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lued從哪一年中國有的這個APP
是從2012年11月開始出的,當時上線的是iOS版和安卓Android版!
B. 現在國內大多數企業用的cad軟體都是哪個公司的啊
cad軟體:
目前國內的企業肯定主要用的是美國Autodesk公司的auto
cad
也有一部分是用的中國的CAD
不管用那種,一通百通,只是界面稍有不同,只是在不同行業用的繪圖命令,標注方法,文本格式,語法有所不同,例如,你畫建築圖用多線命令最多,標注時用直線建築箭頭標注多,而機械方面時,用直線最多,編輯修改,文本標注位置和標准不同。
一個軟體,多個模塊,用於不同行業,就有不同的標准
C. 中國軟體的未來在哪裡
可能你一看這個問題會覺得這個問題很大,很深奧…而我只是一名普通大學的本科學生,這個問題根本不是我們能考慮的,也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但是又有什麼理由來打擊像我這樣對計算機專業有著如此大的熱情的年輕人的心呢…不太能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寫這個,但是與我們軟體工程老師交流了之後,我覺得很有必要來思考這個問題,大學四年可能你在計算機專業啥都沒學到,學到的是打游戲的技巧,是魔獸世界的公會,是魔獸爭霸,是真三,或者是…當然也有很多的名校,但一個很明顯的現狀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技術,開發工具都是別人的,就連軟體的底層代碼可能都是別人的,沒有創新,沒有版權,中國的軟體公司把軟體改了,修瞭然後做成產品去忽悠大家…這也使我不停地聯想到了很多問題,最後就想到了中國軟體的未來…?中國的軟體人才培養真的很有問題啊…論文抄來抄去,沒有一點的創新和研究精神,我是到大學才開始學習計算機的,很想學東西,開始跟著學長學asp網站的編程技術,再後來隨著大學課程,我逐漸對編譯原理,操作系統…有了了解,我很努力的學習,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牛叉的程序員,那時的觀念,讓我對計算機的一切都很好奇很想學,所以我了解很多的知識,後來學了資料庫,在公司也實習了,在學校也做了項目,開始走上了.net的編程路,包括現在一直都在做的很多項目,我很喜歡了解業界的新聞,通過csdn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了解了很多東西,我也開始玩起cnblog,開始喜歡關注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技術blog,我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面。當然我也不是在否定中國的軟體行業,還是有很多的牛公司做了很多的牛事,但總體來說我們不得不說中國的軟體行業還沒站起來,有沒有中國人開發的操作系統,有沒有中國人開發的語言,有沒有中國人開發的大型開發工具,可能我的知識面比較窄,了解不多,但至少我知道的還沒有…為什麼沒有?我真的很想知道。缺乏創新是我覺得第一點,第二就是中國的軟體人才培養模式根本不對,所以也出不了什麼軟體牛人,或者是這方面的強人,用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的,開發工具是微軟的,sun的,就不是中國人自己的,中國人辦起了奧運會,但絕對沒有在世界軟體行業站住腳…覺得有點心理不甘,但我覺得自己也是很垃圾,很菜的一個就會寫點簡單代碼的重復工作者,真希望中國軟體能崛起,用中國人自己做的操作系統,自己的開發工具…沒有漢化,只有中文,應該還有個英化。感覺自己的軟體成長之路走得真是難啊,啥都是自學,老師教的都是理論,沒有很多的實用價值,希望自己在軟體道路上能走得更遠,能學得更多,一句很假的話(能為中國的軟體行業做點事)。
D. 現在在中國大陸用POWERMILL編程軟體最多的有哪些地方啊
1 、 MASTERCAM 是如今珠三角最常用的一種軟體,它最早進入中國大陸,您去工廠看到的 CNC 師傅,70% 使用 MASTERCAM ,它集畫圖和編程於一身。繪制線架構最快。縮放功能最好。
