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內最美的十大名山,都分布在哪些城市
山川湖泊自古以來都吸引了無數的人,尤其是在現在經濟高速發達的社會,每一個人都面臨著無數的壓力,很多人都想尋一個山水閑暇處,放鬆自己的心情,而中國地大物博,名山大川數不勝數,那麼在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你知道有哪些嗎?
❷ 中國十大山脈分別是 具體的位置
珠穆朗瑪峰(8844.43米)
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
珠穆朗瑪峰(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它的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西坡在定日縣扎西宗鄉,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有珠峰大本營),南部在尼泊爾境內,而頂峰位於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為8844.43米,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據。除了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
2.喬戈里峰(8611米)
位於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
喬戈里峰,又被稱為K2,海拔8611米,「K」指喀喇昆侖山,「2」是當時它是第二座喀喇昆侖山脈被考察的山峰,喬戈里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喬戈里峰被稱為野蠻巨峰,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喬戈里」,是藏語,意為「白色女神」。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又稱K2峰。喬戈里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探險家裡諾·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里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沒有冬攀成功的8000米級獨立山峰。
3.貢嘎雪山(7556米)
位於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
貢嘎雪山位於康定城南55公里,是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山區高峰林立,冰堅雪深,險阻重重,是一座極受登山愛好者青睞的名山。貢嘎山峰的高峻,遠非內地一般名山可比。登臨其上後,放眼望去,萬里銀白的雪域匍匐在山下,遼闊的視野和由山體的高度而產生的登山成就感絕對值得一攀。由於其海拔非一般山峰可比,因此要求登山者作足充分准備,以免因勞累和寒冷導致半途而廢。登山者多從西北山脊路線登頂,這也是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交通:在康定,有專門的旅遊車前往貢嘎山。貢嘎山下有纜車,可送遊客上山,價格約160元。(此處價格僅為參考,遊客請以實際價格為准)。提醒:旅遊最佳季節一般多在每年5~6月的旱季和雨季交替期,因這段時間既有較高的溫度但又無太大的雨量,適合旅遊。住宿:可住在磨西鎮,該鎮是前往海螺溝和貢嘎山的住宿集中地,建有不少賓館和溫泉療養中心以滿足遊客需要。貢噶山-海螺溝景區內有三大主要宿營地:一號宿營地,位於達干煙溝口,距磨西約11公里;二號營地,位於熱水溝瀑布附近,距一號營地6公里,周圍景點較多,可就近游覽森林,溫泉;三號營地位於冰川觀景台約2公里。
4.布喀達坂峰(6860米)
位於昆侖山中段阿爾格山東端與博卡雷克塔山西頭交接處,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縣境內,為新疆、青海的界山,地處東經90.9度,北緯36.0度。
布喀達坂峰,又稱新青峰,海拔6860米,是昆侖山脈的最高峰。布喀達坂峰,維吾爾族語意為「野牛嶺」,四周分布著28座海拔逾五千公尺之姊妹峰,布喀達坂峰高聳於群峰之上,與東面的一座6851米高峰遙相對峙,雪原綿延,氣勢磅磅。
5.梅里雪山(6740米)
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
梅里雪山,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詞為德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葯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葯材而得名。同時它也是雍仲苯教聖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位於德欽縣東北方10千米處,距中甸縣城184千米。長約30公里,其中呈金字塔狀的最高峰為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突出於周圍群山山頂面近千米的極高山,是雲南省的最高峰。梅里雪山斷裂活動強烈地勢高聳,有13座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在卡瓦格博峰周邊環繞,是青藏高原東南緣最高山。
6.團結峰(5827米)
位於甘、 青兩省邊界
