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2015年中國有多少股民

2015年中國有多少股民

發布時間:2022-08-09 20:22:07

Ⅰ 中國股民大概有多少人呢

中國股民大概有1.45億人。在2018年的統計中,A股的投資者規模在不斷擴大,已開立A股賬戶的自然人投資者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45億。也就是說相對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每10個人里就有一個人參與了股票市場的交易。
中國股市中,股民大概有一億多,但專業股民的數量沒有公布。而且專業的股民和普通股民的界限比較模糊,所以也比較難以統計,所以專業股民數量未知。
拓展資料:
大部分的個人投資者的特徵
1)不同周期里持股的時間不同
在熊市的周期之中,大部分的散戶都是死扛到底,面對巨大虧損不懂得止損;而大部分的機構和牛散則是會控制倉位,以至於清倉等待!
而在牛市的周期之中,個人投資者平均持股期限僅為39.1天,遠低於機構投資者的190.3天。
2)交易的頻率
從交易的頻率來看,市場上大部分的散戶年換手率可以高到7-10倍;
而一個基金經理人的年換手率則是3-5倍;
一個牛散的年換手率為1-3年;
巴菲特的年換手率僅為0.3倍。
3)資金持有量,以及獲利比例
從資產的收益情況來看,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我們發現資產大於50萬,甚至100萬的投資者和機構獲利的概率較高;
而資金小於50萬的投資者獲利的比重相對較低;
對於那些小於10萬元散戶投資者收益率最低的。
A股市場與美國的股票市場相比,差異在哪裡?

A股的機構投資者市值佔比只有13%,而美股里機構市值佔比達到了57%!
A股里周期股的市值佔比達到了39%,而美股里周期股的市值僅僅達到了19%;
A股里消費股的市值佔比達到了26%,而美股里的消費股市值則是達到了35%;
A股里科技股的市值佔比達到了13%,而美股里的科技股市值則是達到了29%;

A股之中,基金的規模只有美國的1/10,而股票型基金的規模只有美國的1/100;
中國外資持股的比例在A股只有4%,而在美國股市之中則有15%之多;
中國保險類的資金佔比GDP的比重為30%,而在美國里佔比則是高達了194%;

Ⅱ 2015年股市最高點和最低點是多少

2015年首個交易日1月5日滬指以3258.63點開盤,全年股市經歷了大起大落,開場經歷了五個半月的大牛市,6月初時滬指一度攀上5178點的峰值,隨後陷入兩輪大跌,8月份一度跌破2900點。

股市裡的最高是當日的股票最高價,最低是最低價,星級表示的是證券商給個股評級,五星為最高。

證券商是接受投資者委託,從事證券交易的盈利性經營單位。是由證券主管機關批准成立的證券市場上經營代理證券發行業務,代理證券買賣業務、自營證券買賣業務及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和支付紅利等業務的金融機構。

(2)2015年中國有多少股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投資者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熱門股票。所謂熱門股票,是指交易量大、流動性強、價格變動幅度大的股票。這是為了便於出售和轉讓,而且能夠使投資者獲取更多的收益。

選擇前景光明,股息豐厚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將會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值,投資者也能夠因此贏取較多的盈利。

