巴細胞DNA有抑製作用。LX腹腔注射能明顯抑制免疫小鼠IgG的生成。
(3)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變態反應
甘草黃酮類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酵母菌、真菌、鏈球菌等有抑製作用。甘草甜素對人體免疫性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肝炎病毒、水皰性口腔病毒、腺病毒Ⅲ型、單純皰疹病毒Ⅰ型、牛痘病毒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甘草具有皮質激素樣抗炎作用,對小鼠化學性耳廓腫脹、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棉球肉芽腫、甲醛性大鼠足腫脹、角叉菜膠性大鼠關節炎等都有抑製作用。
抗炎有效成分是甘草酸單銨鹽、甘草次酸和 FM100.FM100與芍葯苷合並應用對大鼠足腫脹有協同抑製作用。甘草酸單銨鹽對豚鼠腹腔注射給葯,可明顯抑制豚鼠支氣管哮喘的發生,表現為引喘時間明顯延長。甘草甜素能顯著抑制雞蛋清引起的豚鼠皮膚反應,並減輕過敏性休克症狀。甘草水煎液能抑制大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降低小鼠血清IgE抗體水平。異甘草素等成分能抑制透明質酸酶的活性,並對由免疫刺激所誘導的肥大細胞組胺釋放有抑製作用。
(4)鎮咳、祛痰
甘草浸膏片口內含化後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緩和炎症對它的刺激,達到鎮咳作用。甘草還能通過促進咽喉和支氣管黏膜的分泌,使痰易於咳出,呈現祛痰鎮咳作用。甘草次酸、甘草黃酮、甘草流浸膏灌胃給葯,對氨水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均有鎮咳作用,並均有祛痰作用。甘草次酸膽鹼鹽皮下注射,對豚鼠吸入氨水和電刺激貓喉上神經引起的咳嗽,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
(5)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抗潰瘍 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次酸、甘草素、甘草苷、異甘草苷和地FM100對動物多種實驗性潰瘍模型均有抑製作用,能促進潰瘍癒合。生胃酮(即甘草次酸的琥珀酸半酯二鈉鹽)能加速胃潰瘍面癒合、改善胃黏膜抵抗力。FM100灌服給葯,能完全抑制結扎幽門引起的大鼠胃潰瘍形成,對乙醯膽鹼和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抑製作用。
甘草抗潰瘍作用的機制: ①抑制胃液、胃酸分泌;
②在胃內直接吸著胃酸而降低胃液酸度;
③增加胃黏膜細胞的己精胺成分,保護胃黏膜,使之不受損害;
④促進消化道上皮細胞再生(如甘草鋅);
⑤刺激胃黏膜上皮細胞合成和釋放有黏膜保護作用的內源性前列腺素。
解痙 FM100對離體豚鼠腸管有明顯抑製作用。FM100和異甘草素等黃酮化合物對乙醯膽鹼、氯化鋇、組胺引起的腸管痙攣性收縮有顯著解痙作用。家兔灌胃甘草液後胃平滑肌運動逐漸減弱,30分鍾後胃運動幾乎完全停止。甘草的解痙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黃酮類化合物,其中以甘草素的作用為最強。FM100與芍葯苷的解痙作用有協同作用。
保肝 甘草制劑和甘草甜素對動物多種實驗性肝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甘草黃酮組分灌胃給葯,能顯著降低CCI4所致急性肝損傷小鼠血清ALT和乳酸脫氫酶活性升高及肝內丙二醛含量增加,也可抑制乙醇引起的小鼠肝臟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和還原性谷胱甘肽的耗竭。
甘草甜素或甘草次酸肌內注射,對CCI4引起的實驗性肝硬化有抑製作用,可使肝膠原蛋白和血清γ-球蛋白含量降低,並使血清ALT水平降低,即可抑制肝纖維組織增生和減輕間質炎症反應,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也可使肝壞死和氣球樣變性明顯減輕。
甘草酸二銨具有較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甘草酸對HBV有直接抑製作用,在體外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細胞表面抗原(HBsAg)向細胞外分泌有抑製作用。
(6)解毒
甘草對誤食毒物(毒蕈),葯物中毒(敵敵畏、喜樹鹼、順鉑、咖啡因、巴比妥)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緩解中毒症狀,降低中毒動物的死亡率。甘草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為甘草甜素。
甘草解毒作用的機制為:
①吸附毒物,甘草甜素水解後釋放出的葡萄糖醛酸可與含羧基、羥基的毒物結合,減少毒物的吸收;
②通過物理、化學沉澱毒物以減少吸收,如甘草可沉澱生物鹼;
③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並改善垂體-腎上腺系統的調節作用,提高機體對毒物的耐受能力;
④提高小鼠肝細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
2.其他葯理作用
(l)抗心律失常 炙甘草提取液腹腔注射對氯仿誘發的小鼠心室纖顫、腎上腺素誘發的家兔心律失常、烏頭鹼誘發的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鋇和毒毛花苷K誘發的豚鼠心律失常均有抑製作用,並能減慢心率、延長麻醉大鼠心電圖的 P- R和 Q-T間期。甘草總黃酮可延長烏頭鹼誘發的小鼠心律失常的潛伏期,減少氯仿誘發的小鼠心室纖顫發生率,增加哇巴因誘發的豚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心室纖顫和心搏停止所用的劑量。
(2)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 甘草次酸對家兔或大鼠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模型有顯著的降低血清膽固醇、β-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作用。甘草酸灌胃給葯對大鼠、小鼠、家鴿實驗性血脂增高也均有明顯抑製作用。小劑量甘草甜素(2mg/日)可使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的血清膽固醇含量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減輕,大劑量(20mg/日)能抑制大動脈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更大劑量(40mg/日)時反而無效。
