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普陀山有多少寺廟
普陀山上一共有32座寺廟。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的一座島上,因為是在島上且山上有很多寺廟,所以又被譽為「海天佛國」,在很多影視作品當中都有出現,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有多少寺廟
普濟禪寺是山上最大的禪寺,同時也是最多人來祭拜的,這座寺廟主要奉觀音,據說來這里求姻緣非常靈驗。
普陀山自然資源豐富,山上樹木茂盛,其中有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被稱為「海島植物園」。
普陀山在唐朝初次作為觀音道場,後來經過各朝的建設,寺廟不斷的增加,在鼎盛時期有「震旦第一佛國」的美稱。
『貳』 中國佛教的8大道場分別是什麼
中國佛教沒有8大道場的說法,只有4大道場之說,也就是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分別是: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
1、五台山:相傳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共有五座山峰,因山高頂平,好像平台,故稱「五台山」。山上最早的寺院,是東漢明帝時建立的顯通寺,以台懷鎮為中心的寺院最多時曾達到360多座,直到今天還保留著100多座。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位於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2、普陀山:相傳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在浙江省舟山市,位於舟山群島東部海域,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小島。最早的寺廟建於858年,現有普濟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
3、峨眉山:相傳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佛教又稱為光明山。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峨眉山」。山上建有仙峰寺、萬年寺、報國寺、伏虎寺、洪椿坪、遇仙寺等。在峨眉金頂可以欣賞「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四大絕景。
4、九華山:相傳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後改名為「九華山」。山上廟宇很多,有隻園寺、百歲宮、甘露寺和其他寺院。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
『叄』 中國的四大佛教聖地
1、五台山
相傳是文殊菩薩道場。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山高海拔二千八百九十米,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方圓達250千米,總面積592.88平方千米。
2、普陀山
相傳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海北部舟山群島,與舟山群島的沉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面積約12.5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
3、峨眉山
相傳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因兩山相對如蛾眉,故有此稱。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
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山上多古跡、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跡。峨眉山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名勝雲集,為峨眉精華所在。
4、九華山
相傳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臨太平湖,西接池陽,綿亘一百餘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華山區域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九華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跡眾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頒賜的聖旨、藏經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餘件。
(3)中國哪個島上有寺廟擴展閱讀
相傳西漢成帝時(前32年—7年),南昌尉梅福來山隱居,采葯煉丹,自此稱梅岑山。普陀山作為觀音道場初創於唐代。唐大中(847年—860年)年間,有梵僧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現身。
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僧侶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次前行都無法如願,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普陀山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肆』 我國的四大佛教聖地各是哪幾個
佛教四大聖地,佛教是在印度產生的,卻在印度沒落了,留下了四大佛教聖地分別是藍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屍那羅。而中國常常把佛教四大名山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聖地。
文殊菩薩道場--山西五台山,觀世音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普賢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 。四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清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受到國家的保護,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五台山
