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蛇有多少種

中國蛇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2022-08-16 05:03:52

『壹』 中國一共有多少種蛇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大約有蛇219種,其中毒蛇有50多種,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上劇毒蛇10多種,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10毒蛇;其餘的為毒蛇和無毒蛇。

『貳』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蛇

今世界上的蛇約有3000種,其中毒蛇有650多種。中國蛇類216種,毒蛇65種。

十大劇毒的蛇

1.銀環蛇

俗稱:銀腳帶、過基峽。銀環蛇是劇毒蛇。吃飽後常在路邊休息,拂曉時才回窩,夜行人路過常被咬傷。銀環蛇的毒性比金環蛇強。書上說它們善良,行動遲緩,很少攻擊人。一般人觸動它時,它會把頭壓在身下藏起頭不動。實際上怎樣沒試過,估計它要讓你欺負急了,你就掛了!

2.五步蛇

學名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尖吻蝮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某些區域。

3.眼鏡王蛇

俗稱:過山峰。這個剛剛已經說了,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m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

4.舟山眼鏡蛇

舟山眼鏡蛇,在廣東、廣西、香港俗稱飯鏟頭,台灣則稱之為飯匙倩、飯匙銃、膨頸蛇。屬於眼鏡蛇科,分布於中國南部、台灣和中南半島的中低海拔地區。舟山眼鏡蛇為大型前溝牙毒蛇。受驚擾時,常豎立前半身,頸部平扁擴大,作攻擊姿態,同時頸背露出呈雙圈的「眼鏡」狀斑紋。

5.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又名為龜殼花蛇,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烙鐵頭、筍殼班等、老鼠蛇和惡烏子等,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擬龜殼花混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6.白唇竹葉青

竹葉青的身體是綠色的,不仔細辨認會與無毒的翠青蛇相混起來,但是它的尾巴焦黃,這正是與翠青蛇相區別的地方。因為它的尾巴似火燎焦,所以叫它「焦尾仔」或「火燒尾」的青竹蛇。竹葉青有撲火和聚居習性。

晝夜活動,多在夜間尋食。竹葉青喜歡上樹,常纏繞在溪邊的灌木叢或小喬木上,會主動攻擊人。在有"竹爺"的地方,最好帶頂帽子,為什麼自己想。一般你是看不到它的,也就別老拿手往樹上伸,摘個果子、花什麼的,你知道果樹上有沒有它---實在饞了用棍子敲。

7.白眉蝮

白眉蝮為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劇毒,分布在朝鮮半島、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地,多棲息於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於墳堆草叢及其附近。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釜山。

8.灰藍扁尾海蛇

藍灰扁尾海蛇棲息於海洋之中,水深不超過10米,多於夜間出沒沿岸沙灘、岩礁間。日間時候,它們多躲藏於海岸邊的岩縫間休眠。以海蛇科而言,藍灰扁尾海蛇擁有較強的陸行本領,即使離海有數十米之遙,仍有可能找到他們的蹤影。捕食方面以一般魚類為主。

藍灰扁尾海蛇擁有強烈的神經毒素,但由於它們的口部細小,攻擊性較低,因此對人類的威脅並不特別嚴重。

9.圓斑蝰蛇

稱百步金錢豹、盧氏蝰蛇(魯塞爾氏蝰蛇)、鎖蛇,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山蝰屬下的一種劇毒蝰蛇。體粗壯,全長1m左右。頭較大,三角形,前端較窄,後端較寬;鼻孔大,背位,無頰窩,頭背為小鱗,起棱。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台灣及東南亞地區。

10.金環蛇

金環蛇俗稱金腳金環蛇帶,這是一種粗細適中的蛇,身體的橫斷面是極特殊的三角形。它的頭很窄,並且和脖子渾然一體,它的鱗片也是光滑的。

這種蛇從脖子到尾巴全身裝飾著黑白(或乳白)相間的寬度大體相等的條紋。是危險的毒蛇。金環蛇的中毒症狀都是明顯的神經系統症狀:流涎、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肌肉麻痹、運動不協調、呼吸微弱發展至衰竭,最後死亡。不過它的毒性還比不上銀環蛇。

(2)中國蛇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

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

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

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這一屬相。

基本介紹

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按現行分類系統,可分為3亞目、11科。

  1. 盲蛇亞目(Scolecophidia)分盲蛇科、異鱗蛇科和細盲蛇科。

2.原蛇亞目(Henophidia)分蟒科、筒蛇科、針尾蛇科、內鱗蛇科和瘰鱗蛇科。

3.新蛇亞目(Caonophidia)分游蛇科(有多個亞科)、眼鏡蛇科(有眼鏡蛇亞科、扁尾蛇亞科和海蛇亞科)和蝰科(有白頭蝰亞科、蝰亞科和蝮亞科)。除游蛇科的大部分外,此亞目都是毒蛇。

