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知道哪些中國老字型大小
全聚德烤鴨始創於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由創始人楊全仁在前門外肉市街創立,被中國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北京老字型大小,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是北京著名的烤鴨店。全聚德菜品經過不斷創新發展,形成了以獨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鴨為龍頭,集「全鴨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於一體的全聚德菜系,備受各國元首、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內外遊客喜愛,被譽為「中華第一吃」。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鴨席」選為國宴。全聚德起始店在北京前門,在北京甚至全國各地都有連鎖店。
㈡ 中國老字型大小的故事
六必居 明朝嘉靖九年1530開業,距今四百多年了
六必居的牌子相傳是明朝宰相嚴嵩所著,當時六必居店主要嚴嵩親題,但家人怕他拒絕,就找嚴嵩夫人,可她也沒辦法。後一個丫鬟獻計給嚴嵩夫人:請她在嚴嵩回府前一遍又一遍書寫六必居三字。
一日,嚴嵩醉醺醺回來,醉眼醺醺看見夫人六必居三字寫的歪歪扭扭,一氣之下龍飛鳳舞寫下六必居三字,那位家人立即把字送給了店主。店主欣喜萬分,將它製成扁而高掛店中
後來六必居又增了醬菜作坊,積累百年經驗,加之開拓創新。所制醬菜色澤鮮麗,清脆適口,味道香純,使這一老字型大小馳名中外。
㈢ 中國有哪些老字型大小
山西廣譽遠創立於公元1541年,距今470+年;
河北金鳳扒雞,二十世紀初起源,距今110+年;
雲南宣威火腿起源於1727年,距今290年;
湖北趙李橋茶起源於1861年,距今158年;
山西汾酒起有6000年歷史淵源……
北京全聚德,起源於1864年,距今154年;
王致和臭豆腐,創立於1669年,距今300+年;
平遙冠雲牛肉,距今數百年;
雲南白葯,100多年;
山西六味齋,創立於1738年,距今280年……
㈣ 中國的百年老店有幾家
1、同仁堂:是創建於中國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葯店。其服務宗旨是「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是國內最負盛名的老葯鋪。
2、震遠同:始建於1840年,中華老字型大小,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浙江省著名商標,湖州震遠同食品有限公司。
3、全聚德:創建於1864年,中華老字型大小,中國馳名商標,亞洲500強品牌,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之一,國際餐飲名店。
4、王致和:始創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中華老字型大小,以生產釀造調味品為主的科工貿一體化、跨行業經營的集團公司。
5、內聯升:創辦於清朝咸豐三年(1853年),以生產製作千層底布鞋而聞名中外,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手工製作布鞋的生產企業。
6、王老吉:創立於清道光年間(1828年),至今近兩百年歷史,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厚愛與青睞。
7、王麻子:始創於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是聞名海內外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其傳統鍛制技藝已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8、狗不理:狗不理包子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被認定為中國商業名牌企業。
9、張小泉:成名於1663年,是中華老字型大小,也是是目前刀剪行業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深受消費者信賴。
10、老鳳祥:創始於1848年,國內唯一的有一個半世紀前相傳至今的百年老店。
㈤ 中國有哪些老字型大小店鋪
比較有名的老字型大小店鋪有:全聚德,同仁堂,榮寶齋,東來順,同升和,六必居,狗不理
