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十大奇女子是哪些
一、蘇小小
江南自古多名妓,錢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經育出過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樓紅顏,南齊蘇小小就是其中的一個。
蘇小小出身於錢塘一戶殷實人家,她家先世曾在東晉朝廷為官,晉亡後舉家流落到錢塘。蘇家利用隨身攜帶的金銀珠寶為本錢,在錢塘作買賣。
到了蘇小小父母這一代,已成為當地的富商。蘇小小是父母的獨生女兒,所以自小被視為掌上明珠,因長得玲瓏嬌小,就取名小小。
蘇家雖是商賈之家,但沿襲了祖上香書遺風,聰明靈慧的蘇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可惜好景不長,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就相繼謝世,蘇小小失去了依靠,仍住在城中舊院里,睹物思人,易引起傷感的情緒,於是變賣了在城中的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
事情傳開後,錢塘的仕宦客商、名流文士都慕名來西冷橋畔造訪。然而蘇小小卻愛上一個名門公子阮郁,倆人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萍水姻緣畢竟缺乏根基,半年之後,阮郁的父親在建康聽到兒子在錢塘與妓女混在一起的消息,立即派人把阮郁叫了回去,嚴加看管在家中,不許他外出半步。
阮郁走後,蘇小小在家閉門不出,整日仰頭企盼,等待情郎的歸來。一個月過去了,不見情郎的蹤影;一年過去了,連一點音信也沒有。
蘇小小由渴望、失望到絕望,終於病倒在床上。此時卻遇一書生--鮑仁,上京赴考,無奈盤纏短缺,無法成行.蘇小小變賣首飾,傾囊相助.就在次年春上,蘇小小受了些風寒,因調治不及,加之心境憂郁,年僅二十四歲的她竟就這樣香消玉殞,魂飄九霄了。
這時鮑仁已在京城金榜題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錢塘,專門趕到西冷橋畔答謝蘇小小,誰料卻正趕上她的葬禮。
鮑仁白衣白冠撫棺大哭,繼而遵照蘇小小對賈姨的囑托,把她安葬在離西冷橋不遠的山水極佳處,墓前立碑,上刻「錢塘蘇小小之墓。」
後來,諸多到錢塘的文人騷客都自願到蘇小小墓前憑吊,於是當地人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個「慕才亭」,為來弔唁的人遮蔽風雨,亭上題著一副楹聯:
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冷
二、薛濤
大唐三百詩三百,不長傳奇,唯一的一朵叫薛濤。
在唐朝,歌舞坊很多。一個弱女子,歌舞坊的日子是不是一種煎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歌兒就在耳邊溫柔地飄。
在唐朝,女道士很多。沒有作過道士,那女子一定很沒面子。是因為這個,你才做了道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貴妃開先例,時人爭仿效;時髦且走紅,似花枝頭俏。
在唐朝,詩人就更多。你的詩人價格也一定不會太高,就像今天,依然有人在說,你的詩好的不多,雖然流傳下來的不少。我不想爭辯,不管怎麼說,能流傳就好。
薛濤啊,而今詩歌做了棄婦,一個小詩人突然想與你嘮叨。作為同道,他不想做田洙,但知道有你秉燭夜談,那日子一定不叫日子,叫快樂縈繞。
三、李師師
詩曰:
嚲眉鸞髻垂雲碧,眼入明眸秋水溢。鳳鞋半折小弓弓,鶯語一聲嬌滴滴。
裁雲剪霧制衫穿,束素纖腰恰一搦。桃花為臉玉為肌,費盡丹青描不得。
說的正是李師師的美貌。
在《水滸》里頭,宋江為了招安大計,竟去求李師師,代為引見給當朝皇上徽宋,從而讓李師師和梁山泊上百條好漢一樣名聲大噪。甚至於,老百姓們知道李師師而不知有蕭讓、樂和這些沒有象李逵那樣更易出名地專攻打殺卻比李師師更精於彈唱雕刻書法等藝術細活的好漢們。
上述也許只是評書藝人為了吸引觀眾而編造的素材,但李師師迷倒了宋徽宗卻是真的。本來就篤信道教且痴於書畫而沒有好好做皇帝的徽宋就又多了一項業余愛好——逛窯子(當然是微服私逛了),終至北宋滅亡。
據說,李師師還迷倒了朝中寵臣、宋詞好手——周邦彥,以至於徽宗醋意大發,硬是將周好手外貶了事。
另外,還有傳聞,李綱主持東京保衛戰時,李師師有過將全部家財捐贈出來助宋軍抗金的義舉。如此,將她排在第四位,就更沒人有意見了吧?
四、梁紅玉
梁紅玉,原籍安徽池州,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祖父與父親皆武將出身,後征方臘戰敗獲罪被殺。紅玉由此淪為為官妓。與韓世忠識,相惜,婚之。宋金交戰,梁紅玉親自參與並獻計,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困金兀術於黃天盪達四十八天之久。
由此名震華夏,威揚夷狄。後來韓世忠、岳飛、劉俊三路北伐,梁紅玉隨率一女兵隊伍,屢敗金人、屢立奇功。試問這樣一位不輸須眉、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第一的名頭,舍她其誰?
