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化創意產業都包括什麼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1)創意在中國最早運用哪個行業擴展閱讀:
發展層次:
我國的文化產業其實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鑒於這些層次在產值、經濟總量、發展步伐方面不一樣,我們把它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以旅遊為龍頭的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這是較為初級或低級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簡單、門檻低、入門方便,依託於本地資源,容易掌控,所需的初步資金不多。在整體的管理和操作形式上也處於較低層面,所以中國各地,尤其是西部、中部城市,總是先採取旅遊,或者叫人文旅遊的方式來發展文化產業。
第二個層次,目前我國在各地佔據主導地位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就是國有的廣電集團、電影集團、廣播電視集團、新聞出版集團、演出集團等等,在國家層面上有中演集團、中國電影公司、中國廣電集團等等,還有其他的電視台、廣播電台等等
第三個層次,在東部一些地區,包括西部和中部的省份,已經開始意識到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是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最大特點是以高科技為支撐,以全球化為背景。它們要上市就是去納斯達克、紐交所、倫敦交易所上市,是有全球背景的。
『貳』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什麼時候提出的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由上世紀90年代的英國提出。
中國:
深圳:2004:年推出《深圳市實施文化立市戰略規劃綱要》
北京:《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上海:2005年《上海2004-2010年文化發展規劃綱要》
我也是找的~~不知道對不對!!希望對你有用!
『叄』 產業的中國創意產業
1、基地
中國創意產業有很大發展,尤其是香港、台灣地區,創意文化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積極推動創意型行業的發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開創意義的創意產業基地。創意產業是文化藝術創意和商品生產的結合,包括表演藝術、電影電視、出版、藝術品及古董市場、音樂、建築、廣告、數碼娛樂、電腦軟體開發、動畫製作、時裝及產品設計等行業。
2、發展
上海創意產業在最近幾年時間里獲得了快速發展,推動了一批創意型行業起飛,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創意產業園區,聚集了一批具有創造力的優秀創意人才。上海大力開展國際的電影節、電視節、音樂節、藝術節、各類設計展,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創意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定的創意設計方面的集聚效應。上海開發改造和利用了100餘處老上海工業建築,對老廠房、老倉庫進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創意工作園區,如泰康路視覺創意設計基地、昌平路新型廣告動漫影視圖片生產基地、楊浦區濱江創意產業園、莫干山路春明都市工業園區、福佑路旅遊紀念品設計中心、共和新路上海工業設計園、「八號橋」時尚設計產業谷和天山路上海時尚產業園等。闖出了創意產業於城市改造的新路。
『肆』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傳播怎樣的中國價值觀
有專家稱,「21世紀全球產業的轉移與升級當中,一個重要的動向就是創意產業的興起」。更有學者預言:21世紀是創意經濟的世紀。創意產業將成為引領世界經濟騰飛的支柱產業。創意產業是一個集文化、科技、信息高度融合的產業,是一個高附加值的產業,通過發展創意產業,將提升傳統產業的文化附加值,從而實現傳統產業的結構調整和戰略升級。從世界范圍看,創意產業方興未艾。據聯合國2004年舉行的貿易和發展會議統計,創意產業已經佔世界GDP的11%。目前全世界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高達220億美元,並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其中美國的速度最快,達14%,英國次之,達12%。我國的創意產業雖然起步稍晚,但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本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創意產業是文化資源與其他生產要素緊密結合,文化、科技、信息與經濟相互滲透、相互交融、互為條件、優化發展的新經濟模式。在當前全國大力發展創意產業的大背景下,作為承擔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服務社會、引領文化重任的高校正好集合了知識、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夠極大地順應並適應這個總體形勢。高校在發展創意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首先,高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創新源。創意產業是以文化發展經濟的理念,依靠的是文化資源優勢,使人文資源和文化優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是發展創意產業的靈魂。文化創意是對文化資源創造性的開發和利用,是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滲透力、影響力的挖掘和拓展。高校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進文化的創新基地和重要輻射源。高校作為社會文化、科學的中心,既是人類文化集中傳播的地方,也是新文化的誕生地。另外,高校普遍擁有較為完善的文化設施,如體育館、圖書館、游泳館、音樂廳、博物館等,重點高校一般還擁有圖書音像社、出版社和部分面向社會的學刊、報社,眾多高校還活躍著一批社團組織,這些均為創意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台。同時,高校也是新的文化消費和時尚的傳播中心。高校所在區域人口素質較高,特別是高校學生數量巨大,容易接受新的創意理念,並把新的創意理念和消費方式向周邊輻射,從而起到積極的示範和引導作用。
