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姓在中國有多少人
江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六 大約300萬多人。 據資料考證,江姓在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9位。
http://ke..com/view/33845.html?wtp=tt
江姓發源於今河南省,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九位的大姓。江國於公元前六二三年被楚滅掉後,其子孫以國名江為氏,或北上輾轉於淮陽(今屬河南),又自淮陽再北上遷至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於鎮),後又遷到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或逃至齊(今山東臨淄一帶)、陵陽(今安徽石埭縣東北)以及鄖陽。唐代時,江姓已廣播於北方廣大地區。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隨行軍校有九十一人六十一姓在福建落籍,其中就有河南的江姓,這當是江姓最早入閩者。宋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江姓有一支自汴京遷之杭之仁和(今浙江杭州市),還有一支由江確率領由山東濟陽遷至江西都昌,明初,江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南等。明末,有江姓將佐隨鄭成功收復台灣。清初,有湖北麻城的江文、江榜兄弟回歸河南正陽落籍。明清以後,江姓遍及全國各地。如今,江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其分布以江蘇、廣西、安徽、四川、廣東、湖北、福建等省區為主,上述七省的江姓約佔到全國漢族江姓人口的65%。
2. 江姓的來源和歷史
江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嬴姓、子姓等。公元前623年,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江國(今屬河南省正陽縣)為楚國所滅,後裔世代以國號為姓。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當代江姓總人口約為362萬,排在74位,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22%。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淮河流域、齊魯地區、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集中在河南、福建、廣東、山東、台灣、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
【主要源流】
源於嬴姓
出自顓頊裔孫伯益之後的封地,屬於以國為氏。伯益幼子玄仲在商末周初受封建立江國。因地處楚、宋、齊三國之間,加之淮水泛濫,所以一直沒能強盛起來,最後被楚國滅掉。 江國滅亡後,其子孫流落各地,為紀念故國,國人以江為姓。
源於姬姓
為翁氏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西周初年,昭王餓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說在今廣東省翁源縣東),後以邑名"翁"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次子處恭,分姓江,其子孫也姓江(今中國大陸未發現有翁處恭江姓後裔)。
源於子姓
出自唐朝末期唐僖宗宰相蕭遘,屬於避難改姓。唐末戰亂不止,唐朝宰相蕭遘,死於黃巢作亂,其次子蕭禎舉家從安徽徽州新安渡江,而至先父的避居地歙縣黃墩。並為了紀念此次從北渡江而來避難,改蕭姓為江姓,此後世代稱江姓,後裔主要聚於江西省婺源縣江灣村。
少數民族
①蒙古族改江姓:蒙古族江吉氏,世居布爾哈圖城(今吉林 延吉),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Giyanggi Hala。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時期冠漢姓為江氏,滿族江吉氏則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江氏。
②藏族改江姓:清朝時期,四川明正土司名叫轄木坪,為藏族,父堅贊,氏族姓為堅贊,後改姓江。
③在日本侵佔台灣期間,台灣土著曾使用日本姓荒本。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土著奉命廢除日本姓,一律使用漢姓江。
【正根始祖】
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啟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受封於江邑,並建立了江國,都城位於今河南正陽縣江國故城。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江姓。他們尊江元仲為江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傳播】
江姓發源在河南正陽,早期主要是在河南發展繁衍。亡國後的江姓子孫,先自正陽向北逃到淮陽(現在的河南),又自淮陽繼續北遷到陳留圉縣(現在的的河南杞縣於鎮),後來又遷到濟陽考城(現在的河南蘭考)。在此發展成為名門巨族,所以江姓用「濟陽」「淮陽」作為郡號。
西晉永嘉年間,因北方戰亂,江姓族人大規模南遷進入江浙地區,江姓的發展重心開始由北方向江南轉移。因此,南方江姓後裔多認定自己的祖根在濟陽郡(治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並把「濟陽」作為自己的專用堂號,沿用至今。
唐代,南遷的目的地已擴展至閩江流域,唐朝初年,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辟漳州郡,隨行軍校就有河南江姓。
兩宋和宋元之際,為逃避金兵以及元軍,江姓又跟隨著移民的潮流大規模南遷。他們的後代繁衍於吳越地區,形成大族,後來有遷至安徽的,也有遷往福建、廣東各地的,已散布江南、江北各省。
明、清時期,由於政府多次組織大規模移民,以及派軍隊戍守邊疆等原因,江氏族人散播到全國各地。還有江氏族人跟隨鄭成功入台,在台灣定居,而後有的族人又向東南亞一帶移民。今馬來西亞和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及中國香港等地均有江姓人定居。
當今,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區。
3. 當代江姓人口排名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76位。
江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嬴姓、子姓等。公元前623年,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江國(今屬河南省正陽縣)為楚國所滅,後裔世代以國號為姓。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當代江姓總人口約為362萬,排在74位,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22%。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淮河流域、齊魯地區、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集中在河南、福建、廣東、山東、台灣、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
4. 姓江的有多少人
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六(約313萬人,女性人口占約50%.)