五、陳圓圓
、陳圓圓,雖遠不如梁紅玉英姿颯爽,但她以她的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傾倒了大順王朝,也傾倒了許多年後的無數的男人,傾倒了將她排在名妓第二位的我。即便李自成不敵悍滿,但吳三桂若不投降多爾袞,滿人最少要晚入關幾十年。
所以說,陳圓圓以她個人魅力的影響著別人而改變了歷史。在隨後的日子裡,身負國賊之名的吳三桂以陳圓圓作為精神支柱,自山西,渡黃河、入潼關、克西安、平李闖、定雲南、驅永曆,可謂風塵僕僕,東征西伐,為清廷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六、柳如是
明末清初名妓,生於1618年,本名楊愛,一說楊朝,楊影憐。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
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涯.柳如是愛戀過江南正義人士宋徵輿、陳子龍,但是,情場履受挫折,極不如意。
後嫁予東林領袖錢謙益,是常熟著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馳名文壇,家中府第連雲,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財力雄厚。因被指控納賄舞弊,革職在家已十二年。
當時,錢已六十歲,早年也是功名事業心極重之人,滿懷匡濟澄清雄心壯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變得消沉頹放,終日在秦樓楚館中廝混,結果得了個「東林浪子」的外號。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農民軍**明朝**。
這場事變,倒是折騰出錢謙益幾分血性來,積極參與到反清復明斗爭中去,家中資產幾乎用盡。錢謙益85歲因貧病交加死於家中,時柳如是不足五十歲,錢謙益的喪事由她一手操辦。
但錢謙益屍骨未寒,族人就眼紅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負柳如是是個女流,就結伙聚眾鬧起事來。原配陳氏等失寵多年,早對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門叫罵不絕,千兩銀子散光了,眾人還是喧集如故。
柳如是氣得發抖,在安排好錢謙益的後事和懲辦鬧事一班人的計策後,懸梁自盡,這一年,柳如是49歲。
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七、董小婉
較之上面兩位,董小婉的名氣似乎還要大些。作為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或《七劍下天山》中冒浣蓮她媽,這點滴之無絲毫炫耀之處的「資本」倒是可是忽略不計了。
作為清朝四大疑案之首的「順治出家」的第一號女主角,傳聞(真實性未必遜於正史)董小宛為冒辟疆小妾,被洪承疇獻給順治為妃。後董小宛被皇太後賜死,順治轉而消極厭世,竟去五台山出家為僧。
如果是這樣,即順治繼續在位的話,那麼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且十分兒女情長的他會象他的兒子玄燁那樣果斷作出裁撤三藩、會收台灣後聽施琅苦勸力排眾議而堅定不放棄台灣、會對沙俄、回疆、准噶爾採取強硬措施而維護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並保持其穩定昌盛嗎?我看未必。所以,換個角度並大而言之,董小婉改變了歷史。
當然,如果有異議者,偏要認為頭天上早朝時神態還正常身體還健康第二天早上宮中養心殿卻突然傳出其死訊直到下葬群臣都沒有見過其遺體的順治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且與董小婉沒關系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不管如何,董小婉卻真的是藉此而更加有名了
八、李香君
李香君體態嬌小玲瓏,膚色瑩白如玉,綽號「香扇墜」,在秦淮八艷中,她沒有顧橫波、陳圓圓那樣的艷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
她忠於愛情,矢志為侯方城守貞;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鋮面前公然唱出「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寧不教須眉愧煞。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九、賽金花
賽金花的魅力在於:當與賽金花同時代的慈禧高坐廟堂讓她的大臣們白天跪倒她的三寸小腳跟前時,賽金花卻接著側卧暖床讓這幫人晚上繼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連李鴻章這個國家「上樑」都難以倖免,其它那些衙門里的「下樑」們就可想而知了。
什麼封疆大史德曉峰對賽金花是一見「重」情,什麼戶部尚書立山以千兩紋銀買與賽金花「來日方長」等等。然而,賽金花最重要的一位情人卻是與她的首任丈夫兼狀元公洪鈞出使歐洲四國的時候認識的德國駐俄陸軍中尉瓦德西。
若干年後,時任聯軍司令的瓦德西率領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時,賽金花以舊情人的身份力促瓦德西整飭紀律,制止士兵淫亂搶掠,大量保全北京城百姓們的生命財產,並使北京城的治安保持了良好的狀態。以致於有詩雲:「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爭傳賽金花。」
另外,賽金花對當時和議的達成,八國聯軍退出北京城一事出力尤多。以致於成了:朝局之轉變,民生之利鈍,不在袞袞諸公之手,而系在一妓女手中。真是千古之未有、世界之奇談。
賽金花一生中嫁過三人:先嫁同冶年間狀元公洪鈞,後嫁滬寧鐵路總稽查曹瑞忠,最後嫁的是民國政府參議員的魏斯靈。魏斯靈死後,為魏家所逐,閉門寡居,凄苦度日十五年余。死後,家鄉人集資了其後事。
這真是:"救生靈於塗炭,救國家如沉淪,不得已色相犧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頌;乏負廓之田園,乏立錐之廬舍,到如此窮愁病死,無兒來哭,無女來啼。"
十、小鳳仙
小鳳仙生於貧苦家庭,根紅苗正,對封建社會資本主義有天生的階級仇、民族恨,為了實現山青青,水碧碧崇高的革命理想,忍辱負重,投身於妓女行業,為什麼,一輩子,在鄉下當農婦,能幹出一番革命事業嗎?不能!
