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沙常住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2021年長沙市常住人口為10047914人。
我國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現將長沙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全市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為10047914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040952人相比,增加3006962人,增長42.71 %,年平均增長率為3.62%。
戶別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3150280戶,集體戶398291戶,家庭戶人口為8266178人,集體戶人口為1781736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 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32人。
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沙市9個區縣(市)的常住人口情況如下:
9個區縣(市)中,人口超過150萬人的區縣(市)為嶽麓區;在100萬人至150萬人之間的區縣(市)有4個,分別為瀏陽市、長沙縣、雨花區、寧鄉市,在50萬人至100萬人之間的區縣(市)有4個,分別為望城區、天心區、開福區、芙蓉區。其中,市區[5]人口數合計5980707人,佔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為59.52%。
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沙市9個區縣(市)的常住人口性別構成情況如下:
全市人口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5085746人,佔50.61%;女性人口為4962168人,佔49.3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49,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下降0.93。
區縣(市)人口性別構成
9個區縣(市)中,常住人口性別比在100以下的有:嶽麓區(98.24)
在100至110之間的有:
芙蓉區(100.04)
天心區(100.82)
開福區(101.42)
雨花區(100.01)
望城區(102.12)
瀏陽市(104.92)
寧鄉市(102.79)
在110以上的有:
長沙縣(110.21)
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沙市9個區縣(市)的常住人口年齡構成情況公布如下:
全市人口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672202人,佔16.64%;15-59歲人口為6835863人,佔68.03%;60歲及以上人口為1539849人,佔15.33%;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15873人,佔11.1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07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4.75個百分點,60歲及以人口的比重上升1.68個百分點, 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8個百分點。
區縣(市)人口年齡構成
分區縣(市)看,15-59歲人口比重在60%-65%之間的有:
寧鄉市(61.91%)
瀏陽市(62.15%)
65%-70%之間的有:
開福區(68.92%)
雨花區(69.19%)
望城區(68.48%)
在70%以上的有:
芙蓉區(72.60%)
天心區(70.48%)
嶽麓區(71.50%)
長沙縣(70.43%)
天心區、開福區、望城區、瀏陽市、寧鄉市5個區縣(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0%,其中,寧鄉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達16.59%。
2020年11月1日零時長沙市9個區縣(市)的常住人口受教育基本情況如下:
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758466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969553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712448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09115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19138人上升為27453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7647人上升為19602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4249人下降為26995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22162人下降為18005人。
❷ 長沙有多少人口
2015-2019年,長沙常住人口分別為743.18萬、764.52萬、791.81萬、815.47萬、839.45萬,這五年,長沙人口凈流入均在25萬上下,而2020年的人口凈流入增幅最高達到近80%,凈增加41萬,常住人口達到880萬人。
增幅創近三年之最,也是中部城市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說明了長沙城市吸引力在不斷增強,實行近三年的人才新政政策也顯現成效,2017年長沙人才新政政策,規定大學本科畢業,35歲以下,人口可以無條件落戶,落戶後繳納社保一年可獲得長沙購房資格,四年後的2021年,規定大專學歷以上,45歲以下可以無條件在長沙落戶!
開放落戶,勢必會吸引長沙周圍城市意向落戶的人口,那麼人才的流入,長沙的房價會不會大漲?
人口對房價的影響
那麼這次人才新政繼續放寬落戶要求,是否會刺激長沙房價上漲呢?
人口是決定一個城市房價是否擁有長期上漲動力的重要因素,看一個城市有沒有發展潛力,就看這個城市有沒有持續的人口流入,有人口才會不斷產生新的購房需求,需求大了才能夠推動房價上漲,長沙人口連續三年凈流入110萬人,流入總數在居中部第一,需求量沒問題,所以為長沙房價上漲提供了人口基礎。
人口流入只是推動房價上漲的一個方面,長沙房價是否會漲,還要考慮土地、金融、限購政策等。
❸ 長沙長住人口
791.81萬人呢
長沙市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2017年長沙市常住人口達791.81萬人,比上年增加27.29萬人,增長3.6%,增幅為近年來最高。目前,長沙人口總數佔全省總人口的11.5%,在全省14個市州中排位第一。
77.6%的長沙人是「城鎮戶口」
長沙人口規模的加速擴大與城鎮化進程加快同步進行,原有農村人口和新增人口不斷向城鎮集中,2017年末,長沙城鎮人口比上年凈增33.41萬人,達到614.38萬人,城鎮化率77.6%。
長沙全域六區三縣(市),人口是否均衡分布呢?數據顯示,市區人口更偏愛落戶雨花區、嶽麓區,兩區常住人口分別達88.80萬人、84.96萬人,天心區、開福區、望城區常住人口均在63萬人至67萬人之間;芙蓉區常住人口最少,不足60萬人。三縣(市)中,瀏陽市常住人口最多,達132.74萬人;長沙縣常住人口最少,共有104.10萬人。
隨著人口發展變化,長沙60歲及以上的老齡人口達到138.13萬人,佔比17.44%,比上年提高0.24個百分點。但2017年長沙老齡人口佔比的提高幅度,比2010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提高幅度小0.35個百分點,從這一角度看,長沙人口老齡化趨勢實際上隨著人口加速增長而略有緩解。
「全面二孩」和「人才新政」
促人口增長提速
數據顯示,「政策鼓勵」是刺激長沙人口增長提速的最主要原因。
一是「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促進了人口出生。根據公安資料,2017年長沙出生人口11.57萬人,出生率達到16.47%,比上年提高1.43個百分點。