祁連山脈最高峰, 亦為甘、 青兩省邊界上最高峰。海拔5827米(或5808米)。又名疏勒蒙克或崗則吾結。位於疏勒南山東南段,北緯38°31′與東經97°46′處,為疏勒河上游谷地與哈拉湖盆地兩內流水系分水嶺的的最高點。地表為冰雪廣泛覆蓋,雪線位置高達4400米以上,有較大面積的現代冰川。
7.玉山(3997米)
位於中國東部地區台灣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台灣南部的屏東縣周圍),綿延約300公里。
玉山是台灣布農族與鄒族共同的聖山,布農族語稱其為Pattonkan(音譯漢字八通關)。另外,居住於玉山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鄒族,則稱呼玉山為Panguno Rakaso,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蓋因冬季時山頭積雪反光,狀似石英玻璃般閃爍之故。而在清康熙年間編篆的《台灣府志》中,有記述:「玉山,在鳳山縣。山甚高,皆雲霧罩於其上,時或天氣光霽,遙望皆白石,因名為玉山。」,可見玉山作為漢名,已開始流通。
8.太白山(3771米)
位於陝西寶雞眉縣、太白縣,廣義上的太白山連帶西安周至縣部分。
太白山,秦嶺山脈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峰,如鶴立雞群之勢冠列秦嶺群峰之首。自古以來,太白山就以高、寒、險、奇、富饒、神秘的特點聞名於世、稱雄華中。太白山是渭河水系和漢江水系分水嶺最高地段,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類型,界限清楚、特點各異,特別是第四紀冰川活動所雕琢的各種地貌形態保留完整、清晰可辨。太白山南北兩坡氣侯迥然不同,隨著海拔高度遞增,氣候類型按一定規律呈連續的帶狀分布。氣候立體差異,使植物、動物分布也形成相應的垂直帶譜。氣侯、動植物的差異同時影響著地表岩石風化進程,並直接參與著不同類型土壤形成。以氣侯為基因、以植被、土壤為標志的自然綜合體的天然景觀也在垂直位置構成不同類型景觀帶。諸如此,使得太白山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僅存的孑遺植物——獨葉草在太白山獨有。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類之血雉、紅腹角雉及獸類之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禽異獸於太白山繁衍生息。自19世紀始,國內外學者紛紛來太白山考察。太白山成為多種學科盛夏時避暑旅遊考察研究和教學實習的主要基地。太白山風景優美,是旅遊勝地和道家活動場所。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登臨揮毫,留下膾炙人口的詩文;《關中勝跡圖志》載:道書雲太白山為道家第十一洞天。因此,每逢盛夏之時,登山覽勝者與朝山香客絡繹不絕。
9.賀蘭山(3556米)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
賀蘭山(蒙古語:;Alaša aɣula),賀蘭山脈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此說疑有誤,唐代韋蟾有詩雲:「賀蘭山下果園成」,蒙古人十三世紀才崛起,說源於蒙語只是通用說法)。
賀蘭山南北長220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南段山勢緩坦,三關口以北的北段山勢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亦稱賀蘭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東西不對稱,西側坡度和緩,東側以斷層臨銀川平原。賀蘭山為強烈地震帶,1739年銀川附近發生8級地震,1561年在中寧、1709年在中衛都發生過7.5級地震。賀蘭山北段煤藏豐富,新建有賀蘭山煤炭工業基地。包蘭鐵路有支線由平羅伸至賀蘭山的汝箕溝。
10.神農頂(3105米)
位於神農架南部的自然保護區內,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6座。
神農頂風景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883.6平方公里,是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態系統為背景,以生態多樣性為特點,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主主題的自然生態旅遊區,是神農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神農頂風景區在神農架南部的自然保護區內,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
❸ 中國十大山脈
你好,中國十大山脈如下,1昆侖山脈,2喜馬拉雅山脈,3天山山脈,4阿爾泰山脈,5祁連山脈,6秦嶺,7念青唐古拉山脈,8大興安嶺,9陰山山脈,10橫斷山脈。
❹ 中國的五大山脈是什麼
這種專業的問題,
還是交由地理老師來回答吧!
其他業餘人士靠邊!
標准答案——
首先,
先弄清楚概念,
1、山脈
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
2、山系
幾個相鄰山脈組成一個山系;
看到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答什麼「五嶽」之類,
那叫「五大名山」,
而不是什麼山脈,
這種答案會把地理老師活活氣沒了的!
其次,
「中國的五大山脈」的說法是不嚴謹的!
在中國地理中,
沒有所謂的「五大山脈」的說法!