據資料考證,江姓在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9位,
江姓起源於河南正陽縣江國,歷代遷徙,大致經歷了自北向南上的流動過程。大的前夕形勢是:江國被南方楚國所滅,大量人口向東北遷移,至河南陳留.考城(今蘭考)一代,然後又遷山東.安徽等地。其後散居於浙江務州(今金華市).山西蒲坂 河南洛陽 .湖北江陵 .河北中山. 山西平成. 山東曲阜各地。西晉滅亡,大量士人南渡,江姓族人自中原 山東等地南遷江蘇 浙江等地。在東晉南朝時期,出現了一大批江姓政治家 軍事家 學者 文學家。唐朝中後期,削鎮割據以及唐末黃巢之亂時,在中原的江姓南遷長江流域,遠至福建。五代之初,有一支蕭姓帝王之裔改姓江姓,其中很大一部分遷居安徽歙縣 江西婺源等地。
北宋時陸續有江姓一句浙江西部 江西東部,南下福建。至宋末江萬里誓不降元,以名宦而投止水。其後裔及副將遷往,福建,散居閩侯 廈門 惠安一帶。其後分支有不少後裔遷居廣東東部 北部 西部,形成又一個大的遷移過程。明清以後,江姓遍布大江南北,只清朝中葉,福建 廣東的江姓人大批遷居台灣,繼而遷居南洋(新加坡 馬來西亞等地),為當地的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時人口的遷移是無奈的,然而卻促使江姓人在異地紮根奮斗,繁衍生息.體現了江姓光榮傳統.
5. 江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是誰
江姓的來源是來自嬴姓。
春秋時,江國介於楚、宋、齊三國之間,經常受到這些大國侵擾,加之淮水泛濫,往往淹沒江國的中心地帶,所以江國一直未能強盛起來。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所滅,後代子孫流落各地,並以國名為氏,由嬴姓而改為江姓,將江姓世代承襲了下來。江氏發源於河南正陽,早期主要在河南發展繁衍。
江姓的歷史名人:
1、江乙,江姓載入史冊第一人。生卒年不詳。魏國人,仕於楚國,活動於楚宣王期間,事跡多見於《戰國策之楚策一》。狐假虎威的故事就是他說來諷刺昭奚恤的。
2、江子一,南朝梁大臣,歷任戎昭將軍、通直散騎侍郎、南津校尉。在侯景之亂(公元548~552年)時,與弟江子四及江子五俱壯烈殉國,享年六十歲。兄弟三人合稱「濟陽忠壯」、「江氏三義」。
3、江參,字貫道,南徐(今江蘇省鎮江市轄丹徒)人,江大方之子。居霅川(今浙江湖州市南),形貌清癯,平生特嗜香茶,和當時葉夢得(1077-1148)等眾多文人學者關系甚密。作品有《千里江山圖》等。
江姓人口分布:
明初,江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南等。明末,有江姓族人跟隨鄭成功進入台灣,在台灣定居,後來又有人移居海外。清初,有湖北麻城的江文、江榜兄弟回歸河南正陽落籍。明清以後,江姓遍及全國各地。
如今,江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其分布以江蘇、廣西、安徽、四川、廣東、湖北、福建等省為主,這七省的江姓約佔了全國漢族江姓人口的65%。
6.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江
如圖,加了《冇》字將可能有問題的字詞隔開——
江姓,中冇華古老姓氏之一,主要源冇自姬姓、嬴姓、子姓等。公元前623年,春冇秋時期的諸侯國江國(今屬河冇南冇省正冇陽冇縣)為楚國所滅,後裔世代以國號為姓。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當代江姓總人口約為362萬,排在74位,約佔全冇國總人口的0.22%。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冇南冇淮冇河流域、齊冇魯冇地冇區、長冇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冇區,主要集冇中在河冇南、福冇建、廣冇東、山冇東、台冇灣、安冇徽、江冇蘇、浙冇江、江冇西、湖冇南、廣冇西等。
主要源流
1、源於嬴姓
出自顓頊裔孫伯益之後的封地,屬於以國為氏。伯益幼子玄仲在商冇末周冇初受封冇建冇立江國。因地處楚、宋、齊三國之間,加之淮冇水泛濫,所以一直沒能強盛起來,最後被楚國滅掉。江國滅亡後,其子冇孫流落各地,為紀念故國,國人以江為姓。
2、源於姬姓
為翁氏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西冇周初年,昭王餓支庶子冇孫受封於翁山(今浙冇江冇省定冇海冇縣東,一說在今廣冇東省翁冇源冇縣東),後以邑名「翁」為氏。宋初,有福冇建冇泉冇州人翁乾度生有6個兒冇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次冇子處恭,分姓江,其子冇孫也姓江(今中冇國大冇陸未發現有翁處恭江姓後裔)。
3、源於子姓
出自唐冇朝末冇期唐僖宗宰相蕭遘,屬於避難改姓。唐末戰亂不止,唐朝宰相蕭遘,死於黃巢作冇亂,其次冇子蕭禎舉家從安冇徽冇徽冇州新冇安渡江,而至先父的避居地歙冇縣黃冇墩。並為了紀念此次從北渡江而來避冇難,改蕭姓為江姓,此後世代稱江姓,後裔主要聚於江冇西冇省婺冇源冇縣江冇灣冇村。
4、少冇數冇民冇族
①蒙冇古冇族改江姓:蒙冇古冇族江吉氏,世居布爾哈圖城(今吉冇林 延冇吉),後有滿冇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Giyanggi Hala。蒙冇古冇族江吉氏在明冇朝時冇期冠漢姓為江氏,滿冇族江吉氏則在清冇朝冇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江氏。
②藏冇族改江姓:清冇朝時冇期,四冇川明正土司名叫轄木坪,為藏冇族,父堅贊,氏族姓為堅贊,後改姓江。
③在日冇本侵冇佔台冇灣期間,台冇灣土冇著曾使用日冇本姓荒本。至1945年日冇本戰冇敗投冇降後,土冇著奉命廢冇除日冇本冇姓,一律使用漢姓江。
7. 江姓的現狀
關於江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我十分想知道江姓的歷史和現狀,於是,我就對江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
