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哪些神奇的泉
1、羊八井溫泉
西藏地處高原,溫泉數量居全國之冠。羊八井這里有規模宏大的噴泉與間歇噴泉、溫泉、熱泉、沸泉、熱水湖等,羊八井還擁有全國溫泉最高的水泉。
2、噴魚泉
位於河北省淶水縣野山坡風景區,河北的「噴魚泉」,每年農歷穀雨前後,泉口會隨水噴出活蹦亂跳的鮮魚。
3、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坐落在大理點蒼山雲弄峰下。蝴蝶泉內,蝴蝶種類繁多,每年陽春三月到五月間,蝴蝶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懸掛於泉邊的合歡樹上五彩繽紛。
4、香水泉
河南省睢縣城南有一條地下流泉,泉水清冽甘美,帶有槐花香味,馥郁醇厚,人稱槐花水。早在北宋年間就被用來釀酒,被酒家贊為天然瓊液。中國十大趣泉之一。
5、姐妹泉
姐妹泉是指河南鄭州西南郊的三李村的泉水,那一對泉水,相距不遠,一個溫度在32℃以上,稱為溫泉;一個溫度在18℃以下,稱為冷泉。所以就叫姐妹泉。
『貳』 被稱為我國最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的石窟是哪一個
被稱為我國最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的石窟是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叄』 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的石窟是哪一個
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東南25公里處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長約1600米.那鱗次櫛比、重重疊疊的洞窟猶如蜂巢嵌在刀削斧劈的斷岸上.窟前棧道蜿蜒曲折,樓閣巍峨兀立,鐵馬風鐸懸響,氣勢宏偉壯觀.
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十六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到元朝終止營造.在唐朝武則天時代建造的洞窟已達到一千餘龕.因之,俗稱千佛洞.
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仍保存洞窟492個,珍存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莫高窟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現存洞窟492個,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莫高窟佛教寺院,高9層,寺前的楊樹是發現敦煌文書的僧侶載種的.現存500多個洞窗中保存有繪畫、彩塑492個,有禪窟、殿堂癌、塔廟筒、穹隆頂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
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在石窟中占據著主要位置.彩塑多為一佛二菩薩的三身組合還有阿難、迦葉、十大弟子及羅漢、天王、金剛、力士等.莫高窟現存彩塑2400餘身.其造型從北魏前期的粗壯而逐漸演變為後期的清瘦.隋唐以來,出現了七至九身彩塑的群像.藝術風格又趨向雍容華麗.特別是唐以後的許多優秀作品--那輕倩柔媚的菩薩和剛勁勇猛的金剛、力士,充分體現了藝術家的嫻熟技巧和注入的真情實感.這些塑像與西壁、頂部的壁畫.地面上的蓮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天堂.
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數量最大、內容最多、色彩最鮮的壁畫藝術!現存壁畫45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巨大的美術陳列館.當你置身於窟中,那神態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薩;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態嫵媚、凌空翱翔的飛天;那五彩繽紛的鮮花紛紛揚揚;那不奏自鳴的樂器演奏著仙曲--彷彿把你帶進神仙天國,身心隨著飛天飄旋,好像整個洞窟都在晃動!壁畫內容豐富,可分為佛像畫、故事畫、經變畫、山水畫、動物畫、佛教史跡畫、神話題材畫、裝飾圖案畫等.從藝術上講,它顯示了各族藝術家非凡的創造才能和高度的藝術成就.從歷史上講,它反映了我國歷代各民族、各階層的勞動生活、社會活動、科學技術、音樂舞蹈、民族風情、衣冠服飾等等.內容之廣泛,形式之多樣,歷史之悠久,技藝之精湛,實乃舉世罕見.各個朝代不同的繪畫風格,構成了一部中國古代美術史.
莫高窟開鑿於石質疏鬆的礫岩上,不易精雕細刻,所以出代藝術家以人工製作的木架為骨,外敷草泥,通過塑弓描相結合的手法,「泥塑」這種藝術千法描繪了人體的肌膚、表情、衣著服飾.泥塑的風格隨時間發展也有很大變化,初期造型相布置都更大程度受印度的影響,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薩的三身組合,造型較粗糙,並且人物也不太像中國人,而後期出現了"瘦骨清秀"的風格.隋代以後,頭大身小鼻樑低、耳朵大、人特肥胖;至唐代的體形飽滿,比例勻稱,這些都是和當時人們的審美觀相符合的.並且這時的塑像也出現了佛兩旁的侍立者,每窟中有11身塑像的組合,這也反映丁印度佛教在我國已經和傳統文化相結合有了新的發展.
莫高窟的壁畫題裁非常多樣化,包括尊像,經變佛本生故事,還有供養人像和裝飾圖案等.尊像表現的是佛教諸神,有構圖嚴謹的佛說法圖:有群舞的供養菩薩;有天宮樓閣中奏樂歌舞的天伎樂天;有健壯有力的護法神---金剛力土;還有被佛教中稱作「香青佛」的飛天,幾乎每個洞中都有飛天,身上沒有翅膀,僅有貼身衣裙,舞動的形態和兩條飄拂的綵帶,給人迎風飛翔的感覺.經變是佛經中所載的故事,宣揚佛教中的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的佛教思想,成為一種教化的工具.供養人像是給營建莫高窟資助的人的記載.僧官、僧尼、達官貴人、官僚、工匠等壁畫的形象忠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申的形形色色的各路人等,成為研究歷史的權威的憑證.
