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可燃冰開采要多久

中國可燃冰開采要多久

發布時間:2022-08-18 21:09:25

① 中國可燃冰試采什麼時候關井

中國可燃冰試采自5月10日試氣點火以來,本次試采已持續60天,於7月9日南海可燃冰試采工程第一口井9日關井。此次開采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通過試驗探索和科學研究,我國取得一系列新成果:防砂技術先進,方法可靠,保障產氣通道狀態良好;在舉升方式等多方面實現創新,提高產量效果顯著;調控產能平穩有效,氣流穩定,持續時間達到生產性試開采要求,為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海水及周邊大氣等甲烷濃度無異常,環境無污染;井壁和地層穩定,未發生地質災害,實現安全可持續生產;試采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領跑優勢不斷擴大。這不僅標志著我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技術取得重大成果,也將對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

② 南海海域可燃冰試采刷新紀錄了嗎

中國可燃冰已試采6周,截至6月21日14時52分我國南海海域可燃冰試采已連續試采達42天,累計產量超過23.5萬立方米,超預期完成了試采工程目標,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其中,5月10日至5月26日,試采井連續產氣16天,平均日產超過1萬立方米。5月27日開始,中國按照施工方案開展溫度、壓力變化對儲層、井底、井筒、氣體流量等影響的科學測試研究工作。

可燃冰分布在哪裡?

可燃冰多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潔環保。

③ 可燃冰的科學開采方案!

開采方案主要有三種.第一是熱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溫時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態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難處在於不好收集.海底的多孔介質不是集中為「一片」,也不是一大塊岩石,而是較為均勻地遍布著.如何布設管道並高效收集是急於解決的問題.
方案二是降壓法.有科學家提出將核廢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輻射效應使其分解.但它們都面臨著和熱解法同樣布設管道並高效收集的問題.
方案三是「置換法」.研究證實,將CO2液化(實現起來很容易),注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不一定非要到海底),就會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於是就會沉入海底.如果將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儲層,因CO2較之甲烷易於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將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擠走」,從而將其置換出來.
據統計,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相當於170立方米的天然氣,能源密度是普通天然氣的2-5倍.但是,在實際開采過程中還面臨著不少難題.由於可燃冰生成環境復雜、特殊,因此開采難度大.它是甲烷與水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生成並存在的,若環境發生變化,可燃冰就會迅速分解、揮發,易造成井噴,還可能引發海底滑坡,甚至海嘯.另外,它可能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因為甲烷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比二氧化碳更嚴重.同時,目前可燃冰的開采成本高達200美元/立方米,摺合成天然氣要1美元/立方米,而目前國內天然氣造價僅在1元/立方米,這是勘測、開采可燃冰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繁復的可燃冰開采過程中,一旦出現任何差錯,將引發嚴重的環境災難,成為環保敵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氣體是十分困難的,海底可燃冰屬大面積分布,其分解出來的甲烷很難聚集在某一地區內收集,而且一離開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發生噴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厲害10至20倍,若處理不當發生意外,分解出來的甲烷氣體由海水釋放到大氣層,將使全球溫室效應問題更趨嚴重.此外,海底開采還可能會破壞地殼穩定平衡,造成大陸架邊緣動盪而引發海底塌方,甚至導致大規模海嘯,帶來災難性後果.目前已有證據顯示,過去這類氣體的大規模自然釋放,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地球氣候急劇變化.8000年前在北歐造成浩劫的大海嘯,也極有可能是由於這種氣體大量釋放所致.
可燃冰的開采涉及復雜的技術問題,所以目前仍在發展階段,估計需要10至30年的時間才能投入商業開采.其實,中國、美國、加拿大、印度、韓國、挪威和日本已開始各自的可燃冰研究計劃,其中日本建成7口探井,期望在2010年投入商業開采,美國近年也急起直追,希望在2015年在海床或永久凍土帶進行商業開采.
可見,「可燃冰」帶給人類的不僅是新的希望,同樣也有新的困難,只有合理的、科學的開發和利用,「可燃冰」才會真正的為人類造福.

④ 可燃冰首次開采成功,中國人要多久才能用上它

雖然我國已經成功的開采了可蘭冰,但與對於它的利用,我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可能需要等個三五年吧,到時候等科技成熟了,自然就會被我們利用上了。

⑤ 中國可燃冰試采60天都取得了什麼成就

中國可燃冰試采3月28日第一口試開采井開鑽,5月10日下午14時52分點火成功,從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采出天然氣。截止7月9日14時52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連續試氣點火2個月共60天,累計產氣量超過30萬立方米,平均日產5000立方米以上,最高產量達3.5萬立方米/天,甲烷含量最高達99.5%。獲取科學試驗數據647萬組,為後續的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翔實可靠的數據資料。

可燃冰中甲烷含量佔80%~99.9%,燃燒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小得多,而且儲量豐富,全球儲量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

但因絕大部分埋藏於海底,所以開采難度十分巨大。目前,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或未達到連續產氣的預定目標。

此次試開采同時達到了日均產氣一萬方以上以及連續一周不間斷的國際公認指標,著不僅表明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和開發的核心技術得到驗證,也標志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綜合實力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⑥ 可燃冰試采60天關井創世界紀錄 可燃冰:想說愛我不容易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地質圖書館(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普辦公室)徐夢華 劉瀾 章茵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自今年5月18日我國實施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試采工程以來,截至前日關井已持續整整60天,據悉,本次試采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⑦ 南海可燃冰連續試開采60天了

近日,報道稱,自5月10日試氣點火以來,本次試采已持續60天,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具有燃燒值高、污染小、儲量大等特點,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其試采成功對促進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有重要意義。

⑧ 南海可燃冰連續試開采60天共開采了多少

可燃冰開采,5月10日試氣點火以來,本次試采已持續60天,累計產氣超過30萬立方米,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截至7月9日14時52分,本次試采平均日產5000立方米以上,最高產量達3.5萬立方米/天,甲烷含量最高達99.5%。獲取科學試驗數據647萬組,為後續的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料。

⑨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產氣時長總量創紀錄了嗎

7月29日,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業,這標志著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圓滿結束。隨後,執行本次試采技術服務的鑽井平台「藍鯨Ⅰ號」將起航返回位於煙台的母港。

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加大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力度,為產業化提供資源基礎;加大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研究力度,為產業化提供技術准備;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為產業化提供綠色開發基礎;研究勘探開發管理規范性文件和產業政策,為產業化提供相關保障。加強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祖國喝彩,祝可燃冰的研究早日取得更大的突破!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可燃冰開采要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日之後如何一發抽到中國湖榴彈 瀏覽:361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瀏覽:971
越南共佔多少島 瀏覽:956
有申根簽證怎麼去英國 瀏覽:419
印尼漁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瀏覽:59
英國脫歐利率怎麼樣 瀏覽:31
講英國歷史講什麼最好 瀏覽:337
越南種什麼草最好 瀏覽:430
羅馬寶貝義大利劇插曲有哪些 瀏覽:667
英國的薯片有多少種 瀏覽:106
英國租房有什麼問題 瀏覽:274
中國男籃對希臘徐傑得多少分 瀏覽:439
越南打表多少錢 瀏覽:334
電腦版越南服怎麼改模組 瀏覽:266
中國什麼省最有錢 瀏覽:962
印度有多少紅茶 瀏覽:207
中國做了哪些努力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瀏覽:103
印度香蕉怎麼煮最好吃 瀏覽: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錢 瀏覽:672
義大利語有了一點點基礎該怎麼學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