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五台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區之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加富麗堂皇,雄偉庄嚴,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中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普陀山的風景名勝、游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於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禪寺建於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盤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餘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九華山
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城西南20公里處,距長江南岸貴池市約60公里。方圓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跡,錯落其間。
峨嵋山
位於中國四川省峨嵋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嵋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嵋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頂華藏寺、萬年寺等。
『伍』 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有哪幾處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分別為供奉文殊菩薩的山西五台山、供奉觀音菩薩的浙江普陀山、供奉普賢菩薩的四川峨眉山、供奉地藏菩薩的安徽九華山,供奉彌勒菩薩的浙江雪竇山。
中國佛教的聖地分別供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五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清末。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5)中國哪個島上有寺廟擴展閱讀:
一、五台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
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截止2014年,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五台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區之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加富麗堂皇,雄偉庄嚴,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二、普陀山是我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三、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峨眉山十方普賢菩薩游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四、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城西南20公里處,距長江南岸貴池區約60公里。方圓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五、雪竇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四明第一山」,是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彌勒道場。雪竇山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佛教名山,位於雪竇山心的雪竇寺,創於晉、興於唐、盛於宋,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宋時名列天下禪院「五山十剎」之一,明時位居「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之一 ,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高僧輩出,與天竺天寧萬壽永祚寺、南京蔣山太平興國寺等9寺並稱「天下禪宗十剎」 ,是彌勒的根本道場。
參考來源:
網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陸』 寧德三都澳青山島有寺廟嗎
沒有。
青山島有著「海上布達拉宮」的美稱,指的是島上一個標志性的景點,就是在峰頂上聳立著一片壁立的石群,偉岸雄奇,從海上遠遠望去,像極了拉薩的布達拉宮造型。遠來的遊人不知就裡,都說它是「海上布達拉宮」。其實,這個景點在當地另有一個名稱,叫「天冠菩薩海上說法台」,它來源於一個民間傳說故事。
青山島景點諸多,如「鯨魚吐氣」,「金蛇狩獵」,「金豬打盹」,「金龜爬壁」,「龜兔爭雄」,「恐龍出洞」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實在整個山林中,許許多多的石塊上都布著一兩個眼睛,俗語說得好:「畫龍點睛」。因為有了眼睛,一切都活了。如「鯨魚吐氣」,鯨魚冒出水面時,眼角處還有水流下的痕跡;「金蛇狩獵」、「金豬打盹」這上面都有一顆眼睛點綴得恰如其分。另外,在此山中遊玩還會發現並想像出許多豬來。的確有許多石塊外形很像一頭頭豬,再輔以眼睛,嘆為觀止啊!。
『柒』 中國各個地方的寺廟都在哪個省哪個地區
