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安被稱為十三朝古都,它都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可以普及一下
古代輝煌所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蘊,也成為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精神源泉和文化資源。
新中國成立後,實施「一五」計劃,西安便成為新中國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重工業和輕工業生要城市;到了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西安成為副省級城市,成為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連貫東西南北;
隨著西安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西咸新區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安這座古老的城市便重新煥發出活力,成為現代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西安作為聞名於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建立了一系列考古博物館,成為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城市 ,也成了國際旅遊的目的地;
西安建立了曲江新區、滻灞生態區以及秦嶺保護、黑河引水工程、渭河西安段改造,西安又同時成為我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西安正在恢復昔日「八水繞長安」的景觀,「八水」即將成為西安的城中河。黑河引水、引漢濟渭等工程的修建,解決了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瓶頸。
『貳』 在中國歷史朝代中能稱為千古一帝都有誰
1.秦始皇。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並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和文字。
4.康熙(只是有這個說法,但本人不認可,不評價)。
除此之外,隋文帝,朱元璋等人也有一定的支持者。
『叄』 千古一帝 是哪三個皇帝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
千古一帝出自《藏書·世紀列傳總目》,是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評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亦用於對唐太宗李世民的評價,明王志堅《讀史商語·卷三》:「三代以後,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朝鮮《承政院日記》里記載「康熙,千古英傑也」,「大抵康熙,天下之聖主」,「康熙自是豪傑之主,政令施措動合事宜,至今維持,皆其餘蔭」。清末的朝鮮國王李熙(高宗)也認為:「康熙,英傑之主也」。
(3)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在哪個古都擴展閱讀: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
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台沙丘。
2、唐太宗
唐太宗,即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唐太宗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
李世民成為皇帝後,積極聽取群臣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與一代明君。
唐太宗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3、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
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
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
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
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千古一帝
『肆』 史上公認的千古一帝都是誰
1、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2、漢武帝。
我們現在的漢語、漢字、漢文化等,很大程度上正是漢武帝「文治武功」的一番大作為,促進了中華民族歷史最大一次的民族融合,真正意義上形成了「大漢民族」。
在漢武大帝的統治下,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都達到鼎盛。疆域和勢力范圍,東鄰韓國,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稱超級大帝國。
3、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最傑出的英明君主。他用他高度的智慧和優秀的個人品質殷勤而小心治理他的國家,不久就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貞觀盛世。
貞觀之治是理想化的施政畫卷,影響了後來無數帝王,甚至影響到了統治日本幾百年的德川家康。
4、康熙皇帝。
清聖祖康熙皇帝是清朝最堪贊譽的賢明君主,文治武功無與倫比,開創了「康乾盛世」的恢宏局面。
他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平三藩、收台灣、三征噶爾丹鞏固一統。不過雖然康熙功績彪炳史冊,但依然挽救部落大清王朝腐爛和墮落的命運。尤其是閉關鎖國和文字獄。
(4)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在哪個古都擴展閱讀: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 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伍』 千年古都是哪個城市
千年古都西安;西安,古稱長安,作為周、秦、漢、隋、唐等12個王朝有都城,歷時11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著名古都。
