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式摔跤比賽多少分贏

中國式摔跤比賽多少分贏

發布時間:2022-08-22 17:30:46

⑴ 中國式摔跤

中國摔跤跟沾衣十八跌還是有點關系的,它在古代也是一項比賽項目。在宮廷也有跤手。
中國式摔跤有好多把式:分大大絆子三十六,小絆子似牛毛

身材高大的人與身材矮小的人對摔時,身材高大的人應發揮臂長、身長、腿長的特點,爭取先抓住對方而不要讓對方先靠近自己。反之,身材矮小的人要爭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盡量限制對方的長處。如對方身體較胖、體力較差時,可設法扯著對方轉動,消耗他的體力,然後再借機進攻。

跤 樁

是基本功,貫穿實戰中每個動作,主練下肢力量和穩定性,培養專項能力,在靜中求動,要求松中有意,自然呼吸,可根據個人情況定時、定式、跤樁功法講究含胸收腹,松尾骨,樁功練法繁多,下面為大家一一簡介:

(1) 大架:兩腿開立前虛後實,前承三成力,為三七開,呈大架,左手置肩前平舉,掌心向內,五指靠攏,自然彎曲右手於肩前內和,左手稱前手,要高;右手稱底手,要低於前手。為前高後低,此樁功舒展大方。

(2) 虎坐:又叫騎馬襠,兩腿開立大於肩寬,雙腿半蹲,膝不過足。腳尖向內和,雙手於胸前向內合抱,掌心向內,肘微曲承抱物狀,講究內抱、外靠、沉肩墜肘,氣貫丹田,含胸收腹,內收尾骨,提襠豎頂,目視前方。

● 跤衣部位

1、 衣領叫領
(1) 正領
(2) 偏領(磨盤領)
(3) 倒扒領
2、 衣袖叫小袖
3、 胸襟叫門子
(1) 直門
(2) 偏門
(3) 掛門
(4) 軟門
4、 腰帶叫中心帶
(1) 前帶
(2) 偏帶
(3) 後帶
5、 跤衣下擺游離部分叫小杈
(1) 直握
(2) 反握
6、 跤衣背後部分叫後契
(1) 後帶上
(2) 後帶下

● 實戰中除抓握跤衣外還可以抓握身體上肢各部位

1、 握腕
(1) 反握腕
(2) 正握腕
(3) 雙手握腕,又叫雙剁腕
(4) 擄腕
2、 握肘
(1) 掐肘
(2) 擄肘
3、 抱脖
(1) 單臂夾頸
(2) 單臂反夾頸(反夾鍋)
(3) 單手抱脖(向後扒抱)
(4) 雙手夾頸(雙手扣腕)

● 跤衣把位抓握方法

1、 抓握大領方法
(1) 正領、偏領:拇指在內,四指在外
(2) 倒扒領:由對方腋下扒對方領,四指在內
2、 抓小袖方法(抓異名側衣袖)
四指在內,拇指在外
3、 胸襟的抓法
(1) 直門:抓異名胸襟上部,拇指在內,四指在外,將跤衣翻起。
(2) 偏門:抓同名側胸襟上部,四指在內,拇指在外。
(3) 反掛門:反腕抓異名側胸襟上部,拇指在外,四指在內。
(4) 軟門:抓異名側中帶上,胸襟下部,拇指在內,四指在外翻起。
4、 跤帶抓握法
(1) 正握後帶:又叫蓋後帶,拇指插入,四指下勾。
(2) 反握後帶:又叫挎後帶,四指反腕插入,拇指在外。
(3) 偏帶:雙手或單手抓握異名側偏帶,拇指在內,四指勾掛。
(4) 中帶:又叫中心帶,單手或雙手抓握對方前帶,拇指在外,四指插入,反腕抓握叫端中帶。
5、 後契的抓握法
(1) 單手抓握對方背後帶上跤衣
(2) 但手抓握對方背後帶下跤衣
6、 杈的抓握法
(1) 反手抓:反手抓握異名側跤衣下擺游離部分。
(2) 正手抓:正手抓握異名側跤衣下擺游離部分。

出其不意,在實戰中,利用步伐上的變化,手上耘;橫;捅;撕;推;按;拿。腳上配以耙;蹚。變化多端,出其不意,隨著雙方步伐跤架的變化而變化,得機會使用時及時出手,不得機會時再伺機行事。成功得手贏得輕松,得手不了也不會給對方造成致命的進攻機會。在一次實戰訓練中,我就看見孟雄小師兄在和對方交手時,使用一個踹的動作沒有奏效,順勢一個小耙拿就把對方掀倒在地,動作連貫,瀟灑自如,看著輕松漂亮!充分顯現出中國跤術的順勢而為,以巧制勝的特點。