其次,高校匯聚了龐大的創意人才隊伍,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源。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是文化創意和文化營銷,發展的核心是創新經營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縱觀近十年各國創意產業的發展,一條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重視創意人才的教育與培養。高校是一個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人才智力庫,它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滿足人們提升個人素質、工作技能等需求的重任。經濟發展需要高科技人才的扶持,也需要管理人員和基層人員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觀念的革新。在這方面,高校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最強大最前沿的智力支持。高校應充分發揮學科、人才的綜合優勢,著力加強對創意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復合型數字藝術人才、營銷人才的教育與培養,建立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和培訓基地。世界創意產業發達地區的經驗表明,在人才集中的地區,特別是大學周圍,容易形成各種創意工作室乃至創意群落,政府可以順勢推動,促成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目前,我國許多大城市依託大學城或大學科技園區,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資源和人力資源,促使大學科技園區為當地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如北京市充分利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先後建成了海淀中關村文化創意產業先導基地、石景山數字娛樂產業基地、雍和文化園、電子城798文化基地等多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第三,高校具有學科、品牌和產業優勢,為創意產業搭建了良好的創新平台。創意產業是科技與文化相結合的新興產業。它迎合了一個重要的全球趨勢,即經濟與科技、文化的一體化。進一步說,經濟的、文化的、知識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在創意產業發展中越來越具有主導性、決定性的作用。它需要文化創意的碰撞、科學方法的推動、高新技術的支撐和數字文化的融匯。
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具有四大特性:①創新性。它要求以無止境的創新為依託。②高附加值性。創意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和特殊需求,增加了產品的價值。③強融合性、滲透性。創意產品是多種知識的融合,多種學科交叉和多學科人才共同創造的。④高競爭性。創意不可再生,不可復制,創意產品就是在競爭中產生的。高等學校學科布局完整,學科門類齊全,各類人才齊備,特別是一些重點大學科技園擁有產學研結合的獨特的資源優勢,這些均可以成為發展創意產業的重要基礎。高校具有整合知識,創造、加工、傳播和應用知識的功能。在產學研合作中,大學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之間的互動,把智力資源與生產要素結合起來,使高校的新技術和新思想能及時移植到企業,從而幫助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企業是發展創意產業的主體,基地和園區則是創意企業發展的更高組織形式,人才、技術、資金聚集效應明顯,市場競爭力強。而高校恰恰集中了人才、學科、產業和資金優勢,依託在自然科學、人文社科領域的科技資源和學術資源,依託學校的品牌優勢和大學科技園的平台優勢,可以建設一批高起點、高水平的創意產業創新基地、創意產品孵化基地、創意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使高校成為中國創意產業的引領者。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
1.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出台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該文件明確提出,「所謂創意產業,就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依據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說法,創意產業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創意產業活動會在生產過程中運用某種形式的「創意」;第二,文化創意產業活動被視為與象徵意義的產生與溝通有關;第三,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種形式的「智能財產權」。
據此可以知道,所謂文化創意產業,就是要將抽象的文化直接轉化為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精緻產業」。換言之,這就是要將知識的原創性與變化性融入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之中,使它與經濟結合起來,發揮出產業的功能。顯然,這是一種使知識與智能創造產值的過程。
