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急急急急! 中秋節 1. 歌詠中秋節或中秋月的古詩句。 2.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或習俗。
朋友,我在做任務,如果回答對你有幫助,麻煩給個最佳答案鼓勵一下,謝謝!
中秋習俗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卧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雲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庄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左車右並)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文天祥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輪嗣布。
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夜月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
彩雲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忍思憶。
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
向仙島,歸冥路,兩無消息。
長相思
畫鼓喧街,蘭燈滿市,皎月初照嚴城。
清都絳闕夜景,風傳銀箭,露叆金莖。
巷陌縱橫。過平康款轡,緩聽歌聲。
鳳燭熒熒。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羅綺叢中,認得依稀舊日,雅態輕盈。
嬌波艷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牆頭馬上,漫遲留、難寫深誠。
又豈知、名宦拘檢,年來減盡風情。
望漢月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鷓鴣天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
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
只應曾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十二時(秋夜)
晚晴初,淡煙籠月,風透蟾光如洗。
覺翠帳、涼生秋思。漸入微寒天氣。
敗葉敲窗,西風滿院,睡不成還起。
更漏咽、滴破憂心,萬感並生,都在離人愁耳。
天怎知、當時一句,做得十分縈系。
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
燭暗時酒醒,元來又是夢里。
睡覺來、披衣獨坐,萬種無□憀情意。
怎得伊來,重諧雲雨,再整餘香被。
祝告天發願,從今永無拋棄。
念奴嬌.中秋對月
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秦淮看月記
潘之恆
戊午中秋,登虎丘見月而思秦淮也。幾望及望,月色如晝,逢麗姬金、王兩姓,從千人中獨見而月不能為之奇。時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聞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則余居金陵已七見圓魄,靳一而將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將又思。」乃發慨而止。上弦以來,猶吳咋也,幾及兩夕而忽若失之,則人或勝於吳,非人勝而情勝也。匝青溪夾岸競傳吳音,而閣中以真情勝者,則元女之珠獻彩女之簫,隨其孤調皆綠雲之音,其為劇,如琵琶、明珠更為奇絕,余悔其聞之晚而娛耳淺也,應為廢吳思,而胡以又之,令當吳游,片石盡肯,可中易仄,劍池一勺,若海印發光矣。因擲筆空中,俄而雲開月出,恍置身於虎丘間,因為歌曰:「我之思兮雲隱,月中生兮風中殞,忽如夢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龍街光兮鳳舒彩,忽以游兮以嬉,願千秋兮無改。」
中秋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離
在我年輕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諒你
就像落葉可以原諒野風 無禮
青春可以原諒歲月 將她抹去
蟋蟀停止了吵鬧
石榴樹掛滿了羞紅的果
最後那一場雨淋濕了野玫瑰
(他們說湖邊的玫瑰喜歡歌)
你會不會坐在月下
聽我唱
聽我的歌飛進山林
飛越湖水