『叄』 中國有哪幾種蛇以及圖片

1、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

分布於福建(福州周邊的幾個縣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區)、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香港和澳門等地方。

『肆』 中國有幾種蛇

中國有231種蛇。

我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我國已記錄有蛇的種類為204種及27亞種,毒蛇有58種及12亞種,分別佔世界蛇類與毒蛇的10%左右。

蛇的種類與分布地區有著直接的聯系,依據現有文獻記載,我國古北界蛇類的種類數量較少,僅有4科41~85種5亞種。其中絕大多數即:3科33屬60種4亞種對古北界、東洋界廣布種,而只分布在古北界的僅有3科14屬25種1亞種。


(4)中國蛇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中國的毒蛇有80多種,比較常見的、對人危害比較大的毒蛇有10種,在深圳都有,也都發生過咬傷人的情況。

在早晨、傍晚要格外小心草叢深密的地方,到野外應穿長褲和棉質的長襪,盡量避免走入草叢深處,最好隨身帶一根長棍,經常「打草驚蛇」。如果遇到攻擊性強的蛇主動攻擊,採用「Z」字形逃跑可加大逃生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是有計劃地去野外活動,可購置治療蛇毒的備用葯帶在身邊。此外,大多數蛇害怕硫黃和雄黃的味道,可准備一支硫磺軟膏,塗在腳部和小腿上。

『伍』 中國野生蛇有多少種

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大約有蛇219種,其中毒蛇有50多種,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上劇毒蛇10多種,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10毒蛇;其餘的為毒蛇和無毒蛇。

『陸』 我國蛇有多少種

http://..com/question/4556584.html
回答者:侶侶 - 魔法師 四級 5-30 18:59

蛇的種類很多,全世界有3000種左右,毒蛇約佔1/6。我國有蛇1 60多種,其中47種是毒蛇。
回答者:人間有問 - 魔法學徒 一級 5-30 19:02

蛇與某些類蜥蜴同屬於爬行動物。按自然界動物的分類,它屬於爬行綱、有鱗亞綱、蛇目。蛇類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1.眼鏡蛇科 ELAPIDAE

本科屬前溝牙類毒蛇,毒液以神經毒為主 。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雲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生活於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終生棲於海中,尾扁似槳,與眼鏡蛇科同屬前溝牙類毒蛇,系神經毒類。我國海域有16 種,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有如下幾種: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環紋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於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平頦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於山東、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沿海。

小頭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於山東、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為管牙類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為主,因頰窩的有無而分為蝮亞科和蝰亞科 。

蝰亞科(Viperinae):有白頭蝰、北極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見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於田野中。台灣產台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布。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亞科(Crotalinae):有 10 種,均是劇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5 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余,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

竹葉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於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回答者:hmilycat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5 22:01

蛇與某些類蜥蜴同屬於爬行動物。按自然界動物的分類,它屬於爬行綱、有鱗亞綱、蛇目。蛇類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1.眼鏡蛇科 ELAPIDAE

本科屬前溝牙類毒蛇,毒液以神經毒為主 。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雲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生活於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終生棲於海中,尾扁似槳,與眼鏡蛇科同屬前溝牙類毒蛇,系神經毒類。我國海域有16 種,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有如下幾種: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環紋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於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平頦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於山東、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沿海。

小頭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於山東、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為管牙類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為主,因頰窩的有無而分為蝮亞科和蝰亞科 。

蝰亞科(Viperinae):有白頭蝰、北極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見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於田野中。台灣產台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布。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亞科(Crotalinae):有 10 種,均是劇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5 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余,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

竹葉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於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回答者:便秘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3-5 22:02

水蛇和陸蛇,兩棲蛇 50種
回答者:LOVEzat - 童生 一級 3-11 19:56

蛇與某些類蜥蜴同屬於爬行動物。按自然界動物的分類,它屬於爬行綱、有鱗亞綱、蛇目。蛇類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1.眼鏡蛇科 ELAPIDAE

本科屬前溝牙類毒蛇,毒液以神經毒為主 。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雲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生活於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終生棲於海中,尾扁似槳,與眼鏡蛇科同屬前溝牙類毒蛇,系神經毒類。我國海域有16 種,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有如下幾種: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環紋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於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平頦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於山東、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沿海。