,瑞蚨祥,去中酌,鹿鳴春, 鴻賓樓,同和居,利順德,聚春園,又一村,永安堂,樓外樓,奇芳閣,都一處,老王頭,恩元居,亨達利,
㈥ 中華老字型大小是什麼
老字型大小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1]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約有老字型大小1萬多家,分布在餐飲、零售、食品、釀造、醫葯、居民服務等眾多行業,在滿足消費需求、豐富人民生活、倡導誠信經營、延伸服務內涵、傳承和展現民族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國人民、海外華人和國際友人當中具有深遠影響。[1]
老字型大小所傳承的獨特產品、精湛技藝和經營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老字型大小承載著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是新時期開展誠信興商、弘揚商業文明的核心內涵和寶貴財富。
㈦ 北上廣:排名前十的中華老字型大小是哪些
一、北 京 市
作為首都,北京有著眾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而且知名度也在全國居首。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十大老字型大小包括:同仁堂、全聚德、吳裕泰、一得閣、稻香村、榮寶齋、同升和、同和居、王致和、瑞蚨祥等(排名不分先後)。
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葯房用葯,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同仁堂有「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意識,使同仁堂這一品牌至今不衰。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在國內外都很有名氣。
全聚德
全聚德創建於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不到萬里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在百餘年裡,全聚德形成了以獨具特色的烤鴨為龍頭,集全鴨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於一體的全聚德菜系,備受各國元首、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內外遊客喜愛,被譽為中華第一吃。周恩來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鴨席選為國宴。
吳裕泰
吳裕泰茶莊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百餘年來,吳裕泰堅持「自采、自窨、自拼」,形成了香氣持久、滋味醇厚、湯色清澈的特點。自采是指吳裕泰在安徽、福建、浙江等地均設有自己的茶基地,按照自己的標准採摘;自窨則是花茶加工的一個步驟,將綠茶胚和鮮花多次拌和,讓前者充分吸收花香;自拼即將原料茶按其口味特點再次進行拼配。
一得閣
清朝同治年間,安徽文人謝松岱進京趕考,名落孫山,深感研墨太費時間,耽誤答卷。他當時就想研製出一種省時省力、可直接用於書寫的墨汁。經過多次試驗,他終於獲得成功。一經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歡迎。同治四年,謝松岱在北京琉璃廠44號開設了第一家生產經營墨汁的店鋪,店鋪名稱叫「一得閣」,並親手書寫牌匾,懸掛於門前。
稻香村
稻香村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位於北京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很有特色,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魯迅寓居北京時經常前往購物,《魯迅日記》中有多次記載。後因故歇業,但稻香村開創的北京南味食品派系代代相傳,綿延不斷。1984年,這個派系的第五代傳人劉振英先生恢復了這個享有盛名的老字型大小食品企業。
榮寶齋
北京榮寶齋的前身「松竹齋」創建於1672年,創辦者是一名姓張的浙江人,他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銀開辦了一家小型南紙店。如今的榮寶齋坐落在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西街,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其經營范圍包括:一是書畫用紙,以及各種扇面、裝裱好的喜壽屏聯等;二是各種筆、墨、硯台、墨盒、水盂、印泥等文房用具;三是代客訂購書畫篆刻家的商業作品。
