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還有那種白酒不是勾兌出來
原漿酒沒有勾兌。其它都需要勾兌。
市場銷售的瓶裝白酒都要勾兌,不然沒辦法保證產品穩定。白酒釀造過程是手工操作,每個窖池發酵都有區別,蒸餾出的白酒前後口感也不一樣,通過勾兌保持一致,才能利於企業發展。
Ⅱ 什麼牌子的白酒不是勾兌的
一般勾兌的酒比較便宜的,酒是勾兌的。茅台酒,汾酒,五糧液這樣的牌子不是勾兌的酒。再加上瀘州系列的酒都是不是勾兌的。
Ⅲ 哪種二鍋頭不是勾兌的
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特別愛喝酒的,如今我們能喝到的酒種類也特別多,平時喝得少的話,很多人都會選擇二鍋頭這類白酒,現在市場上二鍋頭的種類也很多,而且種類也很多,如果說到最火的二鍋頭,應該就數牛欄山二鍋頭和紅星二鍋頭了。
提到這兩種二鍋頭,有很多人是經常喝的,但還是有很多人分不清牛欄山二鍋頭和紅星二鍋頭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喝得好,哪個喝得好?增加了知識。
由於紅星二鍋頭是純糧釀制而成,所以口感也特別好,而且口感非常柔順,還有豌豆香就香,也非常濃郁,這種二鍋頭喝起來也不容易上頭,不過紅星二鍋頭的品種還是比較多,有些確實很好喝,但有些還是比較普通,不過味道好一些的話價格也會高一些。
那是兩種二鍋頭的不同之處,在選購時,我們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的,總的來說牛欄山二鍋頭的性價比比較高,紅星二鍋頭的味道比較好,那麼對於這兩種二鍋頭,您對它們還有什麼了解呢?亦可留言分享。
Ⅳ 有哪些酒不是用酒精勾兌的
台灣高粱酒就是純糧食釀造的,純糧固態發酵的酒,自然發酵,自然培甜,自然老熟。喝了第二天頭不疼,口不幹。而酒精勾兌的酒是液態發酵,液體食用酒精或者少部分糧食酒做基酒,加入適量食用酒,勾兌而成的酒。
Ⅳ 有沒有未經勾兌的白酒
當然有了,而且還有很多要看,買酒的時候上面寫的是不是固態發酵酒,如果是固態發酵酒的話都是。糧食的白酒。
Ⅵ 哪些白酒沒有勾兌
像這些國際品牌的白酒都是沒有勾兌的茅台,還有海瀾之家,這些都是沒有勾兌的,非常知名的品牌。
Ⅶ 市場上有哪些不勾兌酒精的白酒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酒精。
酒精,化學上的叫法叫乙醇,可以用發酵法、乙烯水化法、煤化法、聯合生物加工等方式製成。乙醇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低毒性,純液體不可直接飲用;具有特殊香味,並略帶刺激;微甘,並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酒精按生產使用的原料可分為澱粉質原料發酵酒精、糖蜜原料發酵酒精、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按產品質量或性質來分,又分為高純度酒精、無水酒精、普通酒精和變性酒精。食用白酒的濃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數有60度以上),白酒經分餾提純至75%以上為醫用酒精,提純到99.5%以上為無水乙醇。
度數越高,酒精對人體傷害越大。酒精中毒就是指體內酒精成分攝入過多,越高度數的酒,越容易酒精中毒。(國外有一種號稱「生命之水」的伏特加酒,度數達到96度,堪稱世界上最高純度的烈酒了。主要原料是穀物和薯類。"由於比醫院等用的一般消毒用乙醇度數還要高,緊急時刻可以作為消毒葯用。同時,著火點很低,非常易燃,喝酒的時候不能吸煙,要禁火。一般96%的伏特加是用來調酒和點火的,最好別喝。有些人為了尋求刺激,體現標新立異,這么高度數的酒一口悶,直接把自己送醫院了)
關於石油提煉酒精,這是真的可以,石油中可以提煉出乙烯,而乙烯可以作為製作乙醇的原料,乙烯通過水解可以得到乙醇。
