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人的眼鏡多久換一次

中國人的眼鏡多久換一次

發布時間:2022-08-29 11:03:02

㈠ 10歲兒童近視鏡多長時間更換合適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眼科張繁友 :我認為應每年至少重新驗光一次、根據矯正視力情況,眼鏡框大小變化,決定是否換鏡子。比如、原戴的鏡子仍可達到很好視力、O,8以上、而且眼鏡框還可以,就不必重配。配了眼鏡後應該常規戴鏡子、因為人的視覺主觀上要求看清,即然戴了鏡子可以看清,為什麼要摘下不讓人家看清楚呢?你讓孩子摘下鏡子,他看不清物體,勢必自行調節,想去看清,結果反倒加重近視。 近視發生發展原因很多、讓視力下降慢點、讓近視發展慢點、是家長們共同的心願。很難成現實、除非不學習,不讀書了,現實中國的教育模式、造成了中國人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世界第一。當然,可以適度減少近距離看書學習、端正姿勢看書學習,屋內照度好一些、不躺著看書、不在開動的車上看書,有時適當做做散瞳,比如利用休息日點快速散瞳葯、讓眼睛放鬆調節、休息一下,可會有利於近視的「治療」,或讓近視發展的「慢」一些。說實話、近視一旦發生、不會治好,切記,20歲前, 近視眼趨勢是進展。我認為普通近視散光快速散瞳可以。我個人認為孩子沒必要配多焦點眼鏡。

㈡ 戴眼鏡保護眼睛的問題

看書時最好帶著眼鏡,這樣能減輕眼睛的疲勞程度!經常取代和交換眼鏡帶隊眼睛都有影響,因為眼睛要不斷的適應不同的環境,這樣是眼睛很疲勞,就像人也不可能經常改變生活環境!眼睛也是一樣,所以最好不要經常給眼睛換環境,要不停的適應,最好減輕眼睛的工作量和疲勞程度!

㈢ 中國戴眼鏡的人有多少

權威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約佔世界近視患者總數的33%,遠高於我國佔世界人口總數22%的比例;弱視發病率為2%-4%,低視力發病率為1%-2%,現有我國戴眼鏡的人數約8億人。
(8億?!本人覺得很誇張,不過不少人是近視了,卻只在上課時戴眼鏡看黑板)

㈣ 23歲,近視700-800度,不想做手術,只想自然恢復,即使時間長點也可以,堅持不做手術

你現在是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的特徵就是:注意用眼衛生也不容易控制住度數,玻璃體、眼底容易出現病變。不做手術是正確選擇,因為給別人做手術的醫生也在戴眼鏡。
由於你的工作性質,近距離使用電腦時間過長,想控制不增加都很困難,更不說恢復了。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說可以恢復視力的產品,那都是為了錢吹得太懸了,如果真有那麼好的產品,中國就不會成為近視世界第一了。雖然說恢復不可能,但是恢復部分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出現恢復的人基本上都是多年恢復一點點。
說以說給你提個最現實的建議:穩住度數不要增加。想穩住,首先用眼不能過度疲勞,但你說你整體趴在電腦上,能不過度疲勞嗎?只有少近距離用眼、多看遠處才能緩解眼睛疲勞。其次,配合格的眼鏡並正確隨時佩戴,中國眼鏡行業由於種種原因,發展緩慢,中國人對眼鏡大都是仇視態度——人人張口閉口就是眼鏡越戴越近視,歪曲了對眼鏡的理解,所以配鏡多聽專業驗光師的建議,不要自作主張。
對近視眼較好的食物:柑橘類紅色果肉水果、魚類。其實現在人不缺營養,缺的是正確用眼習慣、配鏡戴鏡習慣。
如果配鏡給你幾點建議:
1.配鏡順序:驗光(找專業驗光師)——選鏡片(聽取驗光師、配鏡師、專業導購的建議)——選鏡架(聽取驗光師、配鏡師、專業導購的建議)。多數人是反其道而行,好比是先選葯後看病,更加不停專業人士的建議。
2.驗光、鏡片、鏡架、裝配、調整鏡架、正確配戴使用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沒有達到正確的要求都會傷害眼睛,所以配鏡不僅僅是驗光准確。
3.定時復查眼睛、保養調整眼鏡。一般學生3個月復查,成人最少一年一次復查,度數變化0.50更換鏡片,據說韓國0.25就會要求換鏡片,而多數人都是眼睛實在看不清了,眼鏡實在沒法戴了才會去眼鏡店。保養調整眼鏡是為了讓你配戴的位置正確,歪著戴會造成度數增加。
4.配鏡在外國都屬於醫療行為,但在中國配鏡首先發展的是專業眼鏡店,醫院驗光發展較晚,很多醫院還是原始武器,配鏡醫院本身沒有專業配鏡師,基本在醫院配鏡的都是眼鏡店或私人承包,這樣驗光、裝配、售後就脫節了。說以中國眼鏡行業很畸形,很多人不認同驗光師、配鏡師,而更認同眼科醫生,但眼科醫生基本搞不懂鏡架鏡片與驗光之間的聯系,好比是醫生不懂葯,只懂開方子。眼鏡店的專業驗光師真正專業的也不多,所以選擇老店大店還是要好些,他們積累的配鏡技術和經驗更多。

