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魏姓人口全國有多少 人
魏姓是中國第四十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陝西和四川。
魏姓最早源於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諸侯國魏國,冊封地於今山西芮城縣北,國君為姬姓魏氏。
當代魏姓人口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5%,總人口大約有603萬。
② 世界上姓魏的有多少人
魏姓來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於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功滅後,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因功,被賜魏地為邑,其後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公元前445年畢萬的後代魏斯建立魏國,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後,亡國的魏國王族以國名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稱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戰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後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後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慶元進士,本高氏,後改姓魏;明代有崑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進士,後改姓魏。
魏姓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
二 ; 據《史記》記載,秦國穰侯魏冉,奔出自羋姓,後改為魏氏。
魏姓人口:
魏姓為中國人口最多的五十個姓之一,分布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2%,居第四十七位。
③ 中國目前有無七世同堂
在泌陽縣羊冊鎮西南、賒郭公路東側,有一個600多口人的大村莊——磚台李。在這個村子裡,半數以上屬於魏氏家族,因其「七世同堂」匾帶來諸多傳奇性演繹,而使磚台李魏姓享譽鄉里。
----魏姓在我國百家姓中,按其人口比例占第44位。魏姓出自邑名和國名,是周文王的後代。發祥於晉陝,先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等省發展繁衍,爾後播遷湖北、湖南、廣東、福建、江蘇、台灣、河北、江西等地;明清以後部分魏姓移居加拿大、美國、巴西、印度尼西亞等國。
----磚台李魏姓來自河南鞏縣烏羅村。清雍正年間,鞏縣一帶發生災荒,魏姓始祖挑擔討飯,來到泌陽羊冊古城寨西殷庄村,租地種菜,翌年,大蔥熱銷,第三年在轉台李村定居。靠著掘石拓荒,種糧種菜,艱苦創業,勤儉持家,慢慢地站穩了腳跟,家底漸厚。隨後,又置地建房,漸成當地富裕之家。但始終堅持同堂而居,不離不棄,保持宗族團結,增強生存力量。至清代光緒年間,魏家已在磚台李村七世同堂生活,闔家近百口,人稱魏家大戶,成為一方望族。
----清光緒二年(1876年),南陽知府下鄉體察民情路過磚台李村,恰遇魏家正在開飯,人頭攢動,熙來攘往,甚是驚奇。經過打探,深感其德,遂贈「七世同堂」金匾一塊,以示褒獎。該匾長2.19米,寬1.11米,厚0.05米,黑色土漆面。匾正中,自右至左橫書為正楷刻「七世同堂」金字,右側上額豎題為「欽加運司銜即補道特授南陽府正堂加五級記錄十次任為魏老先生大人碩德」,左側下首豎書 「大清光緒三年菊月上浣穀旦,眷親友仝頓首拜」。分析右側字意為:送匾者為皇上任命負責漕運的官員,其級別為缺職即補的道台,實職授南陽府正堂,任上並有十次獎勵共晉五級的記錄,古代官員稱大人,禁提名道姓,故隱去其名諱。左側字意為:清光緒三年農歷九月上旬吉日。「七世同堂」匾為上級官員所送,掛於堂中,魏家眷親入堂定要跪拜,是為眷親友仝頓首拜之義。
----磚台李魏姓先祖,由「一擔挑」的窮困潦倒,到「七世同堂」的發跡,大約經歷了150年的時間,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傾注了魏姓先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但主要的還在於魏氏家族開拓創新的治家理念和才幹。首先是選好當家人。「家有千口,主持一人」,一個家族的興衰,當家人的引領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封建社會里,魏家一反常態,隨著人口的增多,敢於打破長門長子主持的陳規,推選精明能乾的六老魏天成當家,使魏家達到鼎盛時期,說明這個當家人沒有選錯。其次是治家嚴謹,人盡其才。