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大荒指的是什麼地方
北大荒舊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大致包括黑龍江省的七台河、雞西、雙鴨山、佳木斯、伊春、鶴崗、黑河等市。
北大荒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平均在3-5%之間,有的地區高達10%以上。20世紀50年代,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開墾並經營農場,這使北大荒成為今天的北大倉,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美稱。
北大荒成為荒蕪地區的原因
清朝時期,將東北地區視為「龍興之地」,不允許漢人自由進出東北。為此,清朝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40餘年,修建了一道總長度達1300多公里的「綠色長城」——柳條邊。在清朝的封禁政策之下,廣袤的東北地區成了一片人跡罕至的地方。
清朝末年,清朝廢除了封禁政策,允許中原民眾進入東北地區。這樣,東北地區的人口總數逐年增加。到1910年,東北地區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1800萬人。可是,位於東北地區北部的北大荒,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冬季漫長而寒冷乾燥,依然是一片不毛之地。
『貳』 北大荒在我國的什麼地區
北大荒舊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中國五十年代進行大規模開墾,經營農場,才使得北大荒變成了如今的北大倉,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美稱。
北大荒這里並非自古以來就荒涼無人開墾,曾經擊敗遼與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發展。清朝時滿人大量入關,俄國勢力趁虛進入;加上清王朝為了鞏固祖先的龍脈,嚴禁漢人進入東北地區,使得邊境千里人跡少見。
(2)中國哪個城市屬於北大荒擴展閱讀:
北大荒的歷史沿革:
新中國建立後,國家對「北大荒」進行了有組織的開發。從1958年起,北大荒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數萬名解放軍復員官兵、知識青年和革命幹部,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來到「北大荒」。
他們爬冰卧雪,排干沼澤,開墾荒原,北大荒初期的工作,就是開墾荒地。建場的時候,進點建場的人員都是靠著兩條腿一步一步走的。茫茫荒原,荊棘叢生,塔頭甸子和沼澤遍布。每刨一鎬,把泥水濺起老高,人都變成了泥猴。沒有伙房,露天打灶;
沒有水井,就用泡子水過濾做飯;沒有蔬菜,就挖野菜吃。有時工作的地方處處是水,中午吃飯無蹲坐之地,只好邊走邊吃。出征歸來,臉和脖子上都被蚊子咬得胖出一圈。
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和軍墾農場,為國家生產了大量的糧食,把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為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成為我國現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20世紀50~70年代曾組織復員轉業軍人、農民、知識青年進行了大規模的墾殖,成立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時又創建了一大批國營農場,從戰場走向荒原,有1956年王震將軍率領的鐵道兵七個師和1958年從各軍種兵種轉業來的十萬官兵;
有1959年來自齊魯大地的六萬支邊青年,有1966年來自沈陽軍區的萬名復轉官兵;有1968年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三千現役軍人和從全國各地來北大荒的80萬城市知青;
還有數以萬計的科技人員、各地的高等院校畢業生以及改革開放後來到北大荒的建設者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已建成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商品糧基地,如今稱之為黑龍江墾區或北大荒集團,北大荒已變為北大倉。
但由於過量開墾,使濕地面積減少了80%,大量稀有動物失去棲息地。現今已經退耕還林。
『叄』 北大荒包括哪幾個城市
「北大荒」舊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
包括東北、黑龍江、吉林等。
北部是小興安嶺地區。西部是松嫩平原區。嫩江從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與松花江雙水合流。東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區。黑龍江一瀉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烏蘇里江溫和恬靜。三條水脈在平原深處幽然相會,東流到海。浩瀚的興凱湖依傍其旁,秀麗的完達山橫貫其中。平均海拔54米,萬分之一的坡降構成罕見的平坦地勢。
