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沒有姓老的人啊
有姓老的人。
老姓,中國較罕見的姓氏。春秋宋國有老佐;春秋陳國有老聃(老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詳,為嘉靖時期舉人。
今遼寧清原,廣東佛山、新會、高要、乳源、懷集、鬱南、羅定,廣西桂林平樂縣,香港、澳門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僳僳族等有此姓。老姓與田、布、雞並列廣東省佛山的土著四大姓氏。
(1)老姓中國有多少擴展閱讀
老姓名人:老佐(?——公元前573年),春秋時期宋國商丘人。宋戴公的直系後裔。出自戴氏族中的老氏這一分支。圍攻彭城時而死。老佐為華氏一族,華督之子華秀老後人有兩枝,一為秀氏,一為老氏。
老姓起源:關於老姓的來源,有很多種不同說法。黃帝子孫老童後代,春秋時期宋國司馬老佐後代, 此外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很多人姓老,如老萊子、老成子、 老祈、老麻。
B. 現在中國有老這個姓嗎
有
老姓,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遼寧清原,廣東新會、高要、乳源,廣西平樂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傈僳族等有此姓。春秋宋有老佐;宋代有老麻,關中人,畫家;明代有老兆詳,嘉靖舉人;又,廣西桂林有老氏。
C. 中國最稀有的姓氏是
1、天姓
天姓為中國百家姓之一,相傳是黃帝之相天老的後裔。天姓雖古老,分布也較廣泛,但是稀少,屬於稀有姓氏之一。目前天姓人主要分布在河南衛輝、湯陰、鞏縣、浙江上虞、餘姚、廣東順德、四川中江、安徽淮南、台灣高雄、河北樂亭、香河、江西寧都等地,其他地方也偶見此姓。
2、操姓
操姓,漢族姓氏,在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武漢新洲,黃岡團風,孝感應城和安陸)、江西、河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台灣地區等地區均有操姓後人。史書中最早有記載的的操氏歷史人物是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操師乞。
操氏來源以前流傳兩種說法:來源於官位,出自殷朝君主盤庚給大夫所封官職,屬於帝王賜姓為氏;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後代,屬於以職業技能名稱為氏;經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的研究成果表明操姓是曹操後裔或曹操嫡孫,改曹姓操的說法不對。
3、青姓
青姓是一個姓氏,有以祖為姓和改姓而來兩種說法。青姓,少見姓氏,主要分布於四川、內蒙、湖南、廣西、重慶等地。
4、淦(gàn)姓
淦姓本是匈奴單於兒子金日磾的後代,金是漢武帝託孤臣之一。叢姓與淦姓其實是一家人。在南宋的時候節度使金斌瀨,因為和金國容易混淆造成不便,於是高宗皇帝賜他姓淦,他的後人就開始改姓淦。 淦姓主要在永修繁衍與分布。九合、馬口、三角鄉是大姓,據說這是淦國榮、國英兩兄弟分別繁衍而來。四川瀘州也有個淦姓集中點。但是無疑多數淦姓人居住永修。出名的淦克群、克鶴等人均來自廖坊。本地永修各界的名人就多了去了。1646年10月,永修人淦君鼎一門殉難報效明朝,被人們贊譽為「官無九品重千秋」。
5、神姓
神姓源自姜姓,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沒有出現。古典文集《丹徒縣志》中有載:「神農氏裔榆罔失帝位,子孫遂以神為氏。」根據《帝王世紀》記載,榆罔是中國氏族聯盟時代神農氏政權的最後一任君主,後被軒轅部落的黃帝打敗。
6、問(wēn)姓
問姓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讀音作wēn,不可讀作wèn。今安徽省淮南地區,陝西省渭南市,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河北省圍場地區,甘肅省徽縣,浙江省餘姚市,湖北荊州,山西省汾陽市、交城市等地區,均有問氏族人分布。
7、打(dǐng)姓
打[打、挩,讀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讀作dǎ(ㄉㄚˇ)]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繒子國君主繒子,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打,就是捶打、猛擊,姓氏讀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讀作dǎ(ㄉㄚˇ)。繒子,大禹的後裔、夏王朝賢君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繒,子爵。古繒子國在今河南方城一帶地區,「繒」、「鄫」、「曾」古時通用,也稱鄫子國。在史籍《穀梁傳·宣十八年》中記載:「秋,七月,邾人戕繒子於繒。戕猶殘也,挩殺也。打,謂捶打。」
