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羊出欄量是多少

中國羊出欄量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12 01:34:25

⑴ 牛羊預計市場佔有率

摘要 2011-2020年,我國牛羊出欄量總體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從26,232.16萬只上升至31,941.00萬只,增長21.76%,年均增長率為2.21%。2020年,疫情影響,我國肉羊集中出欄期延長,出欄數量僅比2019年增長0.76%。從出欄率看,2011-2020年牛羊出欄率總體呈上升態勢,從91.31%增長到106.21%,其中,從2017年開始出欄率突破100%,說明我國肉羊產能不斷提高。

⑵ 國人一年要吃掉多少豬,牛,羊,雞

據2017年我國統計公報顯示:

我國大陸總人口13.9億。

我國糧食種植面積11222公頃,約16.8億畝,人均只有1.21畝。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雖然其中有部分不是我們直接所吃掉,但總歸是我們所消耗的。所以平均到我們每個人,一年就得消費糧食888斤。

豬羊牛禽肉總產量8431萬噸,平均到每人約121斤,我們一天得吃三兩肉。

其中牛肉726萬噸,羊肉468萬噸,禽肉1897萬噸。這是個總樣的意思呢?也就是平均到我們每個人一年吃牛肉10斤、羊肉7斤、禽肉27斤(以一隻禽平均產2.5斤肉計算),也就是我們一個月吃一隻雞。

另就是總肉量的大戶豬肉了,豬肉總產量5340萬噸,出欄數量是6.8861億頭。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一年吃掉了半頭豬。

再看禽蛋總產量3070萬噸。算到每人每年有44斤,如果全以雞蛋計算,一斤雞蛋約十個我們每天吃1.2個雞蛋。牛奶總產量3545萬噸,一年喝51斤牛奶。

水產品6.8861億噸,一年每人100斤,又是差不多得每天吃三兩魚。

食用油總產量3732萬噸,再加進口577萬噸。我們每天得吃油85克1.7兩。糖1470萬噸,每人每年吃糖21斤。

⑶ 羊養殖業發展前景

肉羊養殖行業前景無限好

▎1、肉羊養殖行業的區域性、季節性與周期性特點

(1)區域性

國內綿羊主要分布在屬於溫帶、暖溫帶和寒溫帶的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地區,山羊多分布在乾旱貧瘠的山區、荒漠地區和一些高溫高濕地區。我國內地羊的分布可劃分為八個生態地理區域。現階段,國內羊業產業布局不斷優化,已形成中原、中東部農牧交錯帶、西北和西南四大優勢產區,區域內集聚效應初步顯現,行業區域性進一步增強。

(2)季節性

隨著同期發情控制技術、人工受精等專業養殖技術的推廣,國內肉羊養殖行業的生產周期逐漸縮短、出欄頻率不斷提高,行業內常年可屠宰、生產加工,季節性日益不明顯。

(3)周期性

現階段,我國肉羊養殖行業產業化程度相對較低,行業發展與下游市場價格的變化密切相關,整體呈現「羊肉價格上漲→肉羊存欄量增加→肉羊供應增加→羊肉價格下降→減少基礎母羊存欄量→肉羊供應減少→羊肉價格上漲」的周期性波動特徵。

▎2、肉羊行業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肉羊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世界養羊大國,羊存欄量、出欄量和羊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1980-2018 年,國內年末羊存欄量自 18,731.1萬只增加至 35,314.90 萬只;1980-2018 年,國內羊出欄量自 4,241.90 萬只增加至29,472.70 萬只;羊肉產量由 1980 年的 44.48 萬噸增長至 2018 年的 468 萬噸,增長超過 9 倍。國內羊肉產量占肉類產量比重雖然較小,但整體呈現增長趨勢。

▎3、行業突出特徵及發展趨勢

(1)羊肉消費量持續增長、潛在消費市場巨大,行業前景廣闊

羊肉是我國城鄉居民重要的「菜籃子」產品之一,隨著國內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其生活水平的改善,其肉類飲食消費觀念逐步轉變,國內人均羊肉消費量持續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0-2018 年間,我國人均羊肉消費量自 0.88kg/人增長至 1.56kg/人,年均增長率為 4.40%。以此年均增長率進行測算,2020 年我國人均羊肉消費將增加至 1.78kg/人。

同時,現階段我國城鄉居民人均羊肉消費量差異較大。隨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整體而言,國內人均羊肉消費量與發達地區相比仍處於較低水平,行業發展蘊藏著巨大潛能。