小鳳仙此時也隨革命滾滾洪流,來到了北京,在作為紅燈區的八大胡同陝西巷「雲吉班」掛牌上崗。八大胡同在當時可謂譽滿京華,盡管是紅燈區,但政府高官雲集,妓女跟高官,而且是現任的高官關系十分密切。
洪憲帝制時,「娼妓請願團」與「六君子請願團」赫然同列,便是例證。這下知道了吧,小鳳仙為什麼要進京當妓女,是因為一輩子在家當農村婦女,是見不到的什麼大人物的,只有在做了妓女之後才能見到,小鳳仙在掛牌上崗後,就見到雲南都督蔡鍔將軍,這下好了,人生難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難覓,彈琴吹簫,小鳳仙欣喜若狂找到真正的革命對象了。
蔡鍔戰後赴日本就醫,不治逝世。「九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憐他憂患餘生,萍水相逢成一夢:十八載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小鳳仙靜坐船頭,憤撥瑤琴,思念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頌如歌如贊禮,贊的是將軍拔劍南天,我願作長風繞戰旗」。小鳳仙如泣如訴如悲啼,投湖自盡。
㈡ 中國古代的4大美女中,誰過得最幸福,結局又是怎樣呢
我認為在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過的最幸福的應該是“沉魚”西施,因為她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女孩羨慕的對象,男孩都喜歡她,後來的吳王對她也是極盡寵愛,最後是心上人范蠡陪她白頭偕老,歸隱西湖。西施最後的結局有很多種說法,主要是沉江和歸隱,但都沒有什麼切實的史實證據來證明,大多數感性的人都更喜歡西施范蠡歸隱之說,因此我認為西施是最幸福的。
最後一位“羞花”楊玉環,同唐玄宗恩恩愛愛數年之久,最終還是被他下令弔死在馬嵬坡上,被摯愛拋棄的楊貴妃應當是四大美女中結局最悲慘的了吧。人們本只知唐玄宗與楊貴妃是一對世人羨艷的恩愛夫妻,但不想皇家本情淡,端的是多情又無情,何來“愛美人不愛江山”之說?楊玉環死時必定痛苦萬分,不知她是否想過,如果再有來世一定不願意再與皇室子相見。
㈢ 中國古代歷史有哪些優秀女士
著名舞蹈家趙飛燕 趙飛燕,是我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後,又是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的絕色美人。 趙飛燕,被稱之我國古代最傑出的舞蹈家是當之無愧的。她是漢成帝時(公元前32—公元前7年)人。她的父親,名叫馮萬金,是一個對音樂頗有造詣的音樂家,他編制的樂曲十分優美動聽,當時,轟動一時,人們欲爭先一飽耳福為快;她且自稱「凡靡之樂」,確是有它的獨到之處。 趙飛燕原名宜主,和她妹妹合德是一對雙胞胎,姊妹都姿色超人,從小就是一對逗人喜愛的小美人。她姊妹生長在這樣一個音樂世家,自然從小受了音樂薰陶,況且有胎胚中帶來的遺傳音樂細胞,自然與歌舞容易結緣,且難分難解,不過她們不幸的是母親早年夭亡,扔下她們這一對雙胞胎,由她父親一手拉扯,從小失去母愛的孩子,心靈是受到一定的創傷的。 宜主長大以後,身材窈窕,體態輕盈,風度翩翩,格外招人注目。她妹妹合德擅長音樂,歌聲輕柔動聽富於抒情。她們姊妹二人都聰明從伶俐,容貌美麗。 她們的父親死後,家境徹底敗落,姊妹雙雙無依無靠,只得流落在長安以打草鞋和唱小曲為生,過著貧苦的生活。 後來被漢成帝收為皇妃,賜名「飛燕」,得到皇上的寵幸,並把妹妹合德推薦給皇帝。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成帝死,哀帝劉欣立為皇帝,哀帝的即位是得到趙飛燕支持的,故封為皇太後。哀帝在位六年崩駕,隨即平帝劉衍即帝位。朝中群臣指責趙飛燕「失婦道」等等罪名,被迫自殺身死。 三國美女貂嬋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古籍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為漢末三中紛爭中重要的從物之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皮蟬作了進一步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民間傳說尤為動人,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中傑"、"女中英"。 據考證,歷史上的貂蟬,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是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 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巾幗英雄花木蘭 在古老的中國,有一位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蘭」,身為花家的大女兒,花木蘭在父母開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帶來榮耀。 不過就在北方匈奴來犯,國家正大舉徵兵的時候,木蘭年邁的父親竟也被徵召上戰場,傷心的花木蘭害怕父親會一去不返,便趁著午夜假扮成男裝,偷走父親的盔甲,代替父親上戰場去。 從軍之後,花木蘭靠著自己堅韌的毅力與耐性,通過了許多困難的訓練與考驗,也成為軍中不可或缺的大將。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戰時,花木蘭的女兒身被軍中的同僚發現,眾家男子害怕木蘭會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將她遺棄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戰。在這么艱難的時刻里,她憑著一股堅強的意志與要為花家帶來榮耀的信念,克服困難,趕回部隊,最後協助朝廷大軍抵擋了匈奴的來犯,救了全中國。 美艷如花的楊貴妃 楊貴妃(719~756)是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她通曉音律,能歌善舞。 最初她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到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就封其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自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禮品精美而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離長安,途經馬嵬坡時,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勾結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於是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北宋名姬李師師 李師師是開封人,本姓王,因父母雙亡,被一李姓歌妓收養,便冒姓李,人稱李師師。