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斤500的紫菜,為什麼這么貴
主料:紫菜,瘦肉,雞蛋,做法:1、首先用油將蔥花爆香,放入姜進去爆一下。然後將洗好的紫菜放進去,注意了,這個時候要小心點,因為油會飛出來滴,俺試過好多次了。2、炒幾下,可以加水了。在等水開的時候,就把瘦肉剁成肉末,放入鹽、糖、味精調好味備用。3、水開了以後,要再煮多一會,然後就加入肉末,記得加入肉末的時候,要用筷子攪拌,不然肉會結成一團。等肉熟了,先嘗嘗味,可以了再打入雞蛋,一邊攪一邊慢慢放入,使蛋好象白雲般浮在湯面,呵呵~
聽說中國紫菜第一村,頭水300到500一斤,你覺得貴嗎?
㈡ 談一下「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第一案」 ——日本紫菜案」的啟示
2004年4月22日,商務部應申請人江蘇省紫菜協會的申請,立案對日本關於紫菜進口的管理措施(以下簡稱「被調查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在2004年10月中旬於北京舉行的第三輪政府磋商中,日方承諾將採取切實措施積極解決中方關注。為使中日雙方能夠繼續通過磋商達成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暫行規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商務部於2004年10月21日發布第65號公告,中止了本次調查。
經多次磋商,日本對「被調查措施」進行了調整 ,2005年2月2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取消了對進口乾紫菜和調味紫菜原產國的限定。鑒於日本政府已取消對中國產干紫菜和調味紫菜的歧視性措施,並就解決烤紫菜對日出口等問題做出了相關承諾,依據《暫行規則》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終止自2004年4月22日啟動的關於日本紫菜進口管理措施的貿易壁壘調查。此案被業內稱為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第一案」。
我國是世界紫菜生產第一大國;日本是世界上第一紫菜消費大國,年消耗紫菜量達100億張。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紫菜沒有一張進入日本市場。日本政府多年來一直將干紫菜和調味紫菜納入進口配額產品目錄,通過進口配額、批准及原產地限制措施,設置貿易壁壘,不讓中國紫菜進入日本市場,這種歧視性做法顯然違反了WTO相關協定。
江蘇省是「被調查措施」所涉及產品在中國的主產區,其產量佔全國該產品總產量的95%。我國商務部根據申請人——江蘇省紫菜協會的申請立案後,組織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調查,依據世貿組織規則及有關多、雙邊協議,成立由政府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咨詢組,全面評估日本的紫菜管理措施,調查結果認定日方違反其承擔的多、雙邊義務和存在貿易壁壘,並就紫菜產品的市場准入問題與日方進行多次磋商。
日本紫菜案件的成功解決,標志著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維護自身權利意識的增強,將有利於企業出口環境的改善和合法利益的維護,並最終有利於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總結此次事件的成功經驗,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合理運用法律手段。從法律運用的角度看,我國應建立一種機制或渠道,使我們的企業能及時向政府反映它們在出口前線所受到的各種不公,使我們的政府能在必要時盡快啟用WTO爭議解決程序;對國外設置的貿易壁壘,應學會運用作為WTO成員的權利,聯合相關利益方,以談判與磋商的方式降低貿易壁壘的影響,合理利用法律設置自身的保護條件。加強與貿易壁壘有關的立法,如 「兩反一保」方面的相關立法;商務部對原《對外貿易壁壘調查暫行規則》進行了修訂,對於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實施和提起貿易壁壘調查提供了更為有效的依據。
其次,加強與國際組織的溝通和聯系,為產品出口的市場准入創造條件,如簽訂多邊及雙邊消除貿易壁壘的協定。積極推動建立和完善產品出口的商會、行業協會等專業合作組織和中介組織,發揮其調研、協調、協商、服務等作用。
