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徽墨在哪裡

中國徽墨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8-20 19:21:57

❶ 宣紙徽墨湖筆端硯的產地分別是哪

宣紙 安徽宣城
徽墨 安徽徽州
湖筆 浙江湖州
端硯 廣東肇慶

❷ 徽墨產於那裡

湖筆產於浙江天興縣的善璉鎮。歷史上屬湖州管轄,因而所產之筆稱為「湖筆」。湖筆風格齊全。品種繁多。根據使用和原料不同,可分為羊毫(羊毛)、紫毫(兔毛)、狼毫(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兼毫(前三種毛的混合物)四大類,規格有250多個。羊毫最軟、紫毫最硬、狼毫銳而健、兼毫則剛柔相濟。湖毛關鍵在於毛尖上那段透亮的部分,稱為「穎」。製成一支湖筆要經過7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要求都很嚴格。湖筆內外優美,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點。而由戴月軒製造的湖筆更是品質精良,具有提而不散、鋪下不軟、筆鋒尖銳、剛柔兼備的特點,故而深受文人墨客、畫家學士們的喜愛。

徽墨產於徽州地區的屯溪、歙縣、績溪等地,始制於唐代,至今已有lO00多年的歷史。它以黃山松燒而為煙,用以制墨,成為譽滿天下的徽墨。 徽墨的創始人為南唐制墨名人奚超及其子奚廷。據《徽州府志》記載,奚超因避戰亂,擺子由河北易州南逃歙州(歙縣),重操制墨舊業,不久制出「豐肌膩理,光澤加漆」的佳墨,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珍寶,便封其為「墨務官」,並賜給國姓,從此「李墨」名場天下,當時有「千金易得,李墨難求」之說。到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宗下旨改「歙州」為「徽州」,李墨又改為「徽墨」,一直沿襲至今,並以「千秋光」而馳名中外。宋代以後,黃山腳下的歙縣、祁門黟縣、績溪、休寧等縣制墨業大發展,徽墨之多著稱於世。徽墨經過世代相傳,後來發展為油煙墨和漆煙墨,墨質更為精美。其造型藝術也極為考究。墨模用很堅硬的石楠木雕刻,一些圖案出自名家。宋代畫家米友仁,明代畫家吳左千、近代畫家黃賓虹、張大千等人,都為徽墨繪制過墨模。明代以後,制墨業出現了歙、休兩大派系,在競爭中不斷發展,研製日精。有的在墨中加入一些葯物,可以醫治喉痛,因而載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清初,制墨業相繼出現曹素功、汪節庵、胡開文、汪近聖四大名家。清末,胡開文一家子弟眾多,獨樹一幟,在上海、廣州、武漢等十幾個城市設立分店,成為徽墨產銷的總樞紐。 徽墨以松為基本原料,摻入20多種其他原料,經過點煙、和料、壓磨、晾乾、挫邊、描金、裝盒等工序精製而成。成品具有色澤黑潤、堅而有光、入紙不暈、舔筆不膠、經久不褪、馨香濃郁及防腐防蛀等特點,宜書宜畫,素有「香徹肌骨,渣不留硯」之美稱。徽墨的色澤可分為「焦、重、濃、談、清」五個層次,墨色歷千年而不褪,油墨黑潤賽漆,淡墨豐韻如神;用於書畫變化無窮,妙趣橫生。它的兩面還鐫繪各種圖案,美觀典雅,是書畫藝術的珍品。徽墨規格分高、中、低三檔,高檔徽墨有超頂漆煙、桐油煙、特級松煙等、還有多種仿古套墨和集錦套墨等工藝墨。尤其是超頂漆煙是由桐油煙、麝香、冰片、寶箔等名貴葯材配製而成,墨色能分出濃談層次,「落紙加漆,萬載存真」。同時它還可治療腮腺炎、吐血不止及皮膚癢痛等症,很有療效。 現今當地已恢復了茶墨、青墨、硃砂墨、五彩墨和古色古香的手卷墨生產,墨面繪《鑒真大師東渡圖》、《嫦娥奔月圖》及仿古的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明代的《燕山圖》、《御園圖》等。1915年,徽墨世家胡氏製作的「地球墨」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被稱為文房四寶之一的宣紙產於安徽宣城市涇縣,此前它曾在國內外市場上倍受仿冒侵害。獲得地域產品專用標志以後,國內外市場將只認定貼有這一標志的宣紙。凡是沒有這一標志的產品都是假冒產品。