同升和
「同升和」始創於1902年,現座落於王府井大街。同升和最初以生產千層底布鞋和帽子為主,第一任掌櫃莫蔭軒是河北寶坻人。開業時,清朝大臣鐵良贈了一副對聯:「同心偕力功成和,升宮冠戴財源多」,巧妙地把「同升和」三字融於對聯中,寓意為「同心協力,和氣生財」。同升和生產的布鞋用料考究、做工精良、樣式新穎。
同和居
同和居飯庄位於西城區西四大街,創建於1822年,以同懷和悅之意而命名店名。民國初年,掌櫃牟文卿請御膳房的袁祥福幫廚,袁祥福憑三不沾(不粘盤、不粘匙、不粘牙)等宮廷名菜使同和居有了名氣。1939年同和居成為舊京城著名「八大居」飯館之首。其烹制的清蒸鰻魚,黃燜元魚,用油爆、宮爆、鐵板燒等技法烹制的牛蛙、秀龍鱔等都受到顧客的青睞。
王致和
北京王致和歷史悠久,有創制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的王致和腐乳、創制於1820年(清嘉慶二十六年)的龍門牌米醋及創制於1938年的金獅牌和創制於1939年的老虎牌醬油。如今的王致和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釀造調味品為主的集團公司,擁有「王致和」、「金獅」、「龍門」、「老虎」四大品牌。
瑞蚨祥
北京瑞蚨祥綢布店開業於清朝光緒十九年(1893年)。京城有一首流傳多年的歌謠:「頭頂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踩內聯升」。瑞蚨祥創始人叫孟鴻升,濟南府章丘縣人,他以經營土布開始,字型大小為萬蚨祥。到清末民國初年,瑞蚨祥已成為北京最大的綢布店。解放後,天安門廣場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的面料就是瑞蚨祥提供的。
二、上 海 市
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超級大都市,上海也有很多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字型大小品牌。其中包括:沈大成、上海老飯店、喬家柵、冠生園、王開照相館、杏花樓、老大同、寶大祥、老鳳祥、恆源祥等。
沈大成
沈大成創建於光緒六年(1875年),總店位於上海的南京東路636號。沈大成起家時,創始人沈阿金為集點心與風味小吃之大成,故取店名為沈大成。由於沈大成注重選料,講究製作精細,發揚傳統,立意創新,因而一舉成名。沈大成的壽桃、壽糕、桂花條頭糕、雙釀團,青團等品種享有盛名,口碑甚佳,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享譽海內外。
上海老飯店
上海老飯店創建於清光緒元年,原名「榮順館」,地處「海上明園」豫園旅遊區內。有「品味源頭上海菜,駐足百年老飯店」之美譽。其創始人是浦東川沙人張煥英,是當時聞名天下的大廚師。飯店外觀為仿明清風格,緊鄰外灘、南京路步行街等景點。上海老飯店作為上海菜的發源地,以選料精細、風味醇正著稱,著名菜餚有油爆河蝦、蝦子大烏參等。
喬家柵
喬家柵創始於清宣統元年 (1909 年 ) ,前身是永茂昌湯團店,先後在上海南市喬家路、館驛街、舊校場路等處開設分店。 1937 年更名 「 喬家柵移址永茂昌 」 ,1940 年再次更名為 「 喬家柵食府 」 。如今的喬家柵主要生產經營各種名特點心和速凍食品,擁有 「 喬家柵 」「 柵家喬 」「 喬 」「 喬府 」「 喬家 」 五個商標。
冠生園
1903年,僅16歲的廣東人冼柄生隻身漂泊到上海,從叫賣蜜餞、乾果、瓜子起家,在南京路開了一個叫陶陶居的食品小店。後來陶陶居搬到上海南市,並另起了個名字叫冠生園,冠生園的產品也在陳皮梅、牛肉乾的基礎上增加了月餅、罐裝果醬、杏仁露等新產品。如今的冠生園有限公司擁有大白兔奶糖、冠生園蜂蜜、華佗十全酒、佛手牌味精等產品。
王開照相館
王開照相館是中國照相業的元老,最早開設於北京,1920年從北京搬至上海。老闆王熾開是廣東南海人,他搬至南京路的影樓規模龐大、設備一流、項目齊全,成為上海灘第一家大型照相館。王熾開在業務經營上獨具一格,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顧客至上,質量第一」為宗旨。近百年來,王開歷經商海變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
杏花樓
杏花樓是一家從餐飲起家、以月餅發家的百年老店,創始於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杏花樓善制各式海派粵菜、中西糕點、粽子臘味,尤其以精製月餅著稱。杏花樓月餅具有外觀型美觀、色澤金黃、軟糯潤滑、口味純正、香甜適中的鮮明特色,以長久軟糯的品質著稱,始終保持鮮明的產品特色,歷久不衰。
老大同