8、殺姓
殺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少民族、少源流姓氏,主要源自鮮卑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9、黑姓
部分源於漢族,部分源於突厥族,出自漢唐之際突厥族突騎施部黑氏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源於回族,出自回族黑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源於回族,出自明朝親軍指揮黑資哩,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瓦剌部黑氏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黑氏在今西南地區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廣有分布。
10、糞姓
糞姓,中國稀有姓氏,(漢字結構為「米田共」,網頁無法顯示完整漢字,只顯示為「米共」),姓氏來源無法考證。
11、屎姓
屎是中國漢字,屎姓,源出不詳,湖南祁東有此姓(《中華姓氏大詞典》)。1985年湖南省祁東縣姓氏人口數,屎姓16人;湖南漢壽縣姓氏人口數,屎姓2人。
12、死姓
死姓即姓氏的一種,據學者講,「死」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復姓發展而來,人數呈減少趨勢。
13、難姓
單一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古鮮卑族吐難氏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
14、老姓
老姓,中國較罕見的姓氏。春秋宋國有老佐;春秋陳國有老聃(老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詳,為嘉靖時期舉人。
今遼寧清原,廣東佛山、新會、高要、乳源、懷集、鬱南、羅定,廣西桂林平樂縣,香港、澳門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僳僳族等有此姓。
老姓與田、布、雞並列廣東省佛山的土著四大姓氏。
15、是姓
是姓,是已有1800年歷史的姓氏,《中國姓氏大全》將其列為「罕見姓」。據統計,目前全國是姓人口約有8000餘人,許多縣、市沒有此姓,而在常州及其鄰近的無錫、江陰、宜興等地,是姓人口約有4000多人,可見常州的是姓為全國是姓人口的50%。
16、我姓
我姓在網上連相關的記載都沒有,但是在中國是有這個姓氏的,只不過真的太稀有太稀有了。
17、母姓
母是一個較為稀有的姓氏,母姓大多為漢族。
讀作mǔ(ㄨˊ)。「母氏源於田姓。據史籍《風俗通》記載:「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鄉。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在文獻《姓氏詞典》中介紹:「母」姓的歷史悠久,「母姓是從復姓「胡母」而來,源於田姓,所謂「系出田氏」。
18、醋姓
醋姓淵源一是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饋食禮祭司醋人,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二是源於地名,出自隋、唐時期新鄭醋溝,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三是源於世稱,出自古代文人俗稱醋大,屬於以社會世稱為氏。新鄭古稱有熊,軒轅黃帝在此建都,秦時改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
19、雒姓
雒[雒、洛,讀音作luò(ㄌㄨㄛˋ)]。
雒字讀音:山東寧津縣、河北承德及唐山市,讀音為lào(緣由,可能是口語化的原因。落字在這一地區的口語讀音就是lào,如花落了、落枕、落炕等。因此,同一讀音的雒字自然也就讀為lào)
20、迮姓
迮,普通話讀 z é,方言念 z á。外地人都說沒聽見過「迮」姓,《百家姓》上也沒有。一般字典上也沒有注釋為姓氏用字。吳江的蘆墟、莘塔一帶才有迮姓家族。
21、昝姓
昝姓是中文姓氏之一,讀音為zǎn,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根據《姓氏考略》上記載:商朝的宰相昝單,他的子孫在咎字上添了一劃,做為他們的姓氏。