端硯出自中國肇慶

端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這是歷史所賦予又為現實所認可的。端硯產於肇慶市東郊羚羊峽斧柯山(亦稱爛柯山)端溪水一帶,因而又稱端溪硯。肇慶古稱端州,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立高要縣治,至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置端州,轄高要等九縣,宋紹聖二年,趙佶受封於端州為端王,元符三年趙佶繼承皇位稱徽宗,重和元年宋徽宗御書「肇慶府」賜守臣,自始端州更名為肇慶。
端溪名坑的地理位置大致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羚羊峽以東斧柯山一帶,這里以端溪水為界,即在端溪水以東的地段,集中了端溪最有代表性、最為名貴的硯石坑洞。

二是七星岩背後北嶺山一帶。從東到西綿延近30公里,其中有宋坑(盤古坑、陳坑、伍坑、蕉園坑)、梅花坑以及羚羊峽入口處的北岸山腰的白線岩、二格青等等。此外,還有羚羊峽以東(屬鼎湖區)的沙浦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斷斷續續開采過硯石,前人稱之為沙浦石,用以製作低檔實用的硯台。
二是七星岩背後北嶺山一帶。從東到西綿延近30公里,其中有宋坑(盤古坑、陳坑、伍坑、蕉園坑)、梅花坑以及羚羊峽入口處的北岸山腰的白線岩、二格青等等。此外,還有羚羊峽以東(屬鼎湖區)的沙浦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斷斷續續開采過硯石,前人稱之為沙浦石,用以製作低檔實用的硯台。
宋代的端硯

到了宋代,對端硯實用和欣賞價值兩者並重。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端硯研墨,還喜愛鑒賞端硯、饋贈端硯、收藏以及研究端硯。不少人為端硯著書立說,如蘇易簡的《文房四譜》、歐陽修的《硯譜》、唐詢的《硯錄》、米芾的《硯史》、高似孫的《硯箋》、蘇軾的《東坡志林》、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蔡襄的《硯記》、葉樾的《端溪硯譜》、無名氏的《端溪硯史》、李之彥的《硯譜》、杜綰的《雲林石譜》,等等都是有關端硯或其它硯的專著。有關贊美端硯的詩文、硯銘更是恆河沙數,舉不勝舉,這里就不一一談及了。

明代的端硯

明代的端硯,由於社會上鑒賞硯台(特別是端硯)以及藏硯之風甚盛,硯工們為了迎合文人雅士的品味,也由於端石經過歷年的開采,硯材日漸缺乏,於是在設計、形制乃至雕刻方面要求有所突破。縱觀明代的端硯,無論從設計的獨具匠心,從造形的古雅大方,以及從雕刻的精緻細膩,確實遠遠超過前代。
清代的端硯

端硯發展到清代,可以說從全盛逐步走向衰落的階段。大抵由康熙至乾隆為全盛時期,道光以後逐漸走向衰落。我們說它衰落,應該概括兩個方面,一是藝術上沒有突破,不少端硯在題材、形制、雕刻或以仿製前人為尚,或雕刻過於精細甚至成了繁瑣的堆砌;二是端硯的採石和刻制走下坡路。
清末以後的端硯

清末至民國期間,由於種種原因,端硯名坑大都荒廢停采,硯石奇缺。加上外患內亂,戰火連年,制硯藝人不少淪落他鄉,或轉業務農,使端硯製作業一落千丈。在1940年(特別是肇慶遭日機轟炸和淪陷期間),肇慶——端硯的故鄉只剩下幾間刻制手工藝(和收購)端硯兼營刀石、碑石的小店。其中有陳玉廟、寶山齋、厚玉齋、蔡寶華等(還有一些收藏不少佳石,在家刻制端硯)。至50年代後期人民政府開始有計劃組織端硯藝人歸隊,逐漸恢復端硯生產。在政府支持下,1962年重新開采麻子坑,1972年冬,端溪硯石中最為名貴,質量最好,最有代表性的老坑(水岩)重新開坑採石,繼續在大西洞、水歸洞工作面進行采鑿,不少佳石面世。繼老坑之後於1978年重新開采歷史悠久、在宋治平年間開坑採石的坑仔岩硯石。至此,端硯名坑硯石基本全部復開,名坑硯石基本齊全。

