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大班為國爭光的人課後反思
課程計劃如下:
活動目標: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如何幫助身邊的人;激發孩子對他人的好感。
過程:
1、觀看視頻,回憶和交流。
2、問:當這些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時,你會怎麼做?你想幫助誰?有什麼好方法?你看見誰了?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捐錢給災區的孩子們?
3、小結:我們都很願意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思考了很多方法。看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如何關心和幫助別人的。
4、展示災區小朋友的來信,激發小朋友的興趣。
反射:
1、這社會活動「有需要的人」,是讓孩子們找到周圍的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他們,看看社會中需要幫助的的人,成年人如何幫助別人,當孩子自己能做的,來刺激孩子的愛,同情。
2、活動開始學生通過他們現有的經驗發現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以自己的方式來幫助人們,老師將會提升,兒童經驗通過視頻看到一些舉手之勞幫助別人生活的成年人,這也一天老師教育和安全的在你的生活是分不開的。
(1)大班中國在哪裡反思擴展閱讀:
課程意義:
1、讓學生知道被別人幫助是快樂的,而幫助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
2、透過活動,學生可以了解一些專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以及如何幫助長者和殘疾人士。
3、使學生感到內心的快樂是幫助別人的最好回報。
『貳』 大班健康安全出口在哪裡教案及反思
建議是直接去文庫裡面看看
『叄』 中國教學:是反省還是反思
幼兒通過收集的材料、畫臉譜,驚喜的發現原來我們中國有這么 多不同的民族,孩子們還學會了藏舞, 區域活動中還可提供各民 族的圖片主題《多彩中國》活動反思在《多彩中國》主題活動中、舞 蹈,藉助我們海陵是京劇藝術大師—— 梅蘭芳的故鄉這一地區優勢開展了「國粹——京劇」版塊。 為了加深幼兒對少數民族的認識,幼兒興趣十分高、12 主題《多彩中國》活動反思 「多彩中國」這個主題相對幼兒的生活經驗來說有點遠、議議中, 連續三次,孩 子們運用已有對各民族了解的經驗,從不同的角度,所以在主題開展中,我著重從中國文化藝術、中國年的習俗。 2014,也知道了各城市的一些特色與景點, 喝青稞酒時,我們鼓勵幼兒直接參與到了資料 的收集中, 我們就抓住幼兒對中國地圖很感興趣這個特點, 讓幼兒首先獲得了感官的經驗,有所側重地讓幼兒認識了中國的世界之最、新疆舞、 認知是較難的、說說、中國年幾個小主題入手開展教學活動,興致極高、學唱京劇等多感官參與感受「京劇」藝術的 魅力,各民族在穿著打扮上是大不相同的,問,幼兒模仿得惟妙惟肖,它更主 要的是在情感上給予幼兒一種激發和培養,家長和教師做 了大量的准備工作。主題活動中結合我國特色,運用語言:「北京在哪裡,結合五大領域,說到少數民族時, 先用無名指蘸一點彈向天空,不知不覺就記住 了好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名稱,讓幼兒看 一看,了解各國的民俗風情。 在「民族娃娃」版塊里、名勝古跡。 在講到祖國的名勝古跡時,根據幼兒的年齡 和發展特點搜集資料?」他們在看看、中 國的文字,幼兒學 習了藏舞的基本舞步。 於是、驕傲的 中國, 而後輕呡一口、製作、中國的民族,做一做,讓幼兒通 過欣賞?」「西安在哪 兒,除看圖片講述外,在藏舞《小格桑》中,邊唱邊跳;《民族大聯歡》中、蒙古舞的一些基本 舞步,演一演, 幼兒經驗很少,而且這些少數民 族的人能歌善舞, 在實際生活中出去領略過這些地方的孩子不多,同伴間相互講述,但是認 識十分模糊?有什麼好吃的,但要進行較深入的感知、游戲等形式表現對我國幾個民族的認識,《民族風情》以及各種質地的彩紙等活動材料?有哪些名勝古跡,孩子 們十分感興趣,講一講、風俗人情等圖片布置在主題牆上, 把地圖和他們收集的 各地的特色小吃,還教會幼兒 藏族待客禮儀,創作京劇臉譜中感受到京劇的藝術美。活動前。 為了提高幼兒認識的民族的興趣,更讓幼兒在親手操作
『肆』 大班語言:中國在哪裡ppt
去網上查一些圖片吧,比如說在亞洲,中國位於哪裡,當然可能比較復雜,為對大班來說,那最好就是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來概括吧,這樣可能更好理解一些,比如說呃,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位於亞洲的東方,還像一隻雄雞。展望著遠方。
『伍』 幼兒大班社會中國的世界之最怎麼理解和教程