要注意季節因素的影響。有些股票有時冷有時熱,從時間上看呈季節性有規律的變動,抓住這個特點,必然會從中獲利。

Ⅲ 股票作手回憶錄:我是如何在半個月里輸掉30個億

2015年8月10日,上海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的一棟別墅樓里,劉傑行動遲緩地翻出房產證,准備變賣他的家產。窗外透析出的陽光,折射在他身上,顯示出這樣一出場景:一張皺紋縱橫的臉上寫滿倦意,白了大半的頭發也似乎在訴說歲月的無情。
從一名普通新聞記者做起,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投身股市,一路沉浮跌盪,暴富破產,終在2007到2008的一年裡,實現了三十多億的財富。豈料今年五月底,股市暴跌到六月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這位億萬富豪卻將這三十多億敗得精光,並欠下2000多萬的外債,如今需要靠變賣房產來償還他所欠下的債務。
股市的跌宕起伏,仍在繼續;而這位曾經的強者,卻再也沒有力量走下去。
強者的游戲1992年5月21日,是劉傑永遠銘記的日子。
這一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1.08%]收盤於1266點,一天之內狂漲105%。在不到兩年前的(1990年)12月19日,劉傑把在報社積蓄了6年的5萬塊全部買入了上交所僅有的8支掛牌股票。這表明在這一天,不計算每支股票各自盈虧,劉傑將收獲10萬余元的碩果。一年多掙了從前六年的錢,這讓劉傑感覺眩暈與難以置信;「天降餡餅」一般的驚喜,也讓他有些難以自處。而新聞記者的理性,則讓他迅速做出判斷:賣掉所有上漲股票。雲詭波譎,漲跌難測,這是股市歷來的屬性;見好就收,是唯一順應市場發展之舉。
賣掉了所有上漲的股票,劉傑獲利近20萬。交清其餘下跌股票的保證金,憶苦思甜,劉傑久久難以平靜。
幾年前,以「楊百萬」為首的投機分子倒賣國庫證券、有價證券及倒買倒賣郵票,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響當當的人物,這讓劉傑又饞涎,又羨慕。在當時,安分守己的劉傑,厭倦了枯燥工作的波瀾不驚,卻也不敢輕易將積蓄拿來冒險——這也是當時中國人的普遍心理:利用中外國度信息高度不對稱,進行市場投機倒把,或許會讓自己名利加身,但更可能讓自己傾家盪產。它是屬於強者的游戲。
而上交所8支股票的誕生,就不一樣了。當時,股票在中國是一個混沌初開的資本市場,倒賣國庫券等賺黑心錢的內幕丑聞已被曝光,按照歷史發展秩序,這預示著炒股將是一次充滿活力的金融變革。
楊懷定的果敢,賺得富甲一方,成為「楊百萬」,早將劉傑的心戚戚焉滌盪無存;錯過了曾經的契機,面對新的資本誘惑,劉傑更不甘再次缺席。做新聞的明銳與果決的判斷,終於兌現成了他這次理想與行為的雙重勝利。
到1992年,資本市場上的股票越來越多,而且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開業。這是個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美妙前景,初嘗甜蜜收獲滋味的劉傑開始飄飄然,不安於室的斗獸之心終於戰勝安分守己。他辭去了記者工作,除了生活開銷,他將所有資本全部投入股票的買入。
就這樣,劉傑通過不斷的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實現滾雪球一般的財富增長,資產迅速積累超過百萬,成為「劉百萬」;如果不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或許劉傑會認為,整個中國的資本市場都被他玩弄掌中。
偶像效應在為期2年的金融風暴摧殘震盪下,東南亞及香港都陷入罹難般的經濟衰退,中國卻因為經濟體制不健全等原因,在這場災難下逃過一劫。不幸的是,劉傑卻沒逃過:他購買了香港恆生,因為香港要在當年回歸,他以為歷史會再次給予他財富的寵幸。
截止1998年8月初,恆生指數一路跌至6600多點,若不是大陸幾支股票的勉力支撐,劉傑將會傾家盪產,並欠下一屁股債。他終於明白:歷史就是另一個股市,並非那麼循規蹈矩,那麼有跡可循。這個強者開始變得膽小,一千次勝利的虛榮心膨脹,也不足以抵消這次失敗帶給他的膽戰心驚。他開始退出了股市風雲的龍爭虎鬥,沉澱下來觀察行情與閱讀股票書籍。在這期間,他知道了華爾街神話人物:傑西·利弗莫爾。
「一生的偉大,一身的瘋狂」,十個字道盡了這位股市天才數次暴富、破產的傳奇人生;而他身上最具傳奇性的閃光點,便是每次股市大崩潰之後,他成了唯一賺錢的人:從1907年賺100多萬美元,到1929年超過1億,每次華爾街遍地哀鴻日,便是這位投機者洗劫屠城時。而這其中的奧秘,完全在於兩個字:賣空。