只要是酒,必然含有酒精成分。不過日常飲用的酒內的酒精不是把乙醇加進去,而是微生物發酵得到的酒精。而酒精酒則是是用食用酒精兌水(用工業酒精兌水製成的就是假酒,且危害性相當大),而不是用傳統發酵法來釀酒。所以酒精酒和純糧酒在組成成分上差別很大。
酒精酒,用化工方法得到,由乙醇和水及各種化學物組成;純糧酒,由純糧釀造,微生物發釀得來,裡面含有各種有益脂類,醇類及天然有機物。嚴格符合國家規定的食用酒精兌成的酒有口感差、味道不怎麼好、喝醉之後頭痛、喉嚨乾等,用純糧酒釀造的酒酒不會或者說比較少這些問題。我們喝酒喝的又不是酒精,而是酒裡面含有的各種酶、酯類物質,以及糧食釀造留下的精華,所以大家才想要純糧酒,而反感酒精酒、勾兌酒。
綜上,正式回答題主問題。市面上不含有酒精的酒是沒有的,不勾兌酒精的酒倒是有很多。勾兌是釀酒程序里的一道工藝,傳統里叫做「勾調」,基酒加入其他的酒調和,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勾調成酒師想要的那一種味道,可以說,多多少少有一些玄學的成分在裡面。
勾兌酒並不可怕(勾調是好酒調成必須經過的程序),用酒精兌水的酒精酒也不可怕(也就口感比不上傳統酒,安全性甚至超過),可怕的是用工業酒精勾兌的假酒、有害酒。
市面上不勾兌酒精的酒還是很多的,茅、五、劍、瀘等名酒好酒,大酒廠生產的酒,為了維持酒的本質特色,以及愛惜自身口碑,堅持用傳統工藝釀造,都是不勾兌酒精的。勾兌酒精的一般是小作坊急功近利,或者為了節省成本,勾調不同量的白酒,更甚者純用酒精勾水,一粒糧也沒有,酒精全是乙醇,缺少糧食白酒中60多種營養成份,對飲酒者身體健康有傷害!
大家購買酒的時候認清楚品牌很重要,不要為了節省一點小錢而上了不良商家的當。不過也要有一雙看破假酒的「慧眼」,有些披著名酒廠外衣的牌子,其實連酒廠大門朝哪兒開他都不一定知道。試問一句,9.9包郵的茅台,你敢喝嗎?
首先我要強調「勾兌」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勾兌是指白酒生產過程中一項重要必不可少的過程。為了回答得更為准確全面,除了重新學習查閱了相關資料,回答也綜合引用了一些我認為講得好的觀點論斷。在此聲明,若認為拙作侵權請告知即刻刪除。按教科書上的權威解釋「勾兌」是指把具有不同香氣和口味的同類型酒,按不同比例摻兌調配,起到補充、襯托、制約和緩沖的作用,使之符合同一標准,保持成品酒一定風格的專門技術。
以醬香型白酒的生產為例,到取酒這個環節因為要取7次原漿酒,而每一輪次的原漿酒口感、度數都不同,要達到最佳品飲狀態,就需要有經驗的釀酒師傅把不同輪次的酒按不同比例摻兌調配,有的為了讓酒的品質更好甚至不惜加進存放多年的老酒進行勾調。比如醬香博物館館藏酒,除了用少許原漿酒以外,就基本上是全用多年的老酒,而且還是用不同廠家的老酒進行勾調,所以博物館酒才說自己是「集醬酒大成,譜古韻新章」
只是這樣做的成本比較偏高,博物館酒是小批量,是「生產年份即為限量瓶數」的酒(2017年生產就只生產2017瓶),不進入市場銷售,純粹是供圈內藏家和朋友接待飲用,所以相對容易操作也承擔得起生產的成本。但大多數廠家是要進入市場流通銷售的產品,很少有為消費者調制這種小眾酒的,不是說不具備生產能力,是賺不了什麼錢。
回到問題本身,應該說用酒精勾兌的酒也是酒,是指用食用酒精加上一定的水和調味酒勾兌出來的白酒。據資料顯示,「這種新工藝白酒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主要以甘蔗和甜菜渣、木薯、番薯、馬鈴薯、玉米等製造出酒精,然後將酒精和酒糟混蒸,加入發酵白酒的香氣和滋味,再加入增香調味物質,模擬傳統糧食白酒的口感勾兌成的白酒。
為了劃清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與新工藝白酒的本質區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委員會早就制定了《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審定規則》,從「純糧白酒」定義、各種釀酒糧食原料的最高國家標准,到原料質量、生產條件、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都作出了科學、明確而嚴格的規定,只有完全達到該《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審定規則》要求的產品,才能貼上「純糧白酒」的標志。