敦煌藝術博大精深,氣魄宏偉.莫高窟是集建築、雕塑、壁畫三位一體的立體藝術寶窟,內容極為豐富.歷代民間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並融化了外來文化的表現手法,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格的佛教藝術.這些規模宏大、為數驚人的宗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通、地理、宗教、社會生活、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提供了浩如煙海的珍貴資料,是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莫高窟中還藏有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圓簫在偶然的機會發現第17窟中有一個"藏經洞".這些經典是古代僧人為逃避戰火藏在洞中的,有從4世紀到14世紀歷代文物五六萬件;還有絹木繪間、刺綉等藝術品.
這些資料的發現震動了世界,但招來了帝回主義分子的嚴重破壞和盜竊.1943年,莫高窟被收歸國有,政府開始了對莫高窟的保護和研究,從而產生了"敦煌學",現在敦煌學已經成了一門世界性的專門學科.
『肆』 濟南七十二泉,各泉的傳說
泉城濟南之名泉風采
名泉概況 四大泉群: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五龍潭泉群
濟南七十二名泉 泉水成因 市郊名泉:章丘百脈泉泉群、平陰洪範池泉群、其他名泉
◇名泉概況
濟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稱。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地下湧出,匯為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清泉石上流的綺麗風光。早在宋代,文學家曾鞏就評價道:齊多甘泉,冠於天下。元代地理學家於欽亦稱贊說: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
濟南泉水,具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會齊侯於濼的記載,記述公元前694年魯桓公與齊襄公在濼水相會之事。濼,系趵突泉之古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卷八·濟水二》中描述道: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說:濟南名泉七十有二。於欽在其《齊乘》一書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位置記錄了下來。明初,詩人晏璧作《濟南七十二泉詩》,對濟南名泉一一加以吟詠。到了清代,記述泉水的詩詞歌賦、文章典籍,更是數不勝數。
濟南泉水數量之多,在中國城市之中,可謂罕見。清沈廷芳在《賢清園記》中說:舊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處。道光年間編纂的《濟南府志》說:總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時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聽泉齋記》中的說法則更加符合實際:歷下之泉甲海內, 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無名者奚啻百數。據山東省水文地質一隊1964年調查,僅市區即有天然泉池108處。濟南市城市規劃建設領導小組1980年調查材料上列舉了119處泉池。1983年6、7月間和1998年6月,市園林局、市名泉保護管理辦公室,又以上述記載為基礎進行調查,查出城區有名稱的泉池139處。截至1998年6月,除湮沒、填埋者外,尚有103處泉池基本完好,其中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處。這些泉池,集中在東起青龍橋、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覺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積僅2.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
濟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卻各具風采。或如沸騰的急湍,噴突翻滾;或如傾瀉的瀑布,獅吼虎嘯;或如串串珍珠,燦爛晶瑩;或如古韻悠揚的琴瑟,鏗鏘有聲……,整個泉城沉浸在泉水潺潺淙淙、詩情畫意之中,使得歷代文人為之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李白、曾鞏、蘇轍、趙孟頫、蒲松齡、王士禛等,都留下了贊泉的詩文。濟南泉水,孕育出李清照、辛棄疾等一代又一代婉約與豪放派詩人詞人。濟南泉水,以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到此旅遊觀光,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每年客流量達200萬人次以上。泉水已成為濟南的象徵,是濟南的眼睛,她在濟南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旅遊文化等諸多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龍頭作用。這些泉水,以形、色、聲、姓氏、傳說、動植物、樂器、珍寶取名或無名而名,各具情趣。
