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蜀是指哪裡
巴蜀,是指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及其周邊附近地區,地處長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及周圍等地。
巴蜀在先秦時期是地區名和地方政權名。轄境主要在今四川省、重慶市境內,四川盆地東部為巴國(國都四川閬中),西部為蜀國(國都四川成都)。
成都附近原為古蜀國所轄。西元前四世紀,古蜀國國王開明五世(另一說法為開明九世)將首都從廣都樊鄉(今成都華陽)遷至成都。
秦惠王時,蜀王封於漢中的苴侯與巴國交好,而蜀國又與巴國交惡,此舉引起蜀王不悅。《華陽國志》記載:「昔蜀王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於秦。秦遣張儀從子午道伐蜀。」秦惠王於西元前316年滅蜀。秦惠王也滅了苴與巴。
傳說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戰爭。武王克殷後,曾封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國在漢水中游。巴地人從陝西的城固開始,經過安康,再到湖北的襄陽,隨後又折回巴東、魚復(今奉節)。巴在春秋時和鄰近的鄾﹑鄧﹑申﹑楚等國都有交往,和楚還有婚姻關系。但後來也被楚所並,為楚漢中郡。在原四川涪陵地區當時還有一個枳巴,戰國後期滅於楚。秦在滅蜀國之後,隨後也滅掉建都閬中的巴國。後又從楚奪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秦滅巴、蜀,為進一步滅楚和統一六國准備了條件。
先秦統一六國之後,巴郡和蜀郡是中國古代政權的郡級行政區劃,轄四川盆地大部分區域。
秦國於西元前316年在成都設成都縣。蜀國剛被秦國並吞時並不平靜。周赧王元年(西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一作陳庄)為相,所治范圍在今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
B. 巴蜀之地是指哪裡 巴蜀之地的簡介
1、巴蜀之地,是指今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在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今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分地區以及陝南、鄂西等地。
2、眾所周知的峨眉山、西嶺雪山、九寨溝黃龍、龍缸、雲陽張飛廟等自然風光都在巴蜀之地境內;除此之外還有都江堰、劍門蜀道、樂山大佛、劉備墓與武侯祠、卧龍自然保護區等人文景觀。
3、同時,在歷史上,巴蜀地區和漢中地區及關中地區一樣,均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必爭之地。
C. 巴蜀的巴是指哪裡
巴蜀的巴是指重慶;蜀是成都。巴國,周朝時期位處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的一個姬姓的周王族諸侯國,國都為江州,即今重慶市江北區。始於西周時期,巴國與蜀國、楚國為世仇。巴蜀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大致范圍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區,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及陝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也是漢地的一部分。
巴蜀,是指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及其周邊附近地區,地處長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及周圍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是漢地的一部分。
歷史上,中國巴蜀地區、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均為古代封建王朝必爭之地。
D. 巴蜀是現在的哪裡
巴蜀是指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及其周邊附近地區,地處長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及周圍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是漢地的一部分,歷史上,中國巴蜀地區、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均為古代封建王朝必爭之地。
巴蜀:
巴蜀文化副區依託於四川盆地;岷山、大巴山屏蔽北境;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聳峙南、西邊緣;其東,更有夔門險阻;中部為遼闊肥沃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境內有川江幹流及其一級支流嘉陵江、岷江和沱江等江河,有「四河之地」之稱。三千多年前老重慶為巴國的首府,古名叫「巴」;三千年前左右,老成都為蜀國王都,歷來以「蜀」相稱,因此人們習慣上將這里稱為巴蜀之地;故在文化地理分區上,取其古意,名為「巴蜀文化副區」。本文化副區以四川盆地為依託,傳統農耕經濟比較發達;本區盆地四周形勢險要,軍事上利於攻防,加之與外界文化交流不暢,故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川劇是巴蜀地方戲曲的主要劇種,活潑生動,幽默風趣。
E. 巴蜀是哪裡
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大致范圍包括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和及陝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也是漢地的一部分。歷史上,巴蜀地區、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必爭之地。
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大致范圍包括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和及陝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也是漢地的一部分。歷史上,巴蜀地區、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必爭之地。
F. 巴蜀指的是什麼地方
巴蜀指的是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
巴蜀,是指中國西南以四川盆地為主及其周邊附近地區,地處長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及周圍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是漢地的一部分。
歷史上,中國巴蜀地區、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均為古代封建王朝必爭之地。
巴蜀後人
古代巴蜀地區的名人有:嫘祖、甘寧、巴蔓子、李白、王平等。四川歷來就是移民聚居地。四川社科院歷史組副研究員蘇東來梳理史料,認為從秦漢到現代,四川歷史上共發生過6次大移民。
分別在秦滅六國之後、西晉末期、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北宋末期的「靖康之亂」,以及明末清初和上世紀50年代的「三線建設」時期。其中,前4次移民大都來自北方,明末清初的移民大多來自湖廣地區。在四川歷史上,著名的卓文君家族、司馬相如、蘇軾等人的祖先都是移民入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蜀
G. 巴蜀指的是什麼地方
巴蜀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
巴蜀是指中國西南以四川盆地為主及其周邊附近地區,地處長江上游,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及周圍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是漢地的一部分。
相關信息:
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蜀與「鐲」通,即野蠶。蠶叢「目縱」,居岷山下的石穴里,蠶叢、柏砱、魚鳧三代都有數百歲,「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績是「教民蠶桑」。
時間約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據說,杜宇是「從天而降」的,他的妻子則是從井中出來的。他的最大功績是「教民務農」,以致他「仙去」後化為杜鵑鳥,每到春天來臨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種,以致啼出血來。
蜀人的祖先,從「教民養蠶」的蠶叢到「教民捕魚」的魚鳧,到「教民務農」的杜宇,治水的開明,都和農業生產有關。農業比較發達,婦女地位較高,男女之事也就頗多,於是「蜀王好色」。
H. 巴蜀是指哪裡啊
巴蜀,是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大致范圍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區,即今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及陝南、鄂西等地。主要居民為漢族,也是漢地的一部份。
歷史上,巴蜀地區、漢中地區和關中地區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必爭之地。
先秦時期
巴蜀在先秦時期是地區名和地方政權名。主要在今四川省境內,閬中(巴西郡)巴東郡(今重慶奉節縣),西部為蜀國(國都四川成都)。
據《華陽國志》所記,先秦巴蜀地區的民族有濮、賨、苴、龔、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稱,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巴蜀文化是與中原有別的另一民族文化。特別是其精緻的青銅器,形制、紋飾均具地方特色,但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在屬於戰國時期的兵器及古璽上,還發現兩種與漢字不同且迄今未能釋讀的文字。考古發現還表明,蜀地早在殷周時代已進入階級社會。
傳說最早的蜀王是蠶叢氏,《先蜀記》有「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的記載。岷山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境內。《華陽國志》還說:蠶叢「其目縱﹐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蠶叢之後的名王有杜宇,號望帝。建都於土壤肥沃的郫邑(今四川成都西北二十公里)和瞿上(今四川成都南十公里)。
後有荊人鱉靈溯江水至郫,為望帝相,時蜀地大水,鱉靈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從江水分沱以減水勢,為蜀中治水先驅。後望帝禪位鱉靈,是為開明帝。為開明王朝約始於公元前666年,建都成都。此後蜀漸強大,曾攻秦至其都城雍(今陝西鳳翔南),又取南鄭,東伐楚至茲方(今湖北松滋),「據巴蜀之地」,雄長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