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多少年
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2061年。
中國封建社會是指從中國古代戰國時代中期開始,到清朝後期(鴉片戰爭前)結束的歷史時期,其起止年限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封建社會則是由馬克思定義的,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中世紀的歐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國就是這種社會形態。
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1、在經濟上,私人土地所有制佔主導地位;
2、在政治文化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
4、在社會結構上,是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宗法等級制度。
(1)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多久擴展閱讀:
封建社會的形成方式:
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統治其他階級的根本即為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西方,所有土地屬於國王,國王把土地封給貴族、功臣,貴族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給親信,如此下去。而在中國,自從商鞅變法起就實行土地私有制,地主對轄內土地擁有絕對支配權,可以任意買賣。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地主佔有土地,趕走原來的土地所有者(即農民),然後把土地租佃給這些無地農民,由農民自行開發與耕種,繳納地租。在西方封建社會時期,封建領主不僅佔有農田,還把原來生息在這片領地上的農民也囊括入自己的帳簿,使大批農民淪為農奴。
中國封建社會里,農民們名義上有獨立的人身,但實際由於各種原因,農民根本沒有自由。在西方,農奴則被視為領主財產的一部分,與奴隸類似,但農奴只可使用不可買賣。
並且,西方封建主和中國封建主都擁有很大權利,可以制約國王。每一個大的封建主在自己轄內都擁有軍隊,儼然一個「國中國」。
⑵ 中國有多少年封建社會
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將近2400年的歷史。中國封建社會是從戰國時期,也就是從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這一段時期
⑶ 中國封建大概統治了多少年
中國封建大概統治了2000多年。
封建社會:指實行封建制度的社會狀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封建社會」是指地主或領主佔有土地並剝削農民或農奴的社會形態,西方學者的「封建社會」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是一種國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種「社會」,屬於政治制度范疇。
地主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的自然經濟是以土地為基礎,農業與手工業結合,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具有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滿足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結構組織。
中國的封建社會正式開始於公元前221年,結束於公元1953年。也就是自秦朝建立開始,至土改結束。
⑷ 中國封建社會是什麼時候開始是什麼時候衰敗的
中國封建社會是在春秋末到戰國時期進行建立的,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後開始完全確定,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封建社會才最終結束。而中國的封建社會將近持續了2400年的歷史。
最後去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變,總的來說負面意義會更大一些,是在一些案例上,會有一些積極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正常發展。所以對比歷史,在當代的我們也能夠很好的去進行學習。
⑸ 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多少年
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將近2400年的歷史。中國封建社會是從戰國時期,也就是從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這一段時期。地主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
(5)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多久擴展閱讀:
封建社會形式如下:
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統治其他階級的根本即為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西方,所有土地屬於國王,國王把土地封給貴族、功臣,貴族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給親信。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地主佔有土地,趕走原來的土地所有者,然後把土地租佃給這些無地農民,由農民自行開發與耕種,繳納地租。中國封建社會里,農民們名義上有獨立的人身,但實際由於各種原因,農民根本沒有自由。
⑹ 中國封建社會時間,開始與結束
中國封建社會是指從中國古代戰國時代中期開始,到清朝後期(鴉片戰爭前)結束的歷史時期,其起止年限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①在經濟上,私人土地所有制佔主導地位;
②在政治文化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
④在社會結構上,是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宗法等級制度。
在根本上動搖封建統治的,就是對其生產關系的破壞,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命都是旨在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從而改變整個封建制度)的階級斗爭。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生產關系——僱傭勞動力。
最早的資本主義誕生於當時商品經濟發達義大利,如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區。
代表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是以商品交換與商品生產為核心的商品經濟。由於生產的目的由單一滿足轉變為向社會提供產品,從而決定了生產關系將有別於原有的封建制度。
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原有的自然經濟受到沖擊,開始解體,農民與手工業者開始喪失生產資料,成為無產階級,再由工廠主——最早的資產階級與他們簽訂僱用協議,形成新的生產關系,僱用勞動力。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對原有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進程,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有能力掃清一切有悖於發展資本主義的因素,如「天賦神權」、「三綱五常」等思想,男耕女織等生產結構,最終推翻封建社會,建立資本主義國家。
⑺ 中國封建社會在什麼時候開始的
兩種說法:
1、中國史學界觀點普遍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始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建立秦朝開始,這是繼承了前蘇聯的史學研究體系得出的結論,即分辨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是以當時的社會生產關系、生產發展水平等為根據。
2、採用郭沫若的觀點,春秋戰國時代,隨著鐵器的出現,農業生產力有了提高,土地私有化程度提高,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直至1912年清朝被推翻。
許多文獻記載:
中國封建社會是指從中國古代戰國時代中期開始,到清朝後期(鴉片戰爭前)結束的歷史時期,其起止年限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許多中國大陸及西方史家並不認為中國有過嚴格意義上的封建社會(分封制度),或者認為中國封建制僅限於先秦時期(請參見分封制)。但根據馬克思主義史學(原本,馬克思本人曾聲明馬克思主義史學僅適用於西歐,不適用其他國家文明社會,但其後的列寧、斯大林等人想將這一史學思想推向全世界),此一獨特史觀認為歷史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經歷過封建社會時期,如歐洲從9世紀到大約15世紀,都算是封建社會時期。而中國從戰國時期開始,也歷經很長的封建社會時期。
⑻ 中國的封建社會大約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
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在東周時期。
國內學者套用馬克思關於社會類型的分類,對中國歷史進行分類,其實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封建的政體一般是採取聯邦分封制。中央國王與諸侯王的地位不會很懸殊,中央國王一般是象徵性的,只是遇有外敵入侵時,諸侯王有支援的義務,平時諸侯王需要向中央國王進貢。中央國王對諸侯王的封地無所有權,諸侯王有自己的土地、軍隊、臣民。而諸侯王對其下面的公卿的領地也沒有所有權。由於政體的聯邦性質,以及思想的開放性,使得封建社會的思想較為多元化,聯邦體內各國的思想家都相互遊走傳播思想。
中國東周時期擁有封建社會的顯著特徵。東周才是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
專制的政體一般採取的是中央集權制。國內任何人或者物都歸皇帝或者一小部分人所有。秦朝以及後來的諸朝都屬於專制社會。
另外,封建社會的最高首腦一般稱為國王(周平王、周幽王等),而專制社會的最高首腦稱為皇帝(秦始皇、漢武帝等)。
所以,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在東周時期,起止時間大約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前221年(秦國統一六國)。中國封建社會歷經5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