2.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
2004 年,國家統計局為規範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工作,出台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標准,文化產業包括:提供實物型文化產品和娛樂產品的活動,如書報出版、製作、發行等;文化服務和休閑娛樂服務,如廣播電視、電影、文藝表演等;文化管理和研究,如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圖書館、文化社會團體活動等;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所必須的設備、材料的生產經營,如文具、印刷設備、廣播電視設備、電影設備的生產經營等;與文化、娛樂相關的其他活動,如工藝美術、設計等。根據《文化及相關產業指標體系框架》的界定,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行業為文化產業核心層,以網路、旅遊、休閑娛樂、經紀代理、廣告會展等為主的新興文化服務業為文化產業外圍層,以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的行業為文化產業相關層。
3.創意產業的定義
根據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日韓和港台通常所採用的定義,創意產業是「那些依個人創意、技能和天才,通過挖掘和開發智力財產以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根據這個定義,創意產業包括廣告、建築、美術和古董交易、手工藝、設計、時尚、電影、互動休閑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以及電視、廣播等諸多部門。
發達國家的創意產業
發達國家創意產業可以定義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意性內容密集型產業,它有以下三方面含義。
(1)創意產業來自創造力和智力財產,因此又稱作智力財產產業。
(2)創意產業來自技術、經濟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創意產業又稱為內容密集型產業。
(3)創意產業為創意人群發展創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環境,因此又往往與文化產業概念交互使用。
在發達國家,隨工業化的發展和後工業化社會的進步,包括在教育和研發、文化、金融等眾多領域的創意人群在人口中所佔的比重正在增加。這些人喜歡到什麼地方去工作就成為城市和區域發展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過去,人們在一個地方工作,花大量時間在上下班路上,頻繁更換工作只為了上班地點離家近一些,只有在度假時到另一個地方旅遊和休閑。現在工作節奏快,工作之餘需要就近休閑,甚至「上班是一種享受,工作就是度假。」發達國家的上班族很多人認為,在什麼地方工作(工作地點)比為哪個公司工作(公司老闆)更能顯示人的高貴。從這個意義上說,城市和區域的行為主體就不僅是企業,而且是企業中的人。經濟活動的區位就是人所喜愛的區位,企業的戰略和城市、區域的戰略也就是人的戰略。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佛羅里達教授2002年用美國有創造力的人在區位選擇方面的證據,說明過去是公司區位吸引了人,現在是有創造力的人吸引公司。公司將會搬到有創造力的人樂意居住的地方。他的研究表明,在美國有創造力的人喜歡住在對技術(technology)、人的才能(tal-ent)和寬松愉悅的環境(toler-ance)三因素(即所謂「3T」)排名很高的城市。
為此,城市要從高效率城市向具有創造力的城市提升,而宜人的快樂的環境,即時尚的文化生活環境就是創意城市的必需。如此看來,文化產業就自然地和創意產業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說在3T因素的第三個T(寬松愉悅的環境)就離不開創意的文化產業。在這種情況下,文化產業作為創意人群發展創造力的需求就往往成為創意產業的代名詞。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不能把創意產業等同於文化產業,只是創意產業的內涵和文化產業的內涵有交織的部分。
4.創意產業范疇、產品和服務 (椐英國情況)
1、廣告 消費者研究,客戶市場營銷計劃管理,消費者品味與反應識別,廣告創作,促銷,公關策劃,媒體規劃,購買與評估,廣告資料生產。
2、建築 建築設計,計劃審批,信息製作。
3、藝術與古玩藝術品古玩交易,包括:繪畫、雕塑、紙製作品、其它藝術(如編織)、傢具、其它大量生產品(如大量生產的陶制、玻璃製品、玩偶、玩具屋、廣告、包裝材料等)、女裝設計(含珠寶)、紡織原料、古玩、武器及防彈車、金屬製品、書籍、裝訂、簽名、地圖等零售,包括通過拍賣會、畫廊、專家現場會、專門店、倉儲店、百貨商店、網際網路的零售。
4、工藝 紡織品、陶器、珠寶/銀器、金屬、玻璃等的創作、生產及展示。
5、設計 設計咨詢(服務包括:品牌識別、企業形象、信息設計、新產品開發等),工業零部件設計,室內設計與環境設計。
6、時尚設計 服裝設計、展覽用服裝的製作、咨詢與分銷途徑。
7、電影錄像 電影劇本創作,製作,分銷,展演。
8、互動休閑軟體 游戲開發、出版、分銷、零售。
9、音樂 錄音產品的製造、分銷與零售、錄音產品與作曲的著作權管理、現場表演(非古典)、管理、翻錄及促銷、作詞與作曲。
10、表演藝術 內容原創,表演製作,芭蕾、當代舞蹈、戲劇、音樂劇及歌劇的現場表演,旅遊,服裝設計與製造,燈光。
11、出版 原創,書籍出版:一般類、兒童類、教育類,學習類期刊出版,報紙出版,雜志出版,數字內容出版。
12、軟體設計 軟體開發:系統軟體、合約、解決方案、系統整合、系統設計與分析、軟體結構與設計、項目管理、基礎設計。
13、電視廣播 節目製作與配套(資料庫、銷售、頻道),廣播(節目單與媒體銷售),傳送。
5.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概念的辨析
