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現在有多少人打了新冠疫苗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6月20日通報,截至6月19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01048.9萬劑次。本輪1億劑次接種僅用時5天,接種速度保持高位運行。
我國新冠疫苗接種自3月27日突破1億劑次以來,接種1億劑次所需時間分別為25天、16天、9天、7天、5天、5天、6天、6天、5天。最近幾周,全國單日疫苗接種量已增至約2000萬劑次,我國新冠疫苗接種速度和累計接種量穩居全球第一。
已經完成滅活疫苗接種6個月的人群,是否需要增打第三劑?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說,現行的「滅活疫苗需要接種兩劑次、間隔3周至8周」的免疫程序,是綜合了前期臨床試驗的安全性、保護效果等多種因素確定的。
「疫苗抗體水平下降,不能說明就沒有保護力了。後續是否需要加強免疫,需要對安全性進行評估,只有綜合獲得充分證據後才能決定是否加強免疫。」
廣東本土疫情表明,當前變異株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短短10天內就傳了五六代,病毒載量顯著增加,現有疫苗「扛得住」嗎?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明確,現有幾種疫苗仍然有可觀的保護效果。
從廣東疫情看,確診病例里接種過疫苗的人,其轉為重症或發生重症的比例顯著低於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表明現有疫苗對變異毒株仍然有效。
高考結束後,很多學子計劃外出遊玩,馮子健表示,除中高風險以外地區,目前出行是安全的,建議提前了解出發地、目的地的最新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旅行途中堅持做好個人防護。如果在旅途中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異常症狀的,及時就近到醫療機構就診檢測。
「新冠疫苗接種突破10億劑次,意味著基本覆蓋全國一半左右人群,為今年年底前實現群體免疫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李侗曾也提醒,疫苗要想達到免疫效果需要全程接種,接種完第一劑次後要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後續疫苗接種。因工作原因第二劑需要跨省接種的人員,記得妥善保存首劑疫苗接種的紙質版或電子版接種證明。
Ⅱ 上海累計死亡190例,均齡82.52歲,為何年紀大的人死亡率更高
上海此輪疫情死亡病例190例,平均年齡82.52歲。年紀大的人死亡率更高,有兩個原因存在。第一老人身體素質差,存在基礎疾病;第二很多老人未接種新冠疫苗,導致被感染後,症狀較為嚴重,最終出現死亡情況。
上海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尤其在上海開始出現死亡病例時候,很多人更是感受到了疫情可怕,內心也出現擔憂情緒。因為新冠病毒死亡人員中,除了一例年紀只有33歲外,其餘大多是年齡偏大老人。老人身體抵抗力相比年輕人更差,他們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率更高,主要源自下面兩點。
通過上海疫情防控情況,也在告誡我們,新冠病毒不可小覷,“躺平”策略不可取。於老人群體而言,也應該積極接種疫苗,增強自身免疫病毒能力。
Ⅲ 至2020年12月7日,中國新冠病共計多少,死亡多少
在很多大的網站上都有統計的。中國總共的新冠病毒數不會超過10萬。死亡人數好像只有幾千人。
Ⅳ 2020年中國疫情去世亡人數一共有多少
截至3月19日24時,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
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62例(無重症病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528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0087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984870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423人。
(4)中國新冠病毒總共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變異病毒
1、日本
2021年2月18日,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宣布,日本發現一種新型變異新冠病毒,其傳染力沒有變強,但有可能減弱抗體的作用。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台報道,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人員在調查該大學附屬醫院的新冠病例時發現了這種變異病毒,與此前在英國、南非和巴西出現的變異病毒有不同的基因變異。
2、芬蘭
2021年2月18日,據「中央社」援引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的報道稱,芬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變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可能對其失效。
據報道,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維他實驗室表示,這個被稱為Fin-796H的變種,與在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部分相似,同時又是兩者混合的「獨特」變種。
3、印度
2021年2月21日,印度衛生官員表示,在印度各地發現了多達240種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需採取積極應對措施。
印度權威醫學研究和臨床機構全印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主任古雷利亞(Randeep Guleria)稱,其中一些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變種可能具有很高的傳染性,甚至更具危險性,某些毒株具有免疫「逃避機制」,一些已經具備抗體或已接種疫苗的人有可能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