⑵ 中國式摔跤的比較

第一章 通識
第一條:競賽性質
一:個人競賽:以個人在所屬級別內競賽所得的成績,確定個人名次。
二:團體競賽:以每個團體所有被錄取名次的運動員的成績總和確定團體名次。
第二條:競賽制度
一:單敗淘汰賽
二:雙敗淘汰賽
三:循環制
第三條:年齡組別及體重級別
一、年齡組別:根據運動員的年齡分為青年組和成年組。
1、青年組:15周歲~18周歲。
2、成年組:19周歲以上。
3、青年組運動員一般不允許參加成年組競賽,但具有一定訓練水平的經教練申請和主辦單位同意,也可參加成年組比賽。
二、體重級別
1、青年組:
(1)不超過46KG級別
(2)46~49KG級別
(3)49~52KG級別
(4)52~56KG級別
(5)56~61KG級別
(6)61~66KG級別
(7)66~72KG級別
(8)72~80KG級別
(9)80~90KG級別
(10)90KG以上級
2、成年組:
(1)不超過48KG級別
(2)48~52KG級別
(3)52~57KG級別
(4)57~62KG級別
(5)62~68KG級別
(6)68~74KG級別
(7)74~82KG級別
(8)82~90KG級別
(9)90~100KG級別
(10)100KG以上級
3、女子組:
(1)不超過44KG級別
(2) 44~47KG級別
(3) 47~50KG級別
(4) 50~54KG級別
(5) 54~58KG級別
(6) 58~63KG級別
(7) 63~68KG級別
(8) 68~74KG級別
(9) 74~82KG級別
(10) 82KG以上級
第四條:稱量體重和抽簽
一、運動員比賽前1天進行稱量體重,稱量時間在1小時內完成。
二、由裁判長一人,裁判員數人,記錄員和醫生組成稱量體重組,另聘請教練代表監督進行。
三、運動員稱量體重時,男子應穿短褲或赤身,女子應穿短褲和T恤衫。如運動員體重低於或超過原屬級別,並在規定時間內不能達到原屬級別,則按全部棄權論處。
四、運動員可在規定時間內依次重復稱量體重。
五、運動員稱量體重後,由本人抽簽,根據抽簽結果進行編排。
第五條:比賽場數
運動員在一天內的競賽場數原則上不超過四場,如有特殊情況可賽五場,但場與場之間至少休息15分鍾。
第六條:競賽通則
一、比賽禮節:
比賽開始前和結束後,雙方運動員應站在比賽開始線互相抱拳致意,並對場上裁判和觀眾抱拳致意,如不執行該條規定將受到警告處罰。
二、比賽局數和時間:
1、 每場比賽三局,每局兩分鍾,局間休息30秒。
2、 比賽中,一切暫停時間均應扣除(如:場上裁判的叫停,宣告運動員得分、判罰及受傷處理等情況)。
3、 比賽進行中,因特殊情況有場上裁判員發令中止比賽時,雙方的比分和已用時間均予保留,以便比賽繼續進行。
三、比賽中的信號
1、 每局比賽均由場上裁判員發令開始。
2、 每局比賽結束均由記時員鳴哨或鳴鑼示意。
3、 比賽進行中,場上裁判員發出停止口令後,雙方運動員應立即停止比賽。
四、比賽服裝
1、 運動員必須穿規定顏色及標準的比賽服裝,相同顏色的運動褲及軟底高腰鞋。
2、 運動員上場之前,必須穿好跤衣,紮好腰帶(腰帶由腹前繞到背後,再繞回腹前打扁結,松緊要適度,以手能插入為標准),以免妨礙比賽。
3、 比賽進行中,運動員必須經場上裁判員指令,才能整理服裝。
五、比賽中的規定
1、 每局比賽結束時,運動員應到指定地點休息,不得擅自離場。全場比賽結束後雙方運動員站在比賽開始線,待場上裁判宣布比賽結果,雙方運動員相互抱拳致意,並同場上裁判員及場下觀眾抱拳致意後,方可離場。
2、每局比賽中間休息時,本方教練員、助手、醫生(不超過兩人)可以向運動員進行指導或放鬆,但在比賽中不得進行上述活動。
3、比賽進行中,教練員或助手不得干涉裁判員工作,如有異議,可向仲裁委員會以書面形式提出,裁判員不受理任何異議。
4、每局比賽中如運動員比分相差5分,則判得分多者勝一局。
第二章 裁判方法
第七條:得分標准
比賽進行中,除兩腳外的身體其他任何部位先著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後,根據倒地的情況,判對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將對手摔倒至頭、軀干著地(肩、背、胸腹、體側),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時將對手摔倒,使之軀干著地,自己保持穩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數)不成功,雖然膝部著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將對手摔倒至軀干著地後因對手未鬆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將對手摔倒,僅使其手、肘、膝、臀部著地者。
2、將對手摔倒,自己也隨之倒地者。
3、雙方同時著地,軀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將對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對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對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雙方運動員同時倒地,或者雙方同時出界,或不分先後、上下時,互不得分。
第八條:進攻有效與無效
一、在比賽區域內使用動作將對方摔倒在保護區,判進攻有效。
二、在比賽區域內將對方摔倒後,自己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判進攻有效;對方倒地與進攻方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同時發生,判進攻有效;將對方摔倒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判失分。
三、兩名運動員有一隻腳踏入保護區,裁判員及時叫停,判出界者失分,雙方運動員回到場中央重新開始,進攻者在比賽區,對方在保護區被摔倒,判進攻有效。
四、踩著對手的腳或松開對手的腳後立即進攻,判進攻無效。
五、抓住對手的褲子使用動作,判進攻無效。
六、場上裁判叫停後仍然進攻,判進攻無效。
七、將對手摔倒與記時員鳴哨或鳴鑼同時發生,判進攻有效;摔倒尚未著地(至空中)記時員鳴哨或鳴鑼之後倒地,判進攻無效。
第九條:犯規
一、侵人犯規
1、使用反關節動作有意傷害對手者。
2、以手、肘、膝、頭撞擊對方或抓對方生殖器官者。
3、用腳尖踢對手或用腳蹬踹對手者。
4、用腳踢、彈對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
5、按壓對方眉口之間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對手頭發者。
6、雙手摟抱對手頭、頸者。
7、已將對手摔倒、還故意壓砸對方者。
8、將對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將對方頭朝下垂直下摔,有意傷害對手者。
註:輕微撞擊對手,或抬腳稍高輕踢、彈對方而無惡意傷害者,場上裁判應提醒其注意可不判其犯規。