此外,肉羊養殖行業與下游市場羊肉價格變動情況密切相關。近年來,國內羊肉價格波動上漲,促進肉羊產業持續增長。

綜合上述對國內人均羊肉消費量、居民人均收入與羊肉市場價格等因素的分析,我國肉羊產業仍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2)分散養殖比例高,規模化、產業化趨勢明顯

我國肉羊產業雖已經過長期發展,但現階段仍以小規模的分散養殖為主。20《中國畜牧業年鑒》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15 年,我國肉羊飼養單位合計16,654,914 規模場(戶),其中年出欄數 30 只以下及 100 只以下的單位佔比分別達 87.27%、97.03%。分散養殖模式相對落後,不利於產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推進肉羊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3)產業生產格局不斷調整,優勢產區集中度日益提高

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肉羊產業布局不斷調整,已初步形成中原、中東部農牧交錯帶、西北和西南四大優勢產區,西部 8 省 1 、冀魯豫 3 省與東北 3 省等主要產區內肉羊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為國內肉羊產業生產布局的進一步優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4)肉羊繁育建設工作逐漸推進,體系尚需完善

良種是肉羊生產發展的基礎。立足國內地方品種資源,合理引進國外優良品種,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加快培育高產高效的優質肉羊新品種,是提高肉羊產業良種化水平與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肉羊良種繁育與二元、多元雜交育種工作逐漸推進,繁育體系尚待進一步健全與完善。

▎4、有利因素

(1)生物遺傳資源豐富

我國綿羊、山羊遺傳資源十分豐富,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羊志》中的地方品種已超過 100 個,小尾寒羊等優良地方品種已被納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這些地方品種耐粗飼、抗逆性和抗病力強,生產性能各具特色;育肥肉羊用壯樂康效果好,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優良肉羊品種,育成多個肉用綿羊、山羊品種,國內肉羊遺傳資源進一步豐富,為我國肉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源和育種素材。

(2)產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之一,屬於國家重點發展與扶持的對象。為保障居民的食物供應、改善居民的飲食結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近年來在區域發展、養殖模式、稅收優惠、資金扶持、技術推廣、配套系統建設、市場管理等領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鼓勵畜牧養殖業向現代化、規模化、標准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扶持性產業政策的頻頻出台,為中國未來畜牧業的持續增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3)市場需求廣闊

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脂肪與膽固醇含量少、營養豐富。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中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營養化、合理化、科學化調整趨勢明顯,羊肉逐漸走向普通居民的餐桌。火鍋等餐飲企業的快速發展,為羊肉消費市場的拓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現階段,我國羊肉人均消費水平仍遠低於發達國家,消費市場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4)配套基礎建設日趨完善

近年來,我國公路網路、鐵路網路及航空運輸基礎建設蓬勃開展,物流快遞行業發展迅速,肉類流通速度大大加快;同時,隨著冷鏈技術和冷鏈設備的完善,冷鏈覆蓋率得到較大提高,有效保證肉類產品運輸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

⑷ 肉羊的市場簡述

近年來,在省級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先鋒領域,專注於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肅州大力建立「強羊區」和「綠色畜牧業發展示範區」,大力推進規范化、規模化養殖,羊肉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當前,全省羊存欄1885.9萬只,增長2.5%;羊出欄1462.8萬只,增長3.4%,羊肉產出23.6萬噸,增長3.7%,在四大肉類(豬肉、羊肉、牛肉、禽肉)中增長率遙遙領先,生產噸數僅次於豬肉。

1、抓部署、重落實,全力推進肉羊產業持續發展

第一,嚴格執行省市畜牧業發展。成立了羊業發展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加強了羊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第二,我們應該促進工業發展資金和資源的整合,考慮肉羊產業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的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和社會在整個地區,制定各種指導文件,大羊羊縣的建設任務分解,促進年度目標的實現和責任部門和鄉鎮的信件,並逐步形成羊羊肉產品的開發。各級黨政機關高度重視、領導幹部共同抓、廣大群眾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有力地促進了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三是扶貧攻堅相結合,實現互利共贏。玉中縣以糧食改革項目為契機,遵循「政府引導、企業自願」的原則,要求項目實施主體與檔案許可卡的貧困家庭簽署「扶貧責任書」。項目實施的每個主體至少要幫助5戶人家,適合人們。可提供養殖動物、奶牛、飼料、有機肥(牛羊糞)等,也可提供養殖技術幫助貧困家庭飼養家畜。