㈤ 戴隱形眼鏡注意事項

據眼科醫師介紹,從一定程度上說,隱形眼鏡與心臟瓣膜、人工關節等性質類似,可視為醫療器具,必須在專業醫療場所由擁有眼科視光學專業教育背景的醫務人員驗配。由於隱形眼鏡是配戴在眼睛透明光學面「角膜」表面上的「光學眼鏡」,因此,當配戴方式與護理行為不正確時,將直接影響角膜及周圍眼睛組織的健康,嚴重者將直接損害視覺功能。那麼如何正確配戴隱形眼鏡呢?首先要明確隱形眼鏡並非普通商品,不能不經眼科醫生診斷便隨便使用。配鏡前要進行屈光檢查,將檢影驗光或結合電腦驗光的數值以自覺檢查法進行校正,決定所需鏡片的度數。其次要進行眼前部的檢查,包括眼瞼、結膜、角膜、淚器,常規檢查眼底及眼壓以便發現眼底異常,早期發現青光眼並及時治療。排除眼前部炎症如:結膜炎、角膜炎等,無眼底疾患後方可配鏡。乾眼症或糖尿病等全身抵抗力低下及環境不良者均不適用。戴接觸鏡有一個適應過程,初戴或停用復戴者使用時會有一定異物感,適應期連續戴鏡時間應逐漸延長。一般軟性接觸鏡由每日4小時起,以後每天增加2小時,無特殊不適者戴鏡4-5天左右到醫院復查,無異常發現則可繼續延長至終日戴用,但最好控制在每天14-16小時以內,晚上睡覺時不要配戴。使用過程中有大量的注意事項:1.取戴鏡片前要將手用肥皂洗干凈,不要留長指甲以避免對鏡片或角膜造成損傷。2.軟性接觸鏡片上容易附著細菌和真菌成為傳染源,需要每日進行消毒,鏡片放在充滿保存液的保存盒中保存,盒內保存液每日更換,保存盒亦要經常清潔。3.淚液中的含蛋白質成分可附著在軟性鏡片上,故需至少每周用蛋白分解劑處理1次。4.女性使用者要注意鏡片可能受到化妝品污染。另外,在接觸鏡戴前或戴時不要滴眼葯水,以防某些眼葯使鏡片著色或其中的防腐劑在鏡片中濃縮而對角膜帶來傷害。5.配戴隱形眼鏡後的護理與隨訪是極其重要的。及時、定期的復查有助於了解目前眼睛的健康狀態、戴隱形眼鏡所產生的反應等,幫助你更安全地配戴隱形眼鏡。接觸鏡由於與角膜緊密接觸,可能引起角膜上皮剝脫、角膜敏感性降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巨乳頭性結膜炎等並發症。此外,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評價是否正確健康地配戴隱形眼鏡,那就是配戴著隱形眼鏡後,是否能看得清楚、感覺很舒服、眼睛很好看「不紅」。

㈥ 關於眼鏡的資料

【簡介】

眼鏡是以矯正視力或保護眼睛而製作的簡單光學器件。由鏡片和鏡架組成。矯正視力用的眼鏡有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老花眼鏡以及散光眼鏡四種。保護眼睛用的眼鏡有防護鏡、防風鏡和太陽鏡等。

眼鏡既是保護眼睛的工具,又是一種美容的裝飾品。從鏡片的功能上講,它具有調節進入眼睛之光量,增加視力,保護眼睛安全和臨床治療眼病的作用,對屈光異常引起的兒童斜視和伴有頭疼的屈光異常患者,配戴眼鏡後均可治療。而眼鏡架的功能,除其為鏡片配套構成眼鏡戴在人的眼睛上起到支架作用外,它還具有美容、裝飾性。現代流行者強調,眼鏡要有與時代人的面部化妝及服飾的和諧,反應社會階層高超、學問高雅、時尚等等象徵。

隨著社會技術的飛速發展,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視力保健工作的開展,眼鏡在人們生活領域中將要發揮重要作用。

【培根與眼鏡】

十三世紀中期,英國學者培根看到許多人因視力不好,不能看清書上的文字,就想發明一種工具來幫助人們提高視力。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但都沒有成功。

一天雨後,培根來到花園散步,看到蜘蛛網上沾了不少雨珠,他發現透過雨珠看樹葉,葉脈放大了不少,連樹葉上細細的毛都能看得見。他看到這個現象,高興極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櫃,找到了一顆玻璃球。但透過玻璃球,看書上的文字,還是模糊不清。他又找來一塊金剛石與錘子,將玻璃割出一塊,拿著這塊玻璃片靠近書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試驗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後來他又找來一塊木片,挖出一個圓洞,將玻璃球片裝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於手拿,這樣人們閱讀寫字就方便多了。