二、技術犯規
1、場上裁判發出開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後,仍然進攻者。
2、比賽進行中,作為教練員、助手干擾比賽或進入場地者。
3、比賽進行中,自行停止比賽者。
4、比賽中故意抓對手褲子者。
5、將小袖和直門連在一起抓把(串糖葫蘆)者。
6、比賽中佩帶飾物或堅硬護具者。
7、比賽進行中,跤衣帶、跤靴帶松開者。
第十條:消極
運動員在比賽中不積極主動進攻,有意拖延比賽時間為消極,以下為消極比賽具體表現:
一、比賽進行中,一直不讓對手抓握。而自己又不抓握對手,故意後退無進攻意圖者。
二、比賽進行中,不主動抓握,被對手抓握後又多次逃脫,逃脫後不積極抓握進攻仍有意逃避者。
三、比賽進行中,雙手抓住對手,但不使用動作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者。
四、比賽進行中,抓住底手封住對方而不主動進攻者。
五、比賽進行中,用頭頂住對方,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者。
六、比賽進行中,僅使用假進攻動作而無真正進攻意圖者。
第十一條:罰則
一、 比賽前三分鍾,三次點名未到,或點名報到後未經請假擅自離場,不能按時上場比賽者,按全部棄權處理。
二、 凡犯有第九條第一款「侵人犯規」之一者,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勸告、警告或取消該場比賽資格處理。
三、 凡犯有第九條第二款「技術犯規」之一者,裁判員應及時給予勸告。若勸告、警告無效,則出示紅牌將其驅逐出比賽場地。並上報處理意見。
四、 雙方運動員正在攻守中,一方犯規,如對犯規者有利時,應立即停止比賽,並按規定給予處理,如對犯規者不利時,則不停止比賽,等該進攻動作結束後再叫停,並按規定給予處理。(如犯規者將對手摔倒則不得分,如犯規者被對手摔倒,則判對手得分)
五、 因一方運動員犯規使對手受傷,而不能繼續參加比賽,裁判員可根據情節輕重,取消犯規者該場比賽或全部比賽的資格,並判受傷者獲得該場比賽勝利。
六、 兩單位運動員為擠掉其他運動員或其他比賽隊伍名次,有計劃地進行非競爭性比賽,應取消一方或雙方運動員該場比賽或全部比賽資格。
七、 比賽進行中,運動員採取消極態度逃避比賽時,場上裁判員可中止比賽,對消極運動員(一方或雙方)進行教育、勸告,經對教育、勸告無效者給予警告處理。
八、 運動員消極比賽累計達20秒,可警告一次,在警告一次後,進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給予勸告。
九、 比賽中如一方運動員受到一次警告,則判對手得1分,一方受到三次警告,則取消該場比賽資格,判對方獲勝,並取消被罰者的技術分。
第十二條:運動員受傷處理
一:比賽期間,經大會醫生認為一方運動員因身體情況不宜繼續參加比賽,則判對手獲勝,該隊員再參加比賽仍須有大會醫生證明,否則不準參加比賽。
二、比賽進行中,因一方犯規致使對手受傷而不能繼續參加比賽時,則判受傷者獲勝。
三、比賽進行中,一方運動員因受傷(不因對手犯規致使)而不能繼續參加比賽時,場上裁判員可宣布比賽暫停,但暫停時間不可超過2分鍾,如果受傷者仍不能繼續進行比賽,則判受傷運動員棄權。
第三章 評定和記分方法
第十三條:評定勝負
一、採用三局二勝制,一場比賽分三局,勝兩局者獲該場勝利,如果三局中有兩局是平局,則另一局勝者獲該場勝利。
二、每局比賽2分鍾,比分多者勝。
三、 若一局比賽中雙方得分相等,則判為平局。
四、三局比賽結束後,如雙方出現平局時,則比較三局得分總和,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得2 分次數,次數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技術分,技術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得技術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受處罰者負(勸告或警告);如還相同,則比較個人體重(原始體重),體重輕者勝。如還相同,進圈決定勝負(設 3 米為直徑的圈被摔到者或出圈者為負)。
五、 採用循環制時,每場結束後勝者計 2 分,負者計0分。因對方棄權獲勝時,計2分棄權者為0分,其技術(小分)為0:0(不算優勢勝利)。如果比賽進行中一方棄權,已有技術分,則按場上的技術分記錄。
確定名次(循環制)
(一) 確定個人名次:
1 、全部比賽結束後,按積分(即計分的總和)的多少確定個人名次,積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名次列後。
2、如兩人積分相等,則按兩人在比賽中的勝負確定名次,勝者名次列前。
3、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則以他們之間的比賽勝負確定名次。
4、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又為循環互勝,則按下列程序確定名次:
(1)獲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比賽中受處罰少者名次列前(勸告或警告);
(3)預賽或決賽中凈得分數多者名次列前;
(4)預賽或決賽,體重輕者名次列前。
5、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不到一半者,成績全部作廢,不計名次,曾與他比賽的對方成績均於注銷。
6、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已達到或超出一半時(如應賽六場,已賽完三場或三場以上)應按其積分確定名次,其餘未進行比賽的場次,均按棄權論處。
(二) 確定團體名次:
1、按各單位運動員在各級比賽中被錄取名次的總和確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列後。
2、如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團體積分相等,則判獲得第一名多的單位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則判獲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
註:每個級別錄取幾名及每個名次各得幾分,由主辦單位在競賽規程中規定。
第四章 裁判人員及其職責
第十四條:裁判人員的人數
一、總裁判長一人、副總裁判長一至二人。
二、每組裁判長一人,裁判員六至八名,記錄員、計時員、掛分員和檢錄員各一人。
三、編排記錄組:組長一人,組員三至四人。
四、宣告員一人。
五、醫務人員若幹人。
註:根據比賽規則可酌情增減裁判員和工作人員的人數。
第十五條:裁判員人員的職責
一、總裁判長:
(一)解釋規則
(二)領導裁判人員,負責裁判組的組織工作。
(三)比賽前對場地器材和設備進行總的檢查。
(四)當裁判員的判定不一致時,可做最後的決定。