長大後不但風流玉立,艷若桃李,且歌喉婉轉,端的是聲透碧霄,音貫九重,在諸教坊中獨領風騷。崇寧、大觀間,正值豆蔻年華的李師師已經名噪京師了。 宋徽宗本是獵艷好手,李師師很快便成了他的獵物,於是名花解語,金屋藏嬌。盡管後宮佳麗三千,粉黛如雲,但徽宗視之皆視如糞土。 可惜樂極生悲,好景不常,「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人牧馬南寇,四郊多壘,邊圉孔棘,李師師慷慨解囊,將徽宗前後所賜金錢悉數捐入官府,以助軍餉,並做了女道士。金兵攻破汴京,主帥撻懶聽說師師花容月貌,便指名索要,欲獻給金太宗。師師「乃脫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李師師外傳》)一代名媛就此香銷玉殞。 被囚在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的宋徽宗得知消息,不禁涕泣不已。盡管李師師落魄天涯,花憔柳悴,但這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氣節,確實值得贊嘆! 憂國憂民的李香君 在明末那個非常墮落的年代,秦淮河畔,卻生活著一群對明朝的前途甚感憂心的紅塵女子。李香君,是其中一個家喻戶曉式的人物。 崇禎十二年的秋天,年僅21歲,但已名聞四方的復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剛從河南商丘來到南京,便拋開即將開始的鄉試,直接走上了暗紅色的樓梯。 那一年,李香君正當十六歲花季妙齡,「溫柔纖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轉嬌羞,未入芙蓉之帳。」她坐在綉簾掛落的花格窗前,遙望著秦淮河,她在等待她夢中的愛情。當侯方域驀然出現在她的面前時,她一定感覺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緣已經來臨。這本應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風花雪月,只是可惜選錯了時代背景。隨著滿清鐵蹄的入關,明朝大廈快速地坍塌。 復社的死對頭阮大鋮,抓住了這個機會,他企圖用金錢收買侯方域,來達到他個人的政治目的。這一伎倆,很快就被才識過人的李香君識破。她堅決拒絕了阮大鋮的金錢誘惑,並要求侯方域立即與之斷絕關系,劃清界限。 不管侯方域後來的表現如何,應該說,李香君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是無可非議的。對愛情的追求如此堅貞,且是發生在一個秦淮歌妓的身上,實屬難得。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京失陷,南明成了一團歷史中的泡影。對於李香君來說,她所生存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她所追求的愛情最終也因侯方域的北返而破滅。 順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滿樹的桃花已經凋謝,落紅遍地。李香君悄悄地合上了那把題有侯方域詩句的扇子,凄切地收拾好行裝,與過去訣別。她獨自來到棲霞山下,在一座寂靜的道觀里,出家為道姑。史書言,李香君後不知所終。
㈣ 在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誰過得最幸福
說到古代四大美女,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個女子的名字。這四名女子顏值頗高,在古代被大家公認為四大美女。俗話說紅顏禍水,在真正歷史上這四大美女過得都不幸福。但是四人相比之下,我個人認為四大美女中的西施是過得最幸福的一位。因為在四大美女中,只有西施能夠跟自己心上人做到白頭偕老。
楊玉環在四大美女中,她過的日子是最順暢的,自從她認識了唐玄宗之後,她就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她的結局卻是最悲慘的,因為她最終被自己最愛的人唐玄宗給拋棄了。當時還是唐玄宗下令賜死了楊貴妃。從這個角度上看,楊玉環應該是四大美女中最悲慘的一位,因為他一生之中所擁有的僅僅只有唐玄宗這一個人,但是最終還是被他無情拋棄了。
㈤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通過再婚走上人生巔峰的女子
歷史上二婚之後走上人生巔峰的女人其實挺多的,比如魏文帝曹丕的皇後甄宓、劉禪的穆皇後吳氏、漢景帝的皇後王娡等等。
但是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想到的應該還是武則天。武則天14歲就嫁給了唐太宗為才人,26歲的時候出家當了尼姑,32歲時被高宗立為皇後,她二婚再嫁之後成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永徽元年五月,唐高宗在唐太宗周年忌日進入感業寺進香的時候,又和武則天相遇了,兩人互訴離別之情。永徽二年,因為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後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想以此打擊蕭淑妃。
後來就是武則天一路進階得寵、生子、當女帝一條龍的輝煌事跡了。
㈥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十大名妓都有誰
賽金花——
賽金花,原名趙靈飛,安徽人,因家道中落,化名"傅彩雲",穿梭於秦淮河花船之上賣笑為樂,許多富商顯貴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賽金花賺了大把銀子。同治七年,賽金花被中了狀元的蘇州人洪鈞在探親途中相中,娶回家做了三姨太。
光緒十四年,洪鈞帶其進京,又奉命出使歐洲。賽金花憑著她天生的交際才能和東方女性的溫柔在歐洲的上層社會中出盡了風頭,享盡榮華富貴,並與一些金發碧眼的社會名流有了曖昧關系。其中俄國陸軍中尉瓦西德最讓她心動。光緒十六年,洪鈞回國,三年後病逝,賽金花重操舊業。後八國聯軍打入北京,瓦西德為聯軍司令,賽金花見到昔日情人,鴛夢重溫。後曾樸以賽金花為原型寫了一部小說《孽海花》。
賽金花是中國歷代名妓中最風光的一個,由於她先後出訪過德、奧、俄、荷四國,應該屬海歸派人士,況且她又與外國人有瓜葛,並與曾樸還有版權、名譽權索賠官司,因此,她的財產數量可觀。按現在的計算方法,估計賽金花的資產在一千萬上下,排第一。
李師師——
李師師,原是汴京城染房老闆王寅之女,幼時寄養佛寺,因人稱佛門弟子為"師",所以叫李師師。長大後出落得花容月貌,被妓院老闆李媼收養,習琴棋書畫、歌舞侍人,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