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是當代經濟、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在產業層面的具體表現。它以其獨特的形態演變和運行方式與其他產業發生廣泛而復雜的聯系,極大地影響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和社會文化發展。這里以現代產業和產業組織理論為依據,梳理、辨析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相關概念的區別和聯系,把握文化創意產業的一般特徵。
一、文化創意產業基本等同於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stries)與創意產業(Culture Instry),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極為相近。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提法是創意產業。1998年,英國最早提出創意產業,這一概念影響了歐洲、美洲、亞洲等許多有意發展創意產業的國家,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地被全球接受,略作調整後採用。上海也接受了這一提法,出台了「十一五」期間《上海創意產業發展重點指南》。而採用文化創意產業的地區除了北京外,目前還只有台灣和香港。香港最初使用的是創意產業,在2005年將其改稱為文化創意創業。
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產業內涵極為相似。按照英國的定義,創意產業是指「源於個體創造力、技巧及才能,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而有潛力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產業」。2002年,中國台灣借鑒英國創意產業發展經驗,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將其定義為「源自於創意或文化累積,透過智慧財產的形式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提升之行業。」
文化創意產業與創意產業外延極為相近。英國的創意產業包括13個行業:廣告、建築、藝術及古董市場、工藝、設計、流行設計與時尚、電影與錄像帶、休閑軟體游戲、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與計算機服務業、電視與廣播。台灣創意產業也包括相類似的13個產業: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文化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廣告產業、設計產業、數字休閑娛樂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創意生活產業、建築設計產業。
二、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產業內涵界定角度不同,但外延相似
我國文化產業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反映了中國文化發展的特殊背景和中國自身發展階段的特徵。20世紀40年代國外就提出了文化產業范疇,但由於各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況差異大,作為產業分類概念,文化產業沒有統一的內涵標准。我國根據實際情況,將文化產業界定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根據上述界定,2004年4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中將文化產業分為三個層面。一是文化產業核心層,包括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二是文化產業外圍層,包括網路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其他文化服務。三是相關文化產業層,包括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
與文化創意產業相比,我國的文化產業內涵界定的角度不同。我國文化產業主要從產出的角度、從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的精神文化性質著眼,只要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 」、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產業,都是文化產業。而文化創意產業,除了服務於個人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外,還服務於生產領域提升產品附加值、經濟發展中提升產業結構的要求,明顯突出「生產性服務業」的性質。從外延來看,我國的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外延比較接近,與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創意產業相比較,主要差別有三點:一是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創意產業包括整個設計業,而我國的文化產業則在設計業方面只包括「工藝美術設計服務,美術圖案設計服務,展台設計服務,其他與文化有關的設計服務」,而不包括「工業產品設計服務,包裝裝潢設計服務,模型設計服務,其他專業設計服務」;二是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創意產業不包括旅遊業,而我國的文化產業則在「文化休閑娛樂服務」中包括「旅遊文化服務」;三是我國文化產業的「相關文化服務」中還包括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三、數字內容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新內涵
文化創意產業本質上是以創意和知識為核心的產業。除了因高新技術而誕生的新興產業外,創意產業中的大多數產業早已有之,只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這些產業所共同擁有的特性得到政府和企業、社會的格外關注,而被集合在一起重新命名。因高新技術而誕生的新興產業,最重要的就是數字內容產業。