1.從哲學上講,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合作逐漸擴大,整個世界已經連為一個整體。整體的發展需要各個部分的共同發展才能推動。同時,由於各個國家在資源,制度等方面的差異,因而發展也各有不同,因此,在世界的整體發展中,各個國家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定位是不相同的。因此,世界的發展是需要各個國家的共同努力,而中國作為新興的經濟體,其發展對於世界具有重大意義。2.從國際關系角度說,當今世界是以大國之間的關系和發展為主導的,因此,大國在世界的發展中出於積極的主動地位。目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是一超多強,或者說是多極化格局。中國作為重要的國際力量,其發展對於世界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力日漸增強。這一方面取決於我國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世界的發展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以及諸多的物質和技術支持,因此說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同時,中國的快速發展也為世界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對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3.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是國際協作。這需要各個國家在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展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中國作為亞洲最重要的國家,其科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於地區發展以及世界發展都有重要影響。因此,中國的發展需要在世界中進行,為中國的發扎提供國際空間和環境,這在客觀上也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總之,中國作為世界重要的經濟體,為世界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不斷增強的實力還對周邊國家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特別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世界的和諧和穩定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要點就這些,可以自己發揮。
『陸』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時裝的特點,大膽合理運用廢舊材料設計出各具特色的時裝。
2、能用裁剪、粘貼、系、擰、穿、扎等各種技能綜合運用設計美麗時裝。
3、在設計與表演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像,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二、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經常收看時裝表演;對服裝有會有自己的看法
2、材料准備:
主要材料:廢舊報紙、廢舊包花紙、舊掛歷紙及各色塑料袋、
輔助材料:即時貼、零散卡紙、剪刀、鉛筆、毛根、單面膠、釘書機、適合服裝表演的音樂
三、活動內容:
(一)欣賞表演激發興趣:
1、觀看一段時裝表演錄像。
2、談談說說:介紹其中最喜歡時裝的名稱及喜愛它的理由。
3、你還看到哪一種款式在心中留下美好印象?
(二)幼兒創意設計時裝:
1、 激發幼兒設計設裝的願望
師導語:「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設計師設計的,我們也來做設計師設計一套漂亮的時裝吧!」
2、 幼兒構想交流:以小組為單位,教師介入指導。
(三) 幼兒動手設計時裝:
1、利用面積較大的廢舊報紙、廢舊包花紙、舊掛歷紙及各色塑料袋進行時裝主要構造與設計 (教師進行示範)
2、講解輔助材料的運用。
3、相關輔助材料:即時貼、零散卡紙、剪刀、鉛筆、毛根、單面膠、釘書機、以及材料超市中各種材料。
(四)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1、教師重點協助能力差的幼兒,給與言語與動作指導。
2、提醒能力強的幼兒利用材料超市中的廢舊物進行裝飾。
(五)時裝展示秀秀秀
1、幼兒相互幫助穿好自己設計的時裝。
2、展示自己設計的時裝。
3、草地或專用室空場地進行時裝秀表演。
四、教學反思:
在使用過程中,教師可根據主題需要或季節需要對於本教案稍行修改,如設計《可愛的夏裝》或《西遊記時裝秀》等,另外也可根據本班孩子動手操作能力選擇相應組織形式。如親子製作、小組合作或獨立完成。
五、活動評析: 到了大班,孩子對於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有了自己的理解及審美觀。他們經常聚在一起三三兩兩地談論自己的衣服及描述媽媽的衣服是怎樣怎樣的,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次活動。
小網路:時裝,指款式新穎而富有時代感的服裝。時間性強,每隔一定時期流行一種款式。採用新的面料、輔料和工藝,對織物的結構、質地、色彩、花型等要求也較高。講究裝飾、配套。在款式、造型、色彩、紋樣、綴飾等方面不斷變化創新、標新立異。
活動目標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
2、遇到困難,會動腦筋解決問題。
3、在活動中,樂於發表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活動准備
情景表演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通過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動的主題。
2、聽完故事後教師提問:
A、妞妞為什麼哭?發生了什麼事?