最後,宋徽宗也想親睹芳容。因李師師與高俅是老相識,高俅遂安排相見。宋徽宗對李師師一見傾心,從此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但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一次師師與周溫柔之際,忽報聖駕到,周邦彥急忙藏在床下。宋徽宗因身體欠佳,送給師師一個鮮橙後就想回宮,師師假意挽留說:"現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但宋徽宗還是走了。於是周邦彥填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麝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誰知有一次李師師忘情把這首詞在宋徽宗面前唱了出來。徽宗問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是周邦彥。徽宗臉色驟變,不久就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李師師於是唱了一首《蘭陵王》給宋徽宗聽:"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讖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凄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宋徽宗聽後感慨良久,就又把周邦彥召了回來。由於宋徽宗玩物喪志,終於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宋朝南渡後,李師師下落不明。李師師有萬歲爺罩著,有大文豪捧著,想不發財也難。但由於她的海外關系比賽金花差一些,因此估計資產在八百萬左右,排第二。
王朝雲——
王朝雲,字子霞,錢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淪落歌舞班中。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宴飲時見到輕盈曼舞的王朝雲,備極寵愛,娶她為妾。
蘇東坡性情豪放,在詩詞中暢論政見,得罪了當朝權貴,幾度遭貶。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腹問侍妾:"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什麼?"有說是文章,有說是見識,蘇東坡都搖頭,只有王朝雲說,你肚子里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稱贊:"知我者唯有朝雲也。"蘇東坡在杭州四年,後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副使。這期間生活十分清貧,王朝雲始終相隨。
元豐六年,王朝雲為蘇東坡生下一子,取名遂禮。神宗駕崩後哲宗繼位,廢除了王安石新法,蘇東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龍圖閣士,兼任小皇帝侍讀。但兩年後蘇東坡再度被貶任杭州知府,後又因政見不同被貶惠州,這時他年近花甲,身邊姬妾陸續散去,只有王朝雲始終追隨。蘇東坡感嘆作詩:"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絡秀不同老,無女維摩總解禪。經卷葯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其序雲:"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王朝雲在惠州又為蘇東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兒,產後因身體虛弱,不久溘然長逝,年僅三十四歲。朝雲死後,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棲禪寺大聖塔下的松林之中,並在墓上築六如亭以紀念,亭柱上鐫有一副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朝雲傍上了蘇東坡,蘇東坡詩文書畫值多少錢!況且王朝雲為蘇東坡生了兩個兒子,蘇東坡又把王朝雲看作患難知己,如果她不死,按時下計算最少也能得到六百五十萬左右的財產,排第三。
柳如是——
柳如是,本名愛柳,字如是。嘉興人,生於明萬曆五十年,因家貧自幼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明末清初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艷"之一。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採的詩稿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復社領袖陳子龍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死。崇禎十四年柳如是20餘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金屋藏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
有人認為,曹雪芹《紅樓夢》中的絳雲軒就是來自柳氏的絳雲樓。崇禎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柳氏勸錢一起投水殉國,錢走近水池試了一下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被錢托住。錢降清做了禮部侍郎兼翰林士,柳氏留在南京不去。
由於受柳氏影響,錢半年後便稱病辭歸。後又因案件株連吃了兩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錢謙益降清,本應為後世詬病,但因有柳如是的義行,沖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柳氏詩書畫俱佳,精通音律,後人贊賞其書法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1666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懸梁自盡。惡棍們被嚇走,然而一代名妓卻這樣結束了一生。柳氏死後葬於虞山佛水山莊。
錢謙益留給柳如是的房產,加上她自己的詩書畫所得,財產應不少於六百萬,排為第四。
杜十娘——
杜十娘,明朝萬曆年間北京城南教坊司名妓。一次接客時,偶遇南京布政老爺的公子李甲,二人情投意合。李甲日日沉浸在溫柔鄉里,耗盡了錢財。其父聞聽後怒不可遏,斷了供給,並勸說京城的親戚都不要借錢給他。
十娘將終身託付給李甲,鴇兒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內拿出三百兩銀子就可贖出十娘,但誰也不願意出錢幫李甲。杜十娘取出縫在被子里的碎銀一百五十兩,李甲的好友柳遇春又設法湊了一百五十兩。十天後李甲把銀兩如數交到老鴇兒面前,老鴇兒只得放人,兩個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結百年之好。杜十娘與李甲本要回老家去,無奈李甲心存顧慮,攜妓而歸難以向父親交代。
杜十娘說,不如先到蘇杭游覽一番,然後郎君回家,求親友在尊父面前勸解和順;待李父消氣後,再來接她,李甲依命而行。二人行到瓜州古渡,遇到了好色又陰險的富商孫富。他夜飲歸舟,聽到杜十娘歌聲心動不已。天亮後又從窗口視其容貌,更覺心盪神搖。孫富假意與李甲接近,飲酒暢談,談到杜十娘時,李甲告知其原委。孫富嘆道,尊父位高,怎容你娶妓為妻!到時候進退兩難,豈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下場?!