名勝古跡遍布市區和周邊地區,有文物甲天下的美譽,其中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西安東臨激流滾滾的黃河,南依巍峨峻秀秦嶺,北臨逶迤如畫的北山,自然景觀雄偉秀麗,名山秀川風景宜人。
西安不僅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著名古都之一,是國際旅遊勝地,本書對西安的歷史變遷、自然環境、民俗風情、
尤其是著名景區景點作了全面而翔實的介紹,並為旅遊者提供了交通、食宿、購物、娛樂等實用通訊,是西安自助旅遊的好向導。
(5)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在哪個古都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歷代名稱「西安城」:灃京(周)-鎬京(周)-咸陽(秦)-長安(漢)-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興(隋)-長安(唐)-長安(後梁)-長安(後唐)-長安(宋:注「永興」)-長安(元)-長安(明)-長安(清)-長安(中華民國)-西京(中華民國)-西安市(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 宗周(周)-內史(秦)-京兆(漢)-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後梁)-京兆(後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華民國)-西安(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一名的由來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
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長安古名的廢止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立名「長安城」,民國初年,長安屬關中道,歸省政府直轄,
1928年,民國政府決定成立西安市,分長安縣所屬城內及四關劃歸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銷西安市政府,原劃長安城地面仍歸長安管轄,成立長安縣城關區管理西安城關行政。
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處,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劃撥「長安城」城關及城周四鄉面積230平方公里劃歸西安市。自此「長安」古名壽終正寢。
『陸』 歷代皇帝都在哪個城市建都的
一、夏朝
1、陽城河南登封
2、安邑山西夏縣西北
3、陽翟河南禹州
4、斟鄩河南洛陽偃師
5、商丘河南商丘
6、帝丘河南濮陽
7、綸城河南商丘東
8、原河南濟源
9、老丘河南開封杜良鄉國都里村
10、西河河南安陽東南
二、商朝
1、亳河南商丘南湯
2、囂河南鄭州仲丁
3、相河南安陽西河甲
4、耿山西河津祖乙
5、庇山東菏澤鄆城祖乙
6、陳留河南開封南庚
7、奄山東曲阜南庚
8、殷河南安陽小屯盤庚
9、朝歌河南淇縣紂王
三、西周
1、岐周陝西寶雞 文王
2、豐京陝西西安 文王
3、鎬京陝西西安 武王
4、成周河南洛陽 成王
5、犬丘陝西咸陽 懿王
四、東周
1、洛邑河南洛陽
五、秦朝
1、咸陽陝西咸陽東北
六、西漢
1、洛陽,河南洛陽
2、櫟陽,陝西西安
3、長安,陝西西安
七、新朝
1、常安,陝西西安
八、東漢
1、洛陽,河南洛陽
2、許昌,河南許昌
九、三國
1、魏:洛陽,河南洛陽
2、蜀:成都,四川成都
3、吳:建業,江蘇南京
十、西晉
1、洛陽,河南洛陽
十一、東晉
1、建康,江蘇南京
十二、南朝
1、宋:建康,江蘇南京
2、齊:建康,同上
3、梁:建康,同上
4、陳:建康,同上
十三、北朝
1、北魏
①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北
②平城,山西大同
③洛陽,河南洛陽
2、東魏
①鄴,河南安陽北
3、北齊
①鄴,同上
4、西魏
①長安,陝西西安
5、北周
①長安,陝西西安
十四、隋朝
1、大興,陝西西安
2、洛陽,河南洛陽
十五、唐朝
1、長安,陝西西安
2、洛陽,河南洛陽
十六、武周
1、神都洛陽,河南洛陽
十七、五代
1、梁:開封,河南開封,909年建都洛陽。
2、唐:洛陽,河南洛陽
3、晉:開封,河南開封
4、漢:開封,河南開封
5、周:開封,河南開封
十八、北宋
1、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
2、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
3、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陽
十九、南宋
1、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
2、杭州臨安府,浙江杭州
二十、大遼
1、臨潢,內蒙古巴林左旗
2、大定府,內蒙古寧城西南
3、遼陽府,遼寧遼陽
4、析津府,北京城西南
5、大同府,山西大同
二十一、金朝
1、會寧府,黑龍江阿東城東南
2、中都,北京城西南完顏亮
3、大定府,內蒙古寧城西南
4、大同府,山西大同
5、開封府,河南開封
6、遼陽府,遼寧遼陽
二十二、西夏
1、興慶府,寧夏銀川
二十三、元朝
1、大都, 北京城
2、開平,內蒙古正藍旗東
二十四、明朝
1、南京,江蘇南京
2、北京,北京
二十五、清朝
1、京師,北京城
2、盛京,遼寧沈陽
(6)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在哪個古都擴展閱讀:
著名古都:
1、北京
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作為一個城市來說,它悠久的文化歷史以及他所承受的、豐富的古代文化遺產,是世界上其他任何都市所難以比擬的。
這座大城市,從華北平原上最初的一個居民點發展成為我國北方一座重要的城市,最後崛起為整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是經歷了極其復雜而漫長的過程。
其時間不是以百年、數百年計,而是和我們祖國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這1128年起。金、元、明、清四朝在此建都。留下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名勝古跡。
現已開放的文物古跡風景游覽點有200餘處主要有故宮、北海、天壇、頤和園、八達嶺、十三陵等。
2、洛陽
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洛陽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歷代帝王定都的首選之地,歷史上先後有九個朝代在此定都,所以又有「九朝古都」之稱。