B、她這樣哭,對不對?哭能解決問題嗎?
C、如果你遇到了這種問題,你會怎麼辦?
D、妞妞後來是怎樣做的?
(二)關鍵步驟
1、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師生共同表演情景劇。
情景一:小西和強強要看同一本書,他們倆搶了起來,最後強強把小西的書搶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來。
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們比賽跑步,結果他輸了,他氣得直跺腳,並揮起了拳頭要打小朋友。
情景三:妞妞想讓媽媽給自己買芭比娃娃,媽媽沒有給她買,她就生氣地坐在地上哭著不肯走。
2、表演完情景劇,教師向幼兒提問:」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現好不好?為什麼?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做?」
3、請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亂發過脾氣,如果以後遇到了同樣的事情該怎麼做。
(三)結束活動
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在圖書區增加相關主題的書籍。
3、生活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針對愛發脾氣的小朋友進行隨機教育,也可請家長配合對孩子進行教育。
大班不亂發脾氣教案,很多幼兒都有一點小毛病,大部分幼兒共同有的一個小毛病就是喜歡亂發脾氣,這種行為在幼兒身上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要好好的教導幼兒不要亂發脾氣。
活動目標
1、知道多種抗寒的方法,懂得冬天的自我保護。
2、關愛過冬的小鳥,為小鳥製作溫暖的家。
3、體驗助人為樂的愉悅和溫暖。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各種廢舊物品:樹葉、棉花、報紙、舊掛歷、碎布片、花生殼、開心果殼等。
3、剪刀、透明膠、糨糊、膠棒。
4、5個鳥窩模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今天你們冷不冷?你是用什麼方法讓自己變暖和的?」幼兒講述。
(2)教師播點課件
師:「剛才你們說了很多讓自己變暖和的方法,有一隻小兔也想來介紹它是怎樣讓自己變暖和的,現在我們一看,它的方法是不是和你們一樣。教師播放課件。
(3)教師。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許多讓小兔子變暖和的方法,那你們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讓自己變暖和,現在還怕冷嗎?」。」
[評析:在進行本次活動時,正好是寒冷的冬天,幼兒在討論怎樣讓自己變暖和時,大家都很積極,說出了很多方法,然後通過「小兔」這個角色用觀看課件的方式,幫助幼兒經驗。課件的形式新穎,幼兒對於課件是非常喜歡的,因此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件上。]
二、出示信。
師:「今天早晨一大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一看是誰寫來的。」教師讀信。
師:「為了歡迎小鳥的到來,我們要用自己靈巧、能乾的小手,還有這些廢舊物品做一件禮物送給它,好嗎?那我們送什麼給它好呢?」幼兒討論。
[評析:用一份禮物來引入主題,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到底送什麼禮物好呢?幼兒積極進行思維,而我在這里經常用的引是「我們」,真正以幼兒朋友的身份,融入到他們的活動中去。我說出了我的想法,幼兒也積極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能為別人著想了,這種良好的教育的培養將始終自始至終貫穿整節活動。]
三、幼兒操作。
(1)師:「你們在家時爸爸媽媽給你們准備了溫暖的家,在幼兒園有老師為你們准備了溫暖的教室,還帶領你們一起鍛煉身體,小鳥有沒有溫暖的家呢?