他這一說,李甲更覺步履維艱。孫富又說,在下倒是願以千金相贈,你拿著銀錢回去,只說在京授館,你父定會原諒你。一番話說得李甲動了心,於是當下立了契約,按了手印,把杜十娘轉賣給孫富。十娘聞知,如雷轟頂,回憶自己童年被賣,受盡屈辱,眼看已逃出火坑,如今幸福生活又要破滅。第二天,杜十娘扮上盛裝,先讓孫富把銀兩放到李甲船上。自己站在踏板上,打開百寶箱,指著裡面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怒罵孫富拆散他們夫妻,痛斥李甲忘恩負義,把一件件金銀翡翠各色珍奇寶物拋向江中,最後縱身躍入滾滾波濤。
可恨李甲薄情,更可恨其有眼無珠,只看到十娘的身份,而沒看到十娘的錢包。現在買一張彩票也能中個四五百萬,十娘百寶箱里的金銀翡翠等各色珍奇玩物,按時價最少也有五六百萬,排第五。
寇白門——
寇白門,原名寇湄,字白門,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崇禎十五年暮春,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來到鈔庫街寇家,幾次交往後,白門對他留下了良好印象,在朱氏提出婚娶時便一口同意。
是年秋夜,17歲的寇白門濃妝重彩地登上了花轎。明代金陵的樂籍女子,從良或婚娶都必須在夜間進行,這是當時的風俗。朱國弼為了顯示威風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執紅燈的士兵從武定橋開始,沿途肅立到內橋朱府,盛況空前,成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親場面。但朱國弼實際上是一個圓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門是一時的需要,數月後他那寡情薄義的面目便暴露出來,將寇氏丟在一邊,依舊走馬於章台柳巷之間。
1645年清軍南下,朱國弼降清,不久被軟禁。朱氏欲將連寇白門在內的歌姬婢女一起賣掉,白門對朱說:"若賣妾所得不過數百金……若使妾南歸,一月之間當得萬金以報公。"朱思忖後遂答允。寇白門歸返金陵,在舊院姊妹幫助下籌集了2萬兩銀子將朱國弼贖釋。這時朱氏想重圓好夢,被寇拒絕,她說:"當年你用銀子贖我脫籍,如今我也用銀子將你贖回",我倆就此了結。
寇氏歸金陵,"築園亭,結賓客,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亦自嘆美人之遲慕,嗟紅豆之飄零",人稱女俠。後從揚州某孝廉,不得意復還金陵,最後流落樂籍病死。當時文壇東林領袖錢謙益作《寇白門》詩追悼說:"寇家姊妹總芳菲,十八年來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紅淚一沾衣。叢殘紅粉念君恩,女俠誰知寇白門?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板橋雜記》載:"白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不能竟"。由於白門為人單純,決定了她婚姻的悲劇。但從她能在一月之內籌集到2萬兩銀子將朱國弼贖釋這件事,可見寇氏賺錢能力之強,估計財產在四百萬左右,排第六。
梁紅玉——
梁紅玉,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後方臘被韓世忠所捉。
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韓世忠在秀州駐防,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被苗傅等人扣押,但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自由,隆裕太後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並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採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術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有奸細向金兀術獻計: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燒毀韓世忠戰船。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策以少勝多,圍困敵軍近五十天,使金軍不敢渡江侵犯。岳飛被害後,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他索性辭去官職,與梁紅玉白頭偕老度過餘生。
梁紅玉由於有了韓世忠做靠山,積累了一定財富,大約三百多萬,排第七。
陳圓圓——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蘇州人,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原為崑山歌妓,曾寓居秦淮。由於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聯,所以清人將她列入"秦淮八艷",並說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崇禎末年李自成起義,崇禎帝日夜不安。
