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誰
清朝第一位皇帝是順治皇帝。
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而他的父親皇太極雖然被後世稱為「清太宗」,但他建立的是「大清國」。
但直到皇太極去世的時候,「大清國」還沒有定鼎中原,故此時的「清」並不能算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順治的爺爺努爾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後世稱「清太祖」,但他建立的是「大金國」,也不算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
(1)努爾哈赤和中國哪個大擴展閱讀:
愛新覺羅·福臨,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滿洲正黃旗人。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為孝庄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
崇德三年,出生於沈陽永福宮。六歲登基,年號順治,由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
同年,自盛京遷都北京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喀喇城,順治帝提前親政。
面對全國出現新的抗清高潮,順治帝同大臣經過反復籌商,決定採取撫重於剿的策略,一方面實行「招降彌亂」的懷柔政策。
同年,自盛京遷都北京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喀喇城,順治帝提前親政。
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疇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使局勢逐漸好轉,為日後進攻雲貴、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順治十年(年),為了恢復戰亂破壞的農業經濟,採納範文程等的建議,設興屯道廳,推行屯田。十四年(1657年),積極鼓勵地主、鄉紳招民墾荒。
對地方官員制定《墾荒考成則例》,按墾荒實績,分別予以獎懲。同年,編成《賦役全書》頒布天下。這些措施,使瀕於絕境的農業生產,開始有了轉機。
順治帝對整頓吏治甚為關注,派監察御史巡視各地,懲治一批貪官污吏。為了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能,順治帝比較注意發揮漢官作用。
順治十六年(1659年),除東南沿海之外,全國領土基本得到統一。
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天花病駕崩,終年二十四歲,廟號世祖,謚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葬於清東陵之孝陵,遺詔傳位皇三子玄燁。
⑵ 成吉思汗最遠打到了哪裡他在位時中國的疆土是不是最寬的
成吉思汗當年最遠打到的地方應該就是今天的黑海地區和巴基斯坦。在位時中國的疆土不是最大的。
公元1206年,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他們推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由此蒙古諸部正式統一,大蒙古國建立。
之後成吉思汗便率領蒙古鐵騎開始踏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公元1218年,蒙古軍掃平西遼,第二年蒙古大軍正式開始西征。
蒙古大軍首先進攻的就是位於中亞的花剌子模,在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里,蒙古大軍攻佔了花剌子模大部分領土,之後蒙古軍繼續西進,一直打到黑海,最遠打到了今克里米亞地區。而由於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之子札蘭丁逃到了今印度河地區,所以成吉思汗親率蒙古大軍向印度河挺進,一直打到了今巴基斯坦地區。
所以相對於今天來說,成吉思汗當年最遠打到的地方應該就是今天的黑海地區和巴基斯坦。
當成吉思汗在印度河流域打敗札蘭丁後,之前與蒙古結盟的西夏撕毀和議,再次背叛蒙古,於是成吉思汗回師發動最後滅西夏的戰爭,1227年西夏滅亡,而成吉思汗也在征途中病逝。
(2)努爾哈赤和中國哪個大擴展閱讀
成吉思汗病逝後,幼子拖雷監國兩年,兩年後窩闊台即位,窩闊台在位期間征服高麗,1234年滅金國,將大蒙古國的南部邊線推移到淮河流域,1237年進攻俄羅斯並佔領莫斯科,最北打到了北極圈,1240年進攻烏克蘭佔領基輔,1241年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等國,蒙古大軍直抵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而這才是蒙古大軍所到的最西的地方。
但此時也是蒙古大軍所能到達的最遠的地區了,如果繼續西征勢必會遭到當時歐洲三大強國英國,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聯合抵抗,再加上此時窩闊台去世,所以蒙古大軍只能撤退東還。
窩闊台去世後,蒙哥即位,蒙哥在位期間繼續對外擴張,使得大蒙古國的領土達到極盛,有人說忽必烈時期的元朝才是蒙古疆域最大的時期,蒙古內部開始內訌分裂,導致原附屬於大元大蒙古國(忽必烈上台後令改的國號)的四大汗國紛紛宣布脫離大元大蒙古國。所以此時的大元大蒙古國已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算不上一個統一的國家。
