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四大葯都之一在哪裡
說法一: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輝縣和河北安國
說法二: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河北安國、江西樟樹
說法不一,沒有官方的說法,不過總的來說這些地區的葯業都比較發達,對了,還有成都的荷花池
『貳』 中國最大的制葯公司是哪家
中國最大的生物制葯公司應該是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簡稱中生集團)是國葯集團的下屬公司。包括武漢生物所(武漢生物)、長春生物所(長春生物)、蘭州生物所(蘭州生物)、上海生物所(上海生物)、成都生物(成都蓉生)、北京生物(北京天壇生物)所六大生物所。
『叄』 請問中國有幾大葯行,在哪裡
我國的四大葯都,眾說不一。有的資料講到,我國的四大葯都是: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輝縣和河北安國,還有說,成都荷花池中葯專業市場也是我國四大葯都之
一。除此以外,江西樟樹有「南國葯都」之稱。事實上,不論我國的四大葯都是誰,有一點不可質疑,這些地區的醫葯業都比較發達。
四大葯都在醫葯
界的地位各有千秋。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華葯都」之稱。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
醫的影響,帶動了毫州醫葯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葯商雲集,葯棧林立,葯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葯材兩千多種的重
要「葯都」。不難看出到清末毫州的葯市已很繁榮。毫州的中葯材種植亦是比較廣泛的,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雲:「小黃城外芍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後皆
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可見,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醫葯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以種植中草葯為主,葯業的發展,促進了葯材業的發展。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
葯材集散地,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近年來,葯材已成為亳州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建成「中國葯材第一市」。
素有「中華葯城」之稱的河南禹
州,也是我國醫葯發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葯材種植、採集、加工歷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製著稱於世。歷史上就有「葯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葯王不妙」
之說。自春秋戰國以來,神醫扁鵲、醫聖張仲景、葯王孫思邈等都曾在禹行醫采葯、著書立說。在他們的直接影響下,禹州的醫葯業也得到大的發展,從唐朝開始禹
州的葯市逐步形成,伴隨著葯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明朝時期,禹州就成為全國四大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
行政管理局定為全國十七個中葯材專業市場,河南省唯一的國家定點葯材專業市場。為進一步發展中葯材市場,充分發揮禹州獨特的葯業優勢,禹州市委決定在市葯
城路東側、商貿大世界北側新建一座佔地300畝的禹州「中華葯城」。該葯城包括一個佔地30畝,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是一所大型現代化中
醫專業市場。
河南輝縣(市),有600年百泉葯交會的歷史優勢,又有傳統的生產、加工優勢,這里每年舉辦「葯交會」。百泉葯材交流大會,源於
百泉一個古老的廟會,廟會距今1000餘年,隋代廟會始興,唐代已很盛行,年長日久,逐步形成全國性葯材交流大會。後停辦幾年,1980年恢復。百泉與江
西樟樹、河北安國組織的全國性葯材交流大會,並稱中國三大葯材交流大會。到2005年,輝縣葯貿業發展規劃與主要目標為:中葯材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建
成中葯材種植基地,葯貿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組建百泉葯貿集團,發展規模化經營,發展中葯材種植基地。利用山區盛產野生中葯材的資源優勢,以當地葯材、
採集、種植、加工等優勢,大力擴大葯材種植。在此基礎上,建立中葯材研究開發中心,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技術,開發具有優勢特色的中成葯。充分利用葯交
會,把輝縣建成全國規模最大、輻射面廣、吸引力強的醫葯配送中心,逐步發展醫葯連鎖店。
安國葯業源遠流長。安國市古稱祁州,中葯材交易已有千
年歷史,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傳統的中葯材加工技藝精湛,曾以「祁州四絕」名揚天下,贏得了「草到安國方成葯,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譽。現在安國的東方葯
城,是全國最大的中葯材專業市場,市場面積60萬平方米,上市品種2000多種,年成交額38.8億元,葯材吞吐量10萬噸。立體化、多元化的種植模式,
不僅使安國在50萬畝耕地上連續十六年奪取糧棉果大豐收,更以葯材年產量佔全省65%而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中葯材種植基地。「一夜秋風度,十里葯香飄。放
眼花開落,疑似置瓊瑤。」形象描述了六大葯材規模種植區的怡人景色。特色經濟產業化,制葯企業規模化,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的醫葯產品帶著葯都人
民的摯愛走向世界。截止目前,已吸引40多家埠外醫葯單位、廠家以及國外客商設立了門店或經營部,中葯材貿易已輻射全國30個省、市、及自治區及韓國、日
本、東南亞、香港、澳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5年6月,東方葯城又與韓國最大的中葯材市場「漢城漢葯商街」締結姊妹市場,進一步加強了中葯材國際
貿易
『肆』 誰知道全國制葯廠比較集中在那幾個省份,城市先謝謝了!
1. 東北,例如哈葯,修正這是代表。
2. 河北,例如華北制葯,石葯集團這為代表。
3,江蘇泰州。泰州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科研基地,醫葯經濟總量已連續4年、經濟效益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位。揚子江葯業集團則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企業,2010年銷售收入、利稅和綜合競爭力三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 2006年10月,佔地面積50平方公里的「中國醫葯城」----中國唯一的國家級醫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掛牌成立,一批全球領先、世界第一、世界唯一的高科技醫葯技術項目相繼在園區落戶,標志著泰州「醫葯航母」增添了「核動力」。
『伍』 中國葯都在哪中國葯都有什麼好的工廠
安徽省亳州有「中華葯都」之稱,它和河北安國、江西樟樹、河南禹州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葯都」,亳州為葯都之首。亳州是華佗的故鄉,自古就有葯都之稱。
山西省太原晉陽制葯廠.山西侯馬制葯廠.山西普德葯業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制葯廠.山西健民制葯廠山西仁源堂葯業有 限公司.大同維奇達制葯廠.山西太行制葯廠. 山西大同陽高制葯廠.山西醫科大學制葯廠.山西臨汾生化制葯廠.
『陸』 中國醫葯城在哪裡
亳州,有「中華葯都」之稱。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毫州醫葯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葯商雲集,葯棧林立,葯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葯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葯都」。不難看出到清末毫州的葯市已很繁榮。毫州的中葯材種植亦是比較廣泛的,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雲:「小黃城外芍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可見,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醫葯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以種植中草葯為主,葯業的發展,促進了葯材業的發展。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葯材集散地,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近年來,葯材已成為亳州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建成「中國葯材第一市」。
『柒』 有「中國葯都」之稱的是哪個省
安徽亳州
江西樟樹
河南百泉
河南禹州
河北安國
湖北蘄春
以上是中國公認的獲得「中國葯都」稱號的相關城市,歷史悠久,葯業交易發達,每年都有上千萬乃至上億元的葯品交易額,當地的葯品交易收入也都是地方主要財政收入之一。
每年當地都要舉辦葯交會,是葯品交易的集散地。
至於哪幾個是四大葯都說法不一.
『捌』 中國十大制葯廠是
1北京同仁堂,2雲南白葯制葯廠,3廣東省白雲山制葯,4天津天力士,5深圳三九制葯廠,6河南仲景制葯廠,7湖南千金葯業,8廣西三金制葯廠,9山東東阿制葯廠,10廈門中葯廠
『玖』 中國主要的制葯企業分布在哪裡
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浙江、上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