上海老大同前身為老大同醬園,創設於清咸豐四年(1854年)。早在上世紀30年代老大同的「糟」字特色就名揚上海灘和國內大城市及港燠、東南亞地區。老大同調味品以香糟、糟油為傳統特色。直至今日,上海幾乎所有的著名本幫菜館都以選用老大同的「糟」類產品而炫耀其選料精緻。
寶大祥
創立於1924年的「寶大祥」商號,迄今已有九十餘年的歷史。1993年,寶大祥重建,將貼鄰的亨得利公司、閩江大酒店、金橋百貨商店合建為整幢大樓,成立了寶大祥公司。1999年9月,「寶大祥青少年兒童購物中心」這一新形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由此成為滬上規模最大的服務於青少年兒童生活、娛樂、學習的專業購物中心。
老鳳祥
老鳳祥創始於1848年,是中國首飾業的世紀品牌。老鳳祥銀樓是國內唯一一家由一個半世紀前相傳至今的百年老店。上世紀30年代開始,不少名人如上海大亨杜月笙等,都以擁有它的產品為榮,一度風靡華東地區。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正是由老鳳祥銀樓發展而來,它是一家擁有首飾廠、銀器廠、禮品廠、型材廠的大型首飾企業。
恆源祥
1927年,沈萊舟開辦了一家人造絲絨線號,恆源祥字型大小從此誕生。「恆源祥」三個字,取自於「恆羅百貨 源發千祥」的對聯,暗涵了恆古長青(恆)、源遠流長(源)和吉祥如意(祥)的意境。恆源祥在發展中遇到洋貨壟斷市場等很多阻力,為了尋求突破,沈萊舟與人合資在1935年創辦裕民毛紡廠。到1949年,恆源祥成為上海灘赫赫有名的「絨線大王」。
三、廣 州 市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外貿大都市,廣州在近代史的的地位不可替代,在這里也誕生了眾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在本文中選取了十大廣州老字型大小:廣州酒家、蓮香樓、王老吉、何濟公、陶陶居、敬修堂、致美齋、潘高壽、皇上皇、李占記。
廣州酒家
廣州酒家始建於1939年,總店位於文昌南路與上下九步行街交匯處。酒家以經營粵菜和中秋月餅而聞名,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廣州酒家前身是西南酒家。老店的建築富有嶺南園林風格,名菜有:廣州文昌雞、紅棉嘉積鴨、萬花煎釀鴨掌、三色龍蝦等。雖然價格略偏貴,但菜式精緻又正宗。
蓮香樓
蓮香樓原名連香樓,創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起初是糕酥館,制餅師陳清儉經過反復試驗,終於研製出色澤金黃、香滑清甜的蓮蓉,獨創了蓮蓉月餅。翰林學士陳如岳品嘗之後,提議連香樓的「連」字加上草頭,並手書「蓮香樓」三個雄渾大字,至今仍懸掛於蓮香樓的門楣之上。蓮香樓出品有蓮蓉月餅、蓮蓉包、老婆餅、雞仔餅。
王老吉
王老吉涼茶於清朝道光年間(約1830年)由廣東鶴山人王澤邦(乳名阿吉)所創。王澤邦本以務農為生,當時地方瘟疫流行,他偕同妻兒上山避疫,據說途中巧遇一道士傳授葯方,王澤邦於是依照葯方煮茶,幫助百姓治病。清文宗咸豐二年(1851年),王澤邦被冊封為太醫令,翌年在廣州十三行路靖遠街開設了「王老吉涼茶鋪」,專營水碗涼茶。
何濟公
濟公是一位民間非常出名的扶弱救病的和尚,「何濟公」創始人何福慶有意效法「濟公」普濟眾生而為葯行取此名。再者,「何濟公」諧音「活濟公」。葯行創始於1938年,其止痛散廣告當時家喻戶曉:「何濟公,何濟公,止痛唔使五分鍾」。今日的廣州白雲山何濟公制葯有限公司擁有散劑、橡膠膏、軟膏、乳膏、搽劑、外用溶液劑等。
陶陶居
陶陶居酒家始創於清光緒六年,是廣州市最著名、最古老的大型酒家之一。陶陶居酒家向以正宗粵菜、星期美點而遠近聞名,還有素有「月餅泰斗」之稱的中秋月餅,其獨特配方,精工細作,皮薄餡靚,創造出廣式月餅的燦爛文化。據傳「陶陶居」三字是康有為所寫,用的是「石門銘」碑法。康有為當初在廣州萬木草堂講學時,常去一間茶室喝茶,便為那個茶室題寫了「陶陶居」這一牌匾。
敬修堂
廣州敬修堂葯廠始創於1790年,由浙江慈溪商人錢樹田所創。取名「敬修堂」,寓意「敬業修明、普濟眾生」。文革期間曾改名為「廣州中葯六廠」。今天,敬修堂繼承創始人錢樹田先生倡導「敬業修明、廣施妙葯」的宗旨,精心製作各類中成葯、化學葯、保健滋補品達140多個品種。因產品療效出色而獲得口碑,受到海內外患者和消費者歡迎。
致美齋
廣州致美齋醬園創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與北京六必居、上海冠生園、長沙九如齋齊名。創始人劉守庵起初開的是名為「品芳齋」的粥店,後轉行做醬油,醬園命名為致美齋。據致美齋解釋:「致,極盡也;美,盡善也。園訓曰:用水致純,選糧致精,工藝致正,醬品致香,待客致誠,味道致美。」致美齋鎮店之寶是天頂頭抽,乾隆年間曾為貢品。