昝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山西等地居住,此後因中原戰亂,逐步向山東、河北及江南遷徙,現在江蘇、浙江、安徽、陝西等地都有該姓。
22、禤姓
禤是中國古老而稀少的姓氏,這個稀少的姓氏的讀音是(xuān)。源於姬姓,出自人文始祖黃帝的後代北宮儇(禤),屬於以先祖官職(第二代宰官:祭官)為符號;以先祖姓氏讀音為發音。
23、爨姓
爨姓是中國姓氏之一。爨,讀音作cuàn(ㄘㄨㄢ),古音讀作chuàn(ㄔㄨㄢˋ)。爨姓名人有爨琛、爨龍顏、爨歸王等。
24、盪姓
盪姓一說是源於共工氏,出自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湯明之後裔湯析羲,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另一說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宋桓公之三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25、毒姓
毒姓是中國姓氏之一,一說是武則天賜姓,因竇氏是其皇後的競爭對手。武則天奪位後,嫉恨之,賜姓為毒,另一皇妃賜姓為黑。一說是唐玄宗賜予的貶義姓氏。
26、暴姓
暴(Bào)姓源流比較少,部分源出有一:出自姬 姓,以國名為氏。從歷史文獻上考證,我國有人以暴為姓,大約是在3500年前的周朝時期。據《風俗通》記載,當時有周朝天子的名下有許多各勢如據一方的諸侯,其中有一位叫暴辛公的,根據考證,便是姓暴的中國人的始祖。這在《尚友錄》上也有清楚的記載。望族居魏郡(今河北省 臨漳西南一帶)。東周時,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今河南省鄭州北),建立了暴國,因為他的爵位是公爵,所以稱暴辛公。春秋時暴國並入鄭國,其國民以原國名為姓,稱暴姓。源出二暴姓始祖:暴辛公。
27、雙姓
以雙為姓氏,在中國並不多見,人數較少。雙姓在少數民族中也有。另有兩個字的復姓也叫雙姓,如歐陽、太史、端木等,還有一種雙姓的出現,主要原因是一胎化政策,將父母雙方的姓組合在一起,創造一個新姓。
28、相姓
相[相,讀音作xiāng(ㄒㄧㄤ),亦可讀作xiàng(ㄒㄧㄤˋ)]。相姓,在全國人口約有16.2萬,在各姓中排第320位,佔全國人口的0.012%。夏朝有一個帝王叫相,他的後裔支庶子孫,有的就以祖上的名字作為姓氏。另外一支相姓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居住在相地,後來又遷都他處,而仍然留居在相地的人,便以相作為姓氏。相榮是晉代的著名辭賦作家。相士芳是明朝文士,舉為進士後當官,善詩文。
29、叱干姓
叱干氏,鮮卑古姓,今陝西彬縣有叱干姓。《魏書·官氏志》記載:「叱干氏,後改為薛氏。」叱干氏源出鮮卑叱幹部,亦譯作薛幹部。
D. 百家姓里有姓「老」的嗎
百家姓里沒有老姓。
老姓,中國較罕見的姓氏。今遼寧清原,廣東佛山、新會、高要、乳源、懷集、鬱南、羅定,廣西桂林平樂縣,香港、澳門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僳僳族等有此姓。
老姓與田、布、雞並列廣東省佛山的土著四大姓氏。
(4)老姓中國有多少擴展閱讀
滿洲八旗老姓:分別是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葉赫那拉氏、輝發那拉氏、烏喇那拉氏、郭羅絡氏、伊爾根覺羅氏。另外在入關前還另有兩個重要的部族,一為董鄂氏,一為富查氏,此亦為外戚,另依清朝的規矩,漢女成嬪妃者,在其漢姓後加一「佳」字即可,如康熙生母佟佳氏即是現成的例子。
另仍需補充一點,滿蒙姓氏在入關之後受漢姓同化極多。常常就名字的首字而做姓。比如康熙朝軍機大臣馬齊,原姓鈕祜祿氏,名字叫做馬齊。後來因循而成馬姓。
傅恆亦在此例,其子福康安、福靈安等,就是雖父親名字中的「傅」字轉音而成。清朝入關時間日久,老姓沒落,尤其是幾個那拉氏,民間多不辨分區別,統稱為那拉氏,到清末民初時期,「那」也成了姓氏。
E. 中國有多少個姓中國古老姓氏你知道幾個
非常古老;。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收錄3736個。舜有一部份後代姓媯,這都是很古老的姓氏。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時候寫的,炎帝姓姜,生生不息,每一姓都有它的代表人物,嬴,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收錄1232個。所以最早的姓氏多有女旁字,「當時的抽樣率太低, 應邀而來的無不被 掛在酒店門口的那個賀匾上嬰兒的名字驚呆了□薩達姆·鄧·非典。發展到後來,有人姓毒,姓這個字,正是伊拉克戰爭開打的一天, 對中國姓氏的調查早在20年前就曾經進行過, 。抱回家 。因此結果並不可信。 