在歐盟「INFO2000計劃」中,把內容產業(Content Instry)的主體定義為「那些製造、開發、包裝和銷售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產業」。內容產業的范圍包括各種媒介上所傳播的印刷品內容(報紙、書籍、雜志等),音響電子出版物內容(聯機資料庫、音響製品服務、電子游戲等)、音像傳播內容(電視、錄像、廣播和影院)、用以消費的各種軟體等。這與1997 年頒布的「北美產業分類標准(NA-ICS)」中信息產業的范圍基本吻合。
文化產品的核心價值是其產品具有的精神內涵,即內容。形式各異、內涵多樣的文化產品因其內容而有價值,因此也可以稱之為內容產品。近年來,信息技術在內容產品生產、傳播和消費上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內容產品的生產能力,形成了數字內容產業,引領著當代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這種內容產業以創意為動力,將各種「文化資源」與最新數字技術相結合,融會重鑄,建立了新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產生了新的產業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費人群,並以高端技術帶動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更新換代,創造出了驚人的經濟社會價值,已逐步成為當代社會發展中的主流產業,賦予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時代內涵。
四、文化創意產業是知識經濟大背景下的經濟運行新模式
文化創意產業與知識經濟所涵蓋的發展對象相互重疊的地方多,但不是一種包含關系。知識經濟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第一產業支柱、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託的智能型經濟,是一種區別於過去以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主要依託的新型經濟。因此,知識經濟比較重視科學技術方面的創新。文化創意產業指的是文化資源與其他生產要素緊密結合,文化、科技與經濟互相滲透、互相交融、互為條件、優化發展的經濟模式。因此,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更多是體現在文化產業化和產業文化化上。文化創意產業和知識經濟的運行模式雖然都要以創新為靈魂,都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使經濟運行建立在文化、知識、智慧、價值觀念、精神動力、人文環境以及高科技和文化發展所形成的巨大創新能力和高素質人力資源之上,但兩者還是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重大區別。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在知識經濟大背景下,成為一種新的運行模式。
一是發展條件不同。知識經濟是在充分知識化的社會中發展的經濟,因而必須在高新技術非常發達的國家才能出現和發展。而文化創意產業雖然也要求高度發達的高新技術,但又不完全依賴高新技術,它強調的是以文化為發展經濟的理念,依靠的是文化資源優勢,既可以在發達國家發展,也可以在發展中國家發展,甚至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也可以通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使人文資源和文化優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涉及的范圍不同。知識經濟由於重點在於技術,更多地強調科學精神,所以往往會囿於自然科學。而文化創意產業既重視自然科學也重視社會科學,既重視科技創新又重視思維創新,有效地把弘揚科學精神和倡導人文精神有機統一起來,能充分發揮文化對經濟的能動作用。
『伍』 文化創意產業具體是指什麼怎麼區分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能產權三項內容。
主要特徵
任何一種文化創意活動,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但創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而是依靠人的靈感和想像力,藉助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屬於知識密集型新興產業,它主要具備以下特徵: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特徵。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技術、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能化的特徵。如電影、電視等產品的創作是通過與光電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傳媒等相結合而完成的。 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徵。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的產品和服務。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徵。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為發展新興產業及其關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stry),各國定義不同,國際知名的文化創意產業推廣組織君友會,將文化創意產業分別稱為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和創新科技。當今世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有影響的國家,約有英國、韓國、美國、日本、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澳洲、紐西蘭、丹麥、瑞典、荷比瑞三國等。
