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很多年輕人都不上班嗎為什麼我的朋友沒有一個上班的
不是啊,中國年輕人是需要上班的,不然誰養活他們,或者有點不要臉做啃老族,但一般踏入了社會基本都要上班,除非是什麼18-22之間的有可能不會上班
2. 問現在全中國有多少待業青年
按學生成分統計:工人20.48萬人,佔38.84%;幹部15.29萬人,佔28.99%;教師12.75萬人,佔24.16%;從業人員2.71萬人,佔5.13寫; 待業青年1.52萬人,佔2.88%。
3. 我國「空巢青年」規模升至9千萬人,空巢青年人數不斷增加原因有哪些
空巢青年人數不斷增加,是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找另一半,他們習慣自己獨居。他們在長大了以後不願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會自己出去租房子。也有一群年輕人在異地上班,不得不讓自己變成空巢青年。
三、在異地上班,不得不成為空巢青年。還有一大部分空巢青年,都是因為他們在異地上班遠離家鄉,在當地沒有親人,所以自己一個人出去租房子住,他們每個月要承擔昂貴的房租成本,每個月賺到的錢還要用於自己生活的基本開銷,所以對於這些空巢青年來說,他們根本沒有勇氣出去談戀愛,因為他們沒有更多的錢帶著對方出去玩。這些在異地上班的空巢青年大多都以賺錢為主,他們根本沒有想法去談戀愛,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到底會在哪個城市,所以這一群空巢青年很難脫單。即使他們遇到了自己很喜歡的另一半也不敢開始新生活,因為他們害怕辜負對方,他們也害怕自己的經濟能力不被對方看好。空巢青年人數不斷增加,也是因為有更多的人遠離家鄉外出工作了。
4. 現在沒有工作的,不願工作,在家呆著的年輕人很多嗎為什麼會這樣
現在沒有工作的,不願工作的,在家待著的年輕人確實是很多,因為他們出去到處碰壁,人際關系的處理。相對來說比較難,所以造成不願意麵對社會。
5. 目前中國失業青年有多少
基本上連政府也沒有相關詳細數據,或者根本不敢統計。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公布的城市登記失業率都不高於4.5%,這個數據不說明中國真實的失業狀況。
一這個數據只計算了城市中去政府部門登記的人口,沒有登記的不算在內。
二這個城市登記失業率將農村的失業者排除在外,而農村的過剩勞動力數量相當龐大。排除了這兩部分人的統計數據,本身就有嚴重遺漏。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失業問題一直是懸在中國人頭上的一把劍。1960年代中國就存在嚴重的就業困難,當時城市年輕人大量上山下鄉,能招工、參軍就是好出路了。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進入世界工廠的輝煌時期,也還存在大量失業人口,比如農村過剩勞動力高達1億多。目前世界工廠衰落,失業問題就更嚴重了。
目前中國失業大軍由四個層次的失業者構成
一是農村過剩勞動力,隨著世界工廠的倒閉,大批農民工返鄉,失業現象嚴重;
二是外資白領,隨著大量外資撤出中國,不少原來薪資優渥的白領失去工作;
三是失業大學生,由於學校里要求大學生提供就業證明才發放畢業證,學生被迫想方設法讓父母或者親戚單位提供假的就業證明,學校提供的就業率已完全失去了意義。
四是城市中那些初、高中畢業後長期在家待業的青年,這些人,中國媒體將其稱之為「啃老族」。
6. 中國100個人中有多少個人失業沒工作
如果說10個人比喻的話,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失業人員!在中國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在編制的人員外,任何打工人員並不能說是就業,因為他們面對二個難題,工資低,不穩定。也就是說這些人今天可能有班上,明天就可能失業。所以10人當中一半以上是失業人口。這是不可否定的事實。
7.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當有一天,上班成為一件讓你每天早上醒來都感到無比痛苦的事情時,你就該考慮換份工作了。」
不知從何時起,在60-7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讓人無比嚮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來越被80-90年代出身的年輕人感到厭倦。
「每個月總有那麼30幾天不想上班。」
「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會出賣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
「上班就是在浪費時間與青春。」
......
諸如此類的言論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社交網路與生活中,於是「上班」聽上去像極了一個很喪的詞。
據國內某求職網站發布的《2017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顯示:近三年應屆畢業生的離職率正在持續飆升,其中2016年高達26.5%。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上班了?」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背後一定有其錯綜復雜的原因。
作為一個已經上了3年多班的90後,我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所以前段時間,我看了很多關於「不上班」的文章,也和身邊那些已經不上班的朋友們聊了聊,收獲頗豐。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想上班?」,以及「不上班的話,可以做些什麼?」
「上班和工作 完全是兩回事」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觀點:「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大部分人說自己「不想上班」,其實並非「不想工作」。
這個觀點我是在看談話節目《圓桌派》2016年的一期「呆著:不想工作怎麼破?」時,被陳丹青點醒的。
《圓桌派》里,竇文濤講了一個辭去教師工作後回到家鄉「蹲著」的年輕人,連餓了吃東西、渴了喝水的慾望都沒有,整日在家蹲著不出門,最後很長一段時間沒見他之後,村裡人發現他餓死了。
這應該是「蹲族」的極端了。
陳丹青說:有些人天生就對這個世界不感興趣,卻無法選擇地被生了下來。他們看了看這個世界,發現沒什麼可活的,於是選擇了離開。
一想到在這個摩肩接踵的世界上有一群人正這樣格格不入地活著,就覺得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