(3)抑制血小板聚集 甘草中的異甘草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體外的作用強度相當於阿司匹林。甘草葉中富含黃酮的組分對膠原蛋白或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對後者的抑製作用比阿司匹林強大17.7倍。
(4)抗腫瘤 甘草酸對黃麴黴素和二乙基亞硝胺誘發的大鼠肝癌前病變的發生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從脹果甘草中提取的黃酮類混合物可有效地預防巴豆油對小鼠皮膚的促癌作用。
綜上所述,與甘草補脾益氣功效相關的葯理作用為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與其清熱解毒功效相關的葯理作用為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變態反應等作用;與其緩急止痛功效相關的作用為抗潰瘍、解痙和保肝作用;而祛痰止咳、調和諸葯的功效與其鎮咳、祛痰、解毒作用有關。甘草還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腫瘤等作用。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素及異黃酮類等。
------------------------------------------------------在祖國醫學寶庫中,甘草是一味普通而又重要的葯物。說它普通,是因為它葯源豐富、葯價低廉,說它重要,是因為它在眾多的中葯方劑里,起著諸多方面的微妙作用。從遠古開始,甘草就被醫家所重視,我國現存的古代第一部中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把甘草列為「上品」。公元五世紀的名醫陶弘景所輯的《名醫別錄》,稱她為美草、蜜草,還有「國老」樣的尊稱。陶弘景說:「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又說:甘草「最為眾葯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七世紀甄權也說它「調和眾葯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然而,甘草決不只是擔負調和諸葯的重任,也不僅限於能解諸毒,它確實有著多方面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甘草有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及解毒之功,能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與金瘡腫。《名醫別錄》說甘草能溫中、下氣、止咳止渴,解百葯毒。傑出的醫葯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說它能協合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贊帝力而人不知,斂神功而己不與,可謂葯中之良相也。甘草有生用與炙用之別。中醫臨床上早已總結出,甘草生用則通,灸用則補的經驗。因其性味甘平,以清熱降火解毒為長,用治瘡瘍腫毒、濕疹、發熱等須用生甘草。如經蜜炙後性味變為甘溫,而作用也發生了變化,有溫中散寒,除邪熱,補脾胃,潤肺益氣之功效。甘草的根和莖入葯,其成分含有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甙元,還原糖,澱粉,膠質及礦物質等。甘草之所以有甜味,主要是甘草甜素所致。
甘草對胃酸過多的胃腸道潰瘍病,能抑制其胃酸分泌,從而產生一定的治療作用。甘草浸膏口服後能覆蓋發炎的咽部粘膜,緩和炎症對它的刺激,起到鎮咳作用。 甘草的解毒功能,主要是甘草酸分解的葡萄糖醛酸與毒素發生反應的結果。實驗證明,甘草及各種制劑能消除或降低氯化銨、組織胺、水合氯醛、苯砷、升汞的毒性;對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的有效成甘草甜素。甘草經水解後可釋出葡萄糖醛酸與含有羥基或羧基的毒物結合解毒。此外,甘草甜素對毒物有吸附作用,其解毒作用與吸附率成正比關系。與葯用炭一樣,在胃內吸附毒物,減少毒物吸收而解毒。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在體外對金葡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阿米巴原蟲及滴蟲均有抑製作用。甘草次酸在試管內能增強小檗鹼抑制金葡菌的作用。甘草制劑對多種皮膚炎症及皮膚過敏性疾患均有一定療效,如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濕疹、皮炎皮疹等。用於眼科治療皰疹性結膜炎、鞏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等亦取得較好療效。對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一定效果。此外,甘草還具有降低高血壓的膽固醇以及鎮痛,解痙等功效。
近期報道,對甘草中的甘草甜素進行研究,其可以抑制愛滋病毒斑的形成和感染細胞的變化,從而抑制愛滋病的繁殖,其抑制率達98%,原蘇聯土庫曼尼亞愛滋病防治中心等單位,從甘草中分離並配製成有效抑制HIV繁衍的葯物尼格利津,專家認為其結構與美國研製的疊氮脫氧胸苷相似,但它並無副作用,且臨床證明是極有效的一種治療愛滋病葯物。連雲港天晴制葯廠生產的克艾可系中葯甘草等提取物製成的口服片劑,用於60例愛滋病患者的治療,取得了改善症狀,體症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該制劑的作用得到葯理實驗的證明。甘草的毒副作用較小,但若較長時間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及血鉀減少等症狀並有脘腹脹滿,納獃等消 化障礙,如能適當掌握用葯劑量,上述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綜上所述,甘草的作用相當廣泛,從古至今,在臨床應用中表現出各種不同的防治作用,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運用生物學、化學、葯理學等學科技術,深入研究甘草的葯用價值和作用機理,這樣有利於甘草的開發和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使甘草這一「國老」在傳統葯學寶庫中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