中國現狀
借鑒世界各國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根據我國的行業劃分標准,可以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分為五大類,即: 1、文化藝術,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音樂創作等; 2、創意設計,包括服裝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等; 3、傳媒產業,包括出版、電影及錄像帶、電視與廣播等; 4、軟體及計算機服務。 5、北京經濟技術學院創意產業學院 截至2007年底,中國經營性文化產業機構已達27.2萬家。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 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開拓出文化產業新的發展空間;新聞出版媒體「整體上市」,標志著文化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技術進步醞釀突破,廣電和電信產業的融合穩步推進;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逐步成型,所有這些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宏觀總體形勢都令人鼓舞。 在金融危機從美國發端並蔓延全球之際,到2008年底為止,中國文化產業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與感應最明顯的製造業特別是出口外向型企業相比,危機對文化企業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呈現集中爆發勢頭,對於一些堅持創新的文化企業來說,風暴雖然潛藏風險,但更蘊含機遇。 這次金融危機正好可以迫使中國下決心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會加速文化產業轉型的步伐。國家拉動內需、拉動消費、減少收入差別程度等政策的實施,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改革,都會直接推動文化消費,直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十一五」規劃已經把文化產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文化部明確提出在五年內文化產業要實現年均15%的增長。北京、上海、浙江、廣東、雲南、重慶、四川、河南、山西等諸多省、市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目標,在規劃中都提出文化產業要高於GDP的增長速度。 文化產業是投資回報最好的行業之一。當代社會各種產業利潤主要靠領先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來實現,而文化產業正是自主創造和技術含量高的一個門類。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的作用,文化產業的資本盈利率比較高,文化產業方面投資熱將會長期存在。最後從消費角度看,文化產品是與日俱增的消費熱點。
編輯本段理解層面
第一個,就是我們講的你必須要有很深的文化基底做基礎; 第二個,就是我們中間兩個字叫做創意,就是說你必須有很多好的主意,然後有好的創新思維,就是說你不能再用一個很傳統的思考邏輯去運作在它的身上; 最後兩個字就是產業,也就是說這樣子基礎理念跟各行各業的產業鏈,它是可以鏈接在一起的。 所以由此可見這個產業未來所發展的一個經濟產值是非常大的,那就英國的歷史來講,它現在的一個經濟產值理念,除了英國的金融業以外,文化創意產業在英國已經居位第二個最大的產業鏈了。 創意產業指的是源於個人創造力與技能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和取用創造財富並增加就業就會的產業。 隨著時代的發展,第三產業逐步壯大,一個詞頻繁的出現在當代經濟術語中,那就是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是創造力、智力所帶來的財產。它又是技術、經濟、文化的交融,同時它又是在時代的政治,文化,經濟背景下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包涵的是創造力,文化底蘊,知識產權。它是一種高風險,高附加值,資源節約生態型產業。
編輯本段同旅遊關系
12月17日,2008中國旅遊產業文化創意推介會在北京召開,奧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國家旅遊標准委員會委員李庚在會上透露,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中將有1000億元分配給文化旅遊創意產業,而這1000億元的專項資金大部分將用於重點旅遊景區基礎設施的改造和景區的創意規劃上。旅遊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推介會上熱議的焦點。 「旅遊最核心的東西是創意。」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最近在主持國家重大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他發現,中國的旅遊業正在慢慢轉型,文化與旅遊結合的需求越來越明顯。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張輝分析,中國旅遊過去的發展模式主要以景區為依託,旅行社團隊旅遊為運行方式,發展旅行社就行。但現在,中國由點線旅遊體系轉變成板塊旅遊體系,旅遊載體變成一個城市。以景區開發為主轉向旅遊目的地開發,得有相關產業配合,所以需要旅遊和文化融合形成新的業態:創意產業。
行業分類
1、信息服務業(8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代碼
信息服務業 (包括互聯網信息服務、軟體服務、廣播電視傳輸等) 互聯網信息服務 6020
基礎軟體服務 6211
應用軟體服務 6212
其他軟體服務 6290
