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姓杜有多少

中國姓杜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23 03:48:37

1. 全國姓杜的有多少人

當代杜姓的人口將近520萬,列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杜姓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1.5%,其次分布於山東、四川、廣西、山西、安徽、甘肅、廣東七省,大約佔到杜姓總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總人口的9.4%,是杜姓的第一大省。全國已經形成了冀豫魯鄂、川甘、遼寧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

2. 杜姓在全國人口排多少位他的來歷

當代杜姓的人口將近520萬,列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

起源
氏族崇拜
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也稱甘棠,即杜梨,屬古代的陝西長安地區生長一種杜梨枝,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長栽培的樹,已經成為該氏族的社樹,即神樹。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以杜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國家後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應該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杜陵杜氏
源於祁姓,出自帝堯裔孫劉累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黃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代。堯除承繼祖輩姬姓外,又因其母慶都(居於今河南淮陽的有鋒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長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祁」為姓。中國古史傳說的「帝」都有氏號,如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等。堯的氏族部落善於農耕和燒制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縣)、陶(今山東定陶)地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們尊稱為陶唐氏,故有帝堯陶唐氏之稱號,亦單稱為「唐堯」。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當時夏後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而劉累因為學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後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後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它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當時,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晉國,後仕晉為士師之官。其子孫遂為士氏,後食邑於范,又為范氏。杜氏、士氏、范氏三氏同宗同源。春秋初年,唐杜國被秦國所滅。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縣,治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的東南部。西漢元康六年(公元前65年),因漢宣帝築陵於該地,遂改名為杜陵。
據有關史料所證,杜陵杜氏族人的世居地,在今陝西長安縣東少陵原東南端一帶,此地因世居杜氏貴族,故而在唐朝時期便在該地設置「杜曲」地名。後又因其南設杜固地名,後世便稱杜曲為北杜,杜固為南杜,兩社之杜氏族人史稱杜氏正宗,為杜氏家族的主要組成部分。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羋姓杜氏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杜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君主名叫熊艱,號稱杜敖,亦稱堵敖、庄敖。據史籍《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武王卒師中而兵罷。子文王熊貲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過鄧,鄧人曰『楚王易取』,鄧侯不許也。六年,伐蔡,虜蔡哀侯以歸,已而釋之。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十一年,齊桓公始覇,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鄧,滅之。十三年卒。子囏立,是為杜敖。杜敖五年,欲殺其弟熊惲,惲奔隨,與隨襲弒杜敖,代立。」在楚杜敖熊艱被弒後,其族人後裔分散避難,有以先王稱號為姓氏者,稱杜氏、或稱堵氏,後統稱為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羋姓杜氏源出杜敖(堵敖),其「杜」、「堵」的讀音皆作tú(ㄊㄨˊ),今音讀作dù(ㄉㄨˋ)亦可。
獨孤渾氏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北魏王朝時期有鮮卑拓拔部獨孤渾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記載,南北朝時北魏政權有獨孤渾氏,為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鮮卑獨孤渾氏,排在鮮卑貴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區鮮卑族代國舊部。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過程中,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獨氏、獨孤氏,逐漸融入漢族,是為河南洛陽杜氏。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姬姓杜康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時期的釀酒發明者杜康,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杜氏是黃帝時期的釀酒發明人杜康的後代。相傳,杜康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另外一種傳說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時期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據史籍《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在夏王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政變,帝相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後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了兒子,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並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在杜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杜氏。如果杜康是杜氏的得姓始祖,那麼杜氏至少也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了。
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杜蒯後裔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杜蒯,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杜」字作為植物解釋,是中原地區魯、楚國對某一類植物的稱謂,非晉、秦、衛國所據地區的稱謂。在晉、秦、衛國所據地區,「杜」就是牡宰,亦稱灶宰,通「屠」字;「蒯」就是一種專門屠宰犧牲的刀劍。杜蒯,是春秋時期晉、秦、衛諸國掌管膳食和祭祀犧牲的官吏,是官職稱謂,通稱宰夫。後來戰國時期的魏、趙、韓、秦諸國仍以「杜蒯」為內宮宰夫的官稱,歷史上著名的「杜蒯」有數人。在杜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稱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tú(ㄊㄨˊ),今音讀作dù(ㄉㄨˋ)亦可。
蒙古族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杜爾根基特氏,亦稱德特齊特氏,世居英郭和羅(今俄羅斯托木斯克州)。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etecit Hala。蒙古族、滿族杜爾根基特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杜氏、德氏。
蒙古族杜氏讀音作dù(ㄉㄨˋ)。
女真族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徒單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女真族徒單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禿丹部落。宋、遼時期,女真族徒單氏部落與完顏部、烏濟赫部散居於珠河胡凱山一帶地區(今黑龍江尚志帽兒山)左近之地,後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成為金國女真諸部的中堅。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三年(宋理宗趙昀端平元年,大蒙古國木亦堅汗窩闊台六年,公元1234年)農歷1月,金國在蒙古與南宋兩國的聯合攻擊下滅亡,不少女真族人將姓氏改為漢姓以避兵禍,其中的大多數徒單氏族人退回烏喇(今吉林永吉)、蘇完(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黑龍江流域等地生息繁衍,後逐漸變稱為都善氏、圖克坦氏等,還有一些徒單氏族人取諧音漢字改為單字漢姓杜氏、單氏、都氏、圖氏等。
而後來的滿族都善氏、圖克坦氏,在清朝中葉以後亦多冠漢姓為杜氏,讀音皆作dù(ㄉㄨˋ)。
滿族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n Hala,漢義「站」,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杜氏、鄧氏等。
⑵.滿族杜魯穆氏,亦稱都嚕氏,滿語為Duru Hala,漢義「模樣」,世居長白山區、黑龍江流域。按後來俄羅斯學者史祿國的調查記錄,都嚕氏族為新、老滿洲共有的姓氏,後多冠漢姓為都氏、魯氏、杜氏等。
據俄羅斯學者史祿國在《滿族的社會組織》中記載:
⑴.滿族杜奇勒氏,滿語為Ducile Hala,這個氏族人口不多,也不知道這個姓氏的含義,世居愛琿地區(今黑龍江黑河),被俄國人稱為「杜切爾」,後來由於哥薩克對他們採取斬盡殺絕的血腥政策,以至於人口非常稀少,後多冠漢姓為杜氏、圖氏。
⑵.滿族杜朱氏,滿語為Duzu Hala,為新滿洲部族,人數不多,亦無分支,民國初年多改漢姓為杜氏、朱氏等。
滿族杜氏讀音皆作dù(ㄉㄨˋ)。
裕固族
源於裕固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裕固族,為隋、唐時期的回紇民族後裔之一,信奉藏傳佛教。未婚女子有帶頭面的習俗。裕固族近90%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的康樂、大河、明花、皇城區及馬蹄區的友愛鄉,其餘居住在酒泉市的黃泥堡裕固族鄉,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裕固族自稱「堯呼爾」,崇尚騎馬和射箭。據史籍記載,宋朝時期,裕固族先民被稱為「黃頭回紇」,元朝時期稱為「撒里畏吾」,明朝時期稱為「撒里畏兀兒」,清朝時期稱為「錫喇偉古爾」,民國時期稱為「錫喇偉古爾」、「西喇古兒黃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曾一度稱為「撒里維吾爾」。1953年經該民族代表協商,確定以同「堯呼爾」音相近的「裕固」為族稱。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一致稱為裕固族。裕固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漢語、漢文是裕固族共同進行書面文字交際的工具,通用三種語言:甘肅省南部裕固族自治縣西部的裕固族人使用西部裕固語(堯呼爾語),甘肅省南部裕固族自治縣東部的裕固族人使用東部裕固語(恩格爾語),裕固族人還通用漢語。清朝末期至民國初期,裕固族的杜曼氏改漢姓為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裕固族杜氏讀音作dù(ㄉㄨˋ)。