這種鏡片後來經過不斷改進,成了現在人們戴的眼鏡。光矯正視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視鏡與老年人戴的老花鏡,還有其他各種用途的眼鏡,人們學習、工作就更方便了。培根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

【眼鏡的起源和發展】

據資料介紹,眼鏡最早出現於1289年的義大利佛羅倫薩,據說這項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是一位名叫阿爾馬托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美國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身患近視和遠視,1784年發明了遠近視兩用眼鏡以免受頻繁換兩副眼鏡的折磨。1825年,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利發明了能矯正散光的眼鏡。有人認為,中國人在2000年前就發明了眼鏡。盡管眼鏡發明誰為先至今仍是個謎,但我國在明朝中期就出現了眼鏡,卻是不爭的事實。明萬曆田藝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條雲:「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叆叇也。」這時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國早期眼鏡的圖像及實物資料存世不多。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明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有一老者戴著眼鏡。清乾隆年間,我國已能生產眼鏡,鏡架為黑漆木框,裝有系結的絲帶,鏡片由水晶磨製,至清嘉慶年,眼鏡普及,張子秋在《續都門竹枝詞》雲:「近視人人戴眼鏡,鋪中深淺制分明。更饒養目輕猶巧,爭買皆由屬後生。」有趣的是,清代眼鏡的深淺標度,是根據子丑寅卯十二地支來劃分的,這在清史料筆記李光庭所著的《鄉言解頤》中有記載。自13世紀人類發明鏡片以來,一直用水晶玻璃磨製鏡片,1937年法國發明了一種叫壓克力的塑料眼鏡片,雖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1954年法國依視路公司一位工程師從製作飛機座艙的材料中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樹脂鏡片,自此以後,這種鏡片便成為世界鏡片王國的至尊,一直沿用到今天。

【眼鏡行業的形成和發展】

1. 明清之際行業幫會的形成

在我國歷史上隨著個體手工業的發展,眼鏡用料由天然水晶石發展到使用玻璃後,眼鏡的使用范圍則開始向民間推廣和擴大,製作技術也有新的發展。

中國姑蘇(蘇州)是我國眼鏡的發源地,蘇州生產眼鏡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對我國的眼鏡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明代激幀初年(公元1628年)、蘇州眼鏡史上山現了一位傑出的技師,名叫孫雲球,字文玉,又字泗濱,原籍吳江。他從小勤奮好學,當時他看到視力不健的人很痛苦,但「單照」鏡之類又使用不方便。於是他就精心研製一種可常架在眼睛上的鏡片。他經過反復多次試驗,利用機械原理發明創造了鏡片研磨機器—牽陀車。這種牽陀車,就是所謂古典法加工的水橙,是用腳踏轉動,採用礦石砂、白泥、磚灰等作研磨劑或拋光材料,把鏡片磨成凸凹透鏡,以適應眼屈光的需要,最後終於掌握了「磨片」技術。用天然水晶石磨製出鏡片。同時他又掌握了「對光」(現稱驗光)的技術,按照人的年齡和不同的視力研製出老花、近視、遠視等品種以及各種光度的鏡片,並編制了一套「隨目對鏡」的原始驗光方法.用以驗目配境。這樣就可以隨目配鏡,效果絲毫不差,戴在臉上也比較方便舒適,以適應各人視力的需要,這是我國主覺驗光配境的開始。

後來,孫雲球又發明研製了不同用途的光學鏡頭,有百花鏡、鴛鴦鏡、放大鏡、多面鏡、幻容鏡等數十種之多。從此,孫雲球製造的眼鏡名揚各地。可惜,這樣一位有作為的技術人才,33歲就病逝了。但是他留下一部名為《鏡史》的科技著作.對推動後世眼鏡製造技術,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繼孫雲球之後到了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蘇州又出了一個製造眼鏡的人才,名叫褚三山.他進一步發展了製造眼鏡的技術,頗有影響。

由於蘇州出了孫雲球、褚三山兩位傑出的製造眼鏡的技術人才,從而推動了當時蘇州眼鏡行業的形成和發展。在1735年,蘇州已出現了專門生產眼鏡的手工作坊。

到了清康熙年間,眼鏡的製作與銷售已在北京、上海、蘇州、天津、廣州等地蓬勃發展。眼鏡已成了專門的商品。

2.清末民初眼鏡行業的順起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的配鏡技術傳人我國,為眼鏡行業的崛起開辟了新的道路。清朝末年,首先是英國人約翰·高德(J。hnGoddard),在上海開設了「高德洋行」,專營機磨檢光眼鏡。之後其他洋人接因而來。如托極司(TobiM)開設了「明晶洋行」,英籍猶太人雷茂頓(Ram5比n)開設的「雷茂頓洋行」等。

至此以後,到19?年曾經在「高德洋行」工作的中國人籌資開設了「中國精益眼鏡公司」。由於精益眼鏡公司的開業,使我國眼鏡行業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在驗光配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革:

①開始廢除了舊式店鋪沿用已久的「對光牌」驗光配鏡,採用了主客體相結合的驗光技術。

⑨淘汰了純手工操作製做鏡片的方法,設置了機械研磨加工設備,發展了研磨技術,這時不僅能磨製各種不同性質、不同規格的鏡片,還開始自製式監制各類鏡框(架)。

③在檢、磨、割、裝、矯、制等技術方面,由於採用了一些國外的新技術和設備,因而培養了一代製做眼鏡的專業人才,為我國眼鏡行業很快形成一支新的技術隊伍,打下了堅實基礎。

由於精益眼鏡公司生產的眼鏡適應了我國人民的需要,售價又低於洋行洋貨,不久便在全國佔領了市場並在各地開設了分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精益眼鏡公司已在北京、香港、天津、濟南、沈陽、大連、哈爾濱、南京、無錫、蘇州、杭州、揚州、漢口、長沙、南昌、開封、廣州、重慶等十八處開設了分支機構。

在抗戰前,精益眼鏡公司的產品,還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曾到廣州精益公司分店驗光配鏡,並為之題詞:「精益求精」。

1935年前後.上海除精益眼鏡公司之外、還開設了幾家大型專業眼鏡公司,其中有「茂昌眼鏡公司、吳良才眼鏡公司」等。這些專業眼鏡均設有先進的驗光配鏡設備和鏡片加工研磨、割邊專用機器。

與此同時,北京的眼鏡行業也大為發展。北京先後開設了慎昌鍾表眼鏡行.大明目鏡公司(始建於1937年)等,也都分別設有驗目配鏡和前店後廠的鏡片加工車間。同時,原有老式的生產方式家庭手工業作坊,也隨之發展增多,並且不斷革新其生產技藝,採用一些國外進口材料,使舊式眼鏡在形式上力求更新。從此.北京的眼鏡行業更是興旺發達,進而成立了眼鏡同業工會.協調全行業的共同事宜。這是舊中國北京眼鏡行業的大致形成過程。

3.新中國成立後眼鏡行業的變遷和飛躍

舊中國,眼鏡行業的發展,雖然初具規模,並且有了行業幫會或同工業會等行業組織,但是在其生產和經銷中均屬私人店鋪和家庭手工作坊,其產品大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裝飾品,產量不多、價格昂貴,因而發展緩侵。特別是生產工業.直到解放前夕,全國生產眼鏡的廠家只寥寥無幾,都是一家一戶,生產工人多則十幾個人,少則一二人,而且生產工藝十分落後、產品質量低劣、品種單調、數十年一貫制。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眼鏡生產開始由家庭小作坊式的手工生產,逐步到組織起來合作生產的小企業。如:北京在合作化和公私合營前,眼鏡工商業為數不多。

工業有近百戶小作坊,從業人員約有270餘人;商業共有39戶專兼營商店,從業人員不到300人,其中只有十家(即:精益、大明、東方、精明、昌明、四明、寶隆、劉明齋、孫泳良常記)

設有前店後廠的生產車間和同仁醫院眼科附屬的眼鏡片加工車間,共有生產工人46人。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眼鏡行業也得到大力發展。在工業方面,北京、上海、蘇州等主要產地均具有了一定規模的眼鏡生產基礎。如上海眼鏡一廠、上海眼鏡二廠、北京眼鏡廠、北京608廠、北京603廠、蘇州眼鏡廠等,已經成為我國眼鏡工業的大型骨幹企業,其規模均為近千人的國家中型企業。其產員數量質量及配套能力均居全國首位,有的產品則為市級或國家級優質產品,有的名牌產品多年長期出口.行銷全國,馳名中外。

另外,一些國防工業企業,儀器儀表工業也有部分企業轉向眼鏡行業生產加工,商業服務部門也不斷擴大或增加銷售網點和增添驗光配鏡L設備、儀器。有些城市還非常重視理論教育.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還開辦丁眼鏡技術短訓班和職工個等專業技工學校為眼鏡行業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

1985年4月,由國家輕工業部倡導牽頭,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了全國眼鏡行業的「中國眼鏡協會」成立大會。到會的入會集體會員企業共有140餘家,其中規模較大的骨幹企業有85個,分別隸屆輕工業部、商業部、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農牧漁業部、衛生部和國家科委;分別在14個省、市、自治區等31個城市;共有職工27237人。其中,技術人員l,393人:500人以上的單位15個,200一500人的單位29個,200人以下的單位41個。按經濟性質劃分:全民企業15個,集體企業49個,鄉鎮企業Io個,中外合資企業若干個。這85個單位共有固定資產凈值14522萬元,1984年全年生產能力為:鏡架2018萬副,(其中金屬架590萬副)。鏡片1609萬副,毛坯1694萬副;總產值1.4億元,總銷售1.9億元,總利潤3449萬元,每年出口鏡架、鏡片150萬副,換匯75萬美元。眼鏡協會成立後一年多來又有近百家廠、商申請加入了協會,到1986年底已發展到集體會員企業240個,共有職工3萬余。