濟南泉水還以質純著稱。泉水來自岩層深處,受氣溫影響甚微,水溫比較穩定,常年保持在17~18攝氏度,無色透明,清冽甘美,為優質飲料。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濟南普利思礦泉水,即是直接從地下汲取而成。經國家地礦部門鑒定,礦化度為650,並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鋰(Li)0.12毫克、鍶(Sr)0.99毫克、鋅(Zn)0.13毫克、鎂(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鈣(Ca)62.68毫克、偏硅酸(H2Sio3)76毫克。
四大泉群
◇趵突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於濟南舊城區西南部,由38處泉水組成,其中27處集中在今趵突泉公園內,最著名的有趵突泉、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皇華泉、卧牛泉等。
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趵突泉曰:泉源上奮,水涌若輪。金代詩人元好問描繪為且向波間看玉塔,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趙孟頫比之為平地湧出白玉壺,清代詩人何紹基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歷城縣志》中對的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殷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則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趵突泉水量甚大,泉水噴涌時,三支水柱騰空而起,達三、四尺高,大如車輪,聲若洪雷,趵突騰空為明清時濟南八景之首。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飲用水。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時帶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濟南品嘗了趵突泉水後,便立即改帶趵突泉水,並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現趵突泉為濟南趵突泉公園主要景點,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臨濼源堂,西傍觀瀾亭,東架來鶴橋,南有長廊圍合,景緻極佳。泉池中放養金魚,大者長逾三尺。泉東側隔來鶴橋有望鶴亭茶社,專為遊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作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的趵突泉,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游覽,遊人可聽泉、觀瀾、品茗,盡享趵突之美。1999年,市政府對趵突泉公園進行了擴建,公園面積由8.5公頃擴大到10.5公頃,大大提高了趵突泉的待客能力,使其風姿得以更好地體現。
金線泉位於趵突泉東北側,是濟南著名奇泉。水盛時,泉池水面上南北方向有時會形成一條水線,在陽光照射下,宛如一條游動的金絲。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記金線泉曰: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曾鞏《金線泉》詩雲:玉甃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雲依美藻爭成縷,月照靈漪巧上弦。明清兩代,金線尚看得清晰,後來隨著水勢減弱,金線便不常見了。在1956年建趵突泉公園時,金線泉東側20米處的一處泉池中也出現了金線,而且十分清晰,於是人們把新發現的泉池稱為金線泉,而把原來的金線泉改稱為老金線泉。
柳絮泉和漱玉泉在老金線泉東側。二泉皆與濟南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有不解之緣。曾有一說,李清照故居即在二泉旁。清代學者任宏遠在《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宅》詩中寫道:為尋詞女舍,卻向柳泉行。秋雨黃花瘦,春流漱玉聲。更有傳說李清照曾在漱玉泉邊梳妝打扮,填詞吟詩。基於這些說法,1959年在二泉旁邊修建了李清照紀念堂。柳絮泉周圍多柳樹,陽春三月,泉花與柳絮共舞,甚是迷人。漱玉泉泉水自池底湧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如同漱玉。相傳李清照的《漱玉詞》即以此泉命名。
馬跑泉在漱玉泉東北的假山下。泉池為不規則形,池壁由自然石壘砌,曲折參差。泉水匯流成溪,流人西濼河。馬跑泉得名於一則傳說。相傳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攻至濟南,知府劉豫貪生怕死,欲獻城投降,其部將大刀關勝則堅決主戰。關勝率軍屢創金兵,但最終在金兵和劉豫的前後夾擊下,戰死於濟南西門外。關勝的戰馬看到主人遇難,仰天長嘶,前蹄連連刨地,結果刨出一汪清泉,這就是馬跑泉。
皇華泉和卧牛泉在柳絮泉西側,並排列於趵突泉公園魚展室門前。皇華泉得名於《詩經·小雅》中的皇皇者華。相傳古時歷山(今濟南千佛山)下有三首蛇為害,舜奉堯的命令率勇士斬殺三首蛇,為百姓除害。後來當地百姓便以趵突泉畔兩眼並排的清泉紀念舜。一為皇華泉,稱頌舜秉承堯的旨意施恩於民;一為卧牛泉,紀念舜曾耕於歷山。兩泉皆石砌,呈長方形,周飾石雕圍欄,水盛時泉水清澈晶瑩,似兩顆明珠嵌於趵突泉畔。