外戚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憂慮之心,遂派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陳圓圓後,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不久李自成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田畹設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表演於廳堂。吳三桂見後神馳心盪,高興地摟其陪酒。這時突然警報響起,田畹惶恐地說:"寇至,若何?"吳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未等回答,吳即帶圓圓拜辭。
李自成打進北京後,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聽說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佔,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清軍與起義軍開戰。李自成戰敗,將吳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後棄京出走。吳三桂為報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起義軍到陝西。
後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吳三桂帶陳圓圓由秦入蜀,獨占雲南。順治中,吳進爵雲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託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圓圓遂獨居別院,後削發為尼,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綉佛。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於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照片,池畔留有石刻詩。
圓圓因與重大歷史事件有聯系,名氣很大,雖然後來落魄,但依仗其名氣,靠寫回憶錄、出賣獨家新聞賺了一大筆銀子,約有二百多萬,排第八。
莘瑤琴——
莘瑤琴,南宋杭州花魁娘子。幼時因戰亂與父母失散被賣入妓院,長到十四歲已經美艷異常。但她只想做青倌人,不肯接客,鴇母就將她灌醉,把她的初夜賣給了一個姓金的員外。瑤琴痛不欲生,但姐妹們勸說她,走到這一步更要接客,找到如意之人好盡早從良,還要積攢一些銀兩為將來贖身,瑤琴從此不再反抗。
杭州清波門外開油店的朱十老收養了一個從汴京逃難來的小廝叫秦重,後改名朱重,每日幫朱十老榨油賣油。朱十老的使女蘭花與伙計邢權勾搭,挑撥離間,讓朱十老將朱重趕了出去,朱重只好走街串巷賣油。有一天他到錢塘門外的昭慶寺去賣油,恰好寺中要做九晝夜的功德,他一連九天挑油到昭慶寺。第九天秦重看到一位美若桃李的女子從寺中出來,他看呆了,經四處打聽,才知道是花魁娘子。
朱重從此更加辛勤工作,一年以後終於攢到了十來兩銀子。他買了一身衣服,拿著剩餘的銀兩去找花魁娘子。但花魁娘子應酬很多,朱重多次撲空。但他仍不死心,每天前來,鴇母終於被他感動,讓朱重在瑤琴房中等。瑤琴回來時已經喝醉了,一進屋就和衣而卧。朱重在她身邊躺了一夜,除了為她蓋被、倒茶之外,沒有一點侵犯她的意思。瑤琴醒來後非常感動,她從未見過如此誠懇老實的男子,於是芳心暗許,並給了他二十兩銀子。此時朱十老染病在床,邢權與蘭花深夜捲走了銀錢。朱十老這才想到朱重的好處,他讓人找回朱重。朱重不計前嫌,用瑤琴給他的銀子做本錢,重新做起了生意。
朱十老去世後,朱重一個人忙不過來,便招攬了一位從汴京逃難的中年漢子和他的妻子阮氏。這位中年漢子名叫莘善,正是瑤琴幼年走失的父親,但朱重並不知道。杭州城中有個吳八公子,人品惡劣,一向對瑤琴垂涎。一天,他強行把瑤琴帶至湖中船上想要輕薄。瑤琴平時就很反感他,死不從命,吳八公子就脫了她的綉鞋和纏腳布,讓她自己走回去。瑤琴倍感羞辱,痛不欲生,正巧碰到了路過此處的朱重,朱重把她送了回去。瑤琴對朱重更是欣賞有加,連鴇母也覺得他是個難得的忠厚之人。瑤琴拿出多年積蓄讓秦重為她贖了身。二人成婚之時,瑤琴又與多年失散的父母相認,真是雙喜臨門。
莘瑤琴多年的積蓄雖然在秦重為她贖身的時候用掉了,但由於她和朱重開的油店生意興隆,加上朱重老實肯干,瑤琴持家有方,很快便發家致富了,其資產也迅速上升。但由於全靠勞動致富,沒有什麼"外財",資產估計也就是一百多萬,排第九。
小鳳仙——
小鳳仙,原是京城陝西巷雲吉班姑娘。民國初年,蔡松坡任雲南督軍,袁世凱想方設法拉攏蔡松坡為己所用,同時也秘密派人監視他。蔡松坡的革命熱情相當高,根本不願當袁世凱的走狗,但礙於他的勢力也無可奈何。一天,他扮成商人來到陝西巷雲吉班散心,一眼看中小鳳仙。
小鳳仙問他以何為生,他謊稱商人。小鳳仙笑道:"你氣度不凡,外歡內郁,絕不是商人。"蔡松坡見她並非賣弄風情,滿臉是誠懇和自信。但初次相識,蔡尚有戒心,沒有正面回答她。小鳳仙相信斷定他必定是個英雄人物,而蔡也覺得自己可能在垃圾堆中發現了寶。過了兩天他再次登門,兩人坦誠相待並商量一計。沒多久,京城的官員們就傳出緋聞,說蔡是"英雄難過美人關"!蔡松坡在雲吉班大擺筵席,夜夜笙歌,並大興土木為小鳳仙建屋造堂,後又把小鳳仙娶過去作妾,每天過著醇酒美人的日子。