3. 中國有多少姓杜的

當代杜姓的人口將近520萬,列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杜姓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1.5%。

4. 2022年有多少人姓杜

將近520萬。
2022年杜姓的人口將近520萬,列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
杜姓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1.5%,其次分布於山東、四川、廣西、山西、安徽、甘肅、廣東七省,大約佔到杜姓總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總人口的9.4%,是杜姓的第一大省。

5. 百家姓全國杜性有多少人

杜姓在宋《百家姓》列為第129姓,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為當代中國第42姓,在2008年、2010年統計公布均列為第47姓,2009年、2011年統計公布均列為第53姓,2008年統計共有520多萬人。

6.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杜

有,杜姓在宋版《百家姓》排名第129位,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53的大姓。

7. 姓杜在中國有多少人口

當代杜姓的人口將近520萬,列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

8. 杜在百家姓排的是第幾個

杜在百家姓排的是第42位。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記載,並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當代分布

當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萬,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1.5%。其次分布於山東、四川、廣西、山西、安徽、甘肅、廣東七省區,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總人口的9.4%,為杜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冀豫魯鄂、川甘、遼寧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

9. 山東棗庄姓杜的有多少人

姓杜的共60萬人。
棗庄,別名煤城。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南部,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蘭陵縣接壤。南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銅山縣,賈汪區,邳州市為鄰。西瀕微山湖,北與濟寧市的鄒城市毗連。棗庄是山東省地級市,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1個縣級市。棗庄總面積為4564平方公里。
早在距今7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棗庄市境域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夏朝時今棗庄市南屬_國,北和西部屬滕和薛。西周時今棗庄市東部屬_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_(魯國附庸國)二國。西漢時今棗庄市北部屬魯國,後又屬沛國,直到1949年10月,今棗庄市仍為嶧,滕兩縣,嶧縣屬台棗專區,滕縣屬尼山專區。1958年嶧縣機關遷至棗庄鎮。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庄市,1961年改建山東省直轄市。滕縣於1979年劃歸棗庄市。

閱讀全文

與中國姓杜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到印尼雅加達機票多少錢 瀏覽:297
武漢比英國小多少 瀏覽:81
英國封國怎麼改善自己 瀏覽:180
現在去伊朗旅遊多少錢 瀏覽:249
義大利哪裡可以買被子 瀏覽:145
坐火車到越南要注意什麼 瀏覽:262
中國舞董老師如何下豎叉 瀏覽:821
中國哪個縣城不娶女不嫁 瀏覽:555
印尼不能帶什麼入境 瀏覽:269
義大利黑面醬怎麼做 瀏覽:900
英國的羊肉怎麼樣 瀏覽:659
越南訂機票怎麼樣 瀏覽:909
伊朗人與中國人有什麼區別 瀏覽:613
越南女人怎麼吃豬血 瀏覽: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機票多少錢 瀏覽:426
哪個葯店買伊朗白斑膏 瀏覽:768
義大利披薩怎麼捏邊 瀏覽:150
遨遊中國倒車鏡怎麼放大 瀏覽:843
為什麼印尼不入侵東帝汶 瀏覽:233
中國為什麼噴子那麼多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