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修仙聖地
道家七十二福地: 地肺山--又名茅山。
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 仙磕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
東仙源--在台州黃岩縣,屬地仙劉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溫嶺市一百二十里。
南田山--在東海東,舟船往來可到。 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菜島上。
青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相接。 南田山九華山--在池州市青陽縣。
丹霞山--在麻姑山,到今雨夜多聞鍾磬之聲。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
大若岩--在漫無邊際州永嘉縣東一百二十里。 焦源--在建州建陽縣北。
靈墟--在台州天台縣北。 沃洲--在越州剡縣南。
天姥嶺--在剡縣南。 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南。
金庭山--在廬州巢縣,別名紫微山。 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
安山--在交州北。 馬嶺山--在郴州郭內水東。
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 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
青玉壇--在南嶽祝融峰西。 光天壇--在衡岳西源頭。
洞靈源--在南嶽招仙觀西。 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里。
陶山--在溫州安國縣。 皇井(三皇井)--在溫州橫陽縣。
爛柯山--在衛州信安縣。 勒溪--在建州建陽縣東。
龍虎山--在鷹潭貴溪縣。 覆船山--歙州、杭州、睦州三地交界處
靈山--在信州上饒縣北。 泉源--在羅浮山中。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縣)。 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
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 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
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東。 缽池山--在楚州。
論山--在潤州丹徒縣。 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
雞籠山--在和州歷陽縣。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
平都山--在重慶市豐都縣。 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 彰龍山--在潭州澧陵縣北。
抱福山--在連州連州市。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 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
德山--在朗州武陵縣。 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
藍水--在西都藍田縣。 玉峰--在西都京兆縣。
天柱山--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 商谷山--在商州。
張公洞--在無錫宜興縣。 司馬梅山(司馬悔山)--在台州天台山北。
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 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
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 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
瀘水--在西梁州。 甘山--在黔南。
漢山--在漢州。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雲石戍。
雲山--在邵州武剛縣。 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
廬山--在福州連江縣。 東海山--在海州東二十五里。
三十六小洞天:
東岳泰山洞 南嶽衡山洞 西嶽華山洞 北嶽常山洞 岳嵩山洞 峨眉山洞
廬山洞 四明山洞 會稽山洞 太白山洞 西山洞 小溈山洞 潛山洞
鬼谷山洞 武夷山洞 笥山洞 華蓋山洞 蓋竹山洞 都嶠山洞 白石山洞
岣漏山洞 疑山洞 陽山洞 阜山洞 酉山洞 金庭山洞 麻姑山洞 仙都山洞
青田山洞 鍾山洞 良常山洞 紫蓋山洞 天目山洞 桃源山洞 金華山洞
十大洞天:
王屋洞府又稱"小有清虛之天",坐落在河南濟源市的王屋山。
委羽洞府又稱"大有空明之天",位於浙江黃岩縣的委羽山。
西城洞府又稱"太元總真之天",坐落在青海的西傾山。
西玄洞府又稱"三元極真之天",坐落在浙西的覆船山(擱船尖)。
青城洞府又稱"寶仙丸室之天",位於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赤誠洞府又稱"紫玉清平之天",坐落於浙江天台縣的赤誠山。
羅浮洞府又稱"朱明曜真之天",位於廣東增城和博羅兩縣之間的羅浮山。
句曲洞府又稱"金壇華陽之天",坐落在江蘇茅山。
括蒼洞府又稱"成德隱玄之天",位於浙江仙居和臨海兩縣之間的括蒼山。
林屋洞府又稱"左神幽虛之天",坐落在江蘇吳縣。
『貳』 中國神話傳說中地位與影響的第一名地區是哪個省是四川嗎蜀國多仙山出神仙嗎
昆侖山,中國第一仙山;不周山,中國第一神山。
『叄』 我們經常說的三山五嶽指的是哪些地方分別位於中國的哪個省哪個市
三山指的是:黃山、廬山、雁盪山;五嶽指的是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
1、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2、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3、雁盪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雁盪山形成於1億2000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
4、泰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
5、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 。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
6、衡山,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亘於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
7、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介於東經112°56′07″~113°11′32″,北緯34°23′31″~34°35′53″。
8、廣義的恆山,或稱恆山山脈,是山西省大同市東南部、河北省張家口市南部,桑乾河、滹沱河之間一系列山峰的總稱,大致西南-東北走向延伸,東西長近300公里左右,南北寬80公里左右,最高峰為代縣、應縣邊界處的饅頭山,海拔2426米。
『肆』 《司藤》取景地走紅,被網友稱為神仙之地,你知道究竟是哪個地方嗎
《司藤》的取景地是我國雲南省的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等地。