「六世同堂」時,做到人人有活干,家家無閑人。有人做生意,有人種菜園,有人管大夥,有人管磨面,有人管教學,有人使牛種田。魏家所娶媳婦,過門三天就要下地幹活。干農活時,誰說閑話誤工即被訓斥。家庭大食堂由婦女們輪流做飯,誰也不敢怠慢。魏書玉通醫術,善結交,當家人就讓他開起「魏安貞堂」葯鋪,每年收入必須歸公。魏六老還根據當時農家修房蓋屋普通使用竹椽子的情況,培植竹竿園數十畝,吸引了周圍幾十里的竹貨商。他深知勤儉持家之道,全家大鍋飯菜不放油鹽,而是將油鹽分發各戶,自行掌握,超支不補。其三是重教興學。為了不讓子孫後代成瞪眼瞎,魏家聘教師辦私塾,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必須上學,長大後能有作為的繼續培養,不可雕者,則讓其下田幹活。三門曾祖魏國相勤奮好學,清末「鄉試」中了秀才,後來本家有了師資,不僅自辦學堂培養子孫,還對外開放,面向社會招收農家子弟。三門中的祖輩老二,老四都當過私塾先生,所以至今四周鄉鄰還流傳著「二先生」、「三秀才」、「四學生」的美譽。其四是家風民主。日常家務由當家人一手鋪派,重大問題,諸如子孫過繼,房地產處理,經濟交易等,則需各戶指定代表,合族商議,方可確定。
----清光緒十五年底,因人口眾多,入不抵出,即開始醞釀分家。經合族公議,首先解決了「魏安貞堂「葯鋪問題,以100串錢兌給了當家人的兒子魏書玉,其收入由八門均分。光緒十六年正月,合家無法維持,經合族公議,按老弟兄八人分為八門,其財產由八門均分,並分門立下字據;自光緒三年獲贈金匾,到十六年分家,「七世同堂」又維持了13年時間,實屬不易。
----歲月滄桑,往事如煙。「七世同堂」的老屋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現代生活氣息的紅磚小樓;當年由先人們培植並養育了魏姓人的竹園,而今更加蔥蘢茂密,象徵著魏姓子孫的興旺和昌盛。特別是那「七世同堂」金匾,雖歷經多次劫難,但光彩依舊。三百多年來,磚台李魏姓已歷12世,後世300多口,除轉台李外,有散布北京、上海、鄭州、銀川及國外等地,其中他們象先人們一樣,在各條戰線不同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為社會做著積極的奉獻。從政的近20人,其中,2人為縣處級幹部,5人為科級幹部。20餘人為教師,同時還有科研工作者、新聞記者、經商者、留學生,有的已創業有成,成為百萬富翁。
④ 中國女排最大罪人,曾經「逼」走陳忠和,阻礙郎平續約,他是誰
作為女排曾經的功勛教頭,陳忠和在離開中國女排帥位後,擔任了福建省體育局副局長,而年滿60歲的陳忠和作為官員正式退休。與郎平兩次接手中國女排的經歷不同,男排運動員出身的陳忠和則是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中國女排主帥。
陳忠和也成為重振女排雄風的功勛教練。不過2008年中國女排在家門口舉辦的北京奧運會上僅獲得第三名。當時無論女排球員還是球迷都對陳忠和報以敬意,陳忠和也希望能夠繼續執教。但時任國際排聯主席的魏紀中卻放話「如果陳忠和女排只能保持現狀難以突破。」於是陳忠和黯然下課,隨後魏紀中力薦的蔡斌上任,不過女排成績卻直線下降,直到郎平重回女排才又回巔峰。
結語放眼國內這些女排教練,除了郎平,恐怕只有陳忠和最適合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一職,陳忠和如果能夠再度出山,將是中國女排的一大利好。郎平和陳忠和都是女排的功勛教練,兩人私底下也是親密朋友,如果陳忠和能夠接手中國女排,對於目前這支新黃金一代女排來說,或將開啟新的女排時代。
⑤ 不僅逼走陳忠和,是女排最大的罪人,還妨礙郎平續約,這個人是誰
這個人就是魏紀中,國際排聯終身名譽主席對於魏紀中的評價很多都是不好的,但是就事實而論,他的所作所為是有很大功勞的。
肯定是功大於過的,但在公眾的心裡和嘴上,恐怕就不好說了。魏紀中在排球運動、中國奧運這幾個方面肯定是做了很多貢獻,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八十歲的時候,退休已經超過了20年,他的一些「奇怪言論」卻讓他成為擋箭牌和發泄渠道。這點恐怕很多人都會同意。
在世乒賽上,以馬龍、樊振東、許昕以集體退賽的方式聲援恩師,乒協沒有及時作出處罰,魏老先生從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出發,提出「應該對擅自退賽選手進行處罰」。
對於「養狼計劃」成效,魏老先生很關心,當看到在日本公開賽上國乒連丟男女單金牌,他提出了觀賽感想:「據我觀察,日本隊是要和我們搶金牌啊!」以此來提醒國乒,需要重視日本隊了。他用時刻關心乒乓球的行為,來為乒乓球發展「出謀劃策」,這樣愛乒乓的魏老先生,值得點贊。
一個退休20多年之人,本該頤養天年,他卻主動走向前台,以畢生的經驗來為體育女排、乒乓球發展建言獻策,指點一二,對魏老先生這樣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貴品質,值得大家鼓掌。
希望魏老先生在為體育事業奉獻的同時,要注注重保重身體,因為體育事業需要他老人家操心。
⑥ 中國有多少人姓魏
大約有603萬人,佔全國的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