潘高壽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廣東開平人潘百世、潘應世懷著「濟人濟世」之心,在古廣州城的南關高第街開設葯鋪,店號「長春洞」。潘氏兄弟有感於民眾普遍有「長春不老、益壽延年」的良好願望,又有悟於潘氏族人多以高壽辭世,便以「長春洞潘高壽」為葯店標識。20世紀20年代,潘應世四子潘郁生潛心鑽研,創制出博採中西之長、老少咸宜的治咳新葯——「潘高壽川貝枇杷露」。
皇上皇
皇上皇創始人謝昌有個兄弟開了家臘味行,名叫「八佰載太上皇」,生意很好。後謝昌希望自己生意比他做得更好,就將其「東昌臘味店」更名為「東昌皇上皇臘味店」。皇上皇臘腸臘肉是廣式臘味的代表。皇上皇店址在下九路,今天的皇上皇以其悠久的歷史與獨特風味成為「廣州著名特產」,承載著世界各地南粵華人對故土的思戀。
李占記
李占記鍾錶店創始人叫李蘭馨。19世紀末,李蘭馨在香港李應記鍾錶店當學徒,練就一手過硬維修技術。成名後,於1912年在香港文咸東街樹起李占記招牌,並在廣州開設多家分店。老廣州稱「修金勞就要到李占記」。李占記以修為主,兼營零售,並以高質量、重保行作為特色,以擅修名貴高檔手錶而享有盛譽。李占記總店在中山四路。
㈧ 你知道哪些中華傳統美食老字型大小
民以食為天,我相信不管到任何時候,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和執念,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不僅是我們現代人喜歡吃好吃的,其實在古代喜歡做美食,吃美食的傳統就已經存在。除了我們平常生活中簡單的美食,還有中國傳統的老字型大小美食。只有得到消費者非常高的肯定,才能稱得上是中國傳統老字型大小美食。你知道的傳統老字型大小美食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一.北京稻香村糕點。
中國傳統的老字型大小美食實在是太多了,可能講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談到糕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京的稻香村。北京稻香村在北京人的心裡絕對是糕點界,殿堂級的存在,有多少北京人是吃著稻香村的糕點長大的,現在的快遞和物流都非常的發達,哪怕我們不在北京,也可以吃到稻香村的傳統糕點。
㈨ 中國有哪些老字型大小
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聚德)、
四川省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五糧液)、
北京盛錫福帽業有限責任公司(盛錫福)、
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六必居)、
北京大明眼鏡股份有限公司(大明)、
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紅星)、
北京瑞蚨祥綢布店有限責任公司(瑞蚨祥)、
北京天福號食品有限公司(天福號)、
北京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內聯升)、
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團(北京稻香村)、
北京鶴年堂醫葯有限責任公司(鶴年堂)、
北京市西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西單商場(西單商場)、
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牛欄山酒廠(牛欄山)、
北京紅螺食品集團(紅螺)、
北京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張一元)、
北京月盛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月盛齋)、
北京吳裕泰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吳裕泰)、
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王府井工美大廈(工美)、
王致和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王致和)、
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中茶)、
北京大北照相有限責任公司大北照相館(大北)、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同仁堂)、
榮寶齋(榮寶齋)、
上海鼎豐釀造食品有限公司(鼎豐)、
上海立豐食品有限公司(立豐)、
杏花樓食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杏花樓)、
杭州知味觀(杭州知味觀)、