同時,在玉米收獲和儲藏期間,主體對貧困戶實行了優先購買牧草的檔案許可證制度。檔案許可證戶銷售的玉米全價比其他戶每公斤高0.02元,保證了企業和農民的雙贏局面,有效地提高了貧困戶的經濟收入。草業等飼料加工企業5家,年產草製品6萬噸。發展肉羊合作社45個,帶動2萬6000戶農戶。二是大力推進 進入羊肉產品的精深加工,推進「互聯+ 」、「訂單農業+電子商務+網路營銷」的整體經營模式,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以品牌創新為龍頭,培育禹陽平原、茂源豐美、長祁連山、祁連雪等14個羊肉品牌,建設9個無公害畜產品基地,創建10種無公害畜產品。「三品一標」畜產品覆蓋率達45%以上。

⑸ 我國現有牛羊存欄量達到多少

我國牛肉產量
從355.7萬噸,增加到532.8萬噸,增長49.8%,年均增長9.96%; 羊肉產量
從181萬噸,增加到274萬噸,增長51.4%,年均增長10.3%。同時期內, 牛
羊肉由11.60%增加到12.85%。
我國牛羊出欄率相應提高:2001年牛達30%左右;羊達70%左右。 出欄
一頭牛的產肉量為134公斤,一隻羊為13.4公斤。其生產效能指標有明顯提升,
羊已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牛的差距仍然較大。

⑹ 我國養羊業發展與環境的關系怎樣

近年來,我國的養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已跨入世界生產大國的行列。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2005年中國綿、山羊的存欄量達17389.9萬只和17896.1萬只,分別佔世界綿、山羊存欄量的15.81%和24.24%;羊肉產量435.5萬噸,佔世界羊肉產量的33.36%;原毛產量達到40萬噸,佔世界原毛產量的18.13%;生綿、山羊皮產量為45.16萬噸和37.06萬噸,分別佔世界產量的25.23%和37.59%;除了原毛產量居世界第二位之外,中國的綿、山羊飼養量,羊肉產量,生綿、山羊皮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據中國肉類協會統計,2010年年末全國羊存欄量為28087.9萬只,羊出欄量為27220.2萬只,羊肉產量為398.9萬噸。目前,養羊業是中國畜牧業生產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節糧型畜牧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生產、生活、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放在首位。毋庸諱言,養羊業在為人類提供肉、皮、毛產品,滿足生活消費需要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影響。我國多年來草原退化、破壞嚴重,牧區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我國草原產草量大幅下降,造成草原承載牲畜能力明顯降低。據統計,全國草原適宜載畜量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4.3億羊單位下降到目前的2.4億羊單位。據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統計,目前,我國有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積達到1.53億公頃,草原生態總體呈現「點上轉好、面上退化、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態勢。因此,建立與生態環境相和諧、共存共依的現代化養羊業,科學解決發展養羊業與草地生態的矛盾、草原生態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的矛盾,成為養羊業科技工作者與生產者的當務之急。

⑺ 一般羊多少斤可以出欄

1至3代30斤左右雜交山羊的需要7個月左右,體重可達100斤左右出欄4至5代60斤左右的純種波爾山羊4個月左右,體重可達110斤左右出欄 品種的選擇很重要,也是要根據地區來決定的 小尾寒羊50斤左右的6個月左右,體重可達140斤左右出欄

⑻ 肉羊年出欄300—3000隻。什麼意思

你好!就是說:用於吃肉用途的羊,在一年內,能夠養成達到宰殺標準的,出欄300到3000隻!這回懂了吧?

閱讀全文

與中國羊出欄量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語有多少阿拉伯介詞 瀏覽:359
印度什麼河水有多臟 瀏覽:576
從哪些方面理解印度 瀏覽:319
越南什麼商品暢銷 瀏覽:694
中國進口的冷鏈食品有哪些 瀏覽:686
義大利新工業區發展條件有哪些 瀏覽:53
越南改革有哪些思考 瀏覽:669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炒麵 瀏覽:892
印尼國木是什麼 瀏覽:108
印尼英文簡稱是什麼 瀏覽:487
美國和伊朗的戰況怎麼樣 瀏覽:68
越南董姓有多少人 瀏覽:764
伊朗在什麼大洲 瀏覽:479
在英國沒有永居身份怎麼辦 瀏覽:774
英國三五牌是什麼牌 瀏覽:613
100日元在越南能買什麼 瀏覽:362
和平精英國際主播公開賽哪裡能看 瀏覽:415
越南整條魚怎麼處理 瀏覽:653
越南疫情有什麼補貼 瀏覽:897
現在去印尼打工怎麼樣 瀏覽: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