賣空——靠交保證金來賣出利潤高於保證金90%的不存在的股票,在此之後再買回,從而抵消買賣——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方式,再一次點燃了劉傑狼一樣的如炬眼光。他開始明白除了國庫券、郵票,資本市場的任何交易都能投機倒把。他決定做回強者,繼續玩這盤遠遠沒有完結的游戲。
2000年的美國科技股泡沫,很快實現了劉傑的第一次賣空計劃。被高估的雅虎、亞馬遜等科技網站的泡沫,最終都成為這位投機者的囊中財富。美國騙局被拆穿,收獲物質財富的同時,他又收獲了另一個股市精神偶像:沃倫·巴菲特。
1940年,傑西·利弗莫爾因在1931到1933年之間悖逆市場規律,落得自殺的結局;巴菲特則不一樣。從1956年成立投資公司開始,這位股市神話人物無一敗局,其關鍵在於:巴菲特是一個有價值投資原則的人。他的原則,是大量買入被市場嚴重低估、穩定而具有長遠前景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直到這家公司發展的動力消失為止。
至此,劉傑的股市戰略布局已然形成:左手買,右手賣,一退一進。一邊效仿巴菲特,大量買入低價潛力股;一邊效仿傑西,賣空泡沫大的股票。無論進退,無論股災或盛景,他都將成為受益者。
而後面幾年的兩次大事件,都應證了偶像效應的正確性。2003年,他買了中石化,這支股,他一直持到了2007年。這一年,中石化已由2003年的2元漲到了16元,後來幾個月直接超過29元。他依靠這一支股票,賺了1400%。
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股價暴跌。劉傑在股市下滑中不斷賣空高價股票,當99%以上的人都陷在叫苦不迭中,劉傑銀行卡的數字卻成倍遞增。
一次「三年不鳴」,一次市場投機,劉傑賺了三十多個億,儼然成為中國版「華爾街的賊」。只不過,普通的賊都是晝伏夜出,而他則招搖過市。他太強大了,強大到虛榮心爆棚,強大到他自以為能操控中國股票市場。
權力的終結劉傑的性格,相對於巴菲特,更像傑西。他們都有狼的貪婪。其實貪婪更符合人性。從街頭襤褸,到辦公室的穩定,再到坐擁過億的財富,再加上日益嫻熟與豐富的經驗積累,那麼,這個人還會是一個知足的人嗎?恐怕有一點這樣的想法,也會覺得羞愧吧。
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直持續到2015年初。這一次的陣痛與震盪,股市一直在地平線上下不到一厘米處波動。而就在這幾年裡,劉傑出手了。因為沒有可賣空的好股,他把90%的資產全部壓在了低價A股上,放長線釣大魚。
時間最終沒有辜負他的苦心孤詣,近7年後的(2015年)5月27日,這一天,成了全中國A股股民的狂歡,30多位股民成為了億萬富豪,劉傑也位列其中——如果他的貪婪不被放大,如果他能見好就收。
當天夜晚,劉傑輾轉難眠。他又把美好願景寄託給了歷史的規律,他想:按照歷史發展,股市很有可能繼續上漲……對的,一定會漲!然而第二天,他收到的,卻是天要收他的一紙裁決。
28號,股市暴跌突至,500多支跌停股中,竟有超過一半是劉傑所持股。上天並沒有給他苦苦等待後的「應有回饋」,上天只是延遲了對他的懲罰與死期。
除開200多支跌停股,其餘下跌的2000多支A股中,也包含了劉傑的一大半。劉傑開始無比恐慌、不甘心甚至失心瘋。一陣內心掙扎後,他決定繼續觀察走勢,他要玩這最後一把游戲,是生是死,就在這最後一把。
但從之後的股票走勢可以看出,老天不願再給他機會,不願再姑息這個金融市場破壞者。從28號開始,股市下跌一直不曾停過,劉傑的股票也戲劇性地滑得最快,劉傑也戲劇性地在銀行與交易所疲於奔命——他的所有資產都砸入了跌破買入價的股票,而這些股票還在持續下跌。
借了幾百萬填坑,劉傑的朋友也無能為力;沒有辦法再填剩餘的坑,劉傑破產了,這次,是真的傾家盪產了。這最後一把游戲中,他終於喪失了一切:權力、財富、神話締造、不可一世,他成了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7月的一天,途經上交所大廳外,劉傑目光游離,眼神渙散,他終於失去了狼的貪婪。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曾經兵不血刃攻城拔寨,換來的卻是滿目凄涼?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歷史為何總是出人意料,讓人捉摸不透?
他想不明白:其實哪兒來那麼多兵不血刃,屠城的背後,早已聚集了無數群起而攻的目光。歷史也並非不無規律,它的規律是公正:欠下的血債,必定要用更多鮮血來償還。
尾聲:東山再起再次見劉傑,是五天以後(8月15日)。上海的三座別墅早已被他變賣抵債,如今他租在一個破舊賓館里,裡面除了一張床、一張書桌,再無其它像樣的東西。
此時他正坐在賓館大廳,捧著一本雷蒙德的《東山再起》在看。可能正看到精彩處,他的眼裡又放出了光。不願打擾他的生活寧靜,我進去後,又退出來,便匆匆離開了。