妻子劉俠貞勸他:"你一向以天下事為己任,如今怎能貪戀聲色,坐銷壯志!"蔡松坡不聽勸告,反而斥責妻子。一家人鬧得雞犬不寧,連袁世凱都有所耳聞,派人前去調停也無濟於事,袁世凱漸漸放鬆了對蔡的警惕之心。蔡的妻子與老母氣得搬出京城,去南方居住。蔡松坡知道北洋政府不會容下他,就故意與小鳳仙整日坐車遊玩,找准機會登上了開往天津的火車,第二天乘船逃至日本。袁世凱得知氣得火冒三丈,派人前去刺殺。蔡松坡轉去香港,不久繞道越南回國,在雲南組織了護國軍起義討袁。袁世凱禁不起內外夾擊,稱帝七十三天後死去。黎元洪繼任總統,蔡松坡為四川都督。
由於過度操勞,身體每況愈下。小鳳仙還在耐心等他,蔡松坡卻沒能再見到小鳳仙,在日本就醫時死在福岡醫院,終年三十七歲。小鳳仙聞訊後悲痛欲絕,蔡松坡的靈樞被運回上海,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追悼會。小鳳仙送來兩副對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小鳳仙由於與蔡松坡偶然相識而有了發財的機會,但蔡松坡以國為重,傾心革命,沒能給小鳳仙帶來多少財富。只是那些房產能值七八十萬,最多排在第十位。
㈦ 中國古代哪一段歷史時期,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最好
要回答古代老百姓在哪個時期生活最好,就要看看古代老百姓喜歡什麼。那麼,古代老百姓究竟喜歡什麼呢?
(貞觀之治)
如此看來,實際上老百姓日子比較好一點的時候,就是王朝剛剛創建的那一段時期。
這時候,雖然整個國家可能比較貧窮。但是,卻在各方面讓老百姓感到生活很幸福,幸福指數比較高。最為關鍵的是,這時候的官府,知道老百姓比較貧窮,都不會過多地發動戰爭,也不會過多地收取稅賦。所以老百姓覺得日子有盼頭,能夠積極向上的耕作。
根據以上的分析,再梳理古代每個王朝的情況,顯然,有這樣一些時期,老百姓的日子應該是最好的。一是漢朝的“文景之治”,二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三是宋朝仁宗時期的“仁宗盛治”,四是明朝的“仁宣之治”等等。
這幾個時期,如果就打仗最少,稅賦最少,
徭
役最少的情況來看,顯然,最好的時期,應該是“文景之治”。
㈧ 七夕節是古代的婦女節,她們是如何度過這一天的
在七夕節這個的特殊的節日,古代的婦女在一天當中會做以下這三件事。第1件事去寺廟許願,要知道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所以很多女子會在這一天去寺廟許願希望自己變得心靈手巧。第2件事打扮的漂漂亮亮去逛街,古時候是不能隨便出門的,而在七夕這一天,女子是可以經過父母同意之後,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逛街的,這是非常難得的一次外出機會,終於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第3件事就是把自己家中的藏書拿出來晾曬。
很多大家閨秀或以嫁做人婦的妻子,在七夕節這一天會幫助自己的家人和丈夫去做一件很特別的事。那就是把家中的藏書拿出來放在庭院當中晾曬,7月7日正值夏末,可以說是萬里無雲陽光正好,適合晾曬書籍。家裡有錢的或者是家裡做官的都會讓家中的女子幫助晾曬書籍。
㈨ 中國古代女子在哪個朝代最幸福在哪個朝代最辛苦
如果是遠古 母系社會最幸福。
在父系社會越早越落後女子就越幸福。如漢朝的馮嫽,在漢朝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到了落後的西域卻可以做女大使。南北朝時北朝女子相對幸福。出了木蘭,李波小妹等女英雄。漢朝唐朝僅早武則天到唐中宗時期地位高些。宋明清就更不用提了,清朝女子應該最辛苦,清朝出現了一夫多妻的怪現象(從清代小說可以看出)破壞了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出現了重婚現象。清代小說中出現了不少女主救了男主,男主報答她的方式是娶女主做小老婆如名著《兒女英雄傳》中的女主十三妹。名著《鏡花緣》中的女兒國一段就是從反面來講述清朝女子的辛苦。
㈩ 歷史上的四大醜女比四大美女過得好,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美女不一定比醜女過得好,而且美女都是有故事的人。我們就拿中國歷史上的美女來說吧。
比如褒姒。
沒錯,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主角。她是褒部落的人,由於部落被周王朝征服了,部落為了自己只好獻出了褒姒。所以說,她最開始其實是個“獻祭品”。命運根本不由得自己掌握。
所以說,長得丑不要緊,重要的是人品,嫫母、鍾離春、孟光、阮氏女被譽為“四大醜女”,但是她們的生活,都比四大美女要過得幸福。還比如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也是長得不好看,但卻嫁給了諸葛亮這個大帥哥。
因此,不要羨慕美女,沒什麼好羨慕的,美女不一定過得比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