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今天的新疆、西藏、外蒙古、雲南、東北、台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范圍內,還包括西伯利亞大部分(一說東邊到白令海)、錫金、不丹、克什米爾東半部、緬甸北部、泰國北部、寮國、朝鮮東北部。領土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公里(一說220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⑶ 中國哪個朝代版圖最大哪個最小
中國古代元朝版圖最大,秦朝版圖最小。
元朝: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察合台汗國瓜分窩闊台汗國,元朝取得窩闊台汗國的漠西領土,國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緯55°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則有2267萬平方公里。
(3)努爾哈赤和中國哪個大擴展閱讀
元朝:
1279年,元世祖攻滅南宋一統中國,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記載,漢地、漠南、漠北、東北(包括外東北和庫頁島)、新疆東部(元初據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蔥嶺)、青藏高原、澎湖群島、濟州島及南海諸島皆在元朝統治范圍內。
自滅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安南、爪哇等國有所沖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察合台汗國瓜分窩闊台汗國,元朝取得窩闊台汗國的漠西領土,國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緯55°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則有2267萬平方公里。
秦朝:
秦兼並六國後的疆域到達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帶。秦朝初立便北擊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領50萬秦軍平定百越,疆域面積迅速擴展,達340萬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東起遼東、西抵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為西漢鞏固漢地奠定基礎。
⑷ 清朝時我國的官方國名叫大清帝國還是中國
清朝時我國的官方國名叫大清帝國。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史稱清朝;亦稱為大清國、清國。 近代以後在與西方交往中,還短暫的以中華大清國來簽訂不平定條約,此後大清國和中國兩詞混用,逐步使中國這一稱呼替代了大清國。 辛亥革命後以及民國期間對其稱呼多為前清。
後金(1616年—1636年),是出身明朝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政權,是清朝的前身。
明末國內外矛盾的激化,明廷忙於對付內地流賊,疏忽了對努爾哈赤部的防範。前後兩次在朝鮮的抗倭援朝,國力消耗巨大,從而給了努爾哈赤在東北做大的機會。1603年努爾哈赤遷都到赫圖阿拉。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清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公元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盛京崇政殿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自此,大金國號停止使用。
(4)努爾哈赤和中國哪個大擴展閱讀
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⑸ 歷史上的努爾哈赤有多強他效力於哪個朝代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薩爾滸戰役後,遷都沉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
可以說努爾哈赤是明朝最大的遺憾,明將親手為明朝培養了這個敵人,大明軍隊當年何其威武,但卻都是這個人的手下敗將。
⑹ 歷史上,哪個朝代對如今的中國版圖貢獻最大
我認為應該是清朝,如果說歷朝歷代對中國領土有貢獻的話,可能秦朝,元朝。明朝都能擁有姓名,但是如果要是說對領土貢獻最大的話,那必須得是清朝。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就是在大清之前,無論是明宋唐漢,都沒有像清朝這么的統一。清朝通過多次戰爭,統一了我國的新疆,西藏,蒙古,東北。尤其是新疆和西藏,以前歷朝歷代頂多讓它們成為附屬國或者臣服我們,而清朝直接把它們變成了我們的一部分。
還有一點,就是大清特別善於和周圍聯姻,比如我們熟悉的滿蒙聯姻,這是大清從沒入關之前就開始的。這個和原先的和親不同,滿蒙聯姻是一種特別穩定的,互相通婚一種制度。所以說蒙古後期那麼的穩定,和這個滿蒙聯姻有著特別大的關系。
⑺ 中國古代歷史上成吉思汗的軍隊和努爾哈赤的軍隊哪個厲害
這要看你怎麼比。個人感覺成吉思汗的軍隊更強。
縱向比,努爾哈赤比成吉思汗晚了約四百年,武器裝備更先進了,出動同樣人數干一下子,我估計努爾哈赤軍更強,但也不好說,畢竟他也沒有大規模使用火器。按總兵力算,那還是成吉思汗猛。
而和同時期比,成吉思汗大軍橫掃亞歐可以說天下無敵。努爾哈赤在遼東勉強叱吒風雲,但最終也未能攻下寧遠一座城。
⑻ 在清朝時候中國面積有多大