(五)裁判員或運動員不稱職或發生嚴重錯誤時,可建議大會作適當的處理,必要時可停止裁判員職務,取消裁判員及運動員的比賽資格。
(六)如遇特殊情況(大風、大雨等)影響比賽時,可決定是否繼續進行比賽。
(七)審定、簽署和宣布比賽成績。
(八)比賽結束後及時作出書面總結。
二、副總裁判長:
協助總裁判長領導裁判組的工作
三、裁判長:
(一)領導一個裁判組的工作。
(二)比賽前檢查本場地比賽的用具和比賽場地。比賽結束後負責收集記錄表並審核和簽署「摔跤記分表」。
(三)遇裁判工作發生疑難問題時,可提出意見並與裁判員研究,及時作出決定。
四、場上裁判員:
(一)檢查運動員的服裝。
(二)每場比賽中,指導運動員在場上的行動,並指令比賽的開始、終止或暫停。
(三)在比賽中判定運動員得分、犯規、消極和警告處罰。
(四)宣布該場比賽勝負,簽署本場的「摔跤記分表」。
(五)參加稱量體重。
五、側面裁判員:
(一)對比賽中每一跤的勝負情況,表示自己的意見。
(二)觀察運動員在場上的行為,如出現消極和犯規情況,應及時向場上裁判員示意。
六、記錄員:
(一) 稱量體重時負責記錄工作。
(二) 臨場記錄運動員比賽中的得分、犯規等情況,並整理出該場比賽的結果。
(三) 每場比賽結束後,整理好記分表,並向場上裁判員報告比賽的結果。
七、計時員:
(一)根據場上裁判員發出的開始和暫停的口令計時。
(二)用鑼聲或哨聲報告每局終了的時間。
(三)每局比賽開始前5秒鍾,發出准備開始的信號。
(四)遇有傷病等情況時,根據場上裁判員的指示計時。
八、掛分員:
(一)根據場上裁判員每次宣布的得分,進行掛分工作。
(二)每局、每場比賽結束後,與記錄員核對比賽成績。
九、檢錄員:
(一)比賽前10分鍾,召集運動員點名,指定雙方運動員穿好規定顏色的摔跤服(前面的或上面的運動員穿紅色摔跤服,後面的或下面的運動員穿藍色摔跤服),並檢查運動員比賽的場地。
(二)通知運動員入場,並檢查運動員的指甲及服裝等情況。
(三)向裁判長和宣告員報告出場比賽或棄權的運動員姓名。
十、編排記錄組:
(一)審查運動員的報名單。
(二)負責比賽前的編排,比賽進行中的成績登記和比賽結束後的整理工作。
(三)准備好競賽用的記錄表格,審查比賽成績,排列名次。
(四)登記各級別被錄取的運動員姓名,並協助大會准備好獎品。
註:編排記錄組組長在總裁判長的領導下負責編排記錄組的工作。
十一、宣告員
(一)摘要介紹競賽規程和規則。
(二)介紹運動員的單位、姓名和級別,報告每場比賽的結果。
(三)負責臨場的宣傳教育工作,介紹大會期間的好人好事。
十二、醫務人員
(一)審核運動員的「體格檢查表」。
(二)參加稱量體重工作。
(三)負責競賽中的急救工作,並決定受傷運動員能否繼續參加比賽。
第五章 裁判人員的分工和手勢
第十六條:裁判員的分工
一、每場比賽應有一名場上裁判員在場上執行裁判工作,兩名側面裁判員分別坐在對角,協助場上裁判員進行工作。
二、比賽中每摔一跤,場上裁判員應喊「停」,兩個側面裁判員應根據運動員的倒地情況迅速表示自己的意見。場上裁判員根據兩個側面裁判員的意見作出最後的決定,並及時用手勢判定某方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三、兩個側面裁判員與場上裁判員的意見有分歧或有疑難問題時,應請示裁判長,研究後作出決定。
四.兩個側面裁判員中有一個認為某運動員有消極或犯規行為時,應及時舉起與該運動員服裝顏色相同的牌子,向場上裁判員示意。如場上裁判員同意側面裁判員的意見;應進行判定。
五.場上裁判員認為某運動員有消極或犯規行為時,在徵求某一側面裁判員的同意後,即可判定。
第十七條:裁判員手勢
一.場上裁判員手勢:
(一) 比賽開始前,兩臂向兩側舉,手心向前,將場上雙方運動員分開,並呼「預備」,然後兩臂(內旋)在體前交叉擺動,同時發出「開始」的口令。
(二) 比賽中暫停:一臂(右臂或左臂)向前伸直,指向運動員(拇指在上,五指並攏), 同時發出「停」的口令。
(三) 得分:一臂平舉(右手或左手)指向得分的運動員,而後屈肘,前臂上舉,並以手指示分,得1分伸出食指,得2分伸出食指和中指。
(四) 平跤:兩臂體前斜下舉,手心向後,左右交叉擺動。
(五) 徵求判罰消極意見:一臂側舉,五指並攏反復屈肘擺動,手心向上表示紅方運動員消極,手心向下表示藍方運動員消極。
(六) 勸告:一臂屈肘側上舉,五指並攏,靠近消極的運動員。
(七) 警告:一臂屈肘上舉,握拳,靠近受警告的運動員。
(八) 出界:一臂向前伸直(拇指在上,五指並攏),在體側前後擺動二至三次。
(九) 全場比賽終了,判定勝負:場上裁判員在中間,運動員分別在兩側,場上裁判員獲勝運動員的一手向上舉起。
二.側面裁判員手勢:
(一) 得分:比賽中運動員的得分情況用示分牌公開打分。
(二) 平跤:兩手在胸前交叉。
(三) 消極:舉起與該運動員服裝顏色相一致的牌子。
(四) 發現必要暫停的情況時,應舉白牌向場上裁判員示意。如場上裁判員沒有看到則可起立。
(五) 舉牌子時,一臂前平舉,牌子直立。
三.記錄符號:
(一) 得分:「1」表示得1分;「2」表示得2分。
(二) 勸告:用「√」符號表示。
(三) 警告:用「×」符號表示。
(四) 先得技術分或先受得處罰:用「○」符號表示。
第六章 比賽場地及服裝
第十八條:比賽場地
一.摔跤墊子厚度六至八厘米。
二.墊上鋪黃色人造革蓋單。
三.比賽區為八至十米的正方形。四周多出一米寬的紅色區域為消極區(消極區包括在
比賽區內),界線外有二米寬的蘭藍色區域為保護區。
四、比賽區中間相距三米各標出紅色和藍色比賽開始線。開始線長三十厘米,寬五厘米。
五、場地的相對角標出紅色和藍色區域。
第十九條:服裝
一、摔跤衣
(一) 摔跤衣用六層布製成,在領襟、胸襟、小袖抓握部位要縫的比後背部位稍密。
(二) 示意圖為中號規格尺寸。大號和小號跤衣規格尺寸較中號增減4厘米,袖口增減2厘米。特號跤衣比中號跤衣的尺寸增加8厘米,袖口增加6厘米。小叉10厘米。
(三) 顏色:摔跤衣分為大紅和天藍兩種顏色。前襟、下口及袖口的邊要有寬3厘米的花邊。顏色美觀、大方、協調,應有民族特色、
(四) 摔跤帶用六層布製成,顏色同摔跤衣。特號長4.40米;大號長3.70米;中號長3.40米;小號長3米;帶子寬2.5厘米。
(五) 表演摔跤衣尺寸同比賽摔跤衣,但外層用綢緞。
(六) 運動員著摔跤衣後屈臂90度,袖口要有一拳的空隙。
二、摔跤褲
(一)燈籠褲
(一) 顏色與摔跤服相同
(二) 褲腿底部與脛骨下段距14厘米
三、摔跤靴
(一) 軟底高腰靴
四、裁判服(略)
五、裁判鞋(略)
第七章 修改與解釋權
第二十條:規則和修改權
由中國摔跤協會負責此規則的修改。
第二十一條:規則的解釋權
對此規則條款理解有異議時,由中國摔跤協會負責解釋。 摔跤運動員稱量體重記錄表
級別: 年 月 日 時
單 位 姓 名 體 重 抽 簽 號 調 整 號
裁判員:___、___ 記錄員:____ 摔跤場上記分表
級別: 輪次: 場次: 年 月 日
單位 姓 名 得分、勸告、警告 總計 結 果 備注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計分 勝者
裁判長:________ 裁判員:_________ 記錄員:______ 摔跤成績記錄表
級別: 賽 年___月___日地點___
編號 姓名 單位 1 2 3 4 5 6 7 8 比賽成績 備注
獲勝場次 積分 名次
1
2
3
4
5
6
7
8
總裁判長:________ 記錄組長:________