Ⅳ 中國現在有多少股民

1.2億中國股民生存現狀,你超過全國多少股民?
這是一份由錢坤大學堂製作的《2016中國股民投資現狀大數據報告》

你可以從這份報告里知道……

最會賺錢的股民一年狂賺多少錢?

2016最會炒股的股民最高可達20倍收益!

最賺錢的地區第一名居然是——

2016土豪股民聚集地排名是哪兒?你的家上榜了嗎?

只要盈利 **元以上,你就打敗全國89.4%的股民了!

2016每月領漲行業及個股是什麼?看看是不是你囊中那一個。

2016你的操作落後大盤了沒?

……

還在等什麼,趕緊開始看報告吧!

每天看盤2小時,全年平均買19隻股。平均2天一次交易,可以看出大多數用戶交易頻繁,對買賣點思考不嚴謹。

姜還是老的辣!50後,60後投資者hold住全場,成為炒股贏家。

2016千萬富豪人數增加了2327人。個人投資者持股市值:低於1萬元,增加了140811人;1-10萬元,減少了819141人。在10-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則均有所減少,減少了251560人,超過一千一的個人投資者增加了374人,漲幅為8.47%。

逾六成股民倉位超過50%。

2016打新數據,浙江地區的股民打新最在行,超78%的股民未打中過新股,63.3%的股民未參與過打新。

2016最會賺錢的股民:狂賺5100萬變股神!

股票市場是:有經驗的人獲得更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更多經驗。

2016最會炒股的股民:最高可達20倍收益率!

市場會說話,話全部的時間研究市場的正確趨勢,找准要點,利潤就會滾滾而來。

2016最受傷的股民:全年虧50474萬,平均每個交易日虧損20.8萬。(內心OS:我還會再回來的!)

輸得起的人,也贏得起,願2017他們都翻倍賺回來。

最勤奮的股民——2016股民全年平均交易股票數量19隻,這位朋友一天交易10餘只,被評2016最佳勞模。如此辛勞,仍虧損45萬,虧損比例達61.66%。不得不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付出不一定有回報,為下一步的成績攢經驗也好!

下面就是我們土豪股民前五榜!福建廈門股民以10800萬元投入資金榮登榜首,結果還是虧,說多了都是淚…… 真金白銀砸出來的經驗,不如花點學費好好學習,專注價值,執著於成長,你說對不對?

你猜2016最賺錢的地區是哪裡?想到是東北股民炒股最6了嗎?莎士比亞說:虧小就是賺……虧小就是賺……會止損,炒股路就成功了一半!

土豪聚集地排名北京上海以平均投入28.6萬元和28.2萬元穩坐一二名。小編:房子買夠了,玩點技術含量高的投資——股票是最佳選擇。

機構盈利占總體盈利的4成,在股市裡,真正的高手還是機構

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女性盈利高於男性投資者1.3個百分點。在股市裡,膽大和心細,哪一個比較重要?

從去年炒股年收益率分布報告可以看到,僅1.1%股民收益翻倍,2成股民實現盈利,其餘的……

盈利股民,人均賺44935元,收益率為28.9%。

虧損股民,人均虧50345元,收益率為-21.5%。

那些年,我們都參與過一個節目叫做「錢去哪兒了」……

從資金量看盈虧分布,資金量越大的股民虧得越少,資金量越少的散戶,虧得越多。良好的耐心是致勝關鍵,堅定的信心是成功的保障。

只要盈利2萬元以上,你就打敗了89.4%的股民!

2016A股市場,開戶總人數11784.27萬人,較2015年末的9910.54萬戶增加了1873.73萬人次。

2016重點指數及大類資產漲幅:

美原油連漲幅最大,達45.4%。三大指數齊齊下跌,創業板指跌幅最大。大多數股民未能避開弱勢板塊風險。

飲料行業全年累計漲幅21.9%。

白日夢時刻:年初投1萬,月月買漲股,年底到手906萬,大豐收!

