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珠穆朗瑪峰上有多少死屍
珠穆朗瑪峰是地球上的最高點,也正是因為它如此獨特,人們從1953年埃德蒙?希拉里先生成功登頂開始,就一直不斷想要攀上峰頂。珠峰峰頂位於尼泊爾境內,海拔8850米。整座山峰橫跨尼泊爾和中國西藏地區的邊界,峰頂氣候非常惡劣,因此登山者們在除五月、六月之外的時間段內很難成功到達。即使在噴射氣流北移的五月和六月,山裡的氣候仍然十分嚴峻。2008年5月期間的日均最高氣溫為零下27攝氏度,風力為每小時81千米。
每年的其他時候,尤其是當噴射氣流直接從峰頂經過之時,風力可達到颶風的強度——每小時189千米,氣溫可達零下73攝氏度。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探險者無功而返了。
可是即便如此,探險的精神還在一直延續,但這種精神不好的一點是,人們隨時可能因此送命。珠穆朗瑪峰新聞報估計,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頂,同時也有189人命喪途中。如果你有幸成為每年成功登頂的大概150人中的一個,那麼在這條路上肯定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死屍。
喪命在嘗試登頂路上的189人中,大概有120人的屍體還留在那裡。這對於那些後來人來說是一種可怕的警示。至於為什麼不能把這些四散的屍體移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真的是太危險、太有難度了。到達珠峰頂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東西都不可比擬的身體挑戰。將死者或迷途者抬下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甚至整個隊伍不得不在山上過夜,事實上這種營救努力近乎於自殺。
大多數的屍體都散落在「死亡區域」,也就是位於最後的大本營之上,大約海拔8000米的地方。沒有人曾研究過具體的死亡原因,但是疲勞和天氣情況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的屍體都是即刻凍住的,登山的繩子還纏在腰間。還有一些屍體有不同程度的腐爛。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一些有經驗的登山者會盡可能的埋葬路旁的死者。我國登山隊每年都長途跋涉,清理120噸左右的垃圾,在清理過程中,登山隊准備將任何可以安全接觸到的屍體搬運下山。
2007年,英國登山者伊恩?務多回到珠穆朗瑪峰埋葬他登山途中遇到的3名死者。其中之一,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安森特衛的女性,在務多第一次登山時她還活著,她對務多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丟下我」。但殘酷的現實是,務多無法在不危害自己和隊友的情況下為她做任何事,不得不把她一個人留給死亡。
近十年來,由於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攀爬珠穆朗瑪峰已經安全得多。衛星電話可以幫助攀爬者與大本營隨時保持聯系,獲取及時的天氣信息。人們能夠對攀爬用具的型號和數目更好的運用也大大降低了死亡人數。1996年,共有15人死於途中98人成功登頂。而十年後的2006年,11人死於途中400人成功登頂。過去56年的總死亡率是9%,而2004年時已經降低到4.4%。
(答案整理自博聞網)
Ⅱ 登珠峰死了多少中國人
珠穆朗瑪峰新聞報估計,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頂,同時也有189人命喪途中,其中中國人也有就不到10個,因為無法營救或者帶回,所以國家不願意在此數據上進行詳細統計。
珠穆朗瑪峰(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它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南部在尼泊爾境內,頂峰位於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
(2)中國登珠峰死了多少人擴展閱讀: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非常復雜。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
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在這些山脊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k㎡,平均厚度達7260米。
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
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被稱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有兩個高度:登山者登上的是總體高度,尼泊爾等使用登山者採用的雪蓋高(總高)8848米(29029英尺),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質高度)為8844.43米,2010年起承認兩種高度的測量數據。除了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
Ⅲ 多少人為登珠峰死了
倆!
男人,女人!
Ⅳ 登珠峰的死過多少人
1921年,英國登山隊在查爾斯·霍華德·伯里中校的率領下首次從我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於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我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我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台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1933年,由十六人組成的英國登山隊(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我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後來他又僱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後,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1935年,由七人組成的英國珠峰登山隊(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我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1936年,由十人組成的英國珠峰登山隊(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後返回(註: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1938年,由七人組成的英國珠峰登山隊(隊長葛·狄爾曼)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僱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我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後也失敗而返。上述幾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1950年以後,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後返回。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僱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後,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後,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於天氣變壞而失敗。1953年5月29日: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埃德蒙·希拉里(紐西蘭人)和丹增·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8000米的那個尼泊爾向導)。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後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並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後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這次登山中,中國登山隊共有29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13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於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1963年,美國珠峰登山隊(隊長諾曼·迪倫弗斯)採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後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1975年5月27日,我國九名登山運動員從北坡登上珠峰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於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後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9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後,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後,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800米的很陡峭的岩壁(也稱岩石牆)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8000米以上敢於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岩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日本隊之所以兵分兩路,而且敢於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岩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後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後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11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於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後,宣告失敗。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8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後,宣告失敗。1972年秋(9至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後,由於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1973年春(2至5月),義大利軍事登山隊,在義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義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於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4人), 一共8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義大利軍人有60人左右,是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僱用了300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義大利軍事登山隊的登頂路線,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後還是採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1973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於海拔8000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8000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岩壁,結果被迫採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於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1974年春,由16人組成的西班牙珠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於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10名法國人組成,僱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製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准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至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5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1975年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同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隊員登頂,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一支由15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於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於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鍾。日本女隊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難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至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7名女隊員和23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後,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後表示,「以後再也不幹登山這種活動了!」1975年,中國珠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7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餘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後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後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8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後,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8050米到8
Ⅳ 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死亡人數
31失敗,53成功,15個國家參與攀登.