如果非要硬生生地拼湊出所謂的「五大山脈」,
那標准答案應該是」十大山脈「才對——
1、喜馬拉雅山脈;
2、昆侖山脈;
3、天山山脈;
4、唐古拉山脈;
5、秦嶺;
6、大興安嶺;
7、太行山脈;
8、祁連山脈;
9、橫斷山脈;
10、台灣山脈。
如圖所示:
❺ 中國排名前十名的大山有哪些
10.台灣玉山 3952米 9.吉林長白山 2691米 8.山西五台山 3061.1米 7.福建武夷山 2158米 6.江西廬山 1474米 5.四川峨眉山 3099米 4.陝西華山 2154.9米 3.安徽黃山 1864米 2.山東泰山 1532.7米 1.西藏珠穆朗瑪峰 8844.43米 中國的名山大川非常多,我國地大物博,自然豐富,地圖廣袤,各地的山脈山峰非常多,其中有不少是名勝古跡,每年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參觀,下面給大家分享詳細的介紹。
10.台灣玉山 3952米
玉山,通常指玉山主峰,位於中國東部地區台灣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台灣南部的屏東縣周圍),綿延約300公里。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位於北回歸線以北2.3公里,是中國東部最高峰。
9.吉林長白山 2691米
長白山脈主峰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是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長白山脈的「長白」二字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即為長相守,到白頭,代表著人們對忠貞與美滿愛情的嚮往與歌頌。長白山最早見於中國4000多年前的文字記載中,《山海經》稱「不咸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金始稱「長白山」。
8.山西五台山 3061.1米
五台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
7.福建武夷山 2158米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6.江西廬山 1474米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斷塊山。
5.四川峨眉山 3099米
峨眉山位於北緯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
4.陝西華山 2154.9米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
3.安徽黃山 1864米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2.山東泰山 1532.7米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1.西藏珠穆朗瑪峰 8844.43米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西坡在定日縣扎西宗鄉,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有珠峰大本營),南部在尼泊爾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
❻ 中國最長的山脈排名
中國十大山脈:
1、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藏語意為「冰雪之鄉」。喜馬拉雅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雅魯藏布江,全長2450公里,寬200—350公里,綿延於我國西藏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和不丹境內,平均海拔6000米,為世界最高山脈,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40座,其中珠穆朗瑪峰(藏語意:鳥飛不過的高山)高8848米,為世界最高峰。
2、昆侖山脈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四川盆地西緣,長2500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有些山峰達7000米。它向東延伸分為三個支脈:南支可可西里山一巴顏喀拉山,北支祁曼塔格山,中文阿爾格山一祁連山,構成青藏高原北緣。
3、秦嶺山脈
秦嶺山脈西起隴南,東達灘河和長江下游之間,長1500公里,山勢西高東低。西段岷山海拔4000米,中段陝西秦嶺2000—3600米,東端大別山1000米左右。秦嶺是渭河、淮河和漢水、嘉陵江的分水嶺,也是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4、天山山脈
天山山脈位於新疆中部,為塔里木和誰噶爾兩大盆地的分界線。長1500公里,南北寬250—300公里,海拔3000—5000米;山間有一些盆谷。
5、阿爾泰山脈
阿爾泰山脈蒙語意為「金山」。其東南端起自我國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羅斯,高3000米,為新疆額爾齊斯河發源地。
6、祁連山脈
祁連山脈由幾條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平行山嶺組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長1000公里,寬200—500公里。平原河谷佔山地面積的1/3以上。
7、南嶺山脈
南嶺山脈分布於江西、湖南、廣東和廣西邊境,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局部山上隘道海拔僅200—400米,向來是南北重要交通孔道。著名的山嶺有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和大庚嶺,故南嶺又稱「五嶺」。南吟山勢雖不高,但對南下寒潮有一定的阻攔作用,是我國南方的一條地理分界線,同時也是長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嶺。
8、大興安嶺山脈
大興安嶺山脈為內蒙古高原的東緣山地,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長1200公里,寬200—300公里,海拔1000—1400米。山峰深圓,森林遍野。
9、橫斷山脈
橫斷山脈由從雅魯藏布江轉彎的南流起,至四川、雲南西部之間並列的大雪山、怒山和高黎貢山等幾條南北走向的山脈組成。山的北高南低,北段海拔在4500—5000米之間,最高峰貢嘎山達7590米,向南逐漸降到3000米左奮。山頂常常是白雪皚皚,山腰林木蔥蔥,谷底則是四季長春,故有「十里洞天」之說。
10、台灣山脈
台灣山脈縱貫我國台灣島東部,由四列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脈所組成。自東向西為台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脈,山勢高峻,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有62個,其中玉山海拔3950米,為我國東部最高峰。
❼ 中國有幾大山脈,都在哪些省份
一個山不一定在一個省份!