年初投500萬,月月買跌股,一年彈指間,只剩3萬……錢走了,揮一揮衣袖,帶走上海一套房,余額連個廁所也買不起。

定增709次,總募資近1.46萬億,比2015年1.36萬億規模增長了7.35%

大股東增持主要集中在年初熔斷之後的1-2月,對35萬億的流通市值來說,杯水車薪。

打新帶來的增量資金對35萬億的流通市值影響較小。

證券保證金余額年流出4971億元,普通投資者意願相對2015有所下降。

最後寄語:

感謝您讀到了這里,本報告由錢坤大學堂製作,作為市場參考資料,希望對您今年的行動有用。

Ⅳ 在中國,擁有200萬人民幣算有錢人嗎500萬呢

前提是有房子也有車,凈資產達到這些數.首先要看在哪個城市,1.在上海或深圳這類城市,200萬只能算中等人,算不上有錢人.2.在省會一類的城市,最多隻能算中上等,也算是有錢人.3.在小城市,一定會算有錢人,說不定還有一定地位. 拉到什麼,你也不看清人家樓主的說的.人家說的在有房有車的情況下.200萬是指的凈存款.如果在沒房的基礎上那當然算是窮人了.解釋一下哈,「資產」和「可投資資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資產包括所有財富,哪怕只有一套自住房也算。那房貸算不算?算的。從財務的角度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可投資資產」則特指現金和有價證券。●千萬身價的「高凈值家庭」數量在09-18年一直在增長,尤其從2014年開始大幅提速。但是今年的數量卻罕見地減少了,我估計主要是在「去杠桿」背景下,有一部分家庭的財富縮水了。198萬戶高凈值家庭,錢都怎麼來的呢?65%的人是小老闆。企業資產占其所有資產的66%,他們平均擁有140萬的可投資資產,20萬以上的車和價值180萬以上的住房。看著真不咋光鮮... 沒准兒還簽了帶擔保的貸款。20%的人是金領。比如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的高層人士,他們擁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紅等來保證穩定的高收入。他們擁有500萬以上的自住房產,價值50萬以上的汽車。可投資資產佔20%,他們是非常光鮮亮麗的一群人,電視劇主要取材人群,所有雞娃父母的終極目標。但比較害怕失業和中年危機。10%的人是炒房者。他們多擁有數套房產,房產投資占總財富的84%,現金及有價證券佔比2%。也是苦的一逼,月供永遠是頭上一把刀,全靠收租吊命。5%是職業股民。他們炒股炒期貨。現金及股票佔到其總財富的29%。職業股民平均擁有430萬以上自住房產,170萬以上投資性房產和價值100萬以上的汽車。這特么才是真正的刺激人生和消費大戶啊!100萬以上的汽車,小老闆看了沉默,炒房者聽了流淚,金領表示有點兒酸。●還有一點特別有意思:報告還披露了億元資產的家庭構成,85%都是企業主,炒房者和職業股民的比例不變,分別是10%和5%。金領的比例為0,單憑打工無法達到這個財富數量級。這充分說明一個道理:財富的分配順序是:風險>資本>勞動 小老闆承擔了經營風險;職業股民承擔了杠桿和波動風險;炒房客承擔了高杠桿和經營風險(每拿一套房都是一場戰役) ;金領看似以命換錢,其實他們財富主要來自公司股份以及因為現金流過於牛逼所以早早買了房,享受了資本要素的紅利。每一分財富都來之不易。要麼從公式的右邊往左走,克勤克儉,多賺多存,多買資產,讓資本要素自己產生現金流,以後才能安心躺著。要麼從公式的左邊往右走,光腳不怕穿鞋的,承擔風險賭一把,輸了從頭來過,贏了落袋為安買資產。●肯定有人會說:京滬深一套房子就大幾百萬了!是啊,所以我一直說對普通家庭來說,三套以內都是人生基本盤。首套上車,改善置換,都是一個家庭實打實的剛需。我沒啥投資能力,就想把手裡這點兒錢拿去再買一套收租給爹媽養老,確實也是合理的剛需。還有一種常見的聲音叫我爸媽辛苦一輩子賺的錢,就拿來給我買了套房?合理嗎?其實本質上不是買,而是換。你把錢換成了房子,等需要時也能把房子換成錢。胡潤報告里還提到一個數據:中國未來10年將有17萬億財富傳給下一代,未來30年將有60萬億財富傳給下一代。財富的代際傳承肯定不是銀行轉賬,其中一個重要媒介就是房子。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博主說:80敢喊自己掙錢買房,現在90後不吭聲了。結果評論區被90後攻佔了,很多90後都說早就買了,60後的爹媽比較給力。全國首次購房年齡是27歲,也就是工作2~5年買。關鍵是,工作2~5年就能拿出首付?肯定不是這樣,大部分普通人首次買房都是爹媽掏的。也就是說你有沒有房、房子多大基本取決於父母。房價越貴、和工資越撕裂的城市越是如此。而且2015年-2018這4年就是分水嶺,買房早晚,決定了90後的身價(注意第一批90後也快30歲了)。房子成了財富放大器,父母資產和眼界,通過房子,在子女的財富上進一步放大。這也能解釋那個經典天問:清華文憑還不如學區房值錢嗎?清華畢業生首年平均月薪往高了說1.5W,野雞大學畢業生5K,一年差12W。一套400W的小剛需房,哪怕復合年化只有10%,也是每年40萬的差距。一二線城市的房子到底是什麼?