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收錄1745個。比如姬姓,中國人一共使用過多少個姓氏?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副研究員經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姓的出現有早有晚,鳳, 舜姓姚, 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19989個 一位上海人為剛滿月的兒子辦"滿月酒",至今尚未有一個精確的統計。 從女從生。 當然,但當時調查的抽樣率很低,孕育出優秀的中華兒女。1、大約有18000個 我國到底有多少姓氏,黃帝和周天子姓姬,復姓30個,如墜雲霧。還有妘、姜, 追問: 所謂百家姓,是虛指,其實,民間的姓氏五花八門,很難統計。沒人給中國姓氏一個准確的數目,只能描述個「大概其」。有的模糊其詞,說8000多個;也有言之鑿鑿,說有4100個。除常見姓氏外,還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獨特姓氏。少見,自然就多怪。下面是幾組新鮮的例子,請列位上眼。器官名稱有:頭、骨、心、腎、腸、手、爪。動物名稱有:鴨、鴿、羔、狼、雞、猴、狗、蛇。氣象名詞有:雪、風。日程用品有:瓜、桃、琴、窗、盒、筷、葫,柴、米、油、鹽、茶。性別名詞有:雌、男、嫂。數字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動詞有:笑、揉、猜、揀。色彩名詞:赤、橙、黃、綠、青、藍、紫……生活中常見的13種顏色,全都是姓。朝代名稱:夏、商、周、秦、漢、魏、蜀、吳、晉、隋、唐、宋、金、元、明、清。這些稀有姓氏,最多也幾十人,最少的只有一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姓」本身也成為一個姓氏,而罪、癬、啞、冢、臟、孬、騷等在常人看來有點「問題」的字,竟然也都被人用作姓氏。在姓氏大省河南,甚 至還有「妻、妾、罵、邪、嫖」等姓。姓氏,是中國文明中一個極為獨特的文化現象,每個姓氏背後,都隱藏著一段真實的故事。除了上述這些罕見的姓之外,我覺得,還有五個既非常罕見,又「望而生畏」。 (一)死。據說是倒數第二「小姓」。「死」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復姓發展而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非常避諱這種事情,不願意張嘴閉嘴「死來死去「的。可是,以此為姓,就沒辦法了,無非令人產生不吉利的印象。 (二)難。有人統計過,這是中國倒數第一姓。但是,我以為,一家之言,並不一定準確。畢竟很多姓氏,只有一個人。怎麼來衡量哪一個姓氏的人數最少呢?這個「難」,讀去聲。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裡,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難」。這讓外界聯想到災難、困難等不愉快的事情。殊不知,韓國人看來,這就是自己的祖根。據說,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名鮮卑族官員——難樓。「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幾經輾轉,難姓鮮卑族才涉足朝鮮半島。 (三)黑。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往往有不祥的預感。而這個字作為姓氏,卻讀作「賀」。只是落到紙上,較為尷尬。 (四)老。一降生,就要被稱為「老……」,不願意也得這么叫,「老」字跟你一輩子。比如還穿開襠褲的「老豆豆」、「老寶寶」,尚未出閣的「老女士」、 「老小姐」 。叫起來,兩別扭。這個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薩克達」這個滿族姓更改漢姓而來,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薩克達」的滿語就有「蒼老」的意思。一說是廣東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現在佛山南海區西南的「世老村」,大多姓老。 (五)毒。這個姓,叫起來、聽起來都非常嚇人。誰願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哪怕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熱腸,也讓陌生人滋生幾分畏懼。據說,台灣嘉義縣太保市過溝里就有一戶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譯官。幾代單傳後,如今,已繁衍出了男丁六人。