⑶ 中國式摔跤競賽得分標準是什麼樣子的

比賽進行中,除兩腳外的身體其他任何部位先著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後,根據倒地的情況,判對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將對手摔倒至頭、軀干著地(肩、背、胸腹、體側),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時將對手摔倒,使之軀干著地,自己保持穩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數)不成功,雖然膝部著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將對手摔倒至軀干著地後因對手未鬆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將對手摔倒,僅使其手、肘、膝、臀部著地者。

2、將對手摔倒,自己也隨之倒地者。

3、雙方同時著地,軀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將對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對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對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雙方運動員同時倒地,或者雙方同時出界,或不分先後、上下時,互不得分。

⑷ 中國摔跤常識和比賽規則

中國式摔跤
中國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 古代稱為角力、角抵、相撲、爭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黃帝時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動。據《禮記·月令》記載,周代把摔跤、射箭和駕車三者列為軍事訓練項目。到了漢代,摔跤還作為表演項目演出。晉代,多在元宵節舉行摔跤比賽。唐代多在春秋兩季舉行比賽,也作為宮廷娛樂的項目。五代時期,摔跤技術強調輕 便敏 捷 ,名手輩出 ,出現了中國第一部講摔跤的書——調露子的《角力記》。宋代還出現了女子摔跤。民間有摔跤組織角抵社。這一時期的摔跤比賽分三個回合。比賽中間不許抓住裩兒和拽起袴兒,但可以拽直拳,使腳剪,拳打腳踢都行,這與日本的相撲從場地、儀式到規則都基本上近似 。比賽結束 , 獲勝者可得銀碗等獎品 。清代設有善撲營,專門訓練清朝貴族青年摔跤,他們常為王公貴族表演 ,或與蒙古族、回族摔跤手比賽,這叫官跤,摔跤手和教練員都是終身職業。華北等地民間摔跤叫私跤。摔跤者穿特製的短上衣(叫褡褳),系腰帶,穿長褲,衣、帶可以抓,全身可以握抱,但不許抓褲子,不許擊打,不許使用反關節動作,三點著地(兩腳加一手一膝著地)為失敗,三跤兩勝,沒有時間限制。練習或比賽由有技術權威的年長者主持,充當教練和裁判。民國時期在北京、天津等地有不少人以表演摔跤為職業。當時的武術組織中央國術館和精武體育會也有摔跤科目,曾舉行過幾次全國性比賽。1936年,還進行過女子摔跤比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國式摔跤有了很大發展。1953年,中國式摔跤被列入國家體育運動競賽項目,並舉行了全國比賽。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頒布了《中國式摔跤運動員等級制》,1957年頒布了《中國式摔跤規則》。中國式摔跤運動員按體重分為10個級別。每場比賽分3局,每局凈摔3分鍾,兩局之間休息 1 分鍾。比賽在平坦柔軟結實的8米×8米的墊子上進行。運動員身穿柔軟結實的短上衣,系腰帶,穿長褲,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摔跤衣和腰帶,但不許抓褲子。中國式摔跤只許站著摔,摔倒後就停止,然後重新開始比賽。按照把對方摔倒的不同程度,分別判得三分、兩分、一分。如使對方騰空後,迅速地背部著地,而自己仍然站著可得三分;僅使對方軀干著地,而未使對方身體騰空,雖然自己還站著,只能得兩分;把對方摔倒,四肢(手或肘或膝)著地得一分;把對方摔倒了,自己也跟著倒下得一分;兩人同時倒地軀干在上者得一分;如兩人同時倒地,分不出上下先後,則判互不得分。比賽時,不許使用傷害對方的動作,不許用拳打,不許用肘、膝或頭頂撞對方,不許使用反關節動作,不許壓迫對方的咽喉,不許接觸對方眉口之間的面部 ;腳可以 踢 、彈對方的腳 或小腿下部,但不能過高,更不能用腳蹬、踹對方。經常使用的方法有背、別、挑、纏、揣、踢、擰、摟、彈、搿、抱腿、跪腿、里勾腿、插閃、勾腳、里刀勾等。

規則與知識

中國式摔跤根據使用動作的質量和倒地的情況得分標准有4種,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 3分: 將對方摔成兩腳同時離地,有一騰空的過程,並使其軀千或頭著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勢。如被摔倒的運動員倒地後不鬆手,把對方拉倒,仍可判勝者得3分。2分: (一)將對方摔倒使之軀千著地,但無騰空過程,自己保持站立。 (二)將對方摔成兩腳同時離地,有一騰空過程,使之軀千或頭著地,自己雖然站立,但用手撐在對方身體上。(三)使用跪腿摔將對方摔倒,並使其軀干著地,自己上體仍保持平衡,即對方倒地後,自己手不扶地,上體未趴 在對方身上。 1分: (一)將對方摔成手、肘、膝著地。(二)將對方摔倒,自己也隨著倒地。 (三)雙方同時倒地,軀干在上者。 (四)一方受到警告,判對方得1分。 (五)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 雙方倒地後,分不出先後和上下,則判互不得分。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2-03 12:49 中國式摔跤競賽規則

第一章 通識

第一條:競賽性質

一:個人競賽:以個人在所屬級別內競賽所得的成績,確定個人名次。

二:團體競賽:以每個團體所有被錄取名次的運動員的成績總和確定團體名次。

第二條:競賽制度

一:單敗淘汰賽

二:雙敗淘汰賽

三:循環制

第三條:年齡組別及體重級別

一、年齡組別:根據運動員的年齡分為青年組和成年組。

1、青年組:15周歲~18周歲。

2、成年組:19周歲以上。

3、青年組運動員一般不允許參加成年組競賽,但具有一定訓練水平的經教練申請和主辦單位同意,也可參加成年組比賽。

二、體重級別

1、青年組:

(1)不超過46KG級別

(2)46~49KG級別

(3)49~52KG級別

(4)52~56KG級別

(5)56~61KG級別

(6)61~66KG級別

(7)66~72KG級別

(8)72~80KG級別

(9)80~90KG級別

(10)90KG以上級

2、成年組:

(1)不超過48KG級別

(2)48~52KG級別

(3)52~57KG級別

(4)57~62KG級別

(5)62~68KG級別

(6)68~74KG級別

(7)74~82KG級別

(8)82~90KG級別

(9)90~100KG級別

(10)100KG以上級

3、女子組:

(1)不超過44KG級別

(2) 44~47KG級別

(3) 47~50KG級別

(4) 50~54KG級別

(5) 54~58KG級別

(6) 58~63KG級別

(7) 63~68KG級別

(8) 68~74KG級別

(9) 74~82KG級別

(10) 82KG以上級

第四條:稱量體重和抽簽

一、運動員比賽前1天進行稱量體重,稱量時間在1小時內完成。

二、由裁判長一人,裁判員數人,記錄員和醫生組成稱量體重組,另聘請教練代表監督進行。

三、運動員稱量體重時,男子應穿短褲或赤身,女子應穿短褲和T恤衫。如運動員體重低於或超過原屬級別,並在規定時間內不能達到原屬級別,則按全部棄權論處。

四、運動員可在規定時間內依次重復稱量體重。

五、運動員稱量體重後,由本人抽簽,根據抽簽結果進行編排。

第五條:比賽場數

運動員在一天內的競賽場數原則上不超過四場,如有特殊情況可賽五場,但場與場之間至少休息15分鍾。

第六條:競賽通則

一、比賽禮節:

比賽開始前和結束後,雙方運動員應站在比賽開始線互相抱拳致意,並對場上裁判和觀眾抱拳致意,如不執行該條規定將受到警告處罰。

二、比賽局數和時間:

1、 每場比賽三局,每局兩分鍾,局間休息30秒。

2、 比賽中,一切暫停時間均應扣除(如:場上裁判的叫停,宣告運動員得分、判罰及受傷處理等情況)。

3、 比賽進行中,因特殊情況有場上裁判員發令中止比賽時,雙方的比分和已用時間均予保留,以便比賽繼續進行。

三、比賽中的信號

1、 每局比賽均由場上裁判員發令開始。

2、 每局比賽結束均由記時員鳴哨或鳴鑼示意。

3、 比賽進行中,場上裁判員發出停止口令後,雙方運動員應立即停止比賽。

四、比賽服裝

1、 運動員必須穿規定顏色及標準的比賽服裝,相同顏色的運動褲及軟底高腰鞋。

2、 運動員上場之前,必須穿好跤衣,紮好腰帶(腰帶由腹前繞到背後,再繞回腹前打扁結,松緊要適度,以手能插入為標准),以免妨礙比賽。

3、 比賽進行中,運動員必須經場上裁判員指令,才能整理服裝。

五、比賽中的規定

1、 每局比賽結束時,運動員應到指定地點休息,不得擅自離場。全場比賽結束後雙方運動員站在比賽開始線,待場上裁判宣布比賽結果,雙方運動員相互抱拳致意,並同場上裁判員及場下觀眾抱拳致意後,方可離場。