著名的文化古跡有龍門石窟、白馬寺、漢魏洛陽城遺址等。
3、南京
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歷史上先後稱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上元、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等,盡管幾番更換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燦爛的文化、雄奇的風姿、綺麗的風光,盛名百世。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且留下了璀璨的民族文化遺產。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夫子廟、明故宮、中山陵、靈谷塔等
4、開封
開封為七朝古都,名勝古跡眾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遷往開封,開封作為都城的歷史由此開始。
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均定都於此,經歷40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王朝時,定都開封,長達168年之久,時稱東京,使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是開封歷史上的鼎盛時代。
現在開封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大雄寶殿、倉頡墓、鐵塔、相國寺,禹王台、龍亭、岳飛廟等。
5、西安
陝西省省會西安,古稱長安,是世界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自公元前1027年後,有西周、西漢、西晉、隋、唐等12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062年。
西安市及其周圍地區有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古跡,其中著名的有大雁塔,秦始皇兵馬俑、大明宮遺址、鍾樓等。
6、杭州
杭州古稱錢塘,是浙江省省會。隋朝開皇九年廢錢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南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
民國元年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1928年,將杭縣改為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從此揭開了杭州發展新的歷史篇章,現在杭州已成為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靈隱寺、雷鋒塔、六和塔、西湖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都城
『柒』 中國歷史上三個千古一帝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三個千古一帝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
1、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也有呂政一說。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2、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一說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又說鉅鹿郡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謚號文皇帝(後加謚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3、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朱重八、朱興宗。出生於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太平鄉孤庄村。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號「洪武」。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傳位太孫朱允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千古一帝
『捌』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建都大都在哪個城市啊.
歷代王朝都城
以西安為都城10個朝代:
1、西周(公元前11世紀,稱鎬京)。
2、西漢(劉邦,公元前202年,稱長安)。
3、16國及南北朝時的漢·前趙(劉淵),前秦,後秦,西魏,北周,西燕(?),隋,唐。
以洛陽為都城9個朝代
1、西周的東都(稱洛邑)。
2、東周(公元前707年,平王東遷至洛邑)。
3、東漢,魏(曹),西晉,北魏(孝文之後),隋煬帝,武周,後唐(五代)。
以開封為都城6個朝代:戰國·魏(稱大梁)。後梁(朱溫,稱汴),後晉,後漢,後周(稱東京,開封),北宋(開封)。
以杭州為都城朝代:十國·吳越(錢)。南宋(臨安)。
以南京為都城10個朝代:東吳(孫,稱建業),東晉,南朝·宋、齊、梁、陳(稱建康),十國·南唐(徐知浩,稱金陵),明(朱元璋,稱應天),太平天國(天京),中華民國(孫、蔣,南京)。
以北京為都城7個朝代:戰國·燕(薊城),遼(燕京),金(1153年,中都),元(稱大都),明(成祖之後,稱北京),清(北京)。
戰國七雄:秦——咸陽; 燕——薊城; 趙——邯鄲; 韓——新鄭; 魏——大梁(開封); 齊——臨淄; 楚——郢都(湖北江陵縣北)。
十六國都城:漢·前趙(劉淵)--長安; 成漢—成都; 前涼—姑威(甘西部); 後趙(石)--鄴; 冉魏—鄴; 前燕—鄴; 前秦—長安; 後秦—長安; 後燕—中山; 西燕—長安,長子; 西秦—苑川; 後涼—姑臧南涼—樂都; 南燕—廣固; 西涼—酒泉; 夏—統萬; 北燕—龍城; 北涼—張掖; 代—平城。
五代十國都城:梁—汴; 唐—洛陽; 晉—汴; 漢—汴; 周—汴。 吳(楊行密)--揚州; 南唐—金陵; 吳越(錢)--杭州; 楚(馬)--長沙; 南漢(劉)--廣州; 閩(王審知)--長樂(福州); 前蜀—成都; 後蜀(孟)--成都; 荊南(高)--荊州;
『玖』 中國歷史上有幾位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