師:「小鳥要到我們南方來,天氣這么冷,它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可不行,那今天我們先送給它一個溫暖的家,好嗎?」
(2)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分組操作。
師:「老師為你們准備了「家」的模型,還有許多廢舊物品,我們就利用這些東西為小鳥做一個溫暖的家,四個人為一組,先商量一下,用什麼材料做,然後大家一起動手製作,你們讓這個家既要溫暖,還要裝飾的漂亮。等你們做好了之後,請一位代表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用過了的垃圾要放在空的小簍子里。」
(3)展示作品。
師:「誰來說說你們為小鳥准備的家,它用什麼材料做的?」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從幼兒專著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幼兒的的確確想為小鳥做一個鳥窩。幼兒動手能力很強,想像里很豐富,能大膽地進行嘗試,運用老師的各種廢舊操作材料進行「溫暖的家」的製作。在本環節中,發現幼兒在小組活動中能做到先商量,然後進行操作,幼兒的習慣也比較好,用了剩下不要的東西先放在桌上,看別人需不需要,最後放進垃圾簍里。在活動中體現了團結互助的,幼兒能主動幫助別人,這點我能及時抓住並進行表揚。請幼兒代表自己的小組來說一說時,他們都很積極,都想來說,可見他們的主動性也很高在,整個活動都處於一種積極的嘗試氛圍中。在他們講述自己的作品的時候,我也非常注意傾聽,對於幼兒說的每一個創意都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教師。
師:「這次的禮物——溫暖的家,小鳥肯定很喜歡,它住在裡面一定很暖和,老師代替小鳥謝謝大家了。」
師:「當你幫助了小鳥,小鳥很開心,你的心裡怎麼樣?」
師:「今天我們不僅知道了許多讓自己變暖和的方法,讓我們的身體能變暖和,還幫助了小鳥,心裡也覺得很溫暖。那麼我們把些家掛到外面的樹上去,小鳥來了就能住到溫暖的家裡去了。」
[評析:最後再次肯定幼兒的成績,重溫助人為樂的喜悅,培養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良好品德。體驗幫助別人,自己能感到溫暖。]
一、晨間活動 (7:00—7:30)
活動名稱:散步中的收集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活動,使幼兒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2、為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活動收集材料。
3、培養幼兒觀察習慣,萌發幼兒的求知探索精神。
活動材料:每名幼兒一個小筐、合適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在散步、收集活動前提出要求:散步時收集十種東西。
2、散步、幼兒邊觀察邊收集:樹葉、螞蟻、瓶蓋、石頭等十種物品放在自己的小筐內。
二、集體教育活動 一(8:10—8:50)
活動名稱 :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學會區分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物體。
2、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3、初步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愛護生命、保護生態環境、關心自己的生活空間。
活動准備:
1、幼兒參與收集的許多物品。
2、托盤、小筐同幼兒人數。托盤上貼有綠色的和紫色的紙。
3、掌握生命、無生命的概念。
活動過程:
1、分享早上收集的物品,互相介紹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寶貝,並說出在哪裡收集到的。
2、出示教師收集的物品,說說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沒有生命的?為什麼?引發幼兒進行分類的興趣,並介紹分類的方法。
3、教師同幼兒一起將教師採集的物品進行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
4、將幼收集的物品進行分類活動?br> 教師根據幼兒的分類情況適當加以指導。
5、送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客人回家。
6、教師進行環保教育。
出示環保圖片,教育幼兒要愛護生命,保護生態環境,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早操及戶外活動 (9:00—9:50)
早操要求:精神飽滿,動作整齊。
體育游戲:布袋游戲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通過聽覺判斷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發展平衡能力和靈敏性。
2、激發幼兒的想像力,讓幼兒積極嘗試利用布袋開展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自我調節、克服困難的態度和能力。
活動准備:
1、了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的過程。
2、布袋人手一隻,打擊樂器4件,桑葉若干。
活動過程:
1、玩布袋 (布袋分散在四周)
師: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並注意觀察幼兒玩袋的情況。)
2、「蠶寶寶」游戲
(1)、師:小朋友玩的真不賴,現在讓我們鑽進布袋,把
自己變成一隻蠶寶寶吧
來,變--變--變!
師:你們知道蠶寶寶是怎麼走路的嗎?(幼兒集體在地上做蠶寶寶走路)
師:看,這只蠶寶寶爬的真好,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爬的?
(2)、模仿「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
A 師:蠶寶寶們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那邊有桑葉,我們爬過去吃吧!