我國眼鏡行業的發展,是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變遷.至今已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和一定配套生產能力的大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眼鏡的類別】

【單片眼鏡】

中國最古老的眼鏡是水晶或透明礦物質製做的圓形單片鏡。

明代已有西方的眼鏡經過西域或南洋傳入我國,吳寬在得到友人所贈眼鏡後寫詩致謝,詩中的描述是「圓與英莢同,凈與雲母匹」,用法是「持之近眼眶」,單片眼鏡也被稱為「單照」,「單照明時已有,舊傳是西洋遺法。」(《蘇州府志》)

【變色眼鏡】

許多汽車司機在開車時常常戴著一副黑眼鏡。在陽光下或者積雪天駕駛汽車的時候,這副黑眼鏡能保護眼睛不受強光的長時間刺激。可是,當汽車突然由明處駛向暗處的時候,戴著黑眼鏡反而變成了累贅。一會兒戴,一會兒摘,實在太不方便啦。有什麼好辦法來解除司機的這個苦惱呢? 有,戴上變色眼鏡准行。在陽光下,它是一副黑墨鏡,濃黑的玻璃鏡片擋住耀眼的光芒。在光線柔和的房間里,它又變得和普通的眼鏡一樣,透明無色。

變色眼鏡的奧秘在玻璃里。這種特殊的玻璃叫做「光致變色」玻璃。它在製造過程中,預先摻進了對光敏感的物質,如氯化銀、澳化銀(統稱鹵化銀)等,還有少量氧化銅催化劑。眼鏡片從沒有顏色變成淺灰、茶褐色,再從黑眼鏡變回到音通眼鏡,都是鹵化銀變的魔術」。在變色眼鏡的玻璃里,有和感光膠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變化過程。鹵化銀見光分解,變成許許多多黑色的銀微粒,均勻地分布在玻璃里,玻璃鏡片因此顯得暗淡,阻擋光線通行,這就是黑眼鏡。但是,和感光膠片上的情況不一樣,鹵化銀分解後生成的銀原子和鹵素原子,依舊緊緊地挨在一起。當回到稍暗一點的地方,在氧化銅催化劑的促進下,銀和鹵素重新化合,生成鹵化銀,玻璃鏡片又變得透明起來。

鹵化銀常駐在玻璃里,分解和化合的反應反復無窮地進行著。照相膠卷和印相紙只能用一次,變色眼鏡卻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變色眼鏡不僅能隨著光線的強弱變暗變明,還能吸收對人眼有害的紫外線,的確是眼鏡中的上品。如果把窗玻璃都換上光致變色玻璃,晴天時,太陽光射不到房間里來;陰天或者早晨、黃昏時,室外的光線不被遮擋,室內依然亮堂堂的。這就彷彿扇扇窗戶掛上了自動遮陽窗簾。在一些高級旅館、飯店裡,已經安上了變色玻璃。汽車的駕駛室和游覽車的窗口裝上這種光致變色玻璃,在直射的陽光下,連變色眼鏡都不用戴,車廂里一直保持柔和的光線,避免了日光耀眼和暴曬,大夥兒該是多麼歡喜啊!

【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顧名思義,妙在「隱形」。它既有普通眼鏡矯正視力的功能,又解除了框架眼鏡帶來的不便,所以戴隱形眼鏡已儼然成為當今時尚。然而隱形眼鏡並非對所有的需配鏡者都適用,哪些人不宜戴隱形眼鏡呢?
中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旺盛時期,眼球視軸尚未定形,若過早或較長時間連續配戴隱形眼鏡,易產生角膜缺氧和生理代謝障礙等副作用;鏡片清洗消毒不嚴,則會繼發感染;鏡片曲徑若與角膜不相適應,還會造成角膜磨損,上皮脫落,嚴重者會導致角膜潰瘍或穿孔。因此,中小學生若沒有特別必要,還是以戴框架眼鏡為宜。

感冒患者手上往往帶有大量病菌,它們很容易在取、戴隱形眼鏡時進入眼中。此外,感冒常伴有輕微的視網膜炎症,戴隱形眼鏡會使炎症加重。許多感冒、止咳和止痛葯物中都含有抑制眼淚的成分。淚液分泌量減少會使隱形眼鏡過於乾燥、透明度降低,進而影響視力。

有過敏症的人配戴隱形眼鏡易引起的並發症有輕微炎症、眼睛瘙癢、紅腫、結膜炎和眼睛腫脹等。如果這些病症長期不治療,將可能危及到視力。過敏症者如必須配戴隱形眼鏡,最好只在白天使用且每周至少有一天暫停使用。如果出現炎症,最好停止使用。如果2至3天後炎症仍未減輕,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青光眼、慢性淚囊炎、結膜炎、角膜潰瘍、甲亢等疾病患者若已配有隱形眼鏡,而眼睛正處在炎症期,要待炎症消失後再戴。