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很多劇組在拍攝電視劇的時候都不選擇實地取景,而是選擇用特效來制景,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成本。但是《司藤》劇組卻認為只有實地取景才能夠將想像中的畫面營造出來。而且故事當中司藤出生的地方也是一個西部密林,抬首是天,低頭是地,風霜雨露,日月精華。
不得不說他們這種敬業的態度讓觀眾們非常感動,這部劇的收視率現在也越來越好了。
『伍』 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它們分別在什麼省。
一、東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陸』 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分別在哪個省
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
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
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6)中國哪個省是神仙地擴展閱讀
五嶽傳說
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一說始於漢武帝。
五嶽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游覽。
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岳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國人論風光必曰三山五嶽。「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是蘇東坡所謂「東方雲海空復空,群山出沒空明中」的「仙跡」;而「五嶽」則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
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嶽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五嶽既不愧為天下名山。論景觀,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東岳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
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西嶽華山,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中嶽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在中嶽嵩山留下了覆蓋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奧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艷。「五嶽」被譽為中國的「五大奇觀」。
『柒』 中國地名 仙人所居
仙居
顧名思義就是神仙居住之地。
仙居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靠近東海,是中國沿海開放地區之一,內外交通體系發達。仙居風景名勝區地處仙居縣中南部,距縣城20多公里,距省道公路臨石線3公里,具備優越的交通條件。仙居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西罨)、景星、十三都、公盂、淡竹五個景區,由飯甑岩、將軍岩、西天門、雞冠岩、天柱岩、景星岩、蝌蚪崖、擎天柱、公盂崖、高玉岩、神龍瀑、人字瀑、龍潭澗等139個景點組成。素有西罨之奇、景星之雄、公盂之巍、十三都之清、淡竹之幽稱譽。仙居自然風光壯麗獨特,豐富多彩,他集「奇、險、清、幽」於一體,匯「蜂、瀑、溪、林」於一地。是仙鄉的縮影,是旅遊觀光、避暑納涼、科學研究、度假休養的理想之地。清翰林院學編修潘耒游後贊曰:「天台幽深,雁盪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學家朱熹也曾發出「地氣盡垂於此矣!」的驚嘆。
『捌』 中國哪裡傳說些山傳說有神仙的
最多的地方就是昆侖山,那是神話中神仙的老家,是西王母的大本營!
『玖』 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這些領地的最高地位神仙都是誰都發生過什麼神話故事
希望對你有幫助東勝神洲東勝神洲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另包括北俱蘆洲,西牛賀洲和南贍部洲)之一。
傳說
《西遊記》里講的東勝神洲是佛教「四大部洲」之一。佛教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譯,略稱「四洲」。佛教認為須彌山(印度佛教的神山)四方鹹海之中有四洲。即東勝身(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賀)洲,北俱蘆洲。吳承恩將「四大部洲」安排為玉皇大帝管轄下的世界,將佛祖如來封做西牛賀洲的總管,唐僧取經就向那裡去取。唐僧取經的出發地,是與西天相對應的東土,即南贍部洲的大唐帝國。南贍部洲再往東,就是東勝神洲。吳承恩設想東勝神洲內有一「傲來國」,國中的花果山即是孫悟空的誕生地;而此山又是道教神仙系統的「十洲三島」的龍脈之地。 西牛賀洲西牛賀洲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另包括東勝神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之一。由四大天王之一的西方廣目天王守衛。在中國小說《西遊記》中,如來佛所在的大雷音寺即是位於西牛賀洲。 南贍部洲佛教術語。為「四大部洲(另包括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之一。位於須彌山之南方鹹海中,亦稱「閻浮」、「閻浮提」。以島上盛產贍部樹,故名。此洲狀如車形,洲中有金剛寶座,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洲南邊三由旬半,東、西、北三邊各長兩千由旬。
北俱蘆洲北俱蘆洲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另包括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和南贍部洲)之一。
俱蘆者俱蘆虱吒之省,驢唇之意,為印度北方鍵陀螺國之神,借代指犍陀螺國及一切印度以北地區。傳說
修成佛門正果的神佛之中,很多為三清門下道家中人,卻被如來招募而去,如元始天尊門下「玉虛十二門人」中的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慈航道人,均投奔如來而去,分別成為後來的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三清頗覺心灰意冷。遂與如來達成協議:將天下九洲島和天界重新劃分為四洲,分別為東勝神洲、南儋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東方東勝神洲由十洲三島中的眾多海外仙山仙島組成,由三清管轄,上面居住著三清和一眾諸天諸神、天界天仙、三界萬神,後來三清交由那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又經億劫,始證玉帝的玉皇大帝打理;西方西牛賀洲為如來的勢力范圍,以天竺靈鷲山雷音寺為中心,住著成千上萬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等等,由如來佛祖自己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