飛向那一輪圓月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里明
清光同普照 秋色正平分
天開清曠域 人在大明宮
兩儀皆皎潔 四海倍澄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素風
冰壺明雪魄 銀漢漾金波
人逢大治無窮樂 月到中秋分外明
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邊鳥倦念當歸
幾處笙歌邀月老 萬家糕餅樂中秋
海畔驪龍珠復得 天心玉兔鏡初磨
三五良宵開玉宇 大千世界拱冰輪
皓月丹霞明上下 狂歌勁舞樂團圓
佔得清秋一半好 趁將明月十分圓
霓裳舞勁通明殿 玉女歌酣不夜城
笙歌聲里千家月 餌餅香中百歲心
人影歡移花樹下 蟾光高掛玉樓頭
葉落疏桐秋正豐 花開叢桂夜來香
百年眷念波千疊 一片冰心月九垓
月下有樓皆博餅 天涯無客不思家
心隨皓月同升起 血與滄波共漫流
最是蟾精無貴賤 平分秋色到蓬瀛
三五良宵秋澄銀漢 大千世界光滿玉輪
桂花開際香雲成海 月輪高處玉窟為宮
銀漢無塵水天一色 金商應律風月雙清
月兔霜娥上方拱照 瓊樓玉宇到處沾光
中秋節對聯
1上聯:一聊相識,再聊相知,相見更嘆恨晚,紅線巧牽姻緣 下聯:千里共月,萬里共網,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上聯:滿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鄉 下聯:半樽酒入腸,愁漫天,珍珠淚無語<br>一江水東流,幾多愁,相顧影自憐
3上聯:千重遠山萬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聯: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輪明月兩地心
4上聯:碧海青天,嫦娥應悔偷靈葯 下聯:一身虎膽,後羿無懼射九日
5上聯:往事難回首,回首斷腸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獨飲苦 下聯:明朝奔圓月,圓月中秋圓
中秋國慶對聯匯總
(1)
上聯:一聊相識,再聊相知,相見更嘆恨晚,紅線巧牽姻緣
下聯:千里共月,萬里共網,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聯:滿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鄉
下聯:半樽酒入腸,愁漫天,珍珠淚無語
一江水東流,幾多愁,相顧影自憐
(3)
上聯:千重遠山萬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聯: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輪明月兩地心
(4)
上聯:碧海青天,嫦娥應悔偷靈葯
下聯:一身虎膽,後羿無懼射九日
(5)
上聯:往事難回首,回首斷腸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獨飲苦
下聯:明朝奔圓月,圓月中秋圓
(6)
上聯:八月中秋佔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瓏
下聯:九九重陽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雲外
(7)
上聯:美酒佳人伴身側,春風自得意
下聯:夜市千燈映皎月,人月倆團圓
(8)
上聯: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賞好月,賞月好
下聯:小屋活動時,日日歡,作美文,作文美
佳節美酒佳,酒酒香,把歡酒,把酒歡
天涯一片天,片片雲,剪雲片,剪片雲
(9)
上聯:碧空月圓逐花影,龍燈笑舞鬧中秋
下聯:國強民富顯龍威,彩旗飄揚迎國慶
(10)
上聯:去年秋別淚暗垂,遠渡重洋,滿載辛酸,獨在異鄉為異客
下聯:今夜月明人盡望,海外遊子,心繫故土,每逢佳節倍思親
(11)
上聯:秋風玉露,纖雲弄巧,舉樽共邀娟娟月
下聯:才子佳人,對影成雙,撫琴同唱綿綿曲
(12)
上聯:少年游虞美人,相見歡花心動
下聯:楊柳枝柳梢青,沁園春綺羅香
(13)
上聯:蝶戀花木蘭花解語花,一從花開滿庭芳
下聯:江南柳宛溪柳樓下柳,楊柳枝頭柳梢青
(14)
上聯:浮曦步晨, 懸月環素, 朝朝暮暮總相循!
下聯:晚霞漫天,落日披彩,年年歲歲惹沉醉!
(15)
上聯:月如水,情如絲,你思我思,一樣相思。
下聯:秋正紅,夜正濃,舉頭低頭,愁上眉頭。
(16)
上聯: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閣亮
下聯:秋風掃落葉,片片相思楓葉情
(17)
上聯: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閣亮
下聯:咸陽游唐陵,代代唐王李氏名