再次,建立貿易壁壘預警與應急機制。建立有關國家和地區貿易壁壘的法律法規及相關信息的動態資料庫,建立相應的信息咨詢服務網路,如貿易壁壘信息發布機制及產品出口貿易壁壘預警機制,為產品出口企業提供可靠的經營決策信息來源。
最後,是針對產品出口的貿易壁壘,出口企業應把握國際市場消費需求變化趨勢,掌握國外政策最新動態和有關信息;改變原來主要通過增加產品出口數量來發展出口貿易的模式,確立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品質、擴展產品功能的發展思路。
㈢ 中國幼兒園學生平均每餐消耗多少食材
幼兒園帶量食譜幼兒每餐達到多少克
幼兒園膳食營養工作非常重要,是衡量辦園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制定合理的「幼兒園帶量食譜」,為幼兒提供「全面、平衡、適量」的膳食,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措施。所謂帶量食譜是指根據我國居民每日膳食中各種營養素和熱量供給量標准,推算出提供給幼兒各種事物的用量,標記在食譜中,這種先「算了吃」 是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幼兒營養過剩或營養缺乏的重要舉措。
所謂「全面」,指食物中各種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等全面供應;「平衡」指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之間以及營養素相互之間比例合適;「適量」是各種營養素的數量既不欠缺又不過量,且幼兒能接受。「幼兒園帶量食譜」是一份能滿足幼兒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需要而制定的每周平衡膳食的科學配方,包括食物種類、數量、用餐時間及烹調方法,通過平衡膳食能供給幼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保證幼兒每日營養按比例攝入。
我園定期進行對全園幼兒膳食營養進行調查與營養分析,採用稱重法,計算幼兒每人每天各類食物平均攝入量,通過查閱《食物成分表》,計算幼兒各種營養素攝入量與推薦量標准比較,進行評價,及時對食譜進行調整,保證幼兒營養全面、平衡。
我園食譜要求每周一換,每周至少一個新品種, 一周食譜中葷素的使用盡量不重復,主食盡可能多地換花樣,每周至少安排兩餐雜糧飯。肉類、谷類、豆類等,各種瓜果蔬菜輪換供給。這樣,不但營養齊全,而且適合幼兒的生理需要,增強了孩子們進餐的興趣,使食物中的營養能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合理分配各餐食物。 由於幼兒肝臟中貯存的糖原不多,體內碳水化合物較少,再加上活潑好動,容易出現飢餓。我園安排每日兩餐之外另增加了課間奶、午點,將全天食物量恰當地分配到兩餐兩點中去。早餐保證有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以滿足幼兒上午學習和活動的需要;午餐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食物。全日能量分配比例為:早餐佔30%~35%,中餐45%,點心為15%~20%。三餐葷素搭配,早餐安排谷薯類、奶豆類,中餐均為兩菜一湯模式,橙綠色蔬菜安排占每日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每周規律安排海帶、紫菜、黑木耳等菌藻類食物。動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每周規律安排少量豬肝、豬血。禽蛋類全日安排量約 50g。豆類每天約25g。用鮮豆、豆製品輪換使用。上午課間點安排課間奶150g,下午起床後午點安排糕點或粗雜糧類加奶類,,糕點雜糧20g。夏季多安排水果、清火開胃食物。我們在食譜制定時,已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特點。 幼兒的胃容量小,消化液量 較少,單調的食物容易產生厭食和偏食。同時,幼兒好奇心大,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食譜制訂和製作時,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及食物的外觀形象,並充分考慮幼兒消化功能以及對食物的可接受性,要適應幼兒的消化能力和進食心理,避免食物過酸、過咸、油膩。在烹調和製作過程中,盡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多採用清蒸、紅燒、高溫急炒等烹調方法,少採用油炸的方法,使幼兒能從定量的食物中獲取盡可能多的營養素。食物搭配時,盡量做到米面搭配、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經常調換花樣品種,粗糧細作,細糧巧作,以促進幼兒良好的食慾。結合時令供應食物。我們經常了解市場的食品供應及價格情況,總結供應規律,做到制定食譜材料豐富充足,價格合理,易於選擇,使我們制定的食譜既經濟,又新鮮,營養價值又高。