發燒患者發熱時眼睛局部抵抗力下降,淚液分泌減少,枯草桿菌就會大量繁殖,使細菌的代謝產物沉積在角膜與鏡片之間,造成隱形眼鏡透氧性降低,角膜正常的代謝受到干擾,從而引起細菌性角膜潰瘍。

騎車旅遊者長距離騎車時,空氣的對流加速,使軟性隱形眼鏡的水分減少,鏡片逐漸乾燥變硬,眼睛會感到不適。時間一長,變硬的鏡片就會損傷角膜,引起眼睛疼痛或細菌感染。

中老年人到了40歲以後,眼部組織會發生比較明顯的退行性變化。眼局部的抵抗力下降,特別是眼球耐受缺氧的能力下降,此時若在眼球表面戴上一層薄的鏡片,會導致眼球缺氧,從而容易出現角膜感染、潰瘍等並發症。40至60歲的中年人可以短時間戴隱形眼鏡,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配戴隱形眼鏡,否則容易引起嚴重的並發症,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害。

孕期婦女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懷孕時,由於人體內的分泌功能發生了變化,使角膜組織屏障功能下降,淚液分泌減少,引起配戴不適,所以最好別戴。

【水晶眼鏡】

水晶眼鏡的價格昂貴,而且戴上後讓人感覺很清涼,有人就認為它有養目的作用.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水晶最早被用於製作眼鏡是應為當時還不能製造光學玻璃,沒有比水晶更好的光學材料.後經科學實踐證明光線透過水晶時會出現雙重摺射從而產生疊影,而且水晶阻擋紫外線和紅外線的效果並不大好大部分都能透過去.水晶眼鏡價格昂貴是應為水晶地質堅硬脆性強,不宜湮沒而且純水晶產量少並不是因為對眼睛有特別的保養效果,人們戴水晶眼鏡感覺清涼是因為水晶鏡片對紫外線和紅外線吸收的少溫度較低,但並不能養目.眼鏡,養目。

【滑雪眼鏡】

滑雪鏡分為高山鏡、跳台鏡、越野鏡、自曲鏡等。由於雪地上陽光反射很厲害,加上滑行中冷風對眼睛的刺激很大,所以需要滑雪鏡來保護滑雪者的眼睛。

滑雪鏡應具備以下幾個功能:第一,防止冷風對眼睛的刺激;第二,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灼傷;第三,鏡面不能起霧氣;第四,跌倒後滑雪鏡不應對臉部造成傷害。

按以上要求,應盡量選擇全封閉型滑雪鏡,這種滑雪鏡外觀上類似潛水鏡,但不把鼻子扣在內。外框由軟塑料製成,能緊貼面部,防止進風。鏡面由鍍有防霧院紫外線塗層的有色材料製成,這種材料很柔軟,用力扭曲又發生變形而不會發生斷裂,以保證鏡面受到撞擊時不會對臉部造成傷害。另外在外框的上沿有用透氣海綿製成的透氣口,以使面部皮膚排出的熱氣散到鏡外,保證鏡面有良好的可視效果。

【犯人追蹤眼鏡】

犯人追蹤眼鏡 (Criminal Locator Glasses)眼鏡右側夾住耳朵的部分裝有高性能集音接收器,通過裝在左側的特殊音波刺激耳鼓,可以戴上眼鏡竊聽。距離貼紙發信器的位置半徑20km以內都可以接受信號,表現在眼鏡左側的夜景屏上。但是必須充電,成為難點。

【自調近視眼鏡】

自調近視眼鏡、跟據光學原理,能自覺感應晶狀體的彎曲度的變化,並使新型軟性鏡片屈光度作出相應調節,使一副眼鏡能夠長期使用,不必更換,省卻麻煩、節省金錢,實現光學運用和眼鏡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可後視反光眼鏡】

一種特殊眼鏡。正面看與普通眼鏡無異,佩戴後,通過鏡片的外側,能夠清楚地看到身後的情況,使偵探能夠方便的瞻前顧後,提防被人反跟蹤。就跟蹤監視而言,既可在被監視對象背後作業,也可在其前邊或側面作業,具有較好的隱蔽效果。

【眼鏡文化的內涵】

眼鏡文化充分反映了一個國家,民族的思想意識形態、道德、價值觀、信仰、風俗習慣等文化特點,隨著各歷史時代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它以物質和藝術的結合,通過有形的方式體現出來。它一方面反映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同時也體現著佩戴者的身份、社會地位、思想觀念、興趣愛好等。

1、鏡片文化

鏡片的文化內涵主要體現在質材的優良程度,鏡片的大小、曲線、組合以及色彩、光澤等的精美度上。在古代,帝王、官家、富豪與平民百姓所用眼鏡的不同,體現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色彩及內涵。在現代,工、農、商、學、兵等社會各階層,男性、女性用鏡,風格各異,都體現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內涵。

