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然氣幾月份價格最低
4月份至9月份。
一般來說,每年4月份至9月份為天然氣需求淡季,每年10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為天然氣需求旺季,淡季天然氣價格一般會低於旺季。但今年以來,受供應不足以及需求上升等消息影響,LNG價格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點。
自6月以來,我國天然氣價格持續攀升。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我國LNG標桿價已達5829元/噸,較去年同期的2873元/噸同比增長約103%。另據中國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數據,截至8月20日,我國LNG出廠價格全國指數為5618元/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22%。
綠色環保
天然氣是一種潔凈環保的優質能源,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少於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溫室效應較低,因而能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
經濟實惠
天然氣與人工煤氣相比,同比熱值價格相當,並且天然氣清潔干凈,能延長灶具的使用壽命,也有利於用戶減少維修費用的支出。天然氣是潔凈燃氣,供應穩定,能夠改善空氣質量,因而能為該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帶動經濟繁榮及改善環境。
2. 全球石油消費趨勢是什麼
2007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大約為8520萬桶/日,比2006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50萬桶,2008年比2007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60萬桶,約為8680萬桶/日。2008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佔到了全球石油總消費量的25%以上,是美國同期增長量的一倍之多。2000年,全球石油的日均需求量為7540萬桶/日,這是連續11年接連攀升後達到的高值,到2007年,則可能達到第12個高值。這種持續的增長與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需求量呈平行狀態,但卻與20世紀80年代的狀況呈尖銳的對比。在80年代開始之際,中東地區的持續動盪導致了全球油價的高攀。在此期間,發生了舉世聞名的第二次石油價格動盪,受油價高攀和隨後發生的經濟衰退的影響,全球石油需求量發生突然下跌。到80年代,這種頹勢得到了遏止,當時的石油需求量高於前期(1979年)的水準。對能源的需求量呈連續增長的趨勢。化石燃料將繼續在全球商業性能源需求量中佔到90%的份額,到2030年所增加的能源需求量中,化石燃料將佔到93%的份額。在過去的40年中,石油一直在全球能源需求量中獨占鰲頭,顯然這種狀態將一直持續下去。在當前的能源需求量中,石油佔到了39%的份額,在未來的20年中,這一比例可能會略有下降,到2030年佔到36.5%(見下表及直方圖所示)。
2005—2030年世界各國的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長量資料來源:《IFR2007》《經濟學家2008》。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東北亞和南亞的能源需求量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68%,是全球能源需求總增長量的58%。近30年來,全球的石油生產始終像一個騎在過山車上的醉漢一樣起伏。然而,達到峰值的時間與經濟周期的低谷期並不總是對應出現。比如在1999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持續增加,但在1997年與1998年間出現了存貨積壓的情況,當時的能源生產量遠大於需求量,迫使生產者們不得不減產至1998年的水平之下。在20世紀80年代的後幾年中,這種情況也曾出現過,1986年油氣產量增加,其價格僅為第三次石油價格沖擊時的一半左右。這些顯然背離了正常的經濟學規律,反映出在油氣勘探與開發中的一種長期發展趨勢——在絕大多數上游項目中的高投入與低操作費用趨勢以及歐佩克(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於1960年,發起國有伊拉克、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在開始階段,該組織的主要目標在於調節石油生產國與石油公司之間的收入缺口,更側重於前者。該組織成員的興趣在於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石油價格的一種重要平衡角色並在今天依然起到此類作用。而且,毫無疑義,該組織早在成立之初就強調要在管理地球的油氣資源方面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歐佩克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各自的油氣儲量向其各成員配給限額(限定最高產量)並以此對油氣進行限產。