2、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江姓的來源合江姓歷史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江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江姓的名人故事。
3、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 江姓的來源 春秋時江國被楚國攻佔,江國子民流落異鄉,為紀念故國,很多人都以江為氏。
上網 歷史上的江姓名人 江 總、江為、江參…………
上網 江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江姓人口總數約有450萬
………… ………… …………
4、結論
1.江氏起源有三:一是源自嬴姓。西周時,顓頊[音同「專需」]裔孫伯益的兒子玄仲,被大禹的兒子啟封在江國(今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春秋時江國被楚國攻佔,江國子民流落異鄉,為紀念故國,很多人都以江為氏。另據沿海江氏族譜記載,宋初,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六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中次子處恭,姓江,其子孫也姓江。兄弟六人同中進士,被譽為「六桂聯芳」。現在的「六桂宗親」就是從此而來。嬴姓江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沿海江氏的發源地在今福建省泉州市。
2.江革:字次翁,後漢時代臨淄人。少時家貧,行佣養母,克盡孝道,時人稱他為江巨孝。永平初年,舉孝廉。建初年間,舉賢良方正,官做到諫議大夫,列為24孝第8孝。 江淹:梁時文學家,曾歷仕宋、齊、梁三代。以文章稱於世,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遂有"江郎才盡"之典故。 江 斅: 南朝宋齊間士族名流。 江萬里:南宋末宰相,守城力拒元兵,城破投止水亭殉國。
3.江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26%,大約300萬多人。據資料考證,江姓在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9位
8. 關於江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寫作思路:寫報告的時候,把江姓的歷史和現狀寫出來就行。主要包括秦漢時,宋朝江姓的發展等。
江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嬴姓、子姓等。公元前623年,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江國(今屬河南省正陽縣)為楚國所滅,後裔世代以國號為姓。
秦漢時期,江人主要活動於河南、山東、湖北地區,後來向西、北、南發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跡。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政權頻繁更迭,江姓向東南的浙江等地遷移。唐宋之際,隨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進入了贛、浙、閩廣大地區,清初江姓進入了台灣。[23]
宋朝時期,江姓大約有2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2%,排在第六十五位。江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江姓總人口的21.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這五省江姓大約佔全國江姓總人口的83%,其次分布於湖北、江蘇、山西、廣西、四川等省。全國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贛、浙、閩、皖、豫江姓聚集地。
江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江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江姓是兩廣地區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在廣西、廣東東部、貴州南部、雲南東部、台灣、福建東部地區,江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75%以上,在中心地區的比率高達1.5%以上,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6.4%。
在四川東南、雲南中部、貴州北部、湖南、湖北南部、江西、福建西部、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廣東東部地區,江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5%—0.75%,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14.8%;其他地區,江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5%以下,總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78.8%,其中比例不足0.1%的佔了國土面積的60%。
江姓的分布: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當代江姓總人口約為362萬,排在74位,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22%。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淮河流域、齊魯地區、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集中在河南、福建、廣東、山東、台灣、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