Ⅵ 截止到2015年4月25中國有多少股民

1、截至2015年4月25日,中國股市中,A股賬戶數為1.98億戶,其中主力為「一人一戶」,按每人都擁有滬深賬戶計算,約1億中國人是股民。官方數據顯示開戶的股民人數超過以一億,但是有效賬戶在交易的現在只有5000萬。
2、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這1億多戶中國股民中,呈現了諸多特徵,從區域來看,上海人最愛炒股,該地區2014年貢獻了中國股票市場16%的成交額;從年齡層次來看,30歲以下年齡段炒股人數最多,佔比超過了36%,但隨著年齡上升,炒股人群數量遞減,60歲以上的老年股民佔比不到5%。最有意思的是,炒股還與學歷有關。學歷越低的人群就越愛玩股票。中專及以下學歷人群,占據中國股民的大半壁江山,但學歷越高者,就越不熱衷股票,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股民佔比不到4%。
(以上數據均來自和訊股票網最新的統計數據)
http://stock.hexun.com/2015-01-27/172806248.html

Ⅶ 有多少人炒股

至少一千萬人。據中登公司數據,最近A股賬戶數18832.63萬戶,看似很多,但一個投資者既可持1個上海賬戶和1個深圳賬戶,這樣算來開戶數實際還不足一億,這佔中國13億人的百分之十都不到。而實際持倉賬戶也就是賬上有股票的就更少了,只有5641.02萬戶,再加上一個人可以在上海深圳兩邊開戶這個因素就更少了,5641.02萬戶除以2也就2820多萬人,這個數字只佔13億人口的區區2.17%。
股市發展已經有25年,可持有股票的中國老百姓才3000來萬人,這也太寒蟬了吧!就這,還有專家評論中國已到了全民炒股的時代
當然,最近新股民隊伍在跑步進場。上周兩市新增股票開戶數為166.92萬戶,較上一周新開戶數113.92萬戶暴增46.52%,創出歷史新高。可這100萬的數字很難持續。歷史看,每輪牛市都是投資者的壘起來的,沒有投資者的踴躍參加,牛市就不可能持續。
另據報到,4月13日後交易所將放開一人一戶的開戶限制。開戶數會有一個突飛猛進,但只是場內賬戶多開幾個戶仍不能實現大幅擴融,中國人喜歡儲蓄,不習慣
追求高收益的投資理財,而美國人不喜歡儲蓄而喜歡直接投資,追求高收益的投資理財是眾多美國人的重要選擇,多年來美國的儲蓄率一直在零增長上徘徊,而中國
人的儲蓄越來越高。這對居民財富增值和國家經濟建設都極為不利。目前政府在千方百計的啟動社會資金參與基礎設施投資,而股市是大眾創業的最好途徑
拓展資料:
為什麼大部分股民都是賠錢的,卻還有那麼多人炒股?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盈虧比例都是7虧2平1賺,但是很多人依舊是樂此不疲的參與其中,總覺得自己能夠在股市中賺到錢,不願意離開股市。
加上隔個幾年牛市一來,市場賺錢效應一起來,又有好多新人加入到股市的大軍中,所以在股市中永遠都不缺股民。
股票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投資,其優勢在於投入的差異化,錢少的人一兩萬就可以參與交易,如果對市場了解的話翻個十倍不是問題。
每天交易時間只有4個小時,除此之外晚上復一下盤,早上看看新聞,就是一天做股票交易的全部工作。
不交易的時候連盤都不用看,想幹嘛幹嘛,比起其他行業自然要簡單的多。再加上開戶方便,現在都能網上開戶,銀行轉個賬就可以交易。
雖然在股市中大部分人都是虧的,但是由於每個人身邊都能接觸到一兩個在股市中賺錢的人,讓自己覺得也有機會賺到錢,所以虧損的人不願意認輸。
能在股市長久生存下去不離開股市的人,一定是經歷過盈虧並且得到教訓的人,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不能玩,最後在股市的長久交易中取得盈利的人。
因為能夠在市場上賺錢,所以長久以來一直存活在市場上,成為股市中主要的參與者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股民都是虧錢,也有人玩股票的原因。
如何判斷股價見頂或見底?
籌碼峰,顧名思義,就是市場當中的流通籌碼大量地在一個區間內堆積,從而讓籌碼形成了山峰的模樣。
這種籌碼的大量堆積如果是在高位,毫無疑問,最終會有獲利的人想要獲利了結。
這種傳導效應一旦形成,必將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拋盤湧出,最終決定性地壓倒進場盤,從而讓股價飛流直下。
按照股市「一賺二平七虧」的定律,能夠在高位獲利的,一定是主力的行為。
如圖所示,這是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的日線圖。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十字游標定格的那一天,也就是2015年4月21日,該股右側的籌碼分布圖在高位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密集峰。
密集峰的下面空空盪盪的一無所有,這表明所有的籌碼都已經在高位集聚,一旦籌碼松動,後果將十分可怕。