趵突泉泉群中還有淺水泉、螺絲泉、洗缽泉、混沙泉、無憂泉、滿井泉、湛露泉、石灣泉、酒泉、東高泉、望水泉、登州泉等名泉,均各具特色。
◇黑虎泉泉群
黑虎泉泉群在濟南舊城的東南部,有泉水15處,除黑虎泉外,著名的還有琵琶泉、白石泉、瑪瑙泉、九女泉、五蓮泉等。
黑虎泉位於南護城河南岸。泉源在陡壁下一個深邃的洞穴內。洞中上有巧石懸掛,下有頑石嚙波,左右秀石錯落。古時洞前有一黝黑巨石,泉水激石,有如虎嘯。加之巨石又似一踞伏的猛虎,故得黑虎之名。明代詩人晏璧曾有詩描繪當時的黑虎泉:石磻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後來人們在洞北砌一方池,在池南壁雕刻了三隻雙目圓瞪,大口怒張的虎頭。泉水通過洞底暗道,從三個大張的虎口中噴涌而出,瀉入池內。黑虎泉的涌水量在濟南諸名泉中僅次於趵突泉,居第二位。當年黑虎泉那種陰森可怖的氣氛雖然今已不見,但虎口噴水的壯觀景象及虎嘯般的水聲仍可讓人領略到它的粗獷美。明代嘉靖年間黑虎泉洞穴上方曾建有黑虎廟,後頹圮。1985年建設環城公園時在此處新建了觀賞泉水的亭台,遊人可憑欄賞看泉涌及周圍景色。
a 琵琶泉位於黑虎泉西,護城河南岸。泉池原為不規則狀,後整修為長方形,四周護以石雕欄板。泉池伸進護城河,比河面高出1米,池外壁有兩層石階,泉水溢出泉池,經石階跌宕四瀉,發出悅耳的響聲,彷彿彈奏琵琶聲。其實這並非琵琶泉真正奇妙所在。奇妙的是,在盛水期,琵琶泉地下也會發出動聽的琵琶聲。據地質學家考證,琵琶泉下為奧陶紀的雲質石灰岩,間有大大小小的溶洞和溶槽,地下水噴突涌動,拍擊中空岩石,於是便發出了清越動人的琵琶聲。泉東有琵琶橋,泉西有清音閣,遊人於橋上閣中,都可盡情聆聽泉聲,賞看泉景。
九女泉位於黑虎泉對面。泉池呈橢圓形,由太湖石壘成,半伸護城河中,高出河面半尺。池底為潔凈的細沙和礫石,不斷有水泡從沙石中冒出,裊裊升起,於水面綻破。泉水清澈剔透,水色碧藍,宛若晶瑩柔軟的碧玉。相傳古時每到月色皎潔的夜晚,就會有九位仙女到泉中綜紗沐浴。九女泉因此而得名。
白石泉在黑虎泉東北,南護城河北岸。此泉是清代乾隆年間疏浚護城河時發現的,因泉周圍有許多白石出沒水中而得名。白石泉後來湮沒,直至1984年建環城公園疏浚護城河時才得以復出。現該泉以白石砌岸,恰似一塊嵌於護城河中的白玉。
瑪瑙泉在黑虎泉東側,與白石泉隔岸相對。泉池四周以塊石壘砌,泉水晶瑩透撤,從泉池北壁石洞中流人護城河。因池底不斷有水泡冒出,在陽光照射下光彩奪目,似粒粒瑪瑙,故得名。
五蓮泉在琵琶泉西側,池底泉眼甚多,較大者有五個,水泡成簇,於水面綻開,似五朵盛開的蓮花,故名。泉南側河岸上建有五蓮軒,由亭、台、廊、榭組成,景觀十分別致。
黑虎泉泉群中還有金虎泉、南珍珠泉、一虎泉、豆芽泉、匯波泉、胤嗣泉、對波泉、壽康泉、任泉等名泉,大都在護城河兩岸。
◇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群位於濟南舊城中部,其中珍珠泉、濯纓泉、舜泉、芙蓉泉、孝感泉最為有名。
珍珠泉因平地湧泉,騰如珠串而得名。在濟南諸泉中,珍珠泉名氣甚大,與趵突泉不相上下。乾隆皇帝甚至認為珍珠泉要優於趵突泉,他在詩中寫道;濟南多名泉,岳陰水所瀦。其中誰巨擘?趵突與珍珠。趵突固已佳,稍籍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珍珠泉泉池呈長方形,面積達1240平方米,四周設有漢白玉雕刻石欄。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銀色水泡自水底翻湧而上,日光相映,如瀉萬斛珠璣。清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記》 中描繪道: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璣,皆自底以達於面,瑟瑟然,累累然。明代濟南詩人邊貢曾以百尺珠簾水面鋪的詩句贊美珍珠泉,這一比喻十分傳神。明代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見潾建德王府,將珍珠泉圈入王府中。清代康熙年間又改成巡府署院。現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地。珍珠泉周圍廣植花木,並建有亭台水榭,假山石橋,景色十分優美。
濯纓泉位於王府池子街中段,得名於《孟子·離婁上》清斯濯纓。又名王府池。古時濯纓泉水勢旺盛,匯水成湖,據說在湖上可以盪龍舟。後水面不斷縮小,現成為一長30米,寬19米的泉池。盛水期水勢仍旺,水涌似珠,碧波盪漾。泉池東西民居錯落,南北楊柳婆裟。樹叢之間,藤架蔭下,設有石桌石凳,盛夏時節,附近居民常於此乘涼避暑。
舜泉也叫舜井,位於舜井街中部舜園門前。泉呈圓井形,世傳為大舜所鑿,故名。泉旁原有規模宏大的舜廟,後頹圮。舜泉名氣甚大,歐陽修、曾鞏、蘇轍、元好問等大家均有題詠。相傳大禹治水時,舜井內有蛟龍出沒,興風作浪,造成水患。大禹與蛟龍惡斗數日,最終將其制服,用鐵鏈鎖於舜井中。現井口仍掛著一根鐵鏈,深入井底。1985年於舜泉處建起舜園,園內竹影移牆,小溪潺湲,整個庭園顯得典雅玲瓏。
芙蓉泉在芙蓉街,泉池呈長方形,為青石疊砌。清代詩人董芸曾寄居於此,並賦《芙蓉泉寓舍》詩雲:老屋蒼苔半畝居,石樑浮動上游魚。一池新綠芙蓉水,矮幾花陰坐著書。芙蓉泉泉池一度曾遭到破壞,1997年芙蓉街69號院內居民訂立了護泉公約保護該泉,其後園林部門對泉池進行了修復。
孝感泉位於趵突泉北路東側。泉池長3.4米,寬2米,池岸鐫孝感泉三字。據《太平寰宇記》載:耆老傳雲,昔有孝子事母,取水遠。感此,泉湧出,故名'孝 水'。天寶六年敕改為'孝感水'。由此可知孝感泉名稱的由來。古時孝感泉旁建有太平寺,為濟南三大寺之一,後太平寺廢,孝感泉依然存留,且水勢尚好。
珍珠泉泉群中還有溪亭泉、灰池泉、散水泉、玉環泉、雲樓泉、知魚泉、鑒泉、濋泉、硃砂泉、羅姑泉等名泉及若干無名泉。這些泉比較分散,散布在珍珠泉附近的芙蓉街、曲水亭街、東更道街、舜井街等街道,有的就在居民庭院之中。
◇五龍潭泉群
五龍潭泉群在濟南舊城西北部,共有泉池28處,除五龍潭外,古溫泉、懸清泉、天鏡泉、七十三泉比較有名。
