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瓶加電解液應該加多少加多了會怎樣
你的電瓶是什麼型的,水電瓶一般是啟動型電瓶,像電動車上用的電瓶是牽引型電瓶!啟動型電瓶加電解液加到兩條橫線中間即可!牽引型電瓶10~14A加配比好的電解液6毫升17~20加8毫升!
『貳』 小兒電解質補給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小兒輸液速度為每小時50-100ml,新生兒、早產兒輸液速度為每小時不得超過100ml。並根據患者的年齡、症狀和體重酌情調節。
『叄』 蓄電池電解液怎麼加,電瓶電解液加多少
蓄電池如出現電解液不足則必須將電池面板打開,再將防暴帽取下才能加液,加完後必須蓋上防暴帽,在用膠粘貼上電池面板,粘貼面板時一定要預留氣道,防止完全粘死,使防暴帽失去呼吸功能。電池上有標記,有個上限和下限的標記。 一般來說以電解液淹沒鉛板以上1公分為宜。『肆』 1gwh 鋰電池 需要多少電解液
這個只能給你個范圍,不同的廠家,不同的工藝,不同材料,不同類型的電池,生產過程中電解液的消耗量不一樣,循環過程中的消耗量也不一樣,相同的材料,做成圓柱、方形和聚合物,由於工藝不一樣,對電解液的消耗量也不一樣。最要命的是,你給的是能量,非容量,所以只能是一個大概范圍。目前來講,一般3.7V/3.6V/3.2V的鋰電池電解液一般用量如下:
圓柱:2g/Ah,3.6/3.7V電壓,按3.6V計算:1000000000/3.6*2/1000=555.555噸。
方形:按3.5g/A/h,3.6/3.7V電壓計算,用量為:555.555/2*3.5=972.22噸。
方形:按5g/Ah,3.2V電壓(磷鐵)計算,用量為1000000000/3.2*5/1000=1388.89噸。
以上只是估算,僅供參考。
『伍』 電解液配方,硫酸和水的比率是多少
硫酸和水的重量比例37.36:100。
相當於96%的濃硫酸
每100克水加38.32g的濃硫酸。
『陸』 電解液配比 說比重我不懂,具體點,多少毫升氺多少毫升硫酸.
電解液是用濃硫酸和蒸餾水配製而成的.比重為1.26、1.27、1.28、 1.29和1.30的電解液,濃硫酸與蒸餾水的體積比分別為1:3.05、1:2.80、1:2.75、1:2.60和1:2.47,濃硫酸與蒸餾水的重量比分別為1:1.60、1:1.57、1:1.49、1:1.41和1:1.34.在配製電解液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要用無色透明的化學純硫酸(俗稱充電用硫酸),嚴禁使用含雜質較多的工業硫酸.
2.要用純凈的蒸餾水,嚴禁使用含有害雜質的河水、井水及自來水.
3.要在清潔耐酸的陶瓷容器內配製,不要使用不耐溫的玻璃容器,以免被硫酸和水混合時所產生的高溫炸裂.
4.配製前按所需電解液的比重,先算出蒸餾水與硫酸的比例.配製時,必須將硫酸緩慢地倒入水中,並用玻璃棒攪拌.千萬不要將水倒入硫酸中,以免強烈的化學反應飛濺出硫酸傷人.配好的電解液要待溫度低於30℃時,再倒入蓄電池中.
5.貯存電解液要放在清潔有蓋的容器中,不能使用金屬或帶金屬蓋的容器.使用前應先用玻璃棒將電解液攪拌均勻.