(教師作為喂桑葉的人,不斷地變動自己的位置,蠶兒也隨之改變爬行的方向。)
B 師:讓我來摸一摸,蠶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啊!咦?我好象聽到有蠶寶寶在吐絲了。
C 師:蠶寶寶吐了這么多的絲,把自己也包在裡面了。
D 師:蠶寶寶在繭裡面睡著了,慢慢地變成了蛹,它在繭里滾來滾去,飛蛾終於咬破繭,飛了出來,一隻又一隻,一隻又一隻,都飛出來了。
(模仿飛蛾的動作四散跑)
(3)、師:剛才小朋友都從蠶寶寶變成了飛蛾,學的可真像!接下來我們玩個游戲,好嗎?
3、「盲人聽音走路」游戲
(1)、師:平時我們都是把布袋套在腳上玩的,今天我們要換種玩法,把布袋套在頭上玩。大家體會一下盲人走路時的感覺。
(2)、幼兒將布袋套在頭上,四處走動。教師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師:聽,有聲音傳來了,我們試著朝聲音發出的方向走去吧!
(請四名老師在場地的四個角落,看教師的手勢敲打樂器)
(4)、游戲結束,師:請小朋友把布袋拿下來吧,現在你們可以體會到盲人走路是多麼的不方便,如果我們平時遇到盲人應該怎麼做?(幼兒各抒己見)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說到做到!
4、幼兒自由玩布袋。
5、放鬆游戲:布袋魔術
師:好,我們用布袋再來變個魔術吧!我們先把它從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將布袋豎向對折),然後變成一個矮子(再將小布袋橫向對折),然後再變得矮一點,成一個小矮人(再將布袋橫向對折,此時,布袋已經被折疊好),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小矮人送回家裡去吧!(拿著布袋走出場外,活動結束)
四、集體教育活動 二 (10:05—10:50)
活動名稱:生物PARTY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並願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生物PARTY的設計及准備工作,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表徵。
活動准備:
1、將已認識的的各種生物的圖片、標本布置在活動室。
2、師生共同搜集、准備各種材料和工具:橡皮泥、紙盒、皺紋紙等。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准備生物PARTY?
給它們准備什麼食物?會場怎麼布置?
2、幼兒商量分組,分為食物製作組,布置舞台組。
3、小組觀察、討論並選擇所需的材料及製作方法。
4、幼兒分組按照興趣和需要選擇材料,用繪畫、剪貼、折紙、泥工等方式開展「工作」,教師以合作的方式對孩子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指導,幫助。
5、將邀請來的生物和准備好的食物擺放在布置好的舞台上,幼兒為客人老師介紹。
6、模仿蟲子。
7、播放動感較強的.音樂,幼兒可扮演各種蟲子自由吃「食物」、跳舞,舉行開心PARTY。
五、餐前准備及午餐 (10:50—11:30)
餐前准備:1、幼兒入廁、喝水、洗手。
2、聽故事磁帶。
午餐要求:1、值日生分工擦桌子,為小朋友盛飯、端飯。
2、能安靜、愉快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偏食,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會自己添飯。
3、飯後能自覺漱口。值日生收拾餐桌,並把餐具送到廚房。
活動准備
幼兒操作材料:家用電器、交通工具、植物、動物(每組幼兒一套),再增加一套大的操作材料。
幼兒記錄用的表格人手一份(記錄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記號筆人手一支。
字卡:有生命的、無生命的。
白紙兩張,記號筆一支。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生命的含義。
能夠區分生活中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體。
活動過程
1、出示操作材料,引起幼兒進行分類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好多物體的卡片,請你們按它們的特徵分類。"(請3--4位幼兒到前面進行操作)。
(2)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的分類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類情況,並說出自己是按照物體的什麼特徵進行分類的。重點:按照家用電器、交通工具、植物、動物這四個類別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理解什麼是有生命的、什麼是無生命的。
(1)引導幼兒說出植物的特徵,並用幼兒認為合適的標記記錄下來。(植物能夠長大、會呼吸、能夠繁殖後代、需要喝水、需要營養……)
(2)引導幼兒說出動物的特徵,並用幼兒認為合適的標記記錄下來。(動物能夠長大、會呼吸、能夠繁殖後代、會運動、需要喝水、需要營養……)
(3)引導幼兒找出植物和動物相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像植物和動物一樣,能夠長大、會呼吸、需要營養、會運動、能夠繁殖後代的物體,我們叫他有生命的物體。(出示字卡"有生命的")
(4)引導幼兒發現家用電器、交通工具是沒有生命的。
教師小結:像家用電器、交通工具一樣不能長大、不會呼吸、不會繁殖後代的物體,我們叫它無生命的物體。(出示字卡"無生命的")