五龍潭又名凈池、烏龍潭、龍居泉,古時曾是大明湖的一部分。相傳昔日五龍潭頗有靈性,每逢大旱,在潭邊祈雨必靈。故元朝初年,在潭邊建廟,內塑五方龍神,此後便稱五龍潭。關於五龍潭的形成,傳說甚多。元代散曲家張養浩在《復龍祥觀施田記》中說:聞故老言,此唐胡國公秦瓊第遺址,一夕雷雨,潰而為淵。清代訓詁學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記》中寫道:歷城西門外,唐翼國公故宅,一夕化為淵,即五龍潭也。五龍潭是濟南諸泉中最深的一個,泉水碧綠凝重,深不見底,終年涌流不息。桂馥曾在潭邊建潭西精舍,後頹廢。現於其舊址建起潭西閣,遊人可於閣中賞看龍潭秀色。
古溫泉位於五龍潭東南側,因泉水溫度較高,且歷史悠久而得名。隆冬季節、寒風凜冽,大雪紛飛,而泉中卻熱氣蒸騰。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園,後荒廢。泉南側有一座二層小樓,是早期中共山東省領導機關所在地。
懸清泉又名賢清泉,位於五龍潭北側。泉池深2.4米,呈不規則狀,以自然石駁岸。泉水清澈,楊柳垂蔭,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賢清園記略》中寫道:濟南名泉甲天下,舊傳七十有二……其著者為趵突,為珍珠,而賢清實具二泉之體而微焉者也。清代懸清泉畔曾建有一處別致的水景園--朗園。現朗園已廢,人們在其舊址上修建了攬泓榭,景色亦佳。
天鏡泉又名江家池,位於五龍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雲倒映水面如天垂鏡,故名。清道光《濟南府志》中載:天鏡泉……即江家池,方廣一畝,可鑒須眉。天鏡泉是五龍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勢甚好。池內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龍潭西南側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駁岸,玲瓏別致,泉水從石縫中流出,匯入五龍潭。七十三泉的出現尚有一段佳話: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著名學者桂馥命人在五龍潭西側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時,竟挖出一個泉眼,泉水汨汨噴涌,水勢甚佳。桂馥大喜,大宴賓客,請眾人為此泉起名。眾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後桂馥靈機一動,為此泉起名為七十三泉,眾人無不稱妙。桂馥還賦詩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數五龍潭。為勞算博士,籌添七十三。
五龍潭泉群中還有濂泉、東蜜脂泉、官家池、睛明泉、聰耳泉、回馬泉、玉泉、青泉、潭西泉、月牙泉等名泉。
『伍』 被稱為我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的是哪一個
被稱為我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的是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東南25公里處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長約1600米。那鱗次櫛比、重重疊疊的洞窟猶如蜂巢嵌在刀削斧劈的斷岸上。窟前棧道蜿蜒曲折,樓閣巍峨兀立,鐵馬風鐸懸響,氣勢宏偉壯觀。
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元二年(公元366年),歷經十六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到元朝終止營造。在唐朝武則天時代建造的洞窟已達到一千餘龕。因之,俗稱千佛洞。
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仍保存洞窟492個,珍存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莫高窟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現存洞窟492個,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莫高窟佛教寺院,高9層,寺前的楊樹是發現敦煌文書的僧侶載種的。現存500多個洞窗中保存有繪畫、彩塑492個,有禪窟、殿堂癌、塔廟筒、穹隆頂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
『陸』 國內哪裡泡溫泉最好
華清池、湯山頤尚溫泉、東北長白山溫泉等。
『柒』 中國有哪些溫泉度假療養勝地
中國著名溫泉集萃
--------------------------------------------------------------------------------
溫泉療法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療法,溫泉中一般都含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無素,而且溫泉溫度較高,極有利益人體吸收。以上向大家推薦一些比較著名的溫泉療養地:
米亞羅
米亞羅風景區新近發現並開放的特大溫泉--古爾溝溫泉,水溫達40度至60度,富含偏硅酸、鋰、鋅、硼等二十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據說對風濕、膽結石、消化系統疾病和皮膚病均有一定的療效。
黃山湯口溫泉
黃山溫泉久旱不涸,霆雨不益,四時如湯。水溫高,水質潔,飲可健身,浴可消疾。人們都用於去滌污去塵,祛病爽身。黃山溫泉,是黃山接待的中心,遊客旅途或登山疲勞,入浴池浸泡片刻,便會疲勞全消,心身輕快。