小頭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於山東、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為管牙類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為主,因頰窩的有無而分為蝮亞科和蝰亞科 。

蝰亞科(Viperinae):有白頭蝰、北極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見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於田野中。台灣產台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布。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亞科(Crotalinae):有 10 種,均是劇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5 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余,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

竹葉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於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回答者:hmilycat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5 22:01

--------------------------------------------------------------------------------

蛇與某些類蜥蜴同屬於爬行動物。按自然界動物的分類,它屬於爬行綱、有鱗亞綱、蛇目。蛇類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1.眼鏡蛇科 ELAPIDAE

本科屬前溝牙類毒蛇,毒液以神經毒為主 。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活動於平原、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雲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生活於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終生棲於海中,尾扁似槳,與眼鏡蛇科同屬前溝牙類毒蛇,系神經毒類。我國海域有16 種,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有如下幾種: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環紋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於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平頦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於山東、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沿海。

小頭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is):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於山東、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為管牙類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為主,因頰窩的有無而分為蝮亞科和蝰亞科 。

蝰亞科(Viperinae):有白頭蝰、北極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見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於田野中。台灣產台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布。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亞科(Crotalinae):有 10 種,均是劇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5 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余,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

竹葉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後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生活於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柒』 中國有多少類蛇

蛇與某些類蜥蜴同屬於爬行動物。按自然界動物的分類,它屬於爬行綱、有鱗亞綱、蛇目。
蛇類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10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195種。
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佔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10餘種。