北大荒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平均在3———5%之間,有的地區高達10%以上。
『肆』 北大荒在哪裡
北大荒舊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
北大荒是建國初期對於遼寧以北的東北大平原的稱呼。主要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北大荒是以前黑龍江農墾總局的開荒者們對三江平原、興凱湖平原以及完達山的稱呼。
因為這里的大片荒地都沒有被開發,老農墾人們開墾的這些土地都大面積連成塊的,至於後來的松嫩平原,很多地方已經被開發過了,所以老農墾人也不會稱呼那裡為北大荒。
(4)中國哪個城市屬於北大荒擴展閱讀:
北大荒成為荒蕪地區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清代不允許漢人進入東北,所以一直到建國初期兩大平原的開發程度都還很低,到處都是苔草沼澤,就是一片片的荒草地,後來去支援建設的開墾者們把這里稱為「北大荒」。
1958年黑龍江農墾總局成立,總部設於佳木斯,從興凱湖盤的密山縣開始,大家開始了北大荒的開荒屯墾,隨後進入三江平原,最後擴展到松嫩平原,但是後來的松嫩平原的開墾規模和連片程度遠低於之前的三江平原等地,歷時十幾年,終於將大片的荒地變成了現在的萬畝良田。
如今的「北大荒」早已成為了「北大倉」,成了全國的糧倉,是我國糧食的重要產地,每年數以萬噸的糧食從「北大荒」運往全國各地。
『伍』 北大荒是中國現在的哪個城市
北大荒並不是城市,「北大荒」舊指中國黑龍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廣大荒蕪地區。新中國建立後,國家對「北大荒」進行了有組織的開發。從1958年起,北大荒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數萬名解放軍復員官兵、知識青年和革命幹部,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來到「北大荒」。他們爬冰卧雪,排干沼澤,開墾荒原,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和軍墾農場,為國家生產了大量的糧食,把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為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譜寫出了「北大荒」開發史上燦爛輝煌的一頁。
『陸』 北大荒在什麼地方
北大荒,位於東經123°40′到134°40′,從北緯44°10′到50°20′,縱貫10個緯度,總面積5.53萬平方公里。指黑龍江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與三江平原廣大荒蕪地區。
一九四八年,中國共產黨揭開了移民開發這片荒原的序幕。經過六十年北大荒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擁有113個大型農牧場,2000多個企業,3560萬畝耕地,177.8萬人,分布在黑龍江省嫩江流域,三江平原,黑龍江谷地,牡丹江流域12個市74個縣總面積5.7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約定俗成,如今的北大荒,成了黑龍江墾區的代名詞。
就在這塊被人們稱作「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孕育和發展著中華民族的燦爛之花—北大荒文化。
(6)中國哪個城市屬於北大荒擴展閱讀
北大荒孕育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北大荒人在創造豐碩的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倉的同時,更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忠誠與堅韌為後人留下了名傳千古的創業精髓。
人們贊美拓荒者,歌頌拓荒牛,更頌揚在艱苦跋涉中取得輝煌業績的北大荒精神。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十萬轉業官兵在東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發起了「向地球開戰,向荒原要糧」的偉大壯舉。
半個世紀來,幾代拓荒人承受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戰天斗地,百折不撓,用火熱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號劃在了祖國邊陲那曾經荒蕪凄涼的土地上,他們以「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內容的北大荒精神,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柒』 北大荒是中國現在的哪個城市