2、每局比賽中間休息時,本方教練員、助手、醫生(不超過兩人)可以向運動員進行指導或放鬆,但在比賽中不得進行上述活動。

3、比賽進行中,教練員或助手不得干涉裁判員工作,如有異議,可向仲裁委員會以書面形式提出,裁判員不受理任何異議。

4、每局比賽中如運動員比分相差5分,則判得分多者勝一局。

第二章 裁判方法

第七條:得分標准

比賽進行中,除兩腳外的身體其他任何部位先著地者失分(跪腿摔除外),一方被摔倒後,根據倒地的情況,判對手得2分、1分或不得分。

一、得2分

1、將對手摔倒至頭、軀干著地(肩、背、胸腹、體側),自己保持站立。

2、使用跪腿摔時將對手摔倒,使之軀干著地,自己保持穩定。

注⑴使用跪腿摔(不限次數)不成功,雖然膝部著地但能迅速起身者,不判失分。

⑵將對手摔倒至軀干著地後因對手未鬆手被拉倒者,仍判得2分。

二、得1分

1、將對手摔倒,僅使其手、肘、膝、臀部著地者。

2、將對手摔倒,自己也隨之倒地者。

3、雙方同時著地,軀干在上者。

4、使用跪腿摔將對方摔倒,但自己重心失衡者。

5、對手受到一次警告,自己可得1分。

6、對手出界,自己可得1分。

三、互不得分

雙方運動員同時倒地,或者雙方同時出界,或不分先後、上下時,互不得分。

第八條:進攻有效與無效

一、在比賽區域內使用動作將對方摔倒在保護區,判進攻有效。

二、在比賽區域內將對方摔倒後,自己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判進攻有效;對方倒地與進攻方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同時發生,判進攻有效;將對方摔倒前,自己踏入或跌入保護區,判失分。

三、兩名運動員有一隻腳踏入保護區,裁判員及時叫停,判出界者失分,雙方運動員回到場中央重新開始,進攻者在比賽區,對方在保護區被摔倒,判進攻有效。

四、踩著對手的腳或松開對手的腳後立即進攻,判進攻無效。

五、抓住對手的褲子使用動作,判進攻無效。

六、場上裁判叫停後仍然進攻,判進攻無效。

七、將對手摔倒與記時員鳴哨或鳴鑼同時發生,判進攻有效;摔倒尚未著地(至空中)記時員鳴哨或鳴鑼之後倒地,判進攻無效。

第九條:犯規

一、侵人犯規

1、使用反關節動作有意傷害對手者。

2、以手、肘、膝、頭撞擊對方或抓對方生殖器官者。

3、用腳尖踢對手或用腳蹬踹對手者。

4、用腳踢、彈對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

5、按壓對方眉口之間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對手頭發者。

6、雙手摟抱對手頭、頸者。

7、已將對手摔倒、還故意壓砸對方者。

8、將對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將對方頭朝下垂直下摔,有意傷害對手者。

註:輕微撞擊對手,或抬腳稍高輕踢、彈對方而無惡意傷害者,場上裁判應提醒其注意可不判其犯規。

二、技術犯規

1、場上裁判發出開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後,仍然進攻者。

2、比賽進行中,作為教練員、助手干擾比賽或進入場地者。

3、比賽進行中,自行停止比賽者。

4、比賽中故意抓對手褲子者。

5、將小袖和直門連在一起抓把(串糖葫蘆)者。

6、比賽中佩帶飾物或堅硬護具者。

7、比賽進行中,跤衣帶、跤靴帶松開者。

第十條:消極

運動員在比賽中不積極主動進攻,有意拖延比賽時間為消極,以下為消極比賽具體表現:

一、比賽進行中,一直不讓對手抓握。而自己又不抓握對手,故意後退無進攻意圖者。

二、比賽進行中,不主動抓握,被對手抓握後又多次逃脫,逃脫後不積極抓握進攻仍有意逃避者。

三、比賽進行中,雙手抓住對手,但不使用動作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者。

四、比賽進行中,抓住底手封住對方而不主動進攻者。

五、比賽進行中,用頭頂住對方,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者。

六、比賽進行中,僅使用假進攻動作而無真正進攻意圖者。

第十一條:罰則

一、 比賽前三分鍾,三次點名未到,或點名報到後未經請假擅自離場,不能按時上場比賽者,按全部棄權處理。

二、 凡犯有第九條第一款「侵人犯規」之一者,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勸告、警告或取消該場比賽資格處理。

三、 凡犯有第九條第二款「技術犯規」之一者,裁判員應及時給予勸告。若勸告、警告無效,則出示紅牌將其驅逐出比賽場地。並上報處理意見。

四、 雙方運動員正在攻守中,一方犯規,如對犯規者有利時,應立即停止比賽,並按規定給予處理,如對犯規者不利時,則不停止比賽,等該進攻動作結束後再叫停,並按規定給予處理。(如犯規者將對手摔倒則不得分,如犯規者被對手摔倒,則判對手得分)

五、 因一方運動員犯規使對手受傷,而不能繼續參加比賽,裁判員可根據情節輕重,取消犯規者該場比賽或全部比賽的資格,並判受傷者獲得該場比賽勝利。

六、 兩單位運動員為擠掉其他運動員或其他比賽隊伍名次,有計劃地進行非競爭性比賽,應取消一方或雙方運動員該場比賽或全部比賽資格。

七、 比賽進行中,運動員採取消極態度逃避比賽時,場上裁判員可中止比賽,對消極運動員(一方或雙方)進行教育、勸告,經對教育、勸告無效者給予警告處理。

八、 運動員消極比賽累計達20秒,可警告一次,在警告一次後,進行第二、三次警告之前,不再給予勸告。

九、 比賽中如一方運動員受到一次警告,則判對手得1分,一方受到三次警告,則取消該場比賽資格,判對方獲勝,並取消被罰者的技術分。

⑸ 中國式摔跤雙敗淘汰要怎麼分階段呢譬如單敗的可以這樣劃分1/8, 1/4,半決賽,決賽;雙敗該怎麼劃分

荊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i

⑹ 中國式摔跤競賽中如何評定勝負

一、採用三局二勝制,一場比賽分三局,勝兩局者獲該場勝利,如果三局中有兩局是平局,則另一局勝者獲該場勝利。

二、每局比賽2分鍾,比分多者勝。

三、若一局比賽中雙方得分相等,則判為平局。

四、三局比賽結束後,如雙方出現平局時,則比較三局得分總和,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得2分次數,次數多者勝;如還相同,則比較技術分,技術得分多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得技術者勝;如還相同,則先受處罰者負(勸告或警告);如還相同,則比較個人體重(原始體重),體重輕者勝。如還相同,進圈決定勝負(設3米為直徑的圈被摔到者或出圈者為負)。