3、引導幼兒發現我們周圍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體。
師:"我們周圍還有許多物體,請你找一找哪些物體是有生命的,哪些物體是沒有生命的,好嗎?"請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延伸
請幼兒到戶外找找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體,並用記號筆把它們記錄下來。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情節,學習故事中的詞彙,用句式那兒有…那兒有…那兒有…大膽講述自己和蒲公英所見的海南的美麗山河。
2、感受家鄉海南的美麗和美好,愛家鄉,愛海南。
二、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
2.實物小圖: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縮)。
3.故事磁帶。
4.幼兒用書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學習運用恰當的片語、句式講述故事和海南的美景。
2.指導要點:通過聽錄音故事、教具演示等方式幫助幼兒了解故事情節,學習片語和句式。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帶幼兒做劃小船動作進活動室,根據劃船動作引入故事《月亮船》。
2.幼兒完整聽一遍錄音故事,了解故事情節,感受故事中描述美麗景色的詞彙和句式。
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遇到了誰?最後是誰幫她找到了家?月亮仙女在幫助她找家的過程中看到了什麼美景?她的家在哪裡?
3.教師演示教具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學慣用故事中的詞彙和句式大膽講述。
(1)教師演示教具講述第一段故事提問: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她睜開眼看到了什麼?("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樹、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討論故事中說的"陌生的地方"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蒲公英碰到了誰?蟋蟀是怎樣勸說蒲公英的?
蒲公英又碰到了誰?螳螂是怎樣勸說蒲公英的?
蒲公英最後碰到了誰?蒲公英是怎樣對她說的?
蒲公英的家在哪兒?(在中國的南方,那兒有藍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那兒有清清的河流、高高的椰樹;那兒有密密的雨林,有象五指一樣的山。)這個環節要求幼兒用片語藍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清清的河流、高高的椰樹、密密的雨林和句式那兒有…那兒有…那兒有…大膽講述。
(2)教師繼續演示教具講述第二段故事提問:
月亮仙女帶它飄呀飄,蒲公英看見了哪裡?(亞龍灣)讓幼兒說說亞龍灣的美景(藍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及海南其它的美麗海灣。(引發幼兒經驗講述)蒲公英又看到了什麼?(清清的河流,密密的雨林)仙女告訴它那裡是什麼地方?(萬泉河、尖峰嶺森林公園)蒲公英的家在哪? (五指山下的一棵椰樹旁)
4.幼兒閱讀故事。
(1)幼兒閱讀圖畫故事書,進一步理解故事內涵、內化所學片語和句式。
(2)討論交流:蒲公英的家在五指山,你們的家在哪兒呢?你們喜歡它嗎?為什麼?培養幼兒愛家鄉、愛海南的情感。
5.說一說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恰當的詞彙和句式描述自己熟悉的其它的海南美景。
五、評價要素是否能積極、大膽地按要求講述故事和描述美景。
六、 活動建議在日常語言交流、講述中運用所學的片語和句式。
月亮船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風吹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風停了,蒲公英睜開眼睛一看,啊!這是什麼地方?陌生的樹,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說:"別哭,別哭,聽我唱歌。""不,我不聽,我要回家。"蒲公英說。
好心的螳螂說:"別哭,別哭,看我跳舞。""不,我不要看,我要回家。"蒲公英傷心地說。
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像只彎彎的小船,小船上有個仙女和小白兔。仙女看見蒲公英在傷心地哭,她問:"可憐的孩子,你怎麼了?"蒲公英說:"我迷路了,我要回家。"仙女和氣地問:"你的家在哪兒?"蒲公英說:"媽媽告訴我,我的家在中國的南方,那兒有藍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那兒有清清的河流、高高的椰樹;那兒有密密的雨林,有象五指一樣的山。"仙女微笑著說:"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變越長,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著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