岳西湯池溫泉
湯池由於六處泉眼的水溫各異,對於不同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療效。36℃-38℃溫泉具有鎮痛、止癢、安撫作用;38℃-40℃溫泉可供皮膚吸收。對關節炎、銀屑病、玫瑰糖疹有效,又能降低末梢神經的興奮性,使肌肉鬆弛,故有解痙止痛的作用,從而對皮膚、發紺、凍瘡均有效;9.35的PH值,可治療皮脂出症、脂溢性皮炎及酒糟鼻;含鋅量較高對濕疹及靡爛性損害、下肢慢性潰瘍瘡有明顯療效。各種疾病患者可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選擇沐浴。
長白山溫泉
青山碧水環抱的撫松溫泉,水溫達61℃,泉水含氡量較高,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神經性疾病和外傷後遺症等病有良好療效;長白十八道溝溫泉屬重碳酸鈉型水,水溫39℃左右;玉漿泉和金線泉均直接注入天池,有詩曰:"諸群若到天池上,須把銀壺灌玉漿。"便是形容玉漿泉的甘美甜馨。
廣東從化溫泉
從從溫泉共有泉眼13處,平均水溫達60度左右,屬矽酸溫泉,羅普通水質為,無色無哈爾濱市等優點,對治療風濕關節炎、皮膚疾病、神經衰弱、慢性腸胃炎等有明顯療效。此處為療養勝地。
廣東中山溫泉
整個建築群兼有東方宮殿式的氣派和園林式的幽雅,顯示了中華民族建築和園林建築藝術的特色。中山溫泉之園林建築博採眾長,獨具一格,以中國園林特色配歐美先進設備,格調高雅,故有"溫泉碧苑"的美譽。
海南瓊海官塘溫泉度假區
有"世界少有,海南無雙"的溫泉熱礦水,日流量達萬噸,溫度70℃至90℃。泉水有益元素豐富,屬含氟、硅、鍶的低礦化度、低鐵的氯化物重碳型熱礦泉水,可用於醫療、療養、沐浴等。
河北平山溫泉
用平山溫泉水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能收到很好的療效,對治療神經衰弱具有特殊的效果。同時,洗溫泉澡還能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功能,促進消化作用,加快新陳代謝,對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河北嶂石岩
嶂石岩是河北省新辟的自然風景區和"農家樂"民俗旅遊區。風景區四季有景,融北雄南秀於身。景區內冬暖夏涼,最熱月平均氣溫22.1C,是避暑療養的理想之地。
南京湯山溫泉
湯山泉水清澈透明,對皮膚病、關節炎、神經痛均有療效,有的還能殺死寄生生物,促使皮膚細潔光滑。湯山溫泉的泉眼附近,人們可以看到許多結晶較好的天然礦物。
遼寧興城溫泉
水溫高達70度,水中含有硫磺、鉀、鈉、鈣、鎂、銨等十餘種微量元素和某些放射性元素,對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神經衰弱和婦科疾病等,都有很好療效。
河南臨汝溫泉
臨汝溫泉水溫為63℃,屬高溫礦泉。PH值為7.3,呈弱鹼性,因此沐浴時使人滑膩舒適。泉水含有30多種礦物質和放射性質物質,是硫酸鹽泉、食鹽泉、重碳酸鹽泉和氡泉的一種復合型礦泉。
大興安嶺阿爾山溫泉
阿爾山的神泉,以她神奇的治療功效,富有魅力的傳說和幽雅的風光,吸引著區內外的病患者和遊客們。白天,泉畔上人群熙熙攘攘,歡聲笑語盪漾在清泉之間;傍晚,從蒙古包里、牧民旅社裡飄出悠揚的四弦胡、馬頭琴聲,使人們陶醉在童話般的境界里……
中國特色溫泉
2004-03-02 10:55:44
華清池溫泉
中國現有溫泉2700多處,而陝西省的華清池溫泉歷史最為久遠。它水質純凈溫和,芳流千古不竭,名人軼事眾多,名冠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溫泉」的美譽。華清池溫泉約形成於二三百萬年以前,千百年來「不盈不虛,與日月同流」,水溫常年恆止在43℃,又因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此沐浴而聞名於世。白居易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正道出了溫泉之非凡魅力。周恩來、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來此沐浴。如今的華清池已成為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沐浴勝地,設有滌塵池、長湯、少陽湯等各類浴池近百間,有盆池、淋浴、沖浪浴、仿唐浴等。行色匆忙的遊客,可免費用溫泉洗手、洗面。
眉縣湯浴溫泉
陝西眉縣湯浴溫泉,又名「鳳凰泉」、「西湯浴」,位於眉縣太白山北麓的湯浴口,距西安100千米左右。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叢郁、景色如畫,因地處龍鳳、鳳凰兩山環抱之中,故名鳳凰泉。據記載,「鳳凰神澤」為眉縣八景之一。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建「鳳泉宮」作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曾三臨其地,賜名「鳳泉湯」。眉縣湯浴溫泉現有大泉3口,水溫經常保持在60℃左右,水中含有鉀、鈉、鎂、鐵、鈣、碘等多種元素,其中硫酸鈉含量較多。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鳳泉水對皮膚病、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現鳳凰泉處建有療養院、溫泉度假村等,為旅遊療養的勝地。
文化溫泉