清朝極盛時的疆域大約是當下領土960萬平方公里+外東北100萬平方公里+外西北50萬平方公里+外蒙古、唐努烏梁海160萬平方公里,約為1270萬平方公里。
如果朝鮮王朝(22萬平方公里)這個宗藩國也算清朝控制地區(當時西方的地圖也常常把朝鮮畫在清朝的疆域中),再加上一些丟失的小片爭議區外,清朝實際控制約為1300萬平方公里。
清朝領土在乾隆平定準噶爾汗國之後達到最大,當代中國的領土正是在乾隆時期的領域為基礎,日趨割讓而形成的,只要以當下國土面積為基礎加上各種條約中所割讓的領土面積,基本就是清朝最大疆域的數值。
(8)努爾哈赤和中國哪個大擴展閱讀
明朝面積在明成祖朱棣時達到最大,其疆域東起日本海、外興安嶺,南抵孟加拉灣、越南中部、馬來西亞,北達戈壁沙漠、大興安嶺,西至印度次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約一千萬平方公里。
到了崇禎時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開始,明朝東北羈縻地區(包括現今我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就與明朝脫幅了。另外,內蒙、新疆哈密地區、青海和甘肅部分地區、緬甸的許多地方也早已不屬於明朝。所以,此時明朝的疆域大約是不到600萬平方公里。
雖說此時明朝疆域縮小了很多,但其軍事實力還是有的,如果單單是清朝剛建立的政權,應該是不可能打過明朝的。但是明朝發生了內亂——李自成起義。
1644年,明朝這個堡壘被從內部攻破了,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明朝宗室南逃,組建了政權,也就有了後世所稱的南明。之後就有了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大順政權在大清和南明的夾擊中就被消滅。
清兵繼續南下,南明在清的攻擊下,疆域變得越來越小。1662年,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被吳三桂殺於昆明,南明滅亡。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建立明鄭政權,明鄭政權末期與清政府處於軍事對峙狀態,逐步演變成地方割據政權。
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屬福建漳州)向澎湖、台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至此台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清朝可以說是接手了明朝後期的全部疆土,大約有600萬平方公里左右,並且在康雍乾三帝的努力下,疆域達到最大,達1300萬平方公里。
⑼ 中國哪個朝代疆土最大,最大疆土面積是多少清朝誰是開朝皇帝
元朝,我國第一個有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十三世紀歐亞大陸是蒙古人稱雄的時代,蒙古人建起了西起烏克蘭、地中海,東到太平洋,北達西伯利亞,南至南中國海的空前規模的大帝國,面積當有三千多萬平方公里。以今中國地域為主的元帝國是蒙古四大帝國之一,面積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成吉思汗、忽必烈創造的輝煌常令現代中國人引以自豪。但是這個強大的帝國曇花一現,只存在了一百年的歷史就被明朝所推翻。元朝雖僅存98年,元的版圖東北至日本海,北至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內,西北接窩闊台(成吉恩汗三子)汗國、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國、欽察汗國(成吉思汗孫拔都所建)和伊兒汗國(成吉思汗孫旭烈兀所建),西南接尼波羅、印度、緬甸、越南,東南至海。蒙古四大汗國中,欽察汗國和伊兒汗國名義上對大汗即元帝稱藩,但實際是獨立國家;察合台汗國初實際上是窩闊台汗國的附庸,兩國不承認元帝的宗主地位,連兵反元;察合台汗國後與元通好稱藩,並在窩闊台汗國破後並有其大部領地。元朝還設征東行省於高麗,但行省丞相由高麗國王兼任,其原有機構制度不變,故實為藩屬國。
原因我想很簡單,也是沒能處理好民族問題。長打二百餘年(從開始滅金算起)的與漢族接觸,一直採取高壓政策,而且拒絕同化,始終保持著游牧民族的習性,這一切都不利於長期的安定統治,所以蒙古族既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
皇太極是清朝的開國皇帝。
⑽ 成吉思汗跟努爾哈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根本不算中國人嗎
都是中國人。
成吉思汗屬於蒙古族;努爾哈赤屬於滿族。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後金第一位大汗。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努爾哈赤二十五歲時起兵,最終統一女真各部。
(10)努爾哈赤和中國哪個大擴展閱讀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成吉思汗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開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寶慶三年(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戰役後,遷都沈陽。之後率軍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敗於寧遠之戰。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崩於叆福陵隆恩門雞堡,後葬於沈陽清福陵。改國號為大清後,尊廟號為太祖,謚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