根據產—供規律和一些特別協商,可以對上述配額進行調控,同時也將參考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對油氣的需求情況。直到今天,至少當該組織的成員在進行配額調控時,這套體系會允許歐佩克為全世界油價指定一個浮動的范圍,因此就可保持全球油價的穩定。當然,這種穩定有益於整個世界。但是,自2004年以來,歐佩克成員一直在致力於滿負荷生產並力求進一步增加石油產量(即所謂的超產能力)的行為受到了限制。結果,歐佩克實質上已失去了控制油價的能力,導致2004年以後的油價暴漲。過往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和加彭。的存在。
3. 中國每年石油進口量是多少,以及自產量又是多少
2010年,我國石油進口量約為1.7億噸,占屆時石油總需求量3.7億噸的45%。進口占同時期國際石油貿易量的6.3%,石油進口平均每年增長率僅4%。
4. 為什麼5月份是鋼材及煤炭,原油的旺季
先說煤。進入夏季,用電進入高峰,不單是居民生活用電,同時工廠、寫字樓由於季節因素也是用電量大增的時期,電廠往往提前開始儲備,因此5月份電煤緊俏,進入銷售旺季。
再說原油。由於資源問題,中國火力發電燒油的裝置比較少;但在國外,比如美國、日本,主導火力發電的是燃料油。美國消費市場還有一個夏季出行的駕駛高峰,6-9月份往往是汽油需求的頂點。因此一般4-5月份國際市場重質原油和燃料油進入銷售旺季。
鋼材市場不大了解。
5. 天然氣需求旺季是幾月
每年的10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為天然氣需求旺季。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
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並含有非烴氣體。
一般來說,每年的10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為天然氣需求旺季,4月份至9月份為需求淡季。淡季價格通常低於旺季。
液化天然氣與天然氣比較有以下優點:
便於貯存和運輸;液化天然氣密度是標准狀態下甲烷的625倍。也就是說,1m3液化天然氣可氣化成625 m3天然氣,由此可見貯存和運輸的方便性。
安全性好;天然氣的儲藏和運輸主要方式是壓縮(CNG)。由於壓縮天然氣的壓力高,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
間接投資少;壓縮天然氣(CNG)體積能量密度約為汽油的26%,而液化天然氣(LNG)體積能量密度約為汽油的72%,是壓縮天然氣(CNG)的兩倍還多,因而使用LNG的汽車行程遠,相對可大大減少汽車加氣站的建設數量。
6. 中國的油價算貴嗎
其實從全球來看,中國的油價大致處於中等水平。
全球石油價格網數據顯示,以6月6日的價格為標准,全球汽油價格最貴的地方是香港,一升汽油接近20元;最便宜的是委內瑞拉,一升汽油還不到0.15元。
一般來說,富裕國家的汽油價格相對較高,而汽油價格低廉的地方大都是產油國。比如:挪威、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油價是全球最高的區域之一,僅次於香港,一升油大約在17元至19元(6月6日)。荷蘭、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油價也相對較高,每升油價在14-16元左右。而中東國家油價相對較低。
美國雖是發達國家,但一直以來油價低廉。不過,因為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美國每升汽油價格也升至8.85元。
根據全球石油價格網數據,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汽油價格從高到低排,中國大約排在70多位。近些年,中國70%以上的石油依靠進口,油價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大。
油價再次上漲的可能性仍較大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楊霞認為,下個周期,國際原油方面,夏季不僅是需求旺季,且處於墨西哥灣地區颶風的高發期,或將油價進一步推高,預計短期內國際油價易漲難跌。
受此影響,重新計算後的變化率或仍處正值范圍,新一輪調價周期初始為上調預期,這意味著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存「五連漲」可能。馬建彩也認為,當前原油供需結構仍然緊張,短期內原油價格走勢仍有支撐,新一輪零售價上調概率仍存。
不過隆眾資訊原油分析師李彥表示,下輪成品油調價仍存變數。以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呈現小幅上行的趨勢。
目前來看,雖然俄烏沖突和美國夏季出行高峰依然帶來利好推動,但市場對美聯儲增強加息力度以及經濟的擔憂存在,空好對峙之下,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擱淺的概率較大。
以上內容參考 封面新聞-年內油價「第十漲」落地 中國油價算貴
7. 國內油價將迎來年內第十次上漲,我國的油價在世界上排第幾
目前中國的油價大概排在80位左右,現在油價上漲的非常猛烈,目前有很多的地方油價已經達到每升10元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