北大荒地是指黑龍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江平原和嫩江流域的廣闊荒地。中國在1950年代進行大規模的墾荒和農場經營,使北大荒成為今天的北大廠。北大荒有「捏黑土,出油花,用筷子發芽」的美譽。「南有南水北調工程,北有三江灌區」,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的一些農民說。引水渠系統18000多公里,每年節約地下水18億立方米。改變區域種植條件,種出「好稻」不再難。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第十四灌區工程進入田間配套工程建設收尾階段,正在為以往的「北大場」做出新的改變。
拓展資料:
1、北大荒,位於東經123°40'至134°40',跨越11個經度;從北緯44°10'至50°20',貫穿10個緯度,總面積55300平方公里。是指黑龍江境內的嫩江流域、黑龍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廣大貧瘠地區她的北部是氣勢非凡的小興安嶺地區西部為松嫩平原。1948年,中國共產黨拉開了移民開發這片荒地的序幕。經過北方荒野幾代人60年的共同努力,擁有113個大型農業牧場,2000多家企業,耕地3560萬畝,177.8萬人,分布在12個市74個縣位於黑龍江省嫩江流域、三江平原、黑龍江流域和牡丹江流域,總面積5.76萬平方公里。按照慣例,今天的北荒已經成為黑龍江墾區的代名詞。
2、嫩江自伊爾胡里山南下萬里,與松花江匯合。東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黑龍江萬里奔流,松花江曲折,烏蘇里江溫潤寧靜。三道水脈在平原深處靜靜匯合,向東流向大海。地質地貌遼闊的興凱湖就在它的旁邊,美麗的萬達山貫穿其中。平均海拔54米,萬分之一的坡度構成了罕見的平坦地形。北大荒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平均為3~5%,有的地區超過10%。北方荒原的大部分土地都是肥沃的,有些是低濕的沼澤地。
3、其北部是氣勢非凡的小興安嶺地區。那裡有廣闊的山脈,平緩的丘陵和寬闊的山谷。它靠近風口。全年三分之二的時間處於霜凍狀態,凍土層厚度達2.5米。其西面是松嫩平原,嫩江自伊胡里山向南流經千里,與松花江匯合侵蝕,使這里地勢平坦,大草原更顯夢幻。它的東部是三江平原。平均海拔僅54米,坡度為萬分之一,形成了罕見的平坦地形,形成大面積低濕沼澤,浮脊變幻莫測,故有「幽靈沼澤」的神奇傳說。這里是冰雪之鄉。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殘酷的西伯利亞寒流在此盤旋許久。因此,北野的冬天漫長,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從南到北從2.6℃下降到-3.5℃,極端最低氣溫達到-40℃!事實上,寒冷是開拓者面臨的主要敵人。
4、北大荒自然地貌復雜。據史書記載,北荒自古就是一片荒野。這里,荊棘叢生,沼澤,風雪,野獸成群,人稀少,寒冷,偏遠,野蠻,險惡,難以逾越。北大荒是冰雪之鄉,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冬季最低氣溫可達-48.6度。每年有三分之二是霜凍期最厚的凍土層可達2.5米滴水成冰和鵝毛大雪是這里形象的隱喻。
『捌』 北大荒在哪裡
在我國東北角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有一塊五萬多平方公里的荒原,東北兩面,被烏蘇里江和黑龍江所環抱;美麗的松花江蜿蜒流過它的腹部。這里就是歷史上被人們稱為「北大荒」的地方。
「北大荒」地勢低平(平均海拔高度約50米),山水下來不易排泄,形成地表積水,有「三江低地」之稱。每逢嚴寒季節,地表下面常出現凍層,阻礙了地表水向下滲透;同時使地面水分蒸發減弱,造成地表沼澤化。一旦春暖冰融,水窪成片,野草棘叢遍布其間。在黑暗的舊社會,國民黨反動派對它毫無辦法,隨它荒廢下去,甚至不惜讓帝國主義在那裡開辦什麼「火犁公司」、「開拓團」,大肆掠奪我國資源。
這里的荒地,雖然沼澤化強,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是,由於有荒草落葉的淤積和腐爛,使這里的大片土地富含有機質,肥沃的黑土層約有一米厚,成為被人們利用來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新中國建立後,一批專業的解放軍戰士和自願支援邊疆建設的青年,響應黨的號召,懷著豪情壯志來到這里。他們爬冰卧雪進入荒野,上山伐木造窩棚當住房;揀來當年日本鬼子遺棄的炮座、彈殼來鑄造農具。在很短的時間里就開出荒地九萬畝,播種四萬畝,為國家增加了六百多萬斤糧食。
隨著農業產量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北大荒已成為全國農業生產比較先進的地區。每個農場都建立了機械修配網站。國家和農場還創辦了農業科學研究所、良種繁育場、農業氣象站、發電站等幾十個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單位。此外各農場還辦了木材加工廠和食品、米面、榨油、釀酒等許多農副業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