『柒』 體重60kg 中度燒傷 面積27% 傷後第一個8小時電解質補液量為多少啊
這道題我今天也碰到了
首先你要知道 第一個8小時補液為所有液體的一半
第二你要知道膠體和晶體的輸入比例的1比2 也就是比如輸入900ML的液體 膠體是300 晶體是600
這道題目問的是電解質 電解質也就是晶體
公式是:體重*面積*1.5+2000ml (2000ml也就是生理需要量,這一題並沒有讓你補充 只是問膠體和晶體的量 所以不用加2000)
套入公式這題得到的是2430ml 第一個8小時輸入的為1215ml 把1215 分成三份 每份405 所以電解質輸入量為810
還有我看到個公式 具體我也不知道依據什麼的( 體重*面積/2)就等於第一個8小時的電解質液量
『捌』 誰能提供一些磷酸鐵鋰電解液的資料
以下提供一些我之前找到的部分資料給你參考吧
自索尼公司率先將鋰電池商業化以來,日本的電解液材料產業一直占據著壟斷地位,涌現出日本宇部興產(UBE)、三菱化學、富山葯品工業、三井化學、岸田化學等一批優秀的電解液材料企業。其他國家的企業中,只有韓國三星集團旗下的第一毛織(現其電解液業務已轉給韓國旭成)能夠勉力與之抗衡。不過,近兩三年,以泰華榮為代表的中國電解液材料產業快速崛起,使得以日本為主的國外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呈現快速下降態勢,絕對數值的增長也幾乎陷於停滯狀態。
據調研統計,2011 年全球鋰電池電解液需求總量將達到2.1 萬噸左右,三菱化學預計佔23%,旭成預計佔19%,宇部佔11%。國泰華榮預計佔18%,中國其它電解液廠市場份額預計20%2011年度國外主要電解液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情況見下圖。總體來看,國外市場電解液的供給主要由宇部興產、旭成和三菱化學3 家企業把持,3 家企業的供應量佔到了國外市場總需求的50%以上。
對於電解液材料產業未來的發展,主要是根據鋰電池產業的發展而定。目前大多數機構對鋰電池預測的前景都很樂觀,認為未來幾年中每年都會有30%以上的增長幅度。但具體到國外電解液企業的工作來看,有較為明顯的兩種觀點存在。以宇部興產和旭成為代表的企業,認為短期內動力鋰電池產業的發展不會太快,僅靠小電池領域的存量增長,不需要馬上擴充產能,因此,雖有擴產計劃,但具體方案尚沒有對外公布,而且,經濟的不景氣可能也對這些企業的資金鏈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以三菱化學為代表的企業,則樂觀認為小電池和動力電池未來幾年都會有一個較快的增長,產能布局必須馬上著手進行。中國的大多數電解液企業和三菱化學的觀點一致。
宇部興產(UBE)-- 4,000 噸綜合材料供應商
Panax-- 5,000 噸,預計2011年7月擴至10,000噸/年
三菱化學-- 8,500 噸
富山葯品-- 2,000 噸
三井化學-- 1,000 噸
岸田化學-- 600 噸
中央硝子-- 5,000 噸
美國諾萊特(Novolyte) 3,500 噸,如有需求,半年內可擴產至7,000 噸,在美中均有生產基地。
因此,在產能的儲備方面,國外電解液企業的進展速度,較之中國企業,節奏明顯偏緩,但是,一些新進企業如中央硝子和美國諾萊特等,則表現出了一種強烈的進取心,動作很大。結合這些情況,未來兩三年內,國外企業的產能儲備可能會達到3.5 萬噸左右,是目前實際產量的3 倍以上。即使動力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也能夠滿足電解液市場增長的需求。
未來幾年,資源價格持續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技術在日益進步,市場在日益擴大,材料產品的單價也很難有進一步的下降。
在鋰電池製造所需的材料成本中,電解液所佔的比重大概在12-13%之間,產品的毛利率目前階段在30%左右。隨著鋰電池產業的迅猛發展,國內電解液材料產業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涌現出了10 余家有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同時,電解液材料的產品價格較前幾年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目前一般的電解液材料價格大概在8 萬元/噸,高端產品的價格一般在10-15 萬元/噸之間。我國目前的電解液材料的生產和使用基本上都還是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代表性企業國泰華榮主要生產中高端電解液產品。
國產電解液是從2002 年進入市場,逐步取代進口產品的,通過不斷改進和提高,目前產品質量總體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09 年,國內鋰電池生產商電解液配套已經實現國產化,除日韓在華電池企業大部分仍在使用進口電解液之外,國內電池企業基本上使用的是國產電解液。據鋰電中國的調研統計,2009 年中國市場共銷售鋰電池電解液9,000 噸左右,實現營業收入約8.5 億元,其中高端產品的銷售額佔到了40%以上,部分產品出口。至於電解液的年產量,已經達到了萬噸以上。