不同的僅是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工藝復雜、配糧講究、周期較長、成本較高,如果某一酒廠要在短期間內提高產量困難極大。新工藝白酒的理化指標雖然可以達到國家食品衛生標准要求,完全可以保證食品安全,但由於技術的局限性,新工藝白酒的口感普遍不如傳統工藝釀制的白酒口感好,加之生產成本相對較低,所以生產企業一般將新工藝應用到低檔產品的生產上,只有超高端白酒和高端白酒才談得上是純糧釀造。
新工藝白酒勾兌也有它有利的一面,比如可以節約成本、降低消耗、減少污染。而消費者往往一聽勾兌的酒就是假酒,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對此,白酒企業也有一定的責任,有的白酒企業明明不是純糧酒,但卻打著純糧酒的招牌,讓消費者產生誤解。消費者應該明白,純糧食酒和勾兌酒只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食品衛生標准,那麼二者之間在理化指標上是沒有差異的,不同的只是釀酒的工藝。」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家相關部門頒發制訂的市場上目前主要幾種香型白酒傳統工藝純糧固態發酵法和新工藝酒的標識代碼,通過產品標准號來分辨「酒精酒」和「純糧酒」
液態法GB/T20821:這是食用酒精勾兌的;
固液法GB/T20822:這個是用不高於30%的固態純糧基酒+食用酒精+香精+水勾兌出來的;
固態法:真正的糧食酒。
因此,要想區分市場上哪些酒不是用酒精勾兌的酒,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通過以上幾個執行標准代碼就可看出。
有點不確定你清楚不清楚不勾兌酒精和不勾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先要確定到底問的是啥,市面上有不用酒精勾兌的酒,但幾乎沒有不勾兌的酒,酒廠要保證酒的口感,和大量的產量,就必須流程化產酒,普通的的酒廠採用小曲釀造的基酒,好的酒廠自己釀基酒,比如茅台。差的酒廠就直接用酒精勾兌了。但這些不管怎麼勾兌的酒一般也是滿足國家生產標準的。
我國白酒生產標准分為固態法,固液法和液態法,固態法不含酒精釀造,固液法含有一定酒精,液態法就是直接用酒精勾兌。
但固態法也有區分,普通廠家的固態法白酒採用的小曲基酒工藝要求低,出酒量大,但口味不佳,四川東北等地均有大量釀造,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白酒廠家將基酒買回來,根據自己的需求,添加各類酯醇進行提香,再使用麥芽糖或糖精類調味劑提升口感,後加入增稠劑提升掛杯度。
只有好的酒廠自己釀造基酒,雖然使用的是大麴固態法,但也已經產量化了,沒有了古法酒的那種味道了,所以陳化後用一點老酒勾兌新酒再加入合規的酯醇以希望達到古法大麴酒的神韻,但總是差了那麼一點。
想喝真正的大麴古法釀制的好酒是要看緣分的。產量低不說,基本都不會流通到市面上來,可謂千金易求,一口難嘗。你只有和喝了真正的大麴古法酒,才能知道真正的酒原來是這個味道的。首先,糧食大麴古法固態法釀造,決不會添加酒精,酯醇,糖精增稠劑,香味一聞就知道是完全自然的香。沒有勾兌的情況下口感香度都超越知名勾兌酒,這樣的酒空杯留香,而不是勾兌酒杯底化學臭。但這樣的酒市面上基本買不到了。就算有所謂的糧食酒,也大多數都是小曲工藝,和古法大麴天壤之別。酒精度數封缸時不能低於55度,民國以前的標准。秦良造老酒是近幾十年唯一遇到的符合真正固態古法考究的好酒,有幸嘗過一次,原來百年前的味道是這樣的啊。老師傅快八十歲了,祖輩兩百年來基本只為高官顯貴制私酒,市面基本買不到,剛釀好基本就被封缸了。真可謂萬宗歸秦!八百年茅台酒,三千年秦良造!