Ⅵ 爬珠峰的死亡率是多少
從1896開始陸續的有1584名登山運動者相繼登山,結果有395位中外探險者遇難,還有些不知名的運動員也有遇難,所以一般是14.8%左右。
但是近十年來,由於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攀爬珠穆朗瑪峰已經安全得多。衛星電話和攀爬用具運用大大降低了死亡人數。1996年,共有15人死於途中98人成功登頂。而十年後的2006年,11人死於途中400人成功登頂。過去56年的總死亡率是9%,而2004年時已經降低到4.4%。
氣候是導致登山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珠穆朗瑪峰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的四分之一,經常刮七八級大風。十二級大風也不少見。風吹積雪,四濺飛舞,彌漫天際。珠峰地區及其附近高峰的氣候復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化莫測,更不用說在一年四季之內的翻雲覆雨。雖然如此,仍有不少人在在為了登上世界之巔而努力著,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血肉悲歌。
Ⅶ 登上珠峰共有多少人
已經有大約1800人從尼泊爾一側登上珠峰,超過200人在登山時遇難.
包括中國的64人(56男8女).
首次有人登頂是在自1953年.
年紀最大的是日本男子登山者石川富康65歲,日本的渡邊玉枝63歲.
在同一天內最多有62人登頂成功,這一天是2002年5月16日.
Ⅷ 1975年登珠峰犧牲多少人
5月27日11:00,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頂峰。測量登山隊的隊員於5月24日14時15分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出發,連續奮戰69個多小時後終於如願。
而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次珠峰測量歷時7.5個月,歷經缺氧、物資缺乏、隊友犧牲等重重困難,最後取得的數據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這就是著名的1975年珠峰測量。
1975年3~5月,由國家測繪總局與總參測繪局共同組建測繪分隊,在登山隊的協助下,對珠穆朗瑪峰高程再次進行測量,這次測量是在1966~1968年測定的基礎上進行補測,以提高珠峰高程精度。著名的1975年珠峰測量,歷時7.5個月。
1975年3月中旬,由登山探險者、測繪工作者、氣象工作者、後勤工作者、警衛戰士等組成的400多人的大隊伍,在中國登山隊長史占春的帶領下,浩浩盪盪地來到珠峰腳下扎營露宿。這次攀登珠峰,要讓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珠峰頂上,並拍攝和拿回頂峰上的各項第一手科學考察資料,其中在頂峰豎立測量覘標是主要任務之一。
1975年中國登山隊珠穆朗瑪峰測繪分隊
1974年底中央批准再測珠峰,1975年初組建49人構成的測量分隊,包括38名測繪官兵和11名地方測繪工作者,另有民工25人。
2月,測量分隊出發赴珠峰地區作業,3月21日,趕在登山隊員攀登珠峰之前,從絨布寺大本營出發,把大地控制網推向珠峰北麓的東絨布、中絨布和西絨布3條大冰川。
4月初,組建北坳觀測組,執行重力測量工作。4月8日,陳順斌、王玉琨、吳泉源、郁期青、普布、徐東升、大扎西7人,日出冰上行,夜來雪中卧,登上了7007米的「天險」北坳,夜間冒著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冰裂和雪崩的危險,進行重力測量,完成了海拔7050米處的重力測量和航測刺點。
Ⅸ 2020年11月大連有多少人登珠峰死了
2020年11月大連人登珠峰。死了多少人,這個官方也沒有發布,我們不能亂說。
Ⅹ 中國有多少人攀登上珠穆朗瑪峰死亡率是多少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我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這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餘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後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後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後,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從此,不斷有更多的中國人登臨珠峰峰頂。中國的進步和強大,使中國登山者逐漸成為世界珠峰登山運動中的主導力量之一。 1988年,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國的3名隊員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頂,次仁多吉創造了在頂峰無氧停留99分鍾的世界紀錄。 1990年,中國、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美好願望。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在這次登山中先後站到了頂峰上。 1993年,海峽兩岸的6名登山運動員首次攜手登上珠峰,在歷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頁。吳錦雄成為第一位登頂珠峰的台灣同胞。 在之後的1996年和1997年,中國先後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開展聯合攀登活動,4名藏族隊員登頂,其中次洛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學生,大齊米、開村成為兩次登過珠峰的人。 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隊10名藏族隊員一次全員登上珠峰,並在8848·13米的頂峰採集到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聖火火種。這是一次充滿智慧和奇想的壯舉,是12億中國人滿懷信心走向新世紀的見證。桂桑成為世界上首位兩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為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不僅僅是專業隊員的專利,近年來不斷有業余愛好者挑戰珠峰。2000年,中國第一個民間單人挑戰珠峰的黑龍江勇士閻庚華於5月21日登頂,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難。 2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漢終於單人挑戰珠峰獲得成功。 2003年,中韓聯合登山隊和2003中國珠峰登山隊的14名中國隊員分別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是小齊米、普布卓嘎(女)、倉木拉(女)、尼瑪次仁、梁群(女)、陳俊池、阿旺、普布頓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羅申、王石和劉健。 2008、5、8日奧運火炬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