五、採用循環制時,每場結束後勝者計2分,負者計0分。因對方棄權獲勝時,計2分棄權者為0分,其技術(小分)為0:0(不算優勢勝利)。如果比賽進行中一方棄權,已有技術分,則按場上的技術分記錄。

確定名次(循環制)

(一)確定個人名次:

1、全部比賽結束後,按積分(即計分的總和)的多少確定個人名次,積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名次列後。

2、如兩人積分相等,則按兩人在比賽中的勝負確定名次,勝者名次列前。

3、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則以他們之間的比賽勝負確定名次。

4、如兩人以上積分相等又為循環互勝,則按下列程序確定名次:

(1)獲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比賽中受處罰少者名次列前(勸告或警告);

(3)預賽或決賽中凈得分數多者名次列前;

(4)預賽或決賽,體重輕者名次列前。

5、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不到一半者,成績全部作廢,不計名次,曾與他比賽的對方成績均於注銷。

6、參加預賽或決賽的場數已達到或超出一半時(如應賽六場,已賽完三場或三場以上)應按其積分確定名次,其餘未進行比賽的場次,均按棄權論處。

(二)確定團體名次:

1、按各單位運動員在各級比賽中被錄取名次的總和確定名次,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少者列後。

2、如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團體積分相等,則判獲得第一名多的單位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則判獲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類推。

註:每個級別錄取幾名及每個名次各得幾分,由主辦單位在競賽規程中規定。

⑺ 中國式摔跤有哪些相關知識

中國式摔跤根據使用動作的質量和倒地的情況得分標准有4種,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3分:將對方摔成兩腳同時離地,有一騰空的過程,並使其軀千或頭著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勢。如被摔倒的運動員倒地後不鬆手,把對方拉倒,仍可判勝者得3分。

2分:

(一)將對方摔倒使之軀千著地,但無騰空過程,自己保持站立。

(二)將對方摔成兩腳同時離地,有一騰空過程,使之軀千或頭著地,自己雖然站立,但用手撐在對方身體上。(三)使用跪腿摔將對方摔倒,並使其軀干著地,自己上體仍保持平衡,即對方倒地後,自己手不扶地,上體未趴在對方身上。

1分:

(一)將對方摔成手、肘、膝著地。

(二)將對方摔倒,自己也隨著倒地。

(三)雙方同時倒地,軀干在上者。

(四)一方受到警告,判對方得1分。

(五)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雙方倒地後,分不出先後和上下,則判互不得分。

⑻ 中國式摔跤的規則是什麼

中國式摔跤為兩人徒手較量,以摔倒對方為勝。只需幾分鍾,再外行,你也可以看懂中國式摔跤的比賽。簡單易懂,或許是我對中國式摔跤比賽的第一個印象。雙方都觸地,後觸地者得1分;一方觸地,保持站立的一方得2分;一方將對手摔倒,自己將對方摔成兩腳同時離地,並有一騰空的過程,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勢得3分。