1.北京市 潭柘寺,紅螺寺,天寧寺,雲居寺,戒台寺,卧佛寺,法源寺,大覺寺,大延聖寺,妙應寺,碧雲寺,廣化寺,真覺寺,法海寺,智化寺,廣濟寺,大慧寺,慈壽寺,萬壽寺,通教寺,永安寺,西黃寺,覺生寺(大鍾寺),護國寺,報國寺。 2.天津市 大悲禪院,獨樂寺,薦福觀音寺。 3.上海市 龍華寺,上海玉佛寺,靜安寺。 4.重慶市 千佛寺,羅漢寺,慈雲寺,寶輪寺,華岩寺。 5.河北省 趙縣柏林寺 6.廣東省 國恩寺,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海幢寺,開元寺,南華寺,梅峰寺,證果寺,靈光寺,伏波庵,清修寺,墨池寺,天竺庵 ,元山寺,花果寺,金台寺,蓮華庵,神光寺,靈和寺,玉台寺,無著庵,華林寺,寶林寺,雲門寺。 7.河南省 天寧寺,少林寺,白馬寺,香岩寺,大相國寺,風穴寺。 8.陝西省 草堂寺,大興善寺,大慈恩寺,法門寺,廣仁寺,凈業寺,青龍寺,卧龍寺 ,香積寺,興教寺。 9.江蘇省 戒幢律寺,也就是蘇州西園。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郊3公里處。 靈岩山寺,位於蘇州市木瀆鎮的靈岩山上。 報國寺,位於蘇州市區。 棲霞寺,位於南京棲霞山腳。 靈古寺,位於南京中山陵附近。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 天寧寺, 位於常州。 廣教寺,位於南通市狼山上。 興福寺,位於常熟。 10.浙江省 杭州靈隱寺 三門多寶講寺 湖州鐵佛寺:位於湖州市區,寺內有宋天聖三年(1025年)所築鐵觀音。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清雲岫寺:位於德清縣武康,建於宋。為明萬曆禮部侍郎顧瑞屏在此讀書時重建。 安吉靈峰寺:位於安吉縣城南靈峰山上,吳越國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始建。明代該寺住持藕益為明四大高僧之一,被尊為凈土宗第九祖師。 新昌大佛寺:位於新昌縣城南,始建於晉永和年間。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衣缽塔也位於該寺。附近有朱熹手植臘梅一株。 新昌天姥寺:位於新昌縣儒嶴。唐李白有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寧波七塔寺,位於寧波市區,現寧波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寧波保國寺:位於寧波市北洪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波天童寺:位於寧波市東,晉永康元年(300年)始建,「天下禪宗五山」列第二,為曹洞宗主庭。 寧波阿育王寺:位於寧波市東,晉太康三年(282年)始建,「天下禪宗五山」列第五。 慈城普濟寺:位於寧波西北慈城(原慈溪縣駐地)。 慈溪五磊寺:位於慈溪觀海衛南。三國吳赤烏年間西域僧那羅延於此結廬。 寧波延慶寺:「天下講宗五山」列第二。 奉化雪竇寺:雪竇資聖禪寺,位於奉化溪口,晉始建,興於唐。為彌勒道場,蔣介石曾請該寺住持太虛為其元配毛氏講經。為「禪宗十剎」之一。 定海祖印寺,位於定海城區,始建於吳越國後晉天福五年(940年)。 普陀山普濟寺,普濟禪寺,又稱前寺。是普陀山首寺,為普陀山佛教協會所在地。寺內「多寶塔」為少見的元代塔。普陀山為觀音道場。 普陀山法雨寺,法雨禪寺,又稱後寺。位於普陀山。 普陀山慧濟寺,慧濟禪寺,位於普陀山佛頂山,該寺門口有樹「鵝耳櫪」,全世界僅有兩株,另一株在英國。 岱山慈雲寺,位於岱山島,為今岱山縣佛教協會所在地。 岱山超果寺,位於岱山島,始建於吳越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 天台國清寺,國清講寺。是天台宗發源地,日本佛教天台宗之祖庭。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晉王楊廣所建,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門清修寺,位於台州市椒江區。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建,宋高宗趙構曾登此山。 溫州江心寺,位於溫州江心嶼上。 武義延福寺,位於武義縣桃溪鎮。始建吳越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寺內有鍾,唐大歷十二年(777年)鑄。 武義明招寺,位於武義縣明招山。宋時,陳亮(永康學派代表)、葉適(永嘉學派代表)、朱熹等均在此地講學多年。 11. 雲南省 崇聖寺,位於大理古城北面1公里。 12.四川省 寶光寺 昭覺寺 峨眉萬年寺 峨眉山報國寺 天池寺 昭覺寺,成都 千佛寺,富順 青龍寺,雅安 13.湖北省 四祖寺 五祖寺 寶通禪寺 歸元寺 章華寺 14.湖南省 南嶽大廟 古麓山寺 古開福寺 洪山寺 密印寺 瀏陽文廟 聖安寺 15.福建省 湧泉寺,位於福州鼓山,國家重點寺院。 西禪寺,福州。 華林寺,福州,華林寺大殿為中國南方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全木結構建築。 開化寺,福州。 龍山寺 南普陀寺 16.安徽省 甘露寺:位於九華山。全國重點寺院。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禪林 天台寺:位於九華山。清初重建名曰「活埋庵」。清末改稱天台禪寺,是九華最高的寺廟。 祗園寺:位於九華山,又名祗園禪寺,是九華規模最大的寺院。 化城寺:位於九華山,佛經有「指地化城」之說,故聞名。 迎江寺:位於安徽省安慶市長江北岸邊 三祖寺: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
『捌』 海南有寺廟嗎
以下都是海南的寺廟: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湖中寺
「湖中寺」,原名「積善寺」,坐落在海口市中心的大英山村。海南解放後,因興建海口公園被拆除。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原「積善寺」的信眾轉而在秀英港附近的「港中湖」湖心島上建庵堂,供奉「彌勒菩薩」。海南建省時,又擴建「大雄寶殿」,更名為「湖中寺」。…
三亞市三十三觀音堂
三十三觀音堂位於三亞市西南20公里處的南山文化旅遊區,游覽區以北有255國道和海南環島高速公路通過。南山因形似巨鰲,古稱為鰲山,山高500餘米,山上終年祥雲繚繞,氣象萬千。歷來被稱為吉祥福澤之地。三十三觀音堂依託南山獨特的山海天然形勝和豐富…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澄邁縣金山寺
金山寺位於海南省澄邁縣城金江鎮城郊金江花園,依山而建,可俯視全城。寺廟建築氣勢雄偉,金碧輝煌,迴廊曲折,氣象萬千。金山寺,座北朝南,呈「□」狀,佔地3.5公頃。此寺,由澄邁縣名賢商賈集巨資,於1992年處春興建,1993年仲夏,工程籌建至竣…
海口市善慧庵
善慧庵因位於潭青村李家嶺,因此取名「李家善慧庵」,重修庵後改為「梨家善慧庵」。善慧庵歷史悠久,規模壯觀,曾是享譽古瓊州府的名寺。該庵大約始建於宋末元初,因歲月變遷,寺宇破漏,至清乾隆五十年,續修該寺。據說善慧庵從建庵以來,香火鼎盛。庵內神靈…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陵水黎族自治縣三昧古寺
三昧古寺,坐落在海南省陵水縣城南門,東眺南海,背靠筆架山,周圍景觀自然優美。據《瓊州府志》記載,三昧寺於明朝萬曆年間,由知縣婁應先興建,清朝乾隆三十六年知縣喻寶忠、紳士周陵志重修,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系禪宗道場。古寺歷盡滄桑,幾經興衰演變…
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天寧寺
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仁心寺
海南省海口市仁心寺從宋朝嘉熙年間(1240年)間由「慈公」上人建寺開始,迄今又有600餘年,其間歷經宋嘉熙建寺,文革寺產浩劫,改革開放後恢復活動等興廢衰盛。海口佛教以漢語系佛教為主,大體屬於禪宗,修持內容與土宗相似。當地佛教徒多崇奉釋迦牟尼…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定安縣普濟寺
