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是蘇聯。蘇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2日,就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第一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蘇聯是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並奉行社會主義制度,由蘇聯共產黨執政。
10月2日蘇聯政府決定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10月3日,周恩來復電表示,歡迎立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之間的外交關系,並互派大使,蘇聯第一任駐中國大使向毛澤東主席呈遞國書,中蘇正式建交。
與此同時,我國和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也因此獲得全面發展,大大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對維護遠東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了2021年6月,中國已經和18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⑵ 第一個和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西方國家是哪個國家
第一個和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西方國家是瑞典。
瑞典於1950年1月14日承認新中國,1950年5月9日同中國建交,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同年,兩國互派大使。 1950年1月6日,英國政府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
外交政策
中國將致力於深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積極參與周邊各種合作機制,推動區域合作深入發展,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
加強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深化傳統友誼,擴大互利合作,推動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和共同利益。加強與各大國的戰略對話,增進戰略互信,拓展合作領域,推進相互關系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積極參與多邊事務和全球治理,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願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為維護和促進人類的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而不懈努力。
⑶ 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什麼
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蘇聯。
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二天蘇聯就與新中國建交,並成為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後來朝鮮、越南等國家也相繼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0年,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並且在朝鮮戰爭期間,蘇聯向中國提供了軍事援助。
在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幫助中國完成了「156項」基礎工業設施建設。
中蘇建交的意義:
蘇聯作為第一個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在新中國宣布成立後兩天,也就是10月3日,蘇聯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政府,並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這是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有很積極的意義。
之後中蘇進入了一個「蜜月期」,從1954年赫魯曉夫率領龐大代表團訪華標志著中蘇關系進入「蜜月期」,中蘇在教育、經濟、科技、工業等方面深度合作,中蘇雙邊貿易快速增長。中國在科技,經濟等方面快速發展。
⑷ 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是瑞典。
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是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4)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國家是哪個擴展閱讀:
由於氣候寒冷,農業比重較小。工業發達而且種類繁多,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成員國之一,被視為具有社會自由主義傾向以及極力追求平等,設立許多社會福利制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擁有15處世界文化遺產,森林覆蓋率為54%。瑞典風景名勝主要有諾貝爾紀念館和瑞典王宮。
⑸ 世界第一個與新中國交際的國家是誰
前蘇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並與之建交。
1949年10月2日晚9時45分,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受蘇聯政府的委託致電周恩來外長:蘇聯政府決定建立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外交關系,並互派大使。
此前,葛羅米柯代表蘇聯政府發表聲明,斷絕與廣州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關系。
接到葛羅米柯的電報後,周恩來連夜親自起草了給葛羅米柯的復電,並於10月3日發出。電文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熱忱歡迎立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之間的外交關系,並互派大使。」
由此,通過雙方外長互相致電的方式,中蘇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蘇聯成為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之建交的國家。
⑹ 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是蘇聯。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天,一封特殊的照會發到中南海。這是新中國收到的第一份外交大禮。10月3日,中蘇兩國正式建交,蘇聯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
蘇聯的發展經歷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十一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標志蘇聯完全解體。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並奉行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
1957年10月4日,蘇聯通過自行研製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事件也標志著人類從此進入了航天時代。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著東方1號飛船首先進入太空,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而留名史冊。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宣布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葉利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蘇聯解體,蘇共被迫解散。
⑺ 第一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元首是誰
第一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元首是:印度總理尼赫魯。
1954年10月19日到30日,印度總理尼赫魯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
尼赫魯對中國的迷戀,也一直感染著其家族的所有成員。隨著尼赫魯的病逝,中印關系步入低谷。
1966年,尼赫魯的愛女英迪拉·甘地擔任印度總理後,開始不斷向中國發出解凍關系的友好姿態。1969年,英迪拉·甘地在印尼訪問時表示:「盡管存在邊界爭端,但我沒有看到來自中國的任何真正威脅。」
1976年,英迪拉·甘地克服國內阻力,主動派大使到中國,從而恢復了中斷15年之久的中印大使級外交關系。正是有了那一系列的鋪墊,才使拉吉夫·甘地1988年順理成章地訪華,並正式掀開中印關系友好新篇章。
(7)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國家是哪個擴展閱讀:
1954年尼赫魯總理訪華,與中國領導人奠定兩國關系。1988年甘地總理訪華,印中關系從此進入恢復和發展階段。
1966年,尼赫魯的愛女英迪拉·甘地擔任印度總理後,開始不斷向中國發出解凍關系的友好姿態。1969年,英迪拉·甘地在印尼訪問時表示:「盡管存在邊界爭端,但我沒有看到來自中國的任何真正威脅。」
1976年,英迪拉·甘地克服國內阻力,主動派大使到中國,從而恢復了中斷15年之久的中印大使級外交關系。正是有了那一系列的鋪墊,才使拉吉夫·甘地1988年順理成章地訪華,並正式掀開中印關系友好新篇章。
⑻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蘇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3日,與蘇聯建交。
1950年1月,英國承認新中國。
1950年2月14日,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1964年1月27日,與法國建交。
1978年8月12日,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1979年1月1日,與美國正式建交。
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
1984年12月19日,發表中英聯合聲明。
1986年10月12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