有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6031
無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6032
衛星傳輸服務 6040
計算機系統服務 6110
2、動漫遊戲業(3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代碼
動漫遊戲業 動畫和漫畫業
網路游戲業
其他計算機服務(含網吧服務) 6190
註:由於目前動漫遊戲業尚沒有四位數代碼,且分別包含在其他專業技術服務(7690)與基礎軟體服務業(6211)中,所以很難對產業產值或增加值做出准確估計。鑒於目前動漫遊戲業總體上是以園區集聚發展為主,所以在行業統計時,以產業園區為單位進行分類上報,並再進行相應的調整。 3、設計服務業(11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代碼
設計服務業 (包括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廣告設計及咨詢策劃業等) 建築裝飾業 4900
工程勘察設計 7672
規劃管理 7673
工程管理服務 7671
其他專業技術服務(含工業設計及服裝設計業等) 7690
廣告業 7440
市場調查 7432
社會經濟咨詢 7433
其他專業咨詢 7439
知識產權服務 7450
其他未列明的商務服務 7499
註:其他專業技術服務(7690)包括利用電腦及相關軟體進行的設計活動,含工業設計及服裝設計業。為避免數據的重復計算,本部分在對其他專業技術服務(7690)統計時,要扣除動漫遊戲業的相關數據。 4、現代傳媒業(23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代碼
現代傳媒業 (包括印刷、廣播、影視、出版、發行等) 新聞業 8810
廣播 8910
電視 8920
音像製作 8940
音像製品出版 8824
電子出版物出版 8825
其他出版 8829
圖書出版 8821
報紙出版 8822
期刊出版 8823
書、報、刊印刷 2311
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 2319
記錄媒介復制 2330
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批發 6345
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零售 6545
通訊及廣播電視設備批發 6376
圖書批發 6343
報刊批發 6344
圖書零售 6543
報刊零售 6544
圖書及音像製品出租 7321
電影製作與發行 8931
電影放映 8932
5、藝術品業(15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代碼
藝術品業 (包括藝術品設計、製造及部分文化藝術活動等) 園林、陳設藝術及其他陶瓷製品製造 3159
雕塑工藝品製造 4211
金屬工藝品製造 4212
漆器工藝品製造 4213
花畫工藝品製造 4214
天然植物纖維編織工藝品製造 4215
抽紗刺訃工藝品製造 4216
地毯、掛毯製造 4217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製造 4218
其他工藝美術品製造 4219
首飾、工藝品及收藏品批發 6346
首飾、工藝品及收藏品零售 6547
貿易經濟與代理(藝術品、收藏品拍賣服務) 6380
文物及文化保護 9040
其他文化藝術 9090
6、教育培訓業(9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代碼
教育培訓業 中等專業教育 8433
職業中學教育 8434
技工學校教育 8435
其他中等教育 8439
普通高等教育 8441
成人高等教育 8442
職業技能培訓 8491
特殊教育 8492
其他未列明的教育 8499
7、文化休閑旅遊業(16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類別
文化休閑旅遊業 (包括旅遊休閑、運動休閑、其他相關服務、及部分文化藝術活動等) 旅行社 7480
野生動物保護(動植物觀賞活動) 8012
室內娛樂活動 9210
游樂園 9220
休閑健身?樂活動 9230
其他娛樂活動 9290
理發及美容保健服務 8240
婚姻服務 8260
攝影擴印服務 8280
療養院 8516
文藝創作與表演 9010
藝術表演場館 9020
群眾文化活動 9070
文化藝術經紀代理 9080
體育場館 9120
其他體育 9190
8、文化會展業(7個子類) 行業名稱 行業類別 行業代碼
文化會展業 會議及展覽服務 7491
圖書館 9031
博物館 9050
文具用品批發 6341
文具用品零售 6541
其他文化用品批發 6349
其他文化用品零售 6549
我也是學這一專業的,很新的、朝陽專業 ,希望可以幫到你。
願我們共同進步!!
『陸』 從相關資料來看創意這個詞是由台灣傳入大陸的在中國大陸最早應用於什麼
最早應用於廣告設計。
「創意」一詞出現在1984 年以後,從台灣地區傳入大陸,Creativity 和idea常被翻譯為創意。
創意一詞是從英文中翻譯而來的,Idea一詞英文原意為思想、意見、想像、觀念等,在詹姆斯韋伯·揚的著作中被譯作《產生廣告創意的方法》。
Creation,該詞由詞根「create」衍生而來,是名詞,意指創造、產生等,是被最廣泛認同的中文「創意」的來源。
(6)創意在中國最早運用哪個行業擴展閱讀
創意的起源
創——創新、創作、創造……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意——意識、觀念、智慧、思維……人類最大的財富,大腦是打開意識的金鑰匙;創意起源於人類的創造力、技能和才華,創意來源於社會又指導著社會發展。人類是創意、創新的產物。類人猿首先想到了造石器,然後才動手動腳把石器造出來,而石器一旦造出來類人猿就變成了人。人類是在創意、創新中誕生的,也要在創意、創新中發展。
創意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系統思維、模糊思維和直覺、靈感等多種認知方式綜合運用的結果。要重視直覺和靈感,許多創意都來源於直覺和靈感。
人類誕生開始,「創意」也就開始左右著人類的發展,那個時候沒有「創意」兩字,人類每一次的發明、創造都是在一定的環境、壓力、生存下產生的,否則面對自然界,人類應付突臨災害最原始也是唯一的辦法,只有像其他動物一樣,用瘋狂奔逃來躲避。
語言的創意讓人類變成了高級動物——直到人類發明、製造、運用了工具.並在這個開拓性技術過程中深化了思考,駕馭了語言,才與動物們有了質的區別。