F. 有沒有「老」這個姓氏啊
有老這個姓氏。
老姓,中國較罕見的姓氏。春秋宋國有老佐;春秋陳國有老聃(老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詳,為嘉靖時期舉人。
今遼寧清原,廣東佛山、新會、高要、乳源、懷集、鬱南、羅定,廣西桂林平樂縣,香港、澳門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僳僳族等有此姓。
老姓與田、布、雞並列廣東省佛山的土著四大姓氏。
(6)老姓中國有多少擴展閱讀:
老姓的歷史由來
1、滿族老姓 關於老姓的來源,有很多種不同說法:
(1)黃帝子孫老童後代;
(2)春秋時期宋國司馬老佐後代, 此外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很多人姓老,如老萊子、老成子、 老祈、老麻。
(3) 據最新考證,老子非李姓,乃老姓是也,所以如果從名人效應來看,老姓應是偉大思想家老聃後裔。
2、源於老子說
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於老姓。
古文字學家唐蘭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
郭沫若認為:「老子就是老聃,本是秦以前人的定論,《莊子》《呂氏春秋》《韓非子》都是絕好的證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姓
G. 有沒有「老」這個姓氏啊
老姓,中國較罕見的姓氏。春秋宋國有老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詳,為嘉靖時期舉人。
老佐(?——公元前573年),春秋時期宋國商丘人。宋戴公的直系後裔。出自戴氏族中的老氏這一分支。圍攻彭城時而死。[1]老佐為華氏一族,華督之子華秀老後人有兩枝,一為秀氏,一為老氏.
H. 在我們中國有姓老的嗎有個網友說他姓老
有的。
老姓,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遼寧清原,廣東新會、高要、乳源,廣西平樂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傈僳族等有此姓。春秋宋有老佐;宋代有老麻,關中人,畫家;明代有老兆詳,嘉靖舉人;又,廣西桂林有老氏。
I. 百家姓`有姓老的嗎
有。
姓氏起源
1、出自媯姓
為戰國時期齊襄王(田姓)後裔所改,以祖名為氏。據《後漢書·法雄傳》載,齊襄王法章之後,本田氏,齊滅於秦,子孫不敢稱田,故以法為氏。
齊湣王逃到宮城,被假意來相助的楚國人殺死了。齊太子田法章只好化裝成平民逃到太史敫家當僕人,改姓為法,以避敵軍。不久,齊國的田單打敗燕,收復了齊國。法章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被擁為齊襄王。齊襄王的庶子後來便以他曾用過的法姓做為姓氏,稱為法氏。
2、出自回族中有法姓
據《中國回族大辭典》載,法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區。
回族法氏的主要來源是先祖名字的漢化音譯,出自阿拉伯歷史上著名的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滿蘇爾(曼蘇爾,Abu al-Ja『far,公元707~775年),「滿蘇爾」的漢義就是「勝利者」,他的本名為艾布·賈法爾,亦譯為阿布·哲耳法爾。
3、源於契丹族
出自遼國時期官吏法物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法物庫,是宋朝時期遼國政權設置的官位,隸屬於南面朝官太常寺,主要職責就是掌管祭祀、樂器、車駕、鹵簿等事務。
官位設置有法物庫使、法物庫副使,為正副行政長官。金國推翻了遼國政權之後,亦仿設有法物庫,但隸屬於尚書兵部,後又改屬太常寺,法物庫使官秩為從六品。屬下除了有法物庫副使以外,還增設了法物庫直長。
4、源於官位
出自漢朝時期官吏法曹,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法曹,是漢朝時期設置的官位,專職負責掌管郵遞驛傳,屬下有兵卒,兼管沿途治安與輯盜。
法曹、法曹參軍、法掾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稱法氏,世代相傳至今。
5、源於官位
出自宋朝時期官吏法酒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法酒庫,是北宋王朝設置的一種官位,專有法酒署,隸屬於光祿寺,其主要職能就是掌按法式配釀酒原料,監督釀酒工序,檢查釀酒質量,以供王朝宮廷尊享、祭祀活動、賞賜之用,屬於官家酒坊的行政長官,亦稱「法酒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