普濟寺位於海南省定安縣坡寨鄉龍鳳山,始建於1847年,開山大德為林旺先,當時寺名為「神聖寺」,傳承法系為凈土宗。後來曾經遷往卜文村的和尚嶺,自建寺後興盛了近百年。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瓊海市博鰲禪寺
博鰲禪寺座落於「博鰲東方文化苑」園區內,東方文化苑創造了五項「中國之最」:最罕見的聖地佛主鎦金像、最高大的青銅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最獨特的江河出海地理奇觀鳥瞰台、最豐富的名貴荷花品種薈萃、最高科技的蓮花知識展館。可以說,博鰲東方文化苑是博鰲…
三亞市永慶寺
永慶寺位於海南省澄邁縣,盈濱半島旅遊區。永慶寺始建於北宋時期,為古代「澄邁八景」之一,是海南歷史上有名的禪林聖地。經後歷朝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定規模。寺院有佛殿三座、東西廂房十多間和山門等建築物。殿宇分別擺設如來佛、…
三亞市南山寺
海南省三亞市南山寺南山寺引位於海南省三亞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區內的「佛教文化公園」中。據史志所載,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稱,故瓊州歷來即有…
『玖』 中國十大佛教旅遊勝地
法門寺
法門寺因供奉「釋迦如來佛指舍利」,位於陝西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靈光寺
靈光寺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位於北京西山余脈翠微山東麓,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派僧人管理。
大昭寺
大昭寺因供有釋迦牟尼在世時塑造的8歲等身像,坐落在拉薩市舊城中心八角街,始建於公元647年。傳說,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運用陰陽、五行,推測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薩卧塘湖恰為魔女的心臟,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驅魔。於是,松贊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願,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這座大昭寺。大昭寺,藏語稱「覺康」,意即釋迎牟尼佛寺。
小昭寺
因供有釋迦牟尼在世時塑造的12歲等身像,小昭寺位於大昭寺北面約500米處,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薩名勝之一。通常與大昭寺連稱「拉薩二昭」而馳名於世。小昭寺始建於唐代,與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紀中葉由文成公主督飭藏漢族工匠建造。寺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為佛陀12歲時之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由長安攜帶進藏,成為西藏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後移至大昭寺,又將公主攜帶的另一個尊佛移至小昭寺。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語叫「居堆巴扎倉」,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最高學府之一。
五台山
五台山因是文殊菩薩道場,又被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台縣和繁峙縣之間,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4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
普陀山因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又被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中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九華山
九華山因是地藏菩薩道場,又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城西南20公里處,距長江南岸貴池市約60公里。方圓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跡,錯落其間。
峨眉山
峨眉山因是普賢菩薩道場,又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
白馬寺
白馬寺因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寺院,位於洛陽市老城東約幾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不多,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梵語為「佛教聖地」,俗稱觀世音菩薩的第二普陀山,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心的紅山上,是中國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布達拉宮為土、木、石結構,始建於唐代,現在的規模為17世紀陸續擴建完成,集宮殿、城堡、寺院藏漢建築風格於一體,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也是西藏聞名於世的標志性建築群、藝術精品和珍貴文物的寶庫。
『拾』 中國最大的佛教聖地在哪
中國有四大佛教聖經,因為道場不同,掌管的福氣不同,因此並沒有說哪個一家獨大,而是各有千秋。中國四大佛教聖地分別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掌管智慧。所以考學上課去朝拜是最靈驗的。
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掌管平安。所以旅遊口號是「朝拜峨眉山,全家保平安」。
浙江舟山市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掌管慈悲。也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個菩薩。最初叫「觀世音菩薩」。
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掌管孝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地藏菩薩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