(18)
上聯:寂寞空守寡
下聯:淚海匯湘江
(19)
上聯:張相如 藺相如 司馬相如 名相如 人相如 其實不如
下聯:童無忌 叟無忌 男女無忌 言無忌 行無忌 百無禁忌
(20)
上聯:處處飛花飛處處
下聯:夜夜笙歌笙夜夜
點點落雨落點點
(21)
上聯:中秋節國慶節 節節同慶節節高
下聯:芙蓉餅荷葉餅 餅餅團圓餅餅香
(22)
上聯:中秋猜謎覓知音 謎謎皆有因
下聯:眾客作對來助興 對對頗用心
(23)
上聯:十八年擦肩而過,今日喜相逢,十一國慶慶中秋,雙節迎雙喜。
下聯:一地球可分為二,南北兩半球,北邊金秋南邊春,中秋變中春。
(24)
上聯:舉國慶國慶
下聯:出對聯對聯
(25)
上聯:應對對對聯
下聯:好問問問題
(26)
上聯:桃臉緋紅如客醉
下聯:人面雪白似凝脂
(27)
上聯:春風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聯:紅梅白蘭綠竹黃菊,滿庭芬芳,樣樣可作畫題
(28)
上聯:三才女四才子七騷客,中秋小屋同奏《清平樂》
下聯:新朋友老朋友眾嘉賓,歡聚一堂共唱《洞仙歌》
(29)
上聯:十月初一壽辰日,宴壽辰,賀壽辰,母親子女共壽辰。
下聯:八月十五團圓夜,月團圓,人團圓,中秋國慶也團圓。
(30)
上聯:孤燈孤網伴孤人 何故無人 因無故人
下聯:風言風語話風情 風本無情 我賦其情
(31)
上聯:春風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聯:唐詩宋詞元曲明文,名滿歷朝,朝朝盡出才子
(32)
上聯:秋時楓葉紅, 春時葉正綠, 怎敵相思紅了綠, 綠了紅
下聯:初七橋頭聚,初八橋尾散,哪堪忍受聚了散,散了聚
(33)
上聯:思雨海盜貝雷帽 雨中有雷 海中有貝
下聯:詩詞對聯情感文 詞里寄感 對里寄情
(34)
上聯:三笑定情,郎才女貌,恩恩愛愛羨煞神仙
下聯:一水難阻,雙星暗渡,獵獵愛幟飄揚太空
(35)
上聯:煙也蒙蒙,雨也蒙蒙,葡萄架下聞私語,柔絲一縷縈夢
下聯:山也重重,水也重重,鴻雁翅上寄祝福,難解兩地相思
(36)
上聯:女乞巧,男乞才,乃七夕古俗
下聯:勝為王,敗為寇,系千古定律
(37)
上聯:女乞巧,男乞才,乃七夕古俗
下聯:天為媒,地為妁,成金玉良緣
(38)
上聯: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下聯:雨落心湖漣漣漪,憶起昨夜星辰夢
(39)
上聯:兩船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魯肅、樊噲,文不如武)
下聯:一天共存,岩顏難比虹麗 (顏嚴、弘歷,臣難比君)
(40)
上聯:一紙彩票一筆財,搏搏搏
下聯:半靠天運半在人,發發發
(41)
上聯:十載寒窗始做仕
下聯:一時春雨易濕衣
(42)
上聯:萬載冬柏挽青蔓
下聯:一時春雨易濕衣
(43)
上聯:萬馬奔騰慶新春,小屋笑迎八方客
下聯:一曲哀歌道別離,遊子面掛兩行淚
(44)
上聯:秋水長天憑欄望 此處有家鄉風月
下聯:離人悲事倚窗泣 他年無今朝雨雪
(45)
上聯:辭眾人,背井離鄉,沿途灑淚,鴻雁難寄一廂情
下聯:迎新春,登高望遠,臨風寄語,海水緊連兩岸心
(46)
上聯:天涯若比鄰共聚小屋,筆舞龍飛書壯志
下聯:海內存知己同赴異國,情深義重擔甘苦
(47)
上聯:天南海北才子佳人齊聚小屋共唱同一首歌
下聯:江東族西俊男靚女相對紅燭互訴萬千種情
(48)
上聯:迎春花開喜迎春,卿卿應是東風第一枝
下聯:情人草長送情人,儂儂可謂西節最佳物
(49)
上聯:雪化冰消,花紅柳綠,又是一年新春景
下聯:風吹塵散,情深緣淺,換得半生悲情事
(50)
上聯:春來秋去,你來我往,終究緣聚緣散明日難期
下聯:日升月落,夜夢晨醒,無論是真是假執迷不悔
(51)
上聯:千秋萬載,流不盡滾滾長江東流水。
下聯:百媚千嬌,數不完代代絕色俏佳人。
(52)
上聯:春到杜鵑山,花香鳥語
下聯:秋至月亮灣,夜明景秀
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
總是那麼惆悵
似一窪秋水的悲涼
蘊著我無可奈何的感傷
借你纖纖的手
剪一縷朦朧月光
讓我把今夜的孤獨收藏
八月的桂花開始了飄香
而我
再也找不到了來時的方向
Ⅱ 李氏湯圓家做的月餅在哪裡能買到
李 氏湯圓家做的月餅在哪裡能買到?還是建議去專賣店購買、或者在一般的批發超市應該都能夠買到。當然也可以問一下身邊的朋友,如果有吃過這款月餅的,應該知道哪裡售賣的具體位置。
Ⅲ 中國民俗節日有哪些和介紹。
1、七夕節
Ⅳ 中國李姓有多少人口
李姓在宋《百家姓》列為第
4姓,2007年4月24日公布人口9207.4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9%,在當代中國為第2姓,在當代世界為第1姓,2008年統計公布列為第2姓,以後兩次統計公布均列為第1姓。
Ⅳ 台灣話(又叫河洛話)真的是古代中國的官方話嗎是哪一朝代呢
是的,河洛語是唐宋之前中國的通用語。
閩南話來自中原河洛地區,又稱河洛語,堪稱古代中國的普通話