眾多高大雄偉的山脈按照不同走向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並形成許多山系。中國著名的大山脈有:喜瑪拉雅山、昆侖山、天山、唐古拉山脈、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祁連山、橫斷山等。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亘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脈:位於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D?D長江的源頭。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亘於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亘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雲南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台灣山脈:縱貫台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恆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雁盪山等名山。
❽ 中國主要山脈的位置,名稱和走向
中國主要山脈位置及特徵
大興安嶺118°-123°E 43.4°-52.6° ′N 南北長約 1220 公里,是東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農牧區分界線。大興安嶺是嫩江發源地,也是遼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與其西北側的黑龍江源頭支流的分水嶺。
長白山脈123°40'~131°E 41°~44°30'N 是遼、吉、黑三省東部山地的總稱。 狹義的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是長白山最高部分,又稱白頭山,是中、朝兩國界山,白頭山天池,是松花、圖們、鴨綠三江發源地。中朝兩國的界湖,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歷史有過數次噴發,長白山景色秀麗,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與五嶽齊名。
天山山脈是准噶爾盆地(中溫帶)與塔里木盆地(暖溫帶)分界線。 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團團圍住,氣候特別乾燥,大多是沙漠地帶,只有邊緣地區的綠洲上能種糧,棉和瓜果。 准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山地不很高,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氣流能夠進入。所以氣候比較濕潤,除了盆地內一些綠洲可以種植春小麥、棉花、瓜果。 這里的草場也很優良,畜牧業發達,有著名的克拉瑪依油田。
太行山36-40° N;112-115° E 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分界線。東北-西南走向,位於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之間。 綿延400餘公里,為山西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 1200 米以上。
賀蘭山38.8°N 106°E 位於寧夏與內蒙古交界處。南北走向、山勢雄偉,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 海拔 2000~3000 米,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界線。 賀蘭山植被垂直帶變化明顯,賀蘭山自然資源豐富,山前沖積平原上草場遼闊,是寧夏灘羊的重要產區,灘羊 二毛皮古稱"千金裘" 賀蘭山是溫帶荒漠與溫帶荒漠草原 ,溫帶荒漠與溫帶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又是西北內流區溫帶荒漠與溫帶荒漠草原與外流區的分水嶺,高聳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對保護富庶的寧夏平原具有重要作用。
祁連山36-39° N, 95°-10 3 ° E 位於青海省與甘肅省交界處,河西走廊西南側,聚寶盆柴塔木盆地東北側,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
秦嶺34°N,100-112°E 我國中部的西走向山脈,南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線。 西起甘肅南部,經陝西南部到河南西部,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 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 米,秦嶺北部的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
巫山 30~32°N,110°E 東北 -西南走向,西面為重慶,東面為湖北。 是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線,長江經過這里時橫切巫山,形成了長江三峽。
大別山30°10′-32°30′N, 112°40 ′-117°10′E 長江與淮河水系的分水嶺。 位於豫、鄂、皖 3 省邊境,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白馬尖,海拔1774米。
岡底斯山脈29°-32°N 79°-88°E 西北-東南走向 藏語意為眾山之主,海拔約 6000 米,佛教中認為是宇宙的中心,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線。 印度洋外流水系與藏北內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嶺.南側即藏南地區。
橫斷山脈22°~32°N,97°~103°E 四川、雲南西部和西藏東部系列山脈的總稱。 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分界線,山高谷深 ,嶺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為中國緯度最南的現代冰川分布區。橫斷山脈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礦產地,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以有色金屬為主的各種礦藏多達百種以上。
南嶺24°-26°30′N,110°-116°E 位於湘、贛、粵、桂邊境,東西走向。是長江 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桂江上游與湘江上游之間秦時開鑿靈渠。 地帶性土壤是紅壤,有色金屬豐富,以鎢、銻礦最為豐富,為世界最集中的產地,南嶺西段的盆地 (桂) 有色金屬多由石灰岩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東段的盆地(粵)多由紅色砂礫岩組成,經風化侵蝕形成丹霞地貌,
大巴山107°E34°N 東西走向。位於秦嶺南側,川、陝、鄂三省邊境,為漢江與嘉陵江的分水嶺,海拔1300~2000米。北邊為長江支流漢江所流地漢水谷地,南邊包圍四川盤地。 武夷山118E°-26N°東北-西南走向,西側為江南丘陵。位於閩,贛交界,地跨浙,閩,贛。
武夷山118E°-26N°東北-西南走向,西側為江南丘陵。位於閩,贛交界,地跨浙,閩,贛,為典型丹霞地貌。
陰山109E°42N°內蒙古中部,東西走向,南側為內蒙古的河套平原。
小興安嶺126E°50N°位於黑龍江北部,西北-東南走向,西南側為東北平原的松嫩平原,東南側為東北平原的三江平原。
阿爾泰山脈91E°48N°新疆北部,西北-東南走向。為中國和蒙古的界山。
中國主要山脈分布特點:
1.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台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2.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3.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4.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5.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
❾ 中國有幾大山幾大岳
包括三山五嶽。
五嶽:
東岳——泰山(雄偉、莊重、氣勢磅礴),山東。(歷代帝王封禪之地)
西嶽——華山(雄偉、險峻),陝西
南嶽——衡山(山勢雄偉,古木參天),湖南。「衡山四絕」——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
北嶽——恆山(山勢陡峭,斷崖林立),山西。不少樓台殿宇都背崖臨谷,巧為構築,著名的有懸空寺。
中嶽——嵩山(山勢挺拔,叢巒疊嶂),河南。以少林寺聞名,山借寺名,寺借山威。
三山: 黃山、廬山 峨眉山、
❿ 中國的山有哪些啊
1、黃山,古稱黟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境內,地處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北部,地跨歙縣、休寧縣、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東起黃獅嶺,西至小嶺腳,北始二龍橋,南達湯口鎮,山境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總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峨眉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青城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武當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龍虎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