2 、 CIMATRON 是遲一些進入中國的以色列軍方軟體,在刀路上的功能優越於 MASTERCAM ,彌補了 MASTERCAM 的不足。該系統現已被廣泛地應用在機械、電子、航空航天、科研、模具行業。在加工編程中 99% 使用 CIMATRON 與 MASTERCAM ,早期都用這兩種軟體畫圖及編寫數控程式,但在畫圖造型方面功能不是很好。PRO-E 在這時候走進中國大陸。
3、Pro/E 是 美國 PTC (參數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軟體,十多年來已成為全世界最普及的三維 CAD/CAM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系統。廣泛用於電子、機械、模具、工業設計和玩具等各行業。集合了零件設計、產品裝配、模具開發、數控加工、造型設計等多種功能於一體,97 年開始在大陸流行,用於模具設計、產品畫圖、廣告設計、圖像處理、燈飾造型設計、可以自動產生工程圖紙,目前大部分企業都裝有 Pro/ENGINEER 軟體。它與 UG 是最好的畫圖軟體,但 PRO-E 在大陸最流行。用 PRO-E 畫圖,用 MASTERCAM 和 CIMATRON 加工已經公認。
4 、 Unigraphics ( 簡稱 UG) 進入大陸比 PRO-E 晚很多,但同樣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面向製造行業的 CAD/CAE/CAM 高端軟體。 UG 軟體被當今許多世界領先的製造商用來從事工業設計、詳細的機械設計以及工程製造等各個領域。如今 UG 在全球已擁有 17000 多個客戶。UG 自 90 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汽車、機械、計算機及家用電器、模具設計等領域的首選軟體。
5 、 Powermill 是英國的 編 程軟體,刀路最優秀,特別適合殘料加工。
6、CATIA 的最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曲面功能強大,應該說是任何一個CAD三維軟體所不能比的,現在國內幾乎所有的航空飛機公司都用CATIA,當然UG也在用,但沒有它廣泛,不過小企業一般還是買不起正版的,國內盜版的也少。CATIA是一套集成的應用軟體包,內容覆蓋了產品設計的各個方面: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CAE)、計算機輔助製造(CAM),既提供了支持各種類型的協同產品設計的必要功能,也可以進行無縫集成完全支持「端到端」的企業流程解決方案。
E. 外國人來中國,用的都是什麼社交軟體啊
Facebook最多,不過QQ國際版也有,都是外國人來過中國的,望採納
F. 中國人為什麼要開發自己的軟體
1 保護中國的國產軟體業
目前公司使用的OFFICE軟體、操作系統、畫圖軟體、編程軟體,大部分都是國外開發的,中國企業每年都要花費巨額金錢在購買這些軟體的使用權上,如果國內能生產這些軟體,外需就變成內需了,企業的錢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2 減少對國外軟體的依賴
從全球各國工業產業鏈的發展歷史看,歐美等發達國家不僅在機器設備的研製上起步早,更在各類高端工業軟體上占據壟斷地位。如美國新思科技開發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DA,是研製和生產晶元必不可缺的。德國西門子公司開發的生產信息管理系統MES,可以協助企業構造車間生產控制管理平台。法國馬特拉開發的用於構建二維、三維以及復雜曲面模型軟體EUCLID,其能設計客機車輛的零部件等各種復雜模型,軟體覆蓋的范圍達到了40多個國家上千家製造公司。
3 培養自己的軟體人才。
只有軟體體系發展起來,才會有更多的人想要進去發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雖然我國在工業軟體的發展上暫時落後西方國家,但我們擁有研發的「後發優勢」,所謂後發優勢就是我們可以在研究國外工業軟體的編寫歷程上,直接切入正確的研發思路而越過他們所犯過的錯誤。其次是高端編程人才的引進,引入互聯網等信息行業的編程人才,才是工業軟體研發的基礎。最後是工業產業鏈的「催生」,工業軟體本質上還是離不開工業硬體本身,通過特定領域製造業的發展,將工業軟體的研發納入產業鏈,國產工業軟體的商業化才是其快速崛起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