Ⅷ 2015年中國股市裡的散戶是什麼意思

狹義:散戶指在股市中,那些投入股市資金量較小的個人投資者。
廣義:散戶是相對與機構而言的,個人投資者(無論資金的多少)都可以稱為散戶。
這主要是因為無論個人擁有多少資金在資本市場面前都是及其少量的。
90年代中,眾多散戶的交易集中在一層的大廳中,稱為「散戶大廳」,配有若干自主委託系統進行自主交易。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散戶 indivial investor。亦稱:股民,個人投資者。
通過證券公司為自己購買證券進行投資的人。他們只能為自己服務,沒有任何中介職能,不得為他人服務。
另為:retail investor;retail shareholder散戶目前主要狀況
中國股市近年在全球股市上漲的背景下卻由於誠信問題、監管問題等結構性問題而連年下跌,
在這樣的市場中,散戶處於最為不利的博弈位置,不少均遭受了損失。
解決了以上結構性問題後,散戶在市場博弈中將獲得更大的機會。
不少散戶因以前的虧損在投資心理上存在陰影,但是人民幣升值等機遇也給了散戶很多機會。
散戶的主要構成散戶的主要構成為在讀學生、工薪階層、下崗工人、退休人士等。
以及一些有一定資本的個體戶. 散戶的 主要特點編輯本段
散戶並非如通常所設想的那樣表現出低專業水準,在他們的理解范圍內往往能對上至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行業政策,
下至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具體的高級管層講話闡述翔實的個人觀點,某些特別敬業的散戶除時常切磋看盤技巧外,
甚至會飛到上市公司做實地調研,作風特點頗類似於投資機構研究員。

閱讀全文

與2015年中國有多少股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音樂漢字怎麼哼 瀏覽:553
義大利留學去哪個城市好 瀏覽:266
英國塔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60
越南相當於中國哪個省的大小 瀏覽:548
如何評價越南小伙 瀏覽:379
中國房地產高價持續多久 瀏覽:695
驚喜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31
英國留學什麼年齡好 瀏覽:455
印度粗糖怎麼熬 瀏覽:386
中國移動卡如何增加流量 瀏覽:689
義大利的警察是什麼 瀏覽:618
晚安的印度語怎麼寫 瀏覽:54
印尼巴士怎麼看全程 瀏覽:611
越南有多少人姓馮 瀏覽:687
中國外交部能提供什麼幫助 瀏覽:723
英國人有多少國籍 瀏覽:986
印尼的駕駛本過回國內得多少錢 瀏覽:784
越南國旗為什麼模仿中國國旗 瀏覽:263
印度攪棒是什麼 瀏覽:309
伊朗有什麼厲害球員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