❸ 徽墨是哪裡的特產

徽墨是安徽的特產。
徽墨產於安徽黃山、宣城一帶,成名於宋代。其特點是:落筆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郁等。徽墨品種繁多,其中的精品是漆煙墨。
選料用料極為講究,並且需要經過十餘道工序來製作而成,歷來為文人墨客摯愛。
還在1915年的巴拿馬世博會上獲得過金獎,可以說享譽世界。
最關鍵的是,徽墨是中國制墨工藝的集大成者。
而中國制墨工藝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貢獻。
記載在簡牘絹帛上文字歷經幾千年不褪色不腐蝕,這是世界上其他文明所望塵莫及的。

❹ 始於五代的徽墨原產地是哪裡

徽墨產於徽州地區的屯溪、歙縣、績溪等地,始制於唐代,至今已有lO00多年的歷史。它以黃山松燒而為煙,用以制墨,成為譽滿天下的徽墨。 徽墨的創始人為南唐制墨名人奚超及其子奚廷。據《徽州府志》記載,奚超因避戰亂,擺子由河北易州南逃歙州(歙縣),重操制墨舊業,不久制出「豐肌膩理,光澤加漆」的佳墨,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珍寶,便封其為「墨務官」,並賜給國姓,從此「李墨」名場天下,當時有「千金易得,李墨難求」之說。到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宗下旨改「歙州」為「徽州」,李墨又改為「徽墨」,一直沿襲至今,並以「千秋光」而馳名中外。宋代以後,黃山腳下的歙縣、祁門黟縣、績溪、休寧等縣制墨業大發展,徽墨之多著稱於世。徽墨經過世代相傳,後來發展為油煙墨和漆煙墨,墨質更為精美。其造型藝術也極為考究。墨模用很堅硬的石楠木雕刻,一些圖案出自名家。宋代畫家米友仁,明代畫家吳左千、近代畫家黃賓虹、張大千等人,都為徽墨繪制過墨模。明代以後,制墨業出現了歙、休兩大派系,在競爭中不斷發展,研製日精。有的在墨中加入一些葯物,可以醫治喉痛,因而載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清初,制墨業相繼出現曹素功、汪節庵、胡開文、汪近聖四大名家。清末,胡開文一家子弟眾多,獨樹一幟,在上海、廣州、武漢等十幾個城市設立分店,成為徽墨產銷的總樞紐。 徽墨以松為基本原料,摻入20多種其他原料,經過點煙、和料、壓磨、晾乾、挫邊、描金、裝盒等工序精製而成。成品具有色澤黑潤、堅而有光、入紙不暈、舔筆不膠、經久不褪、馨香濃郁及防腐防蛀等特點,宜書宜畫,素有「香徹肌骨,渣不留硯」之美稱。徽墨的色澤可分為「焦、重、濃、談、清」五個層次,墨色歷千年而不褪,油墨黑潤賽漆,淡墨豐韻如神;用於書畫變化無窮,妙趣橫生。它的兩面還鐫繪各種圖案,美觀典雅,是書畫藝術的珍品。徽墨規格分高、中、低三檔,高檔徽墨有超頂漆煙、桐油煙、特級松煙等、還有多種仿古套墨和集錦套墨等工藝墨。尤其是超頂漆煙是由桐油煙、麝香、冰片、寶箔等名貴葯材配製而成,墨色能分出濃談層次,「落紙加漆,萬載存真」。同時它還可治療腮腺炎、吐血不止及皮膚癢痛等症,很有療效。 現今當地已恢復了茶墨、青墨、硃砂墨、五彩墨和古色古香的手卷墨生產,墨面繪《鑒真大師東渡圖》、《嫦娥奔月圖》及仿古的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明代的《燕山圖》、《御園圖》等。1915年,徽墨世家胡氏製作的「地球墨」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❺ 筆墨紙硯的發源地在哪裡