二是《長沙市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新政的全面實施,以及「人才新政22條」的全面落實,使遷入人口明顯加快。長沙市公安戶籍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新遷入的長沙市戶籍人口達22.77萬人。
在「政策」之外,長沙經濟和居住環境的持續向好,也吸引更多人願意來長和留長就業、生活。2017年,長沙市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共計有155.88萬人,比上年增加10.06萬人。
優質教育資源不足,醫療保障壓力增大
人口膨脹將導致城市出現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一系列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城市病」。
長沙人口的加速擴大也不可避免令全市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基礎保障方面的壓力逐漸顯現。
據統計,2017年長沙市幼兒園在園人數比上年增長9.9%,增幅提高5.2個百分點;小學在校人數比上年增長7.0%,增幅提高1.7個百分點。隨著學區房等概念的引入,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目前,長沙市優質教育資源已呈現明顯不足。
在醫療方面,2017年長沙市診療人次達到48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5%,增幅提高2.9個百分點。隨著人口的增長,醫療保障方面的壓力也逐漸增加。
❹ 長沙常住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截止到2021年末,長沙常住人口是1004.7914萬人。
根據湖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1年,長沙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萬,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0多萬;長沙成功躋身全國特大城市行列,成為14座特大城市之一。
而在長沙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年齡佔比統計中,15-19歲佔比68.03%,城市「磁吸效應」強、人口增長高,中青年人口佔比近70%。
民族
2010年長沙市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幾個民族依次為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和回族,人數分別為2.88萬、1.84萬、0.57萬、0.54萬及0.52萬人,佔全部少數民族人口的比重依次為37.4%、23.9%、7.3%、7.0%及6.7%。
其中土家族和苗族自2000年來就是長沙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兩個民族,佔到了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61%以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沙
❺ 長沙市區常住人口多少
長沙市的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48.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54.4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90.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5.51%。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長沙市城鎮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個百分點。常住人口中,男性有32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51.49%;女性有309.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8.51%
❻ 長沙人口2021總人數口多少
長沙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1004.7914萬人。
根據(中國)湖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長沙市常住人口為10047914人,男性佔比50.61%,女性佔比49.39%。
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6.64%,15-59歲佔比68.03%,60歲以上佔比15.33%,65歲以上佔比11.11%。城鎮人口為8300000人,鄉村人口為1747914人。
地理環境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長沙盆地西緣。介於東經111°53′~114°15′,北緯27°51′~28°41′之間。
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兩市,南接株洲、湘潭兩市,西連婁底、益陽兩市,北抵岳陽、益陽兩市。東西長約230千米,南北寬約88千米。幅員面積11819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長沙
❼ 長沙地區有多少人口
常住人口764.52萬。
長沙市公安戶籍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長沙市戶籍人口696萬人,其中遷入人口達15.52萬人,遷入人口中近60%是由於購房和經商。
拓展資料:
一,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和周邊城鎮轉移
數據顯示,長沙市區總人口411.6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53.8%,其中,芙蓉區57.58萬人、天心區64.34萬人、嶽麓區83.79萬人、開福區62.16萬人、雨花區83.64萬人、望城區60.13萬人。三縣(市)總人口352.8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6.2%。
其中,長沙縣94.58萬人、寧鄉縣126.56萬人、瀏陽市131.74萬人。隨著全市城鎮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城鎮經濟快速增長,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和周邊城鎮轉移,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2016年長沙市城鎮人口580.97萬人,比2015年凈增28.19萬人,城鎮化率75.99%,比2015年提高1.61個百分點。
二,人口凈流入規模持續擴大
2016年末,長沙市累計凈流入常住人口68.52萬人。凈流入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區,2016年末,內六區累計凈流入常住人口83.31萬人;三縣(市)除長沙縣外,瀏陽市和寧鄉縣為人口凈流出地區,2016年末,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縣凈流出人口為14.79萬人。
四,老齡化步伐略有減緩
2016年長沙市60歲及以上的老齡人口131.53萬人,比上年增加6.52萬人,老齡人口佔比為17.2%,比上年提高0.38個百分點。
老齡人口總量和佔比雖比上年有所增加,但老齡化步伐略有減緩。人口老齡化步伐減緩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受到二孩政策的影響,出生人口的增長導致0-14歲人口數量增加。二是長沙是人口凈流入城市,流入人口絕大部分為勞動年齡人口,使15-60歲人口比重提高。
五,預期壽命持續提高
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使得人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2016年全市人口預期壽命為77.38歲,比上年提高0.18歲,超過全面小康人均預期壽命目標1.38歲。生活條件改善以及健康素質提高,使百歲老人不斷增加,2016年全市有百歲老人245人,是2010年的全市百歲老人的2.6倍,五年增加百歲老人1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