『柒』 中國著名創意產業有哪些
創意產業有三個基點,一是它與文化——藝術、設計、體育和傳媒行業相關,二是它是新創業的有新的文化創意和運作方式的企業,三是從事創意工作的雇員超過先前同類行業10%。後一條甚至成了劃分是否成為創意產業的實操標准。 從經濟學角度進行研究,凱夫斯在其《創意產業》中,為創意產業歸納了七個特點: 1、創意產品具有需求的不確定性; 2、創意產業的創意者十分關注自己的產品; 3、創意產品不是單一要素的產品,其完成需要多種技能; 4、創意產品特別關注自身的獨特性和差異性; 5、創意產品注重縱向區分的技巧; 6、時間因素對於一個創意產品的傳播銷售具有重大意義; 7、創意產品的存續具有持久性與營利的長期性。凱夫斯的觀點抓住了創意產業的重要特點,是頗有見地的。 發達國家創意產業可以定義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意性內容密集型產業,它有以下三方面含義。 1、創意產業來自創造力和智力財產,因此又稱作智力財產產業。 2、創意產業來自技術、經濟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創意產業又稱為內容密集型產業。 3、創意產業為創意人群發展創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環境,因此又往往與文化產業概念交互使用。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文化產業包括:提供實物型文化產品和娛樂產品的活動,如書報出版、製作、發行等;文化服務和休閑娛樂服務,如廣播電視、電影、文藝表演等;文化管理和研究,如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圖書館、文化社會團體活動等;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所必須的設備、材料的生產經營,如文具、印刷設備、廣播電視設備、電影設備的生產經營等;與文化、娛樂相關的其他活動,如工藝美術、設計等。 根據《文化及相關產業指標體系框架》的界定,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行業為文化產業核心層,以網路、旅遊、休閑娛樂、經紀代理、廣告會展等為主的新興文化服務業為文化產業外圍層,以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的行業為文化產業相關層。 創意產業是「那些依個人創意、技能和天才,通過挖掘和開發智力財產以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根據這個定義,創意產業包括廣告、建築、美術和古董交易、手工藝、設計、時尚、電影、互動休閑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體,以及電視、廣播等諸多部門。 創意產業范疇、產品和服務 1、廣告 消費者研究,客戶市場營銷計劃管理,消費者品味與反應識別,廣告創作,促銷,公關策劃,媒體規劃,購買與評估,廣告資料生產。2、建築 建築設計,計劃審批,信息製作。3、藝術與古玩 藝術品古玩交易,包括:繪畫、雕塑、紙製作品、其它藝術(如編織)、傢具、其它大量生產品(如大量生產的陶制、玻璃製品、玩偶、玩具屋、廣告、包裝材料等)、女裝設計(含珠寶)、紡織原料、古玩、武器及防彈車、金屬製品、書籍、裝訂、簽名、地圖等零售,包括通過拍賣會、畫廊、專家現場會、專門店、倉儲店、百貨商店、網際網路的零售。4、工藝 紡織品、陶器、珠寶/銀器、金屬、玻璃等的創作、生產及展示。5、設計 設計咨詢(服務包括:品牌識別、企業形象、信息設計、新產品開發等),工業零部件設計,室內設計與環境設計。6、時尚設計 服裝設計、展覽用服裝的製作、咨詢與分銷途徑。 7、電影錄像 電影劇本創作,製作,分銷,展演。8、互動休閑軟體 游戲開發、出版、分銷、零售。9、音樂 錄音產品的製造、分銷與零售、錄音產品與作曲的著作權管理、現場表演(非古典)、管理、翻錄及促銷、作詞與作曲。10、表演藝術 內容原創,表演製作,芭蕾、當代舞蹈、戲劇、音樂劇及歌劇的現場表演,旅遊,服裝設計與製造,燈光。11、出版 原創,書籍出版:一般類、兒童類、教育類,學習類期刊出版,報紙出版,雜志出版,數字內容出版。12、軟體設計 軟體開發:系統軟體、合約、解決方案、系統整合、系統設計與分析、軟體結構與設計、項目管理、基礎設計。13、電視廣播 節目製作與配套(資料庫、銷售、頻道),廣播(節目單與媒體銷售)。
『捌』 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包括哪些內容
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stries,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強調一種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個人(團隊)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任務,全國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關政策支持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在各國定義不同,有稱為文化產業、創意知識產業、內容產業等。世界大力推動創意產業的國家有英國、韓國、美國、日本、芬蘭、法國、德國、中國、義大利、澳洲、紐西蘭、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和瑞士等。針對文化與創意麵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最早是在1997年由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工黨內閣所推動的創意產業,同一時期,遭遇亞洲金融風暴的韓國,在總統金大中主導下也開始從電影與數位等產業開始發展「文化內容產業」,並成立文化內容振興院與通過文化內容振興法。類似作法者,也包括澳洲、紐西蘭、歐洲諸國等。 而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別:
1.文化藝術
2.新聞出版
3.廣播、電視、電影
4.軟體、網路及計算機服務
5.廣告會展
6.藝術品交易
7.設計服務
8.旅遊、休閑娛樂
9.其他輔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