閩南話就是泉、漳、廈、台等地閩南族群的母語,當然廣義上潮汕話也應該被歸到同一語系中。"離鄉不離腔",謹守祖訓,和先輩中原河洛人把中原語言帶到閩地一樣,閩南人移居到哪裡就把閩南話帶到哪裡,漳泉兩地的閩南人同樣把閩南話帶到了台灣。
寶島台灣的閩南話的主流腔調就是漳州與泉州兩地腔調大概按55%:45%比例融合的結果(這和相對後開發地區廈門島的閩南話由泉州腔與漳州腔大致對半混合的結果非常非常地類似。
通曉三地口音的朋友們可以自行比對比對),同樣地,閩南人也在向外移居的同時將閩南話帶到了浙江溫州、台州、海南和海外東南亞等地。
(5)中國紅李氏月餅多少錢一箱擴展閱讀:
河洛話歷史:
閩南方言又叫閩南話,也有人稱之為「河洛話」或「福佬話」。閩南方言是在福建閩南地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關於閩南方言的形成時間,至今學者們的看法仍不完全相同,但都認為至少在上古的末期南北朝已見端倪。
根據史書記載,北方的中原漢人在不同歷史時代因避戰亂、平叛亂或逃災荒等多次向南方遷徙進入閩南地區,他們不僅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優秀的北方文化,同時也帶來了中原漢語,為閩南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不能排除當時閩地土著語言(古越語)對閩南方言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但是,不管是從當時漢人人數上的優勢看,還是從閩南方言語音、詞彙和語法所表現的特點看,可以說,在北方漢人帶入的中原漢語跟本地土著語言的交流和融合過程中。
中原漢語是占絕對優勢的,雖然也吸收了土著語言的若干成分(從現有材料看,那是很少很少的),但最後形成的無疑是以中原漢語為主體的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在語音、詞彙和語法方面的一致性很高,雖然各地一致性的比例不完全一樣。據初步統計,語音方面(聲調只計調類,不計調值),至少有85%左右是相同的。
詞彙方面,有人選擇了2500個常用詞語做比較(不考慮語音形式,只從詞源角度比較),至少90%是相同的。所以,泉、漳、廈三地的人們口語交際一般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Ⅵ 反映中國文化特徵的詞語
一、古香古色 [ gǔ xiāng gǔ sè ]
【解釋】:香:氣味好聞,與「臭」相對。形容器物,書畫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緻的色彩,情韻。
【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一種古香可愛。」
【譯文】:古畫的顏色墨水,有時候會淡,是因為灰塵積壓的原因,有一種雅緻的韻味。
二、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釋】: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一種古香可愛。」
【譯文】:古畫的顏色墨水,有時候會淡,是因為灰塵積壓的原因,有一種雅緻的韻味。
三、精美絕倫 [ jīng měi jué lún ]
【解釋】:絕倫:沒有比得上的。精緻美妙,無與倫比。
【出自】: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譯文】:新年的晚上掛出來,精緻美妙,無與倫比。
四、源遠流長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釋】: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出自】: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誌銘》:「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
【譯文】:源頭很遠的水,就流得很長,根枝深的樹木,枝葉就茂盛
五、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釋】: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出自】:明·姜世昌《〈逸周書〉序》:「迄今讀書,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譯文】:到現在讀書,如果揭日月而行千年,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不是近代學者所及的。
Ⅶ 山東臨沂什麼牌子的月餅最好吃
秋香月餅,李氏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