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張小泉)、
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老廟)、
永安百貨有限公司(永安百貨)、
上海新光光學儀器有限公司(新光)、
上海天寶龍鳳金銀珠寶有限公司(天寶龍鳳)、
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冠生園)、
上海培羅蒙西服公司(培羅蒙)、
上海杏花樓(集團)有限公司老半齋酒樓(老半齋)、
上海杏花樓(集團)有限公司燕雲樓(燕雲樓)、
上海杏花樓(集團)有限公司老正興菜館(老正興)、
上海小紹興餐飲經營管理公司小紹興大酒店(小紹興)、
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恆源祥)、
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老鳳祥)、
上海卧室用品有限公司(上卧)、上海人立服飾有限公司(人立)、
上海朵雲軒(朵雲軒)、
上海茂昌眼鏡公司(茂昌)、
上海菊花紡織有限公司(菊花)、
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輪胎)、
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美加凈)、
上海白貓(集團)有限公司(白貓)、
上海新雅粵菜館(新雅)、
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狗不理)、
太倉肉鬆食品有限公司(太倉肉鬆)、
天津市桂發祥麻花飲食集團有限公司(桂發祥)、
天津勸業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勸業場)、
長沙市金大茂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吳大茂)、
山東德州扒雞集團有限公司(德州扒雞)、
青島海濱食品有限公司(海濱小金)、
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東阿阿膠)、
蘇州采芝齋食品有限公司(采芝齋)、
蘇州市黃天源食品有限公司(黃天源)、
哈爾濱聯強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八雜市)、
哈葯集團世一堂制葯廠(世一堂)、
武漢市老亨達利世界名表有限公司(老亨達利)、
四川閬中壽昌號蠶絲製品有限公司(壽昌號)、
成都亨得利鍾表眼鏡有限責任公司(亨得利)、
廣東大印象制葯有限公司(蕭廣豐泰)、
廣州陳李濟葯廠(陳李濟)、
陝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西鳳酒)、
湖州丁蓮芳食品有限公司(丁蓮芳)、
蘇州乾生元食品有限公司(乾生元)、
蘇州市恆孚首飾集團有限公司(恆孚銀樓)、
蘇州雷允上國葯連鎖總店有限公司(雷允上)、
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片仔癀)、
廈門市源香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源香)、
廈門市福祿源實業有限公司(「福祿源」食品)、
泉州鯉城中區錫國飲食店(水門國仔)、
泉州市鯉城藍氏鍾樓肉粽店(肉粽「蘭氏」)、
福州市馥華食品有限公司(魚丸「馥華」)、
福州市品日有食品有限公司(肉鬆「品日有」)、
福州市同利肉燕有限公司(肉燕「同利」)、
福州市民天集團有限公司(民天)、
晉江市好再來固本錢美食店(食品「好再來」)、
廈門市紹江釀酒有限公司(「紹江」花雕酒)、
廈門市立大冷凍調理食品有限公司(「香大王」海味品)、
上海洪長興餐飲有限公司(洪長興)、
上海邵萬生食品公司(邵萬生)、
上海泰康食品有限公司泰康分公司(泰康)、
上海新新美容城(新新)、
上海豫園商城百貨有限公司(永青)、
上海廣茂香經貿發展公司(廣茂香)、
上海紅心器具有限公司(紅心)、
上海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錦江)、
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中華)、
上海朋街服飾有限公司(朋街)、
上海第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食品)、
上海東方眼鏡有限公司(東方明星)、
上海紅房子西餐館(紅房子)、
上海全國土特產食品公司(培麗)、
上海第二食品商店有限公司(上海第二食品商店)、
上海美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美心酒家)、
上海神仙酒廠(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