在中國。

筆墨紙硯合成文房四寶,較為有名氣的是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湖州毛筆簡稱「湖筆」,在毛筆中名氣最大。地處浙江湖州市的善璉鎮,是湖筆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素有"筆都"之稱。 安徽省的績溪縣、黃山市屯溪區、歙縣兩地為徽墨製造中心。

現在寫字,使用成品墨汁,不需書童研磨、紅袖甜香了。宣紙因產於宣州府(今安徽涇縣)而得名。從唐代起,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縣安徽的歙(xi)硯、甘肅南部的洮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其中尤以端硯和歙硯著名。

文房四寶的重要性

硯台,就是磨磨用的,它的使用要求非常的高,如今是以安徽歙縣,廣東溪流末端,甘肅洮硯和山西硯泥漿墨最為著名,有良好的水分,可以很容易地輸送墨,並且墨汁液光滑無渣。古人經常為了得到它們,毫不猶豫地傾盡所有。

自古以來,書法就與四個瑰寶息息相關。文房的四件珍寶是筆、 墨、紙、硯,人們經常提到沒有毛筆就沒有書法,因此書法的優缺點並不取決於這四件寶物,而是緊密相關的。

❻ 中國的文房四寶及其最出名的產地

即筆、墨、紙、硯。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


中國文房四寶

中國的用具,不少獨具一格,它既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風俗, 又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其最典型的是被稱為「文房四寶」的書寫工具:紙、筆、墨、硯。

紙,是中國的一個偉大發明,世界上紙的品種雖然以千萬計,但「宣紙」仍然是供毛筆書畫用的獨特的手工紙,宣紙質地柔韌、潔白平滑、色澤耐久、吸水力強,在國際上「紙壽千年」的聲譽。

毛筆,是古代中國與西方民族用羽毛書寫風采迥異的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當今世界上雖然流行鉛筆、圓珠筆、鋼筆等,但毛筆卻是替代不了的。

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所以至今被譽為毛筆之鄉的河北衡水縣侯店每逢農歷三月初三,如同過年,家家包餃子,飲酒慶賀,紀念蒙恬創毛筆。自元代以來,浙江湖州生產的具有「尖、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

❼ 徽墨的介紹

徽墨,即徽州墨(以江南徽州的績溪、休寧、歙縣三地為徽墨製造中心)。徽墨是中國漢族制墨技藝中的珍品,也是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時間當不遲於唐,它是書畫家至愛至賴的信物。古人曾雲:「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

❽ 筆墨紙硯統稱為中國的文房四寶,文房四寶之鄉到底在哪

皖南是中國文房四寶的故鄉。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是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❾ 文房四寶中徽墨、歙( sh è)硯的主產地歙縣在什麼省

歙縣在安徽省黃山市。

歙縣位於皖南地區,北與宣城市績溪縣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交界,東南與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衢州市開化縣毗連,西南與黃山市屯溪區、休寧縣相鄰,西北與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區接壤。

歙縣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先後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之鄉」、「中國牌坊之鄉」等榮譽稱號。



(9)中國徽墨在哪裡擴展閱讀:

歙縣的經濟

2019年歙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9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72.8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億元,增長6.7%。

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調整為9.5:37.7:52.8。(依據全國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修訂,2018年全縣GDP為174.5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9.6:37.2:53.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歙縣

閱讀全文

與中國徽墨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家居怎麼進中國 瀏覽:230
中國白銀手鐲怎麼樣 瀏覽:973
病毒是怎麼傳染到伊朗的 瀏覽:431
中國現在怎麼停電 瀏覽:622
表哥在英國留學送什麼 瀏覽:387
在越南簽證過期回國怎麼辦 瀏覽:396
威廉為什麼當英國國王 瀏覽:141
西西里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49
軸心一方的義大利什麼梗 瀏覽:655
伊朗的演員什麼波波 瀏覽:832
美國什麼時候暗殺的伊朗將軍 瀏覽:549
義大利麥當勞怎麼點 瀏覽:452
中國人壽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瀏覽:342
眾所周知印度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604
為什麼英國王室很有錢 瀏覽:297
越南老乾媽怎麼樣 瀏覽:109
中國武警部隊有哪些下屬單位 瀏覽:109
印度的子彈是什麼 瀏覽:945
如何成為越南老師 瀏覽:853
澳洲對比中國的東西哪個好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