如今已經是一個不能缺酒、少酒的時代了,市面上的白酒品牌也是越來越多了,而假酒、勾兌酒精的白酒也是不斷出現,要說目前市面上有哪些不勾兌酒精的白酒,這也是很說清楚的,目前要說有哪些不勾兌酒精的白酒,那就是醬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主要是以小麥、水、高粱為原料,由天然發酵釀造而成的純糧酒,是天然產品,由於醬香酒的釀造工藝復雜特殊,所以即使有人想通過添加合成劑做假也無從作手,如今醬香型白酒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喜愛,許多白酒企業都紛紛玩起了醬香型白酒,如今市面上除了茅台酒之外,還有黔小驢醬香小酒(與茅台酒具有相同的釀造工藝,產於茅台鎮)、郎酒、習酒、貴酒等眾多醬香型白酒品牌。
在購買白酒的時候,我們除了認白酒品牌之外,還得正確的識別優質白酒的鑒別方法!才能使我們在購買酒的時候購買到優質白酒。
勾兌現在被普遍認為是一種貶義詞,其實勾兌是釀酒過程中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藝,以酒勾酒。
勾調一直是釀酒過程中比較神秘的工序,勾酒師憑借自己的味覺進行搭配,把不同輪次的酒調在一起,尋找味道之間的平衡與層次感,勾調包括:盤勾、調勾、品勾。
盤勾:入庫第二年,將相同年份、相同輪次、相同香型特點、相同質量等級的基酒混合在一起。
調勾:入庫第三年對盤勾過的基酒進行品嘗和檢測,用優質的陳年老酒進行調整和平衡,使基酒更加完美。
品勾:入庫第四年經過調勾後的基酒進行成品酒的勾兌,將不同年份、不同輪次、不同特點的多種基酒,按照科學比例精心勾調成質量穩定的優美醬香酒。
Ⅷ 哪些白酒不是勾兌的
看執行標准判斷是否摻入酒精:
1、執行gb/t10781.1,gb/t10781.2,gb/t10781.3
都是傳統釀酒工藝勾兌的。
2、執行gb/t20822是純酒精勾兌的,執行gb/t20821是酒精與傳統釀酒混合勾兌的。
Ⅸ 哪種白酒是純糧食釀造的不是食用酒精勾兌的回答越詳細越好!謝謝。
四川仙潭酒廠的潭酒和仙潭酒 醬香酒生產周期較長,每年重陽開始投料,同批原料要歷時一年,經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再經3年以上酒庫存放,最後精心勾兌,普通型醬香成品酒方能包裝出廠。整個過程耗時至少5年,所以普通型醬香酒一出廠,就可以說已經是5年的「年份酒」了。 醬香酒工藝特殊之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在於必須「長期陳放」,經過一年制酒,生產出來的醬香酒新酒就進入「長期陳放」階段。新酒入庫,要進行精心照料。要根據氣候來調節庫內空氣對流、擦拭酒壇,讓其晶瑩發亮到照得見人的程度,而且還要保持地面清潔,不能有水漬,以便及時發現和掌握酒壇的滲透情況。新酒入庫一年後,便進行「盤勾」,接著再陳放,達到3年,酒才基本老熟。
醬香酒由特殊工藝組成,還有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精心勾兌」,好的白酒都需要勾兌。白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醇類物質,也還有微量的酸、酯、酮、酚等物質成分。正是這些成分之間的量比關系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因此,一般的企業都需要製作「調味酒」,通過調味酒來保持各種成分的平衡,從而保證其酒的質量和風格。醬香酒有不同年份酒、不同香型酒、不同輪次酒、不同酒精濃度的酒,完全依靠和採用以上不同的老酒來完成,因此不需要添加任何香氣物質,保證了醬香酒純天然的特點和最終形成醬香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的獨特風格。不了解白酒生產工藝的消費者有一個認識誤區,勾兌就是香精、酒精和水的勾兌,這是對勾兌的誤解,有必要加以澄清的是,醬香酒的勾兌,通俗說,它的勾兌是用「老酒」勾調出廠酒。正因為醬香是天然釀造、老酒勾兌,沒有外來添加物質,所以能夠長期存放(包括出廠的瓶裝酒),越陳越香。俗話說,「老酒陳醋。」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如果就口感風格而言,並非所有的白酒都是越陳越好。白酒生產的實踐表明,幾乎所有的白酒陳放久了,都會出現「陳味」或「老酒味」。而醬香型白酒在風格上強調的就是醬香突出,「陳味」或「老酒味」的出現,反而有助於這一風格的體現,客觀上增添了醬香型白酒越陳越香的效果。對於其他香型的白酒,「陳味」或「老酒味」則是一種與其主體香不協調的味道,會對其口感風格造成一定影響,它們的工藝規定儲存期都不太長。