2、鏡架文化

鏡架文化也是體現在材料質量的高低,鏡架外形、顏色、裝飾的精美程度,以及圖文含義等方面。古代的鏡架上往往刻有福、祿、壽、財等花紋圖案,體現著「福在眼前」、「福壽雙全」、「官運亨通」、「四季發財」等價值內涵。同時,梁架上往往還雕刻著店名、字型大小、人名、含金量等。依社會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帝王、達官貴人所用鏡架多用金、銀、玳瑁、象牙等貴重材料,而普通百姓所用眼鏡多用銅、鐵、鋼、木等材料。眼鏡的梁架圖案,由最初的拱橋形、門字形、城門洞形、弧形,逐漸過渡到一字形、竹節形、上下翻梁形等;梁卡、邊卡、由雲紋形、貓頭形、虎頭形過渡到鷹頭形、二點形、梅花點形等形狀。

現代鏡架在古代鏡架文化在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從設計到裝飾,花紋圖案以及色彩上,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體現了新的價值觀和美學觀。

㈦ 一副眼鏡使用周期多長

兒童青少年最佳換鏡周期1年,青年最佳換鏡周期1-2年,中老年最佳換鏡周期2-3年......眼鏡超期「服役」將對人視力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既有商品屬性又有視力矯正功能的眼鏡而言,其最佳使用周期為1-2年,超過了這個周期,即使是昂貴上十萬百萬的眼鏡,鏡片劃傷劃花後,不僅會給配戴者造成配戴疲憊不舒服的感覺,而其長期配戴,對消費者視力將是一種巨大的傷害。眼鏡使用周期還與年齡有關
眼鏡產品的商品質量使用周期主要由鏡架品質和鏡片質量兩大部分構成,一般而言,鏡架變形或者鏡片劃傷劃花,都會對消費者的視力健康造成傷害。而且眼鏡產品的使用周期,除了與品質和消費者的使用頻繁程度,以及使用的環境和個人使用習慣等因素有關外,而且還與消費者的年齡變化有著內在的深層關系。
比如說近視的兒童、青少 年朋友,由於他們處於身體成長階段和近視的發展階段,一切都沒有穩定,因此其眼鏡產品的使用周期最多不能超過1年。一是經過一年的成長,原來配戴的鏡架已經不適合他了,二是經過一年的變化,視力近視的度數已經發生變化,原來的鏡片已經不合適。就像鞋服一樣許多小孩5歲時買的,到6歲時就小了,不能再穿。只是鞋服的大小,家長能看見,而眼鏡不合適對兒童青少年的視力健康傷害,家長看不見而已。
除了兒童青少年之外,老花眼鏡的使用周期也與消費者的年齡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人一般過了45歲後眼睛開始老花,而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老花的度數也會不斷增加。一般來說,一個人從 45歲到80歲,老花的度數會從0逐漸增長到350-400度左右。

㈧ 600度長期戴眼鏡好不好

1.如果你的眼睛已經基本定型,不會再發展,並且你的眼睛沒變形,你可以去做手術,以此來降低度數,如果變形了,要好好保護,隨年齡增長,你的勢力會慢慢從近視過渡到遠視,也就是老花眼,如果你覺得眼睛不適,及時一定要去更換鏡片,你現在近視很厲害,應該帶眼鏡,晚上的時候,多揉揉眼部穴位,滴點眼葯水,緩解眼部疲勞,也可防止度數增長過快.
2.還有:看書時間要短,要提高學習效率。每看近30分鍾,要看遠10分鍾。 注意要光線左邊來,本子要不反光,寫字姿勢要對,眼離目標要40厘米以上,寫字要寫大點兒。不躺著看書。 注意孩子的體質,多鍛煉。營養要跟上,多吃維生素,多曬太陽。 打乒乓球:球一會兒遠,一會兒近,可鍛煉眼睛。 每半年查一次視力,在15歲前,每年散瞳一次。這個散瞳,一是要個度數結果,二是人為的讓眼睛休息----因為散瞳葯是睫狀肌麻痹劑.haha. 配合適的眼鏡,光度合適,瞳距合適,瞳高合適,符合國標。 正確使用眼鏡:參看我的博--學生配了眼鏡要常戴嗎? 最好,配二副眼鏡,一副看遠用,一副看近用。 也可配漸進多焦點鏡片,注意要便宜的,因為可能2年就要換鏡片。 但漸進多焦點鏡片不要戴好幾年,如一直戴,可能降低眼的調節力,出現斜視等。超過18歲的人,近視度數也會增長,但絕對每年漲得較小孩子少多了。成人度數的增長,是因為職業,習慣等原因。如你是每天電腦前坐8小時的,如你是會計。
3.中國人近視眼的發病率高居世界前列:小學生近視率上升到近40%,初中生達到60%,高中生達到70%。台灣小學生近視率為世界第一。到底為什麼呢?簡單來說,是因為我們日益精製的高碳低脂飲食,使攝入的糖分越來越多,而營養素越來越少,尤其是維生素A、硒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結果是,眼睛「糖化有餘,營養不足」。
4.注意緩解眼睛疲勞, 控制近視發展的速度,方法如下 :