⑼ 摔跤節的中國式摔跤

中國式摔跤原是肉搏的技術,是從踢、打、摔、拿的徒手搏鬥發展而來。南朝人任昉撰的《述異記》中說,上古時期的蚩尤部落都會角抵,曾用這類技術與黃帝部落激戰。《禮記·月令》記載西周把角力列為軍事體育項目。古書中記載著許多春秋、戰國時期兩人摔搏的事例。 歷代王朝都培養一批摔跤好手,在節日盛典上,給帝王將相表演摔跤,供其享樂,或給外同的使者表演,以示威武。 秦、漢以來,摔跤也是廣大民眾強身自衛、喜聞樂見的競技運動。經常在廣場上舉行表演比賽。漢朝元豐三年(公元前108年)舉行的摔跤比賽,附近三百里的居民都來觀看。大文學家及天文歷算家張衡看了摔跤表演後,在二京賦里贊揚說:「臨回望之廣場,程角抵之妙戲」。到了唐宋時代,摔跤(相撲)開展得更為廣泛,一年兩度搭起檯子舉行表演比賽。當時的比賽已初具規模,有約定俗成的規則,有裁判員,勝利者還獲得獎品(其比賽的形式和現在日本相撲一樣)。《水游全傳》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一章,生動地描寫了摔跤比賽的場面、規則和技術。當時涌現出一批全國聞名的摔跤手,如唐代的蒙萬贏,從小入「相撲朋」(摔跤組織),專門從事摔跤活動。他在十四五歲時就拳腳敏捷。長大後技術精湛,比賽經常獲勝,並多次贏得獎賞。「萬贏」呼號自此名揚四方,他真實的姓名反而被人遺忘。他以摔跤為職業達數年之久,並樂於傳授技藝,「五陵少年,幽燕任俠,相從詣教者數百」。宋代還有了女子摔跤。靠表演摔跤為生的藝人自古就有。
解放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濟南、沈陽等地都有賣藝的摔跤場。這些地方是摔跤愛好者集會的地方,它在開展摔跤運動、交流技術、提高個人技藝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中國跤術》作者之一的滿寶珍同志就是北京天橋跤場的老藝人。古代的摔跤是裸體或穿象鼻褲兜襠(如日本相撲運動員的服裝)進行。主要較量力氣,拼體力,比賽可以拳打腳踢,使用逼迫關節的擒拿方法,經常把對方摔至不能抵抗為止,以至有些比賽出現流血場面。後來規則逐漸改進,技術向靈活、敏捷的方向發展。服裝逐漸改為穿短袖上衣,系腰帶,芽長褲和鞋。把對方摔到三點著地--除兩腳外身體各部(包括手、肘、膝)著地即為失敗。先失一跤者負,後來改為三跤二勝。比賽不分體重級別。民間摔跤的傳統形式是某一個地區,由一位年長、德高望重、技術高超的摔跤手出面組織,其成員多是他的子侄輩親屬和附近的青少年,利用閑暇時間,在土地上練習摔跤,無代價地傳授技藝。屆時還常有其他摔跤老手作義務指導。 摔跤是兩人身體接觸,直接對抗,從頭至腳、從手指到腳趾都要參與活動了所以從事這項運動可以促進人體勻稱發展,肌肉發達。特別能培養人的力量、速度、靈巧、柔韌等身體素質。摔跤時運動員要有力量,動作快才容易摔倒對方,所謂「一力降十會」。但是僅有直來直去的笨力不成,還要巧妙地借力用力,善用巧勁,所謂「四兩搏千斤」。摔跤是無氧代謝與有氧代謝相間的競技運動,一場比賽下來,需要耗費很大氣力,從而增強了心臟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摔跤還能培養人的勇敢、果斷、堅毅、頑強、拼搏精神和美的情操。 摔跤雖然是人們喜聞樂見的競技運動,但在舊社會只為少數人服務,廣大勞動群眾沒有條件從事自己喜愛的摔跤運動。
改進
解放後,黨和政策十分關懷人民的健康,明文規定:「開展多種多樣形式的體育活動……對於那些為群眾所熱愛和熟悉的武術、摔跤……等必須予以重視,並加以改進,去掉其不科學的部分,使之成為廣泛開展勞動群眾中的體育活動的有效形式之一」。國家體委把中國式摔跤列為全國競賽項目,並規定每年舉行一次單項錦標賽,使摔跤走上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發展的道路。 1957年在內蒙呼和浩特市舉行了「十一城市及內蒙古自治區職工摔跤比賽大會」,把職工的摔跤活動推向高潮。 第1屆全運會有19個單位的128名運動員參加中國式摔跤比賽。運動員身體素質好,基本功扎實,個人的絕招准確、多變。大部分人經受過全國比賽的鍛煉,又多次參加過一些省、市間的對抗賽,經驗豐富,在技術上也有創新。例如,解放軍隊(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運動員何潤宗根據原來的「揣」和「揣花兜」而創立了「披」。後來許多運動員使用這個技術,並有了各種變化。各地的教練員和運動員還根據規則的精神,交流的技術和經驗,經過深入的研究,都把本地區傳統的摔跤特技應用於中國式摔跤中去。經過系統訓練,不僅技術水平有提高,而且各隊的技術特點更加鮮明和突出。例如,北京、天津運動員擅長手法和小巧動作,以巧取勝。內蒙古運動員腿腳靈活,力量大,常以「假踢真擰」、「得合勒」等技法擊敗對手。
新疆運動員喜歡摟抱上摔,大毛拉的「撒網」(把對方抱起來掄幾圈再摔下去)堪稱一絕。山東、遼寧、河南的運動員動作扎實,基本功好。山西隊的抱腿神出鬼沒,防不勝防。在這一屆運動會上,技術向准確多變的方向發展。 第1屆全運會後,由於三年自然災害,練習摔跤的人少了,技術水平下降,中國式摔跤一時處於低潮。1963年後才逐漸恢復,業余體校有了摔跤班,並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比賽。第2屆全運會上,得分標准改為根據對方身體倒地情況分別判得1分或2分,促使運動員使用大動作。為鼓勵運動員積極進攻,快速得分,使比賽更為激烈、緊張,並防止因技術水平相差懸殊出現傷害事故,限定一場比賽兩人得分相差10分即結束比賽、判為絕對勝利。 十年動亂期間,各種摔跤。比賽停止了,有的地方甚至禁止人們練習摔跤。直到1974年才恢復全國比賽。1975年第3屆全運會上的摔跤比賽參加比賽的單位和運動員不多,技術也沒有發展。 打倒「四人幫」後,摔跤界通過撥亂反正,逐漸恢復正常活動。私人跤場和廠礦的摔跤隊逐漸恢復活動,練習中國式摔跤的人又多起來。1982年和1986年的第2屆和第3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都把摔跤列為主要比賽項目。第4屆全運會上,摔跤比賽分為十個級別。摔倒對方一跤根據動作的幅度和倒地的情況可以得1分、2分或3分。參賽運動員都經過系統訓練,技術水平普遍提高。技術戰術向著積極快速的方向發展,一代新手在成長。如內蒙古隊員董雅臣勇猛頑強,體力充沛,動作敏捷、連貫,善於抓上就用,連續進攻,不給對方喘息機會,他的比賽所向披靡,名震跤壇。 中國開展國際摔跤(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和柔道以來,與中國式摔跤之間相互影響,互相促進。中國式摔跤吸收了國際摔跤和柔道的一些技戰術和教學訓練方法。例如,古典式摔跤的過胸摔、自由式摔跤的抱腿、柔道的抓袖背等技術和配對練習等訓練方法。在規則方面吸收了國際摔跤的絕對勝利和限制消極的精神,洋為中用、豐富了中國式摔跤的技術武庫,促進了中國式摔跤的發展和提高。
第6屆全運會使用的1986年修訂的規則,從得分標准到比賽服裝都要充分體現中國式摔跤的特點一個倒下,一個站著,講究不砸不落,鼓勵運動員使用干凈利索的技術。規則的得分標準是按中外古今摔跤評分原則--把對方摔倒的情況和身體落地的部位確定得分多少。例如,得了分的標準是將對方摔成身體騰空(兩腳有一同時離地過程)後軀干(肩、背、臀、胸、腹、胯)或頭著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如果沒有使對方身體騰空,僅把對方摔倒使之軀干著地,自己自然站立不倒;或是把對方摔得身體騰空、軀干著地而自己沒有站穩,用手撐在對方身上,則只能得2分。把對方摔成四肢著地,或把對方摔倒後,自己也隨著倒地,只能得1分。為了促使比賽摔得更激烈、更精采,把每場比賽時間縮短為兩局,每局仍是3分鍾,但要求運動員積極主動進攻,不允許長時間消極防守,如果持續30秒鍾不進攻,就要警告一次,判對方得1分。3次警告便取消該場比賽資格。運動員比賽的摔跤衣為國紅和天藍兩色,摔跤衣的邊沿有花紋。顏色要美觀、大方、協調,並有民族特色。這些規定不僅體現了中國式摔跤的民族形式、特點,而且會進一步促使中國式摔跤技術水平提高和廣泛開展。 中國式摔跤是中國的一項民族形式的體育運動,它的歷史悠久,鍛煉價值高,在城市和農村都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摔跤運動也將會有更大的躍進,這一民族體育運動必將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閱讀全文

與中國式摔跤比賽多少分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到印尼雅加達機票多少錢 瀏覽:297
武漢比英國小多少 瀏覽:81
英國封國怎麼改善自己 瀏覽:180
現在去伊朗旅遊多少錢 瀏覽:249
義大利哪裡可以買被子 瀏覽:145
坐火車到越南要注意什麼 瀏覽:262
中國舞董老師如何下豎叉 瀏覽:821
中國哪個縣城不娶女不嫁 瀏覽:555
印尼不能帶什麼入境 瀏覽:269
義大利黑面醬怎麼做 瀏覽:900
英國的羊肉怎麼樣 瀏覽:659
越南訂機票怎麼樣 瀏覽:908
伊朗人與中國人有什麼區別 瀏覽:613
越南女人怎麼吃豬血 瀏覽: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機票多少錢 瀏覽:426
哪個葯店買伊朗白斑膏 瀏覽:768
義大利披薩怎麼捏邊 瀏覽:150
遨遊中國倒車鏡怎麼放大 瀏覽:843
為什麼印尼不入侵東帝汶 瀏覽:231
中國為什麼噴子那麼多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