2樓的不要亂搞

『捌』 中國有多少種蛇

中國蛇類名錄
(中/拉
對照)
·蟒科
Boidae
緬甸蟒
Pythonmolurus
東方沙蟒
Eryxtataricus
紅沙蟒
Eryxmiliaris
·針尾蛇科
Uropeltidae
紅尾筒蛇
Cylindrophisruffus
·瘰鱗蛇科
Acrochordidae
瘰鱗蛇
Acrochorsgranulatus
·閃鱗蛇科
Xenopeltidae
閃鱗蛇
Xenopeltisunicolor
海南閃鱗蛇
Xenopeltishainanensis
·盲蛇科
Typhlopidae
恆春盲蛇
Typhlopskoshunensis
大盲蛇
Typhlopsdiardi
鉤盲蛇
Ramphotyphlopsbraminus
白頭鉤盲蛇
Ramphotyphlopsalbiceps
·游蛇科
Colubridae
烏梢蛇
Zaocysdhumnades
黑線烏梢蛇
Zaocysnigromarginatus
黑網烏梢蛇
Zaocyscarinatus
漁游蛇
Xenochrophispiscator
小頭坭蛇
Trachischiumtenuiceps
山坭蛇
Trachischiummonticola
溫泉蛇
Thermophisleyi
華游蛇
Sinonatrixpercarinata
赤鏈華游蛇
Sinonatrixannularis
環紋華游蛇
Sinonatrixaequifasciata
黑領劍蛇
Sibynophiscollaris
黑頭劍蛇
Sibynophischinensis
尖喙蛇
Rhynchophisboulengeri
黃腹桿蛇
Rhabdopsbicolor
頸槽蛇
Rhabdophisnuchalis
虎斑頸槽蛇
Rhabdophistigrinus
台灣頸槽蛇
Rhabdophisswinhonis
九龍頸槽蛇
Rhabdophispentasupralabralis
海南頸槽蛇
Rhabdophisadleri
紅脖頸槽蛇
Rhabdophissubminiatus
黑紋頸槽蛇
Rhabdophisnigrocinctus
緬甸頸槽蛇
Rhabdophisleonardi
喜山頸槽蛇
Rhabdophishimalayanus
黃腹頸槽蛇
Rhabdophischrysargaus
滑鼠蛇
Ptyasmucosus
灰鼠蛇
Ptyaskorros
花尾斜鱗蛇
Pseudoxenodonstejnegeri
斜鱗蛇
Pseudoxenodonmacrops
崇安斜鱗蛇
Pseudoxenodonkarlschmidti
橫紋斜鱗蛇
Pseudoxenodonbambusicola
花條蛇
Psammophislineolatus
紫沙蛇
Psammodynastespulverulentus
雲南頸斑蛇
Plagiopholisunipostocularis
福建頸斑蛇
Plagiopholisstyani
緬甸頸斑蛇
Plagiopholisnuchalis
頸斑蛇
Plagiopholisblakewayi
福建鈍頭蛇
Pareasstanleyi
喜山鈍頭蛇
Pareasmonticola
橫紋鈍頭蛇
Pareasmargaritophorus
橫斑鈍頭蛇
Pareasmacularius
阿里山鈍頭蛇
Pareaskomaii
緬甸鈍頭蛇
Pareashamptoni
台灣鈍頭蛇
Pareasformosensis
鈍頭蛇
Pareaschinensis
棱鱗鈍頭蛇
Pareascarinatus
平鱗鈍頭蛇
Pareasboulengeri
寮國後棱蛇
Opisthotropispremaxillaris
福建後棱蛇
Opisthotropismaxwelli
山溪後棱蛇
Opisthotropislatouchii
側條後棱蛇
Opisthotropislateralis
掛墩後棱蛇
Opisthotropiskuatunensis
沙壩後棱蛇
Opisthotropisjacobi
廣西後棱蛇
Opisthotropisguangxiensis
橫紋後棱蛇
Opisthotropisbalteata
香港後棱蛇
Opisthotropisandersonii
莽山後棱蛇
Opisthotropischeni
山斑小頭蛇
Oligodontaeniatus
飾紋小頭蛇
Oligodonornatus
寧陝小頭蛇
Oligodonningshanensis
橫紋小頭蛇
Oligodonmultizonatus
黑帶小頭蛇
Oligodonmelazonatus
龍勝小頭蛇
Oligodonlungshenensis
圓斑小頭蛇
Oligodonlacroixi
昆明小頭蛇
Oligodonkunmingensis
台灣小頭蛇
Oligodonformosanus
菱斑小頭蛇
Oligodoncatenata
管狀小頭蛇
Oligodoncyclurus
紫棕小頭蛇
Oligodoncinerens
中國小頭蛇
Oligodonchinensis
方花小頭蛇
Oligodonbellus
喜山小頭蛇
Oligodonalbocinctus
棋斑水游蛇
Natrixtessellata
水游蛇
Natrixnatrix
頸棱蛇
Macropisthodonrudis
細白環蛇
Lycodonsubcinctus
黑背白環蛇
Lycodonruhstrati
寮國白環蛇
Lycodonlaoensis
雙全白環蛇
Lycodonfasciatus
白環蛇
Lycodonaulicus
滑鱗蛇
Liopeltisfrenatus
鉛色水蛇
Enhydrisplumbea
腹斑水蛇
Enhydrisbocourti
中國水蛇
Enhydrischinensis
黑斑水蛇
Enhydrisbennetti
黑眉錦蛇
Elaphetaeniura
棕黑錦蛇
Elapheschrenckii
紅點錦蛇
Elapherufodorsata
赤峰錦蛇
Elapheanomala
三索錦蛇
Elapheradiata
綠錦蛇
Elapheprasina
紫灰錦蛇
Elapheporphyracea
橫斑錦蛇
Elapheperlacea
百花錦蛇
Elaphemoellendorffi
玉斑錦蛇
Elaphemandarinus
南峰錦蛇
Elaphehodgsoni
灰腹綠錦蛇
Elaphefrenata
白條錦蛇(枕紋錦蛇)
Elaphedione
團花錦蛇
Elaphedavidi
王錦蛇
Elaphecarinata
雙斑錦蛇
Elaphebimaculata
白鏈蛇
Dinodonseptentrionalis
赤鏈蛇
Dinodonrufozonatum
粉鏈蛇
Dinodonrosozonatum
黃鏈蛇
Dinodonflavozonatum
八莫過樹蛇
Dendrelaphissubocularis
過樹蛇
Dendrelaphispictus