1、眼珠運動法
頭向上下左右旋轉時,眼珠也跟著一起移動。

2、眨眼法
頭向後仰並不停的眨眼,使血液暢通。眼睛輕微疲勞時,只要做2~3次眨眼運動即可。

3、熱冷敷交替法
一條毛巾浸比洗澡水還要熱一點的熱水,另一條毛巾浸加了冰塊的冷水,先把熱毛巾放在眼睛上約五分鍾,然後再放冷毛巾五分鍾。

4、眼睛體操
中指指向眼窩和鼻樑間,手掌蓋臉來回摩擦五分鍾。然後脖子各項左右慢慢移動,接著閉上雙眼,握拳輕敲後頸部十下。

5、看遠看近法
看遠方三分鍾,再看手掌1~2分鍾,然後再看遠方。這樣遠近交換幾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勞。試試吧!

6、電腦一族的護眼妙招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的症狀為「眼乾澀不舒,甚至乾燥、畏光、視物模糊」。這類病人的職業大多是計算機操作人員、文字編輯、美術工作者、教師及刺綉工人等。隨著電腦在工作、生活中的普及,這種情況更為常見。他們的症狀並不是病理變化所引起,而是由於用眼不當所致。

㈨ 購買隱形眼鏡時,有哪些必看的指標

買隱形眼鏡時要從各種參數入手:基弧/直徑、氧傳導性、含水量、保濕科技、中心厚度、防紫外線功能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1
基弧/直徑:選擇隱形眼鏡,只有適合自己眼球的弧度才是最佳的。而當選擇的鏡片基弧和應該佩戴的弧度相差較大時,就可能產生禁錮感或滑脫感,甚至會造成視力不穩定。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隱形眼鏡品牌質量挺好,卻仍有少數人配戴不舒服的原因。同時,因為隱形眼鏡直徑較大,超出可見虹膜區(黑眼珠區域),因此,要想佩戴舒服,選擇的隱形眼鏡弧度要比角膜實際弧度平坦0.6~0.8mm(曲率半徑)為好。按照中國人的眼球基弧平均算下來,大部分可選擇8.4-8.6mm之間的基弧參數,但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要去醫院檢測自己的數據後再購買。
2
氧傳導性:眼睛如同皮膚一樣需要呼吸,但眼角膜本身沒有血管,它通過直接與空氣的接觸來呼吸。氧傳導性就是衡量隱形眼鏡氧氣通過性的一項指標。氧傳導性的值越高(DK/t),其向眼睛輸送氧氣的能力就越強,它的單位是(cm2/sec).(mlO2/ml×mmHg),測量方法為一個大氣壓強下每單位面積單位時間穿透的氧氣體積。同樣材料下,含水越多,氧氣傳導性越好,因為水可以起到氧氣的溶解劑的作用。簡單地說,選擇氧傳導性高的隱形眼鏡就像給自己的眼睛穿了件透氣性強的衣服,佩戴起來的感覺就更加舒適自然。
3
含水量:水凝膠鏡片的含水量通常分為低(30%-50%)、中(50%-60%)、高(60%以上)三檔。水凝膠的鏡片是通過水分來向眼鏡傳遞氧氣的,所以含水量太低,眼睛容易缺氧,造成眼紅,由此推斷,含水量越高的鏡片越好?其實也不然,鏡片含水量高只是說明該鏡片在正常情況下需要的水分比較多,一旦水分流失,會通過吸收眼睛分泌的淚液來保持鏡片水分,容易造成眼睛干澀,鏡片也容易破損~~所以適中的含水量才能提供相對好的透氧性,配戴也舒適。,好糾結哦~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含水量高低呢?還是詢問你的專業醫師.
4
鎖水保濕科技:具有保濕因子的隱形眼鏡能讓眼睛配戴更舒適,但保濕因子只是停留在鏡片的表面,就不能有效達到保濕的效果,所以真正的保濕需要通過鎖水保濕科技,把保濕因子柔和到鏡片里層,把水分鎖住,從里到外,持久鎖水,水分不易流失,眼睛不幹澀,配戴才舒適。
5
防紫外線:紫外線是導致白內障的元兇,為了延緩眼部衰老、呵護眼睛健康,隱形眼鏡增加了防紫外線的功能,原理是通過在鏡片材料中添加吸收輻射成份。鏡片的防紫外線功能也是分等級的,就像選購防曬霜時考慮SPF和PA指數一樣,要看清等級標識, II級的阻隔紫外線功能有效阻隔95%UVB和70%UVA,I級的阻隔紫外線功能有效阻隔99%UVB和90%UVA。但隱形眼鏡防紫外線能力畢竟有限,如果長時間在紫外線強烈的戶外,最好外加護目鏡或太陽鏡。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的眼鏡多久換一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什麼工廠 瀏覽:296
英國的網購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03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4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2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4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3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2
中國人在韓國如何發展 瀏覽:817
伊朗藏紅花怎麼服用 瀏覽:218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7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9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60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5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3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61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