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國最大的文房四寶批發中心地
那還用說 我們江西文港
B. 筆,墨,紙,硯產自那裡的最出名
筆 目前出產毛筆最有名的地方在河北省衡水市郊邊侯店村稱為侯筆;另外還有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湖州,稱為湖筆,和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鎮,稱為華夏筆都
墨 徽墨, 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今黃山市屯溪區、歙縣兩地為徽墨製造中心。
紙 宣城
硯 這個多 端硯——以石質優良、細膩滋潤和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的優點,被推為「群硯之首」,是著名的實用工藝美術品。用於書畫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端石制硯,以石質要達到「溫潤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無聲,儲水不耗,發墨而不損毫者」為佳品。端石產於現在的廣東省肇慶市東南爛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帶。肇慶古稱端州,此處石料製成的硯台稱為「端硯」。端硯硯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間發現的,端硯石由於石質優良、細膩嫩爽、滋潤、具有發墨不傷毫和呵氣可研墨的特點。端石中的佳品長年浸於水中,溫潤如玉。
歙硯——始於唐開元年間。據宋洪邁《歙硯譜》的記載,說明在唐朝開元年間,葉姓獵人逐獸至長城裡,見迭石如城,瑩潔可愛,攜歸成硯,自是歙硯名聞天下。據五代陶谷《清異錄》的記載,唐開元二年,賜宰相張文蔚、楊涉等人龍麟月硯各一,歙產也。歙硯初產時間,應是開元之前,大約公元700年左右。歙硯石質優良,瑩潤細密,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歙硯的品種有羅紋、眉子、金暈、銀星、古屏、玉帶、紫雲等多種,尤以羅紋、眉子之奇特者為上品。
洮河石硯——因產於中國甘肅省臨潭縣境內洮河故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材料於深水之中,所以非常難得,是珍貴的硯材之一。洮河石質細密晶瑩,石紋如絲,似浪滾雲涌,清麗動人,有綠洮、紅洮兩種,而綠洮特別貴重。唐代洮硯製作比較盛行,與當時的端、歙、澄泥稱為全國四大名硯。紋理不多,傳世的作品也較少。洮河硯多為雕刻大面積的圖意,它以線刻後填黑,清晰感強,以浮雕、透雕、高浮雕手法,雕工質朴。如宋代「洮河石蓬萊山方硯」。
澄泥硯——以過濾的細泥的材料製作的硯具。它並非石材,是以澄江之泥,精工燒煉而成,也是中國名硯之一。澄泥硯製作起源於唐代,至宋代興盛起來,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質地堅硬耐磨,易發墨,不損毫不耗墨,能與石硯媲美。唐時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已成為制澄泥硯的著名產地。澄泥硯造型朴實無華、山東的魯概硯都屬於澄泥硯的一種。澄泥硯始於晚晉唐初之山西絳州,是人工手作之陶類硯,製作方法沿革自秦磚漢瓦,經無數改良而精製所成。佳品堅實過於石,不涸水不傷毫。色多作鱔魚黃、蝦頭 紅、 朱沙紅、綠豆青等。真正澄泥硯製法因古人不輕易傳授秘方於宋初已失唐人之法,後來製成之作品多不屬佳品了。
C. 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是哪裡
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自然文房四寶之鄉也隨之變化。
1、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
2、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3、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是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3)中國最大的筆墨紙硯批發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價值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寶多為清代名師所作,皇家御用,其用料考究、工藝精美,代表了我國數千年來文房用具的發展水平和能工巧匠們的創造智慧與藝術才能,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寶。
「文房四寶」不僅是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的文具用品,也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等為一體的藝術品。在2007年,中國科學院科技史所、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筆墨紙硯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筆、墨、紙、硯,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講究,所謂"名硯清水,古墨新發
,慣用之筆,陳舊之紙",合起來是整個一套,再寫出我們的文字,綜合成為我們獨特的傳統書法藝術。它不但為我們自我欣賞,而是越來越得到了世界各國人們的矚目、珍愛。筆掭:又稱筆硯,用於驗墨濃淡或理順筆毫,常製成片狀樹葉形。
D. 筆墨紙硯的發源地在哪裡
在中國。
筆墨紙硯合成文房四寶,較為有名氣的是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湖州毛筆簡稱「湖筆」,在毛筆中名氣最大。地處浙江湖州市的善璉鎮,是湖筆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素有"筆都"之稱。 安徽省的績溪縣、黃山市屯溪區、歙縣兩地為徽墨製造中心。
現在寫字,使用成品墨汁,不需書童研磨、紅袖甜香了。宣紙因產於宣州府(今安徽涇縣)而得名。從唐代起,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縣安徽的歙(xi)硯、甘肅南部的洮硯和河南洛陽的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其中尤以端硯和歙硯著名。
文房四寶的重要性
硯台,就是磨磨用的,它的使用要求非常的高,如今是以安徽歙縣,廣東溪流末端,甘肅洮硯和山西硯泥漿墨最為著名,有良好的水分,可以很容易地輸送墨,並且墨汁液光滑無渣。古人經常為了得到它們,毫不猶豫地傾盡所有。
自古以來,書法就與四個瑰寶息息相關。文房的四件珍寶是筆、 墨、紙、硯,人們經常提到沒有毛筆就沒有書法,因此書法的優缺點並不取決於這四件寶物,而是緊密相關的。
E. 筆墨紙硯分別是來自哪四個地方
在南唐時,「筆、墨、紙、硯」特指宣城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徽州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筆墨紙硯」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
作為文房四寶的故鄉的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和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F. 筆墨紙硯最好的產地在哪
最負盛名的文房四寶是:浙江湖州的湖筆、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紙、廣東端州的端硯。
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
筆:河北,北京,山東都有名筆,唯浙江湖州的湖筆為全國之最。
墨:黃山市屯溪區及歙縣是徽墨的生產中心。
紙:紙是因安徽宣州出產而得名。品種繁多,歷史悠久。
硯:端硯--廣東肇慶、歙硯-安徽歙縣、紅絲石硯---山東濰坊、甘肅的洮硯是為四大名硯產地。中國有百種名硯以上,如:河北的易縣硯、山西的澄泥硯、河南的天壇硯,以山東名硯最多。
G. 筆墨紙硯統稱為中國的文房四寶,文房四寶之鄉到底在哪
皖南是中國文房四寶的故鄉。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是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