喜山過樹蛇
Dendrelaphisgorei
橫紋翠青蛇
Cyclophiopsmulticinctus
翠青蛇
Cyclophiopsmajor
純綠翠青蛇
Cyclophiopsdoriae
黃脊游蛇
Coluberspinalis
花脊游蛇
Coluberravergieri
金花蛇
Chrysopeleaornata
雲南兩頭蛇
Calamariayunnanensis
鈍尾兩頭蛇
Calamariaseptentrionalis
尖尾兩頭蛇
Calamariapavimentata
廣西林蛇
Boigaguangxiensis
繁花林蛇
Boigamultomaculata
絞花林蛇
Boigakraepelini
綠林蛇
Boigacyanea
珠光蛇
Blythiareticulata
滇西蛇
Atretiumyunnanensis
白眶蛇
Amphiesmoidesornaticeps
東亞腹鏈蛇
Amphiesmavibakari
緬北腹鏈蛇
Amphiesmavenningi
草腹鏈蛇
Amphiesmastolata
棕黑腹鏈蛇
Amphiesmasauteri
坡普腹鏈蛇
Amphiesmapopei
平頭腹鏈蛇
Amphiesmaplatyceps
雙帶腹鏈蛇
Amphiesmaparallela
麗紋腹鏈蛇
Amphiesmaoptata
八線腹鏈蛇
Amphiesmaoctolineata
腹斑腹鏈蛇
Amphiesmamodesta
台北腹鏈蛇
Amphiesmamiyajimae
瓦屋山腹鏈蛇
Amphiesmametusia
卡西腹鏈蛇
Amphiesmakhasiensis
棕網腹鏈蛇
Amphiesmajohannis
銹鏈腹鏈蛇
Amphiesmacraspedogaster
白眉腹鏈蛇
Amphiesmaboulengeri
黑帶腹鏈蛇
Amphiesmabitaeniata
無顳鱗腹鏈蛇
Amphiesmaatemporalis
綠瘦蛇
Ahaetullaprasina
黑脊蛇
Achalinusspinalis
棕脊蛇
Achalinusrufescens
阿里山脊蛇
Achalinusniger
美姑脊蛇
Achalinusmeiguensis
井崗脊蛇
Achalinusjinggangensis
海南脊蛇
Achalinushainanus
台灣脊蛇
Achalinusformosanus
青脊蛇
Achalinusater
·眼鏡蛇科
Elapidae
孟加拉眼鏡蛇
Najakaouthia
舟山眼鏡蛇
Najaatra
眼鏡王蛇
Ophiophagushannah
麗紋蛇
Calliophismacclellandii
台灣麗紋蛇
Calliophissauteri
福建麗紋蛇
Calliophiskelloggi
銀環蛇
Bungarusmulticinctus
金環蛇
Bungarusfasciatus
半環扁尾蛇
Laticaudasemifasciata
扁尾蛇
Laticaudalaticaudata
藍灰扁尾蛇
Laticaudacolubrina
長吻海蛇
Pelamisplaturus
平頦海蛇
Lapemiscurtus
截吻海蛇
Keriliajerdonii
淡灰海蛇
Hydrophisornatus
黑頭海蛇
Hydrophismelanocephalus
小頭海蛇
Hydrophisgracilis
環紋海蛇
Hydrophisfasciatus
青環海蛇
Hydrophiscyanocinctus
青灰海蛇
Hydrophiscaerulescens
龜頭海蛇
Emydocephalusijimae
棘鱗海蛇
Astrotiastokesii
棘眥海蛇
Acalyptophisperonii
海蝰
Praescutataviperina
·蝰科
Viperidae
白頭蝰
Azemiopsfeae
圓斑蝰
Daboia
russelli
極北蝰
Viperaberus
草原蝰
Viperaursinii
尖吻蝮(五步蛇)
Deinagkistrodonacutus
烏蘇里蝮
Gloydiusussuriensis
蛇島蝮
Gloydiussheensis
高原蝮
Gloydiusstrauchii
岩棲蝮
Gloydiussaxatilis
中介蝮
Gloydiusintermedius
短尾蝮
Gloydiusbrevicaus
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mucrosquamatus
鄉城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xiangchengensis
菜花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jerdonii
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stejnegeri
西藏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tibetanus
白唇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albolabris
墨脫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medoensis
台灣烙鐵頭
Trimeresurusgracilis
山烙鐵頭
Ovophismonticola
察隅烙鐵頭
Ovophiszayuensis
莽山烙鐵頭
Ermiamangshanensis

閱讀全文

與中國蛇有多少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服裝怎麼生產的 瀏覽:583
沉香香煙多少一條越南 瀏覽:564
4月印尼有什麼節日 瀏覽:104
印度位於亞洲哪個片區 瀏覽:888
中國本土貓怎麼分辨 瀏覽:312
英國巫婆成什麼樣子 瀏覽:84
義大利人簽證被拒怎麼辦 瀏覽:116
中國球員有多少人去nba 瀏覽:818
義大利好的學校在哪裡呢 瀏覽:733
中國四大行哪個行免費辦不收費 瀏覽:708
義大利米蘭傢具展都有哪些形式 瀏覽:997
伊朗事件專家怎麼看 瀏覽:625
中國有哪些牌子的毛線 瀏覽:321
印度疫情怎麼不增加 瀏覽:666
保定哪裡有印度人吃飯 瀏覽:374
西安印度菜有哪些 瀏覽:732
一元中國人民幣可以換越南多少錢 瀏覽:770
到湛江哪裡有印尼貓屎咖啡賣 瀏覽:683
義大利虹橋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750
伊朗航運服務怎麼樣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