陳年醬香酒在外觀上、口味上、理化指標上都有非同尋常之處。一般來說,陳年醬香酒色澤更微黃、餘味更長,老酒味濃郁,固形物多,醬香酒需要長期儲存,長期儲存的醬香酒質量更好,可以說,醬香酒越陳越香,其特殊工藝是醬香酒具有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醬香酒多輪次發酵、長期儲存,標准體系非常復雜,要勾兌出色、香、味俱佳,口感風格相對恆定的醬香酒,要用少則三四十種,多則100多種,甚至更多不同年份、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精度的酒樣來調配融合,「精心勾兌」最集中地體現了醬香酒工藝將精確技術。醬香酒經過長期陳釀和精心勾兌後,不僅香味香氣成分組成十分復雜、豐富、協調,而且酒體蘊涵有多種有益健康的微量成分。醬香酒不能等同於普通白酒及其他名酒和洋酒。
醬香酒經高溫蒸餾和三年以上陳釀後,容易揮發的小分子物質已經通過化合反應生成大分子物質;醬香酒在陳釀過程中損失率高達3%左右。另外,醬香酒蒸餾時的接酒溫度高達40℃以上,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如醛類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質。醬香酒的接酒濃度為52%~56%(v/v),而其他蒸餾酒接酒濃度可達67%(v/v)以上,然後加水加漿稀釋到所需濃度,如40%(v/v),38%(v/v)等。因此,醬香酒中易揮發物質相對較少,不易揮發物質相對較多,對人的剌激小,飲後不上頭,不辣喉,不「燒心」。這是其它任何蒸餾酒所無法比擬的。
醬香酒含有大量的酸類物質。由於酒精相對容易揮發,所以接酒時開始酒精度高,後面越來越低,而酸相對來說不易揮發。醬香酒的標准規定酸度為1.5~3.0g/L,而其他有些白酒規定酸度是0.5~1.7g/L。醬香酒所含的酸類物質是其他白酒的3~4倍,而以乙酸、乳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有利於人體健康。
醬香酒的天然酚類物質多。醫學界認為葡萄乾紅酒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其原因就是酒中含有大量的酚類物質。根據白酒專家分析,醬香酒中的酚類化合物是其他名優酒的3~4倍。
醬香酒的酒精濃度為53%(v/v)左右,是世界上所有蒸餾酒中最科學的酒精濃度。而國內外其他白酒,如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名酒,其傳統接酒濃度都在65%(v/v)以上,有的高達67%(v/v),然後加水降到需要的濃度。很明顯,這些名牌蒸餾酒在酒精與水的締合上,不能與醬香相比。世界上有一個經典的科學實驗:53.94mL時的純酒精加49.83mL水,混合物體積不是103.77mL,而是100mL,體積減少了3.77mL。這說明,酒精濃度在53%(v/v)時水分子和酒精子分子締合得很緊密。因此,醬香酒的傳統酒精濃度是非常科學、合理的,再加之要經三年以上的貯存,所以醬香酒較柔和,酒度高而不烈,對人體的刺激小,有利健康是可想而知的。
醬香酒是天然發酵產品,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完全靠用不同輪次、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醬香型、醇甜香型、窯底香型三種典型體醬香酒精心勾兌而成,所以醬香酒中的香味香氣成分及相互比例也很科學、合理。而其他中外名蒸餾酒,則必要時需添加外來物質。
醬香酒中可能有保肝物質存在。北京醫科大學一位內科肝病和病毒分子學專家親臨醬香考察後說:醬香酒具有保肝功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人們所用的一些葯品、保健品等相當一部分就是微生物發酵的產物。醬香酒通過科學的、自然的發酵過程,可能產生一些非常復雜的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很可能對人體的健康有益處。
醬香酒富含各種營養成分,檢測分析表明,醬香酒中含有人體必須的1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