帝都溫泉位於廣東恩平市良西,日自噴水量達4100立方米,相當於3個標准游泳池的水量,水溫可高達73℃,熱水自噴可高出地表8~9米。經廣東省757地質大隊檢測證明,這是廣東省水量最大、水質最優、自噴能力最強的溫泉度假區。其最大特色是自然天成,設計者完全按照天然熱水池的要求來設計,池底池壁採用天然的河卵石鋪貼,讓泳者踩上去感到自然、舒適。另外,溫泉根據《易學》思維,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設計中,在中央大池中安放十二生肖像,外輪廓大體按中國地圖的圖形設計,在溫泉洗浴區設計了一太極圖形狀的冷熱交替洗浴池,陰一邊是冷水,陽一邊是地熱礦水。帝都已建成的69個池子中,每一個池子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義,讓遊客在泡溫泉的樂趣中能觀賞大自然景色,認識和回味文化。在旅遊從「休假時代」轉向文化游樂時代的今天,帝都正以獨特的內涵迎接遊客。
巢湖溫泉
巢湖有著名的三大溫泉:半湯、湯池和香泉。半湯位於巢湖市郊湯山腳下,因冷熱兩泉合流而得名。半湯泉水冷熱合流,清潔明澈,出地一般在55℃,內含活性元素30多種,經國家權威科研機構鑒定,半湯既產沐浴溫泉,又產飲用礦泉,品位上乘。香泉距和城30千米,泉水熱氣騰騰,香味濃郁,世稱「香泉」。香泉從山下6~7處石縫中噴出,有的形成池塘,有的高達1~2米,水源充足,常年不斷,與南京湯山、巢湖半湯、廬江湯池同出一脈。香泉日常水溫在45℃~47℃之間,溢涌面積達2700平方米,日涌量達1800噸。湯池地處大別山余脈,有數處溫泉,古稱「坑泉」,後稱「湯池」,其泉水溫度高達63℃,水中富含對人體健康有益的二氧化硅、硫化物和多種陽離子及微量元素,對50多種疾病有明顯療效。
高山溫泉
在黑風口的黑石下面,涌流著1000多平方米的地熱溫泉群,這里常年熱氣騰騰、煙霧繚繞,溫度大多為60℃~70℃以上,有的高達82℃。吉林省長白山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除病,對關節炎、皮膚病療效顯著。長白山溫泉附近還有名曰長白葯水泉的礦泉水,對胃病、慢性心臟病有明顯療效。又因礦泉水清涼解渴,所以人們稱它為「天然汽水」。
溫泉是怎樣形成的
www.kxdb.com 2005-6-9 科學導報
溫泉是地下水在長期運動過程中吸收地殼的熱能而形成的,一般都與地球上火山和晚期岩漿活動有關,因此有人說溫泉是火山與岩漿奉送給人類的「禮物」。冷卻過程中的岩漿使地下水升溫,並沿地殼上的大裂縫溢出,最後形成了溫泉。有些溫泉被泥土、農田、山林掩蓋,水並不溢出地表,需人工鑽個孔,把水引出地表才能加以利用。溫泉水按熱度分低溫、中溫、高溫、過高溫四大類。
地下溫泉儲存有大量熱能,除醫療、洗浴外,還廣泛用於工農業生產等方面。利用溫泉水發電,不用消耗燃料,不需鍋爐車間及其相應設備,無廢渣,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在工業生產領域,絲織、印染、造紙、釀酒、皮革加工處理等工藝流程中利用溫泉水,可節約資源,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低溫溫泉主要用於農業方面的保溫育苗、溫室栽培、人工孵化、水產養殖和調節灌溉水溫等。當溫泉水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氣體和放射性物質適量時,就可以用於醫療和洗浴,幫人們治療疾病。
參考資料:http://www.eptour.com/
『捌』 國內有哪些地方泡溫泉比較好的
中國著名溫泉集萃
溫泉療法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療法,溫泉中一般都含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無素,而且溫泉溫度較高,極有利益人體吸收。以上向大家推薦一些比較著名的溫泉療養地:
米亞羅
米亞羅風景區新近發現並開放的特大溫泉--古爾溝溫泉,水溫達40度至60度,富含偏硅酸、鋰、鋅、硼等二十多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據說對風濕、膽結石、消化系統疾病和皮膚病均有一定的療效。
黃山湯口溫泉
黃山溫泉久旱不涸,霆雨不益,四時如湯。水溫高,水質潔,飲可健身,浴可消疾。人們都用於去滌污去塵,祛病爽身。黃山溫泉,是黃山接待的中心,遊客旅途或登山疲勞,入浴池浸泡片刻,便會疲勞全消,心身輕快。
岳西湯池溫泉
湯池由於六處泉眼的水溫各異,對於不同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療效。36℃-38℃溫泉具有鎮痛、止癢、安撫作用;38℃-40℃溫泉可供皮膚吸收。對關節炎、銀屑病、玫瑰糖疹有效,又能降低末梢神經的興奮性,使肌肉鬆弛,故有解痙止痛的作用,從而對皮膚、發紺、凍瘡均有效;9.35的PH值,可治療皮脂出症、脂溢性皮炎及酒糟鼻;含鋅量較高對濕疹及靡爛性損害、下肢慢性潰瘍瘡有明顯療效。各種疾病患者可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選擇沐浴。
長白山溫泉
青山碧水環抱的撫松溫泉,水溫達61℃,泉水含氡量較高,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神經性疾病和外傷後遺症等病有良好療效;長白十八道溝溫泉屬重碳酸鈉型水,水溫39℃左右;玉漿泉和金線泉均直接注入天池,有詩曰:"諸群若到天池上,須把銀壺灌玉漿。"便是形容玉漿泉的甘美甜馨。
廣東從化溫泉
從從溫泉共有泉眼13處,平均水溫達60度左右,屬矽酸溫泉,羅普通水質為,無色無哈爾濱市等優點,對治療風濕關節炎、皮膚疾病、神經衰弱、慢性腸胃炎等有明顯療效。此處為療養勝地。
廣東中山溫泉
整個建築群兼有東方宮殿式的氣派和園林式的幽雅,顯示了中華民族建築和園林建築藝術的特色。中山溫泉之園林建築博採眾長,獨具一格,以中國園林特色配歐美先進設備,格調高雅,故有"溫泉碧苑"的美譽。
海南瓊海官塘溫泉度假區
有"世界少有,海南無雙"的溫泉熱礦水,日流量達萬噸,溫度70℃至90℃。泉水有益元素豐富,屬含氟、硅、鍶的低礦化度、低鐵的氯化物重碳型熱礦泉水,可用於醫療、療養、沐浴等。
河北平山溫泉