嚴格執行《幼兒帶量食譜》。我園園領導十分重視幼兒膳食營養工作,全園員工給予了積極配合。並有可行的制度規范執行幼兒園膳食工作。幼兒伙食費專款專用。食譜在園內顯眼位置張貼公示執行。合理的一周食譜,一般不隨意更改,有什麼樣的食譜,就有什麼樣的飯菜。每天准確掌握幼兒出勤人數,每餐稱量下鍋食物量。帶量食譜中所給出的量均為下鍋量,對教職工加強幼兒營養知識的宣傳,要求按量完成配送的食物。使大家充分認識「幼兒帶量食譜」,配合完成定量送到各班的食物。並積極教育孩子們養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的良好飲食習慣;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進餐時不催食,每餐保證20~30分鍾的進餐時間。保健醫生和炊事班師傅要求經常下到班級觀察了解孩子進餐情況,記錄孩子們最喜愛的食物及製作形式,持續改進工作質量。
近年來,我園不斷加大對幼兒營養膳食管理的投入,辦園條件持續改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相信在園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家園共同努力下,我園的膳食管理工作一定會更加規范、更加完善。在這里,我們也誠懇的邀請家長們對我們的食譜提出改進意見,提供好的食譜,使我園的食譜更加豐富多彩,滿足幼兒的口味。精挑細選 精工細做 眾口「易」調 。人們都說,眾口難調。為了確保全園幼兒的營養均衡有效攝入,幼兒吃得開心,家長放心,我們幼兒園狠抓飲食管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幼兒和家長都交口稱贊,眾口不再難調了。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合理飲食顯得格外重要。幼兒園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幼兒帶量食譜的制定和食譜的營養分析,根據制定的帶量食譜,精心選購食品,督促廚房精工細作。由於現在的生活條件較好,幼兒口味更刁。廚房在製作幼兒菜餚時,精心製作,力爭做到色香、味、俱佳。確保幼兒進食量、營養攝入量。以一日食譜為例:玉米炒青豆、海帶絲炒紅蘿卜、香菇肉片湯。外觀上色彩紅、黃、綠、黑,十分漂亮。海帶絲切得又短又小,紅蘿卜絲又細又勻,香菇肉片又薄又軟,幼兒進食容易,保障了每餐的進食量。縣直幼兒園還斥資四十多萬元改造了廚房,配置了消毒房,使食品加工操作更加現代化、衛生化、專業化。為幼兒的生長發育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讓幼兒吃得開心,家長歡心,社會放心幼兒飲食營養問題。
㈣ 2019中國和日本的紫菜銷量並不好,憑什麼韓國的紫菜銷量第一
紫菜是韓國最重要的出口海產品之一。根據韓聯社新聞,韓國海洋漁業發展和漁業產業管理中心提供的數據創下了韓國海藻出口的新紀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8.6%,達到61.66億箱。中國是進口快速增長的地方。去年,中國的需求量僅排名第四,但今年增長了一倍以上。今年,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3.44億美元,出口份額達到21.6%。
相反,紫菜加工產品的銷售份額從2012年的13.1%增加到2013年的17.2%,在2014和2015年又分別從上一年增長到24.8%和30.5%。根據樂天瑪特(Lotte Mart)的分析,隨著諸如韓劇之類的韓劇在中國各地蔓延,展示韓國美食的韓國電視節目在中國人民中頗受歡迎。其中,海藻被認為是中國人最有代表性的韓國食品。另外,紫菜價格相對便宜,重量輕,便於攜帶,大大提高了紫菜產品的銷量。
㈤ 紫菜是動物還是植物
紫菜不是植物,是原生生物。
舊的分類系統形態分類學里,紫菜屬於低等植物紅藻門。事實上低等植物壓根就不是植物。
以前被劃分進低等植物的有,真菌、藻類、地衣等,更早的年代細菌也被劃進來。這是以前根據他的形態所做出的分類,用現在眼光來看並不科學。
事實上真正的植物,應該是高等植物,低等植物比如藍藻,都跨域了。真菌為真菌界,藻類是泛稱,有的是細菌,有的是原生生物,地衣不是單一生物,是真菌和植物共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