從企業來看,國泰華榮是中國最大的鋰電池電解液供應商,產品有出口,天津金牛和東莞杉杉相差不大,是國內第二、三大電解液供應商。
中國主要的電解液生產企業產能情況如下。除以下列舉的企業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在研發、生產和銷售電解液。汕頭金光高科的六氟磷酸鋰、鋰電池電解液等產品已通過廣東省科技成果鑒定,但是否已量產、產能情況如何,目前還不清楚。張家港華天新材料設計年產能4,000 噸的電解液項目即將建成投產。
國泰華榮-- 12,000 噸,國內最大的電解液供應商,市場佔有率約30%,產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戶
東莞杉杉3,500-- 噸,專業從事鋰電池電解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珠海賽緯電子-- 1,500 噸民營企業,產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客戶
天津金牛-- 5,000 噸,能生產六氟磷酸鋰
諾萊特科技(蘇州)-- 3,500 噸/年,前身是福祿精細化工事業部,電解液產品以供應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為主
廣州天賜-- 2,000 噸/年,2011年擴至7,000噸,在試制LiPF6
北京化學試劑研究-- 3,000 噸/年
北京創亞恆業-- 1,500 噸/年,中外合資企業,另具備負極材料1,500 噸年產能
深圳新宙邦-- 1,500 噸產品以供應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為主
河北香河昆侖-- 3,000 噸中日合資企業,專業生產鋰電池電解液
張家港華天新材料-- 4,000 噸
在產能儲備方面,中國主要企業的進展也非常快,以上列舉的企業,產能儲備總量就已經超過了3 萬噸,也遠高於實際用量。而且,總體來看,高端產品所佔的比重較大,這使得現有電解液儲備產能不僅可以滿足未來幾年小電池領域發展的需要,也可以滿足即將到來的電動自行車用動力鋰電池時代的需要。
電解液關鍵材料六氟磷酸鋰(LiPF6)的市場,目前幾乎為森田化學、關東電化學工業、SUTERAKEMIFA 等幾家日本企業壟斷。這幾家日本企業中,森田化學年產960噸六氟磷酸鋰,主要供應三菱化學和國泰華榮等企業,該公司在江蘇揚州揚子江化工園有一年產600 噸的生產線;關東電化學工業年產能1200 噸左右,主要供應宇部興產等企業;SUTERAKEMIFA 每年生產800 噸左右的六氟磷酸鋰,主要供應韓國旭成等企業。
國產電解液材料的價格之所以還保持在一定的高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產電解液的關鍵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大部分還需要進口。從使用量看,每噸電解液產品的生產大約需要0.125噸左右的六氟磷酸鋰原材料。據悉,目前每噸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成本在10 萬元左右,而售價卻高達30 多萬元。從成本上看,六氟磷酸鋰占據了電解液生產成本的1/2 左右。可以預計,如果六氟磷酸鋰能夠實現自給,電解液材料產品的售價還將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掌握六氟磷酸鋰生產技術的國家,產業的發展也領先於除日本之外的其他國家。隨著中國企業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和成熟,六氟磷酸鋰的產能將會有一個較大程度的釋放,這會導致價格水平也有所下降,而這將有助於推動中國的電解液產業更快發展。天津金牛號稱具備600 噸的年產能;國泰華榮也在建立300 噸的年產能的生產線;河南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自己在氟化工領域的優勢(生產氟化鋰和無水氟化氫,成本優勢明顯,且兩種產品的國家標准都由多氟多主持制訂和修訂)於2009 年開工建設年產200 噸六氟磷酸鋰的項目;廣州天賜4年前就開始研製LiPF6,年內完成試生產;山東肥城化肥廠有少量生產,中國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基地——巨化股份(600160)也在為年產200 噸項目尋求合作夥伴,汕頭金光高科具備量產能力,杉杉科技准備上馬六氟磷酸鋰項目。這些號稱的設計年產能如果能實現,一兩年內我國電解液生產需要的六氟磷酸鋰就有可能基本實現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