用平山溫泉水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能收到很好的療效,對治療神經衰弱具有特殊的效果。同時,洗溫泉澡還能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功能,促進消化作用,加快新陳代謝,對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河北嶂石岩
嶂石岩是河北省新辟的自然風景區和"農家樂"民俗旅遊區。風景區四季有景,融北雄南秀於身。景區內冬暖夏涼,最熱月平均氣溫22.1C,是避暑療養的理想之地。
南京湯山溫泉
湯山泉水清澈透明,對皮膚病、關節炎、神經痛均有療效,有的還能殺死寄生生物,促使皮膚細潔光滑。湯山溫泉的泉眼附近,人們可以看到許多結晶較好的天然礦物。
遼寧興城溫泉
水溫高達70度,水中含有硫磺、鉀、鈉、鈣、鎂、銨等十餘種微量元素和某些放射性元素,對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神經衰弱和婦科疾病等,都有很好療效。
河南臨汝溫泉
臨汝溫泉水溫為63℃,屬高溫礦泉。PH值為7.3,呈弱鹼性,因此沐浴時使人滑膩舒適。泉水含有30多種礦物質和放射性質物質,是硫酸鹽泉、食鹽泉、重碳酸鹽泉和氡泉的一種復合型礦泉。
大興安嶺阿爾山溫泉
阿爾山的神泉,以她神奇的治療功效,富有魅力的傳說和幽雅的風光,吸引著區內外的病患者和遊客們。白天,泉畔上人群熙熙攘攘,歡聲笑語盪漾在清泉之間;傍晚,從蒙古包里、牧民旅社裡飄出悠揚的四弦胡、馬頭琴聲,使人們陶醉在童話般的境界里……
中國特色溫泉
2004-03-02 10:55:44
華清池溫泉
中國現有溫泉2700多處,而陝西省的華清池溫泉歷史最為久遠。它水質純凈溫和,芳流千古不竭,名人軼事眾多,名冠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溫泉」的美譽。華清池溫泉約形成於二三百萬年以前,千百年來「不盈不虛,與日月同流」,水溫常年恆止在43℃,又因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此沐浴而聞名於世。白居易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正道出了溫泉之非凡魅力。周恩來、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來此沐浴。如今的華清池已成為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沐浴勝地,設有滌塵池、長湯、少陽湯等各類浴池近百間,有盆池、淋浴、沖浪浴、仿唐浴等。行色匆忙的遊客,可免費用溫泉洗手、洗面。
眉縣湯浴溫泉
陝西眉縣湯浴溫泉,又名「鳳凰泉」、「西湯浴」,位於眉縣太白山北麓的湯浴口,距西安100千米左右。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叢郁、景色如畫,因地處龍鳳、鳳凰兩山環抱之中,故名鳳凰泉。據記載,「鳳凰神澤」為眉縣八景之一。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建「鳳泉宮」作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曾三臨其地,賜名「鳳泉湯」。眉縣湯浴溫泉現有大泉3口,水溫經常保持在60℃左右,水中含有鉀、鈉、鎂、鐵、鈣、碘等多種元素,其中硫酸鈉含量較多。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鳳泉水對皮膚病、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現鳳凰泉處建有療養院、溫泉度假村等,為旅遊療養的勝地。
文化溫泉
帝都溫泉位於廣東恩平市良西,日自噴水量達4100立方米,相當於3個標准游泳池的水量,水溫可高達73℃,熱水自噴可高出地表8~9米。經廣東省757地質大隊檢測證明,這是廣東省水量最大、水質最優、自噴能力最強的溫泉度假區。其最大特色是自然天成,設計者完全按照天然熱水池的要求來設計,池底池壁採用天然的河卵石鋪貼,讓泳者踩上去感到自然、舒適。另外,溫泉根據《易學》思維,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設計中,在中央大池中安放十二生肖像,外輪廓大體按中國地圖的圖形設計,在溫泉洗浴區設計了一太極圖形狀的冷熱交替洗浴池,陰一邊是冷水,陽一邊是地熱礦水。帝都已建成的69個池子中,每一個池子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義,讓遊客在泡溫泉的樂趣中能觀賞大自然景色,認識和回味文化。在旅遊從「休假時代」轉向文化游樂時代的今天,帝都正以獨特的內涵迎接遊客。
巢湖溫泉
巢湖有著名的三大溫泉:半湯、湯池和香泉。半湯位於巢湖市郊湯山腳下,因冷熱兩泉合流而得名。半湯泉水冷熱合流,清潔明澈,出地一般在55℃,內含活性元素30多種,經國家權威科研機構鑒定,半湯既產沐浴溫泉,又產飲用礦泉,品位上乘。香泉距和城30千米,泉水熱氣騰騰,香味濃郁,世稱「香泉」。香泉從山下6~7處石縫中噴出,有的形成池塘,有的高達1~2米,水源充足,常年不斷,與南京湯山、巢湖半湯、廬江湯池同出一脈。香泉日常水溫在45℃~47℃之間,溢涌面積達2700平方米,日涌量達1800噸。湯池地處大別山余脈,有數處溫泉,古稱「坑泉」,後稱「湯池」,其泉水溫度高達63℃,水中富含對人體健康有益的二氧化硅、硫化物和多種陽離子及微量元素,對50多種疾病有明顯療效。
高山溫泉
在黑風口的黑石下面,涌流著1000多平方米的地熱溫泉群,這里常年熱氣騰騰、煙霧繚繞,溫度大多為60℃~70℃以上,有的高達82℃。吉林省長白山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除病,對關節炎、皮膚病療效顯著。長白山溫泉附近還有名曰長白葯水泉的礦泉水,對胃病、慢性心臟病有明顯療效。又因礦泉水清涼解渴,所以人們稱它為「天然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