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特朗普希望中國多少

特朗普希望中國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29 21:39:59

① 為什麼特朗普希望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首先,不是希望,而是無端指責,因為美聯儲加息,想剪中國羊毛,而中國不讓剪,你加息我就貶值,美國的意思是我能加息,你不能貶值,你不讓我好好剪羊毛,你就是匯率操縱國。

② 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給中國提出三個大的定位和判斷是什麼

競爭者。挑戰美國權威、與美國爭奪全球利益的競爭者。這是此前柯林頓、小布希、奧巴馬政府都從沒有表述過的。

美國當地時間18日,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了他上台後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特朗普在演講中將中國和俄羅斯定位美國的對手國家(rival powers)。

而在報告的文本中,將中國定位為美國「戰略上的競爭對手」,還談到了台灣問題,但並沒有完全排除同中國合作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朝鮮核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也將同中國繼續開展合作。

(2)特朗普希望中國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軍隊致力於同各國軍隊加強軍事交流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

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國際社會有目共睹。任何國家、任何一個報告想歪曲事實、惡意詆毀都是徒勞的。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

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反觀個別國家,動輒將本國利益凌駕於他國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之上,腦子里滿是「零和」博弈的陳舊思維,一會兒給這個國家貼標簽,一會兒給那個國家下定義,處處凸顯利己主義,國際社會對此自有公論。

③ 最近,特朗普為什麼總是說中國好話

首先中國人吃這套,喜歡表揚,不喜歡批評,不過大部分國家都這樣,有缺點自己知道就行了,別人說出來多沒面子。其次,特朗普是希望和中國合作的,合作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所謂和氣生財。我買東西的時候,老闆還總叫我帥哥呢,我知道我肯定不是,但似乎還挺開心,如果老闆說你這個矮挫窮,雖然符合事實,我也不會去買東西了。第三,中國確實有值得誇的地方,任何時候不能妄自菲薄,總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外國人則非常優秀,那是錯誤的。中國有自己的優點,有優點的國家總是值得誇獎的。
特朗普誇中國一般都是這樣,先誇,再批評一些事情,給人的感覺就是「我比較客觀哦,好的我承認,不好的我也不會粉飾」,無論是哪一方的人,都能接受。一邊倒的誇或者批評,會讓人覺得虛偽。

④ 特朗普當選會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影響很大。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影響,政治方面不會很好,也不會很壞,就是說,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壞也壞不到哪裡去。中國的外匯儲備有可能大幅度減少,這正是中國希望滴,中國的中低端產業有可能因出口下降遭受到影響,部分這些行業的工人有可能失去飯碗。中國的軍事工業和高端產業可能會加速發展。

⑤ 丁咚:美國「宣戰」了,中國准備好了嗎

丁咚:美國「宣戰」了,中國准備好了嗎?
特朗普是自1986年以來,美國首位在任期第一年即發布國家安全戰略的總統,而且他罕見地在正式發布該戰略之前,面向公眾發表了專門演說。
將來的歷史著作或將確認,就這次演說和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重要性而言,它不亞於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鐵幕演說和隨後而來的一系列戰略對策。
特朗普的演說和報告,都將中國描述為「對手」,後者突出了其「戰略競爭」性質。報告同時將中國和俄羅斯視為挑戰美國的實力、影響力和利益,試圖侵蝕美國的安全和繁榮,並塑造一個同美國價值觀和利益相對抗的世界的「修正主義強權」。特朗普鄭重宣布,這個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競爭時代,轟轟烈烈的軍事、經濟和政治競賽正在各地上演,強調美國「正在角力之中」,「必須整合國力」,「動用一切參與競爭」,並且「終將獲得勝利」。
無論是新的安全戰略報告,還是特朗普的演說,盡管將三個主要威脅相並列,而且將中俄相提並論,但從感情色彩以及付諸筆墨的容量而論,無疑,在特朗普政府眼中,中國是首屈一指的主要「對手」——報告33次明確提到「中國」字眼並在多處含蓄指向中國。
令特朗普政府念念不忘的中國挑戰表現在:
積極推進軍事現代化,發展先進武器和能力,威脅美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和指揮控制系統,部署軍力,意圖限制美國的區域介入,削弱美國的軍事優勢。
盜取美國的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和早期創意,利用自由社會的發明,擴張國企為驅動力的經濟模式,決意使經濟不自由不公平,削弱美國的商業和經濟,削弱美國經濟的長期競爭優勢。
過去一個世紀盛行的大國較量再次出現,中國利用經濟誘惑和懲罰、施加影響力以及暗示的軍事威脅迫使其他國家順從它的政治和安全目標,通過廣泛的投資和貿易強化了其地緣政治野心,在地區愈益居於主導地位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存在,令自由和壓迫兩種世界秩序的地緣競爭正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展開,奪取美國的地緣政治優勢,並試圖根據自己的利益改變國際秩序。
這份報告還「妄議」:中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在收集和濫用數據以散布其體制,包括中國式貪污和偵察。
在剛剛結束令人眩目的北京之行後不久發布如此富有「敵意」的政策報告,著實令人吃驚。在此之前,特朗普不惜以溢美之詞贊譽中國領導人,並以總體克制的姿態評論中國,由此在北京收獲了高達2535億美