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最早在哪裡發現了可燃冰

中國最早在哪裡發現了可燃冰

發布時間:2022-08-20 18:40:49

⑴ 我國首次發現可燃冰的地方是哪裡

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

在2009年9月中國地質部門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首次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的環保新能源。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化學式CH·nHO,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外面看似冰,一點火卻可以燒起來,所以俗稱「可燃冰」。

可燃冰廣泛分布在一些陸地永久凍土中、島嶼的斜坡地帶、深海地帶,以及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中。

我國首次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發現可燃冰,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³、3.38x10^12m³、12.5x10^12m³和2.8x10^12m³。

⑵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一個海域被發現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的青海省發現的。在2009年9月中國地質部門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的環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H·nHO。


中國國內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據粗略估算,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並且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海省祁連山永久凍土帶取得了可燃冰實物樣品。



⑶ 可燃冰首次在哪裡發現 可燃冰被發現的歷史

1、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氣水合物,1810年,首次在美國實驗室發現可燃冰。

2、1934年,美國人哈默·施密特(Hammer Schmidt)在被堵塞的輸氣管道中發現了可以燃燒的冰塊,這是人類首次發現「甲烷氣水合物」。

3、1999~2001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人員首次在南海西沙海槽發現了顯示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地震異常信息(似海底地震發射波「BSR」)。200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專項。

⑷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一個海域

我國首次發現可燃冰的地點是南海海域。
2014年2月1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采基礎研究通過驗收,建立起中國南海「可燃冰」基礎研究系統理論。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成功。2017年1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新礦種。
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稱為「可燃冰」、「固體瓦斯」和「氣冰」。天然氣水合物分布於深海或陸域永久凍土中,其燃燒後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遠小於煤、石油等,且儲量巨大,因此被國際公認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⑸ 首次發現可燃冰在哪個海域

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可燃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2017年9月22日發布消息,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支持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日前,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在執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的航次中,船上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攜帶我國自主研發的拉曼光譜探針,在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並證實其為天然氣水合物。

(5)中國最早在哪裡發現了可燃冰擴展閱讀:

據了解,「科學」號共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兩個存在裸露天然氣水合物的站點,水深約1100米。一個站點分布在冷泉化能極端生物群落中,動態合成並分解的天然氣水合物可以為深海冷泉化能極端生命提供甲烷和硫化氫等能量源;

另一個天然氣水合物站點位於一個活動冷泉噴口的內壁,這也是在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正在噴發的深海冷泉噴口。

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積物或者大陸永久凍土中,而裸露在海底表面的天然氣水合物則需要大量的深海冷泉流體作為氣源,因此極難存在,在全球也鮮有報道,是研究天然氣水合物形成、分解、成藏以及和海洋環境相互作用機制的極佳天然實驗場。

⑹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個海域發現

我國首次發現可燃冰的地點是南海海域。在2017年,中國首次在南海試采可燃冰,就獲得成功。在當年11月,可燃冰就被列為我國的新型礦種。

⑺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一個地方發現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的青海省發現的。

在2009年9月中國地質部門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縣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的環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H·nHO。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化學式CH·nHO,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可燃冰廣泛分布在一些陸地永久凍土中、島嶼的斜坡地帶、深海地帶,以及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中。

分布范圍

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在大陸、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在標准狀況下,一單位體積的天然氣水合物分解最多可產生164單位體積的甲烷氣體。

⑻ 可燃冰首次在中國哪一個地方發現

可燃冰首次是在青島省被發現的,青島是一個物質自然非常豐富,人文樸素的地方,非常適合旅遊觀光。

正確運用詞語對不同的事物,以及具體的地方進行詳細的描述,才可以達到更加精準而規范化的效果。

運用詞語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詞義涵蓋的范圍不同。
如:「開墾、開拓、開辟」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而「開辟」著重指新開發、新開創,詞義范圍較大。
2.詞義側重點不同。
如:「才能」和「才華」,都含有能力、特長的意思,但「才能」著重指辦事的能力或對知識、技能、技巧的運用能力,而「才華」則著重指在文的智慧與特長;
「發現」和「發明」都有新出現的意思,但「發現」著重於新找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而「發明」著重在新創造出本來不存在的事物。
3.詞義的輕重不同。
如:「損壞」與「破壞」,都有使物體毀壞的意思,但「損壞」一般是無意的,「破壞」則是有意的;
「誣蔑」和「誣陷」都有無中生有地硬說別人做了某種壞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實,破壞別人的名譽,而後者則是妄加罪名,誣告陷害,兩者輕重不同。
1.詞語的習慣搭配不同。
如:發揚——優點、作風、傳統;發揮——作用、干勁、創造性、積極性;改進——工作、方法、技術;改善——生活、關系、條件;交流——思想、經驗、物資;交換——意見、禮物、資料。
2.詞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礙(動詞)——剝削阻礙生產發展;障礙(名詞)——排除一切障礙;強大(形容詞)——強大的動力來自崇高的理想;
壯大(動詞)——人多可以壯大聲勢;精華(名詞)——這是全書的精華;精彩(形容詞)——這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最早在哪裡發現了可燃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越南辦一個手機卡要多少錢 瀏覽:619
尼摩船長在哪裡與英國 瀏覽:495
伊朗新冠狀怎麼得美國 瀏覽:993
越南家居怎麼進中國 瀏覽:232
中國白銀手鐲怎麼樣 瀏覽:975
病毒是怎麼傳染到伊朗的 瀏覽:431
中國現在怎麼停電 瀏覽:622
表哥在英國留學送什麼 瀏覽:387
在越南簽證過期回國怎麼辦 瀏覽:396
威廉為什麼當英國國王 瀏覽:141
西西里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49
軸心一方的義大利什麼梗 瀏覽:655
伊朗的演員什麼波波 瀏覽:832
美國什麼時候暗殺的伊朗將軍 瀏覽:549
義大利麥當勞怎麼點 瀏覽:452
中國人壽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瀏覽:344
眾所周知印度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604
為什麼英國王室很有錢 瀏覽:297
越南老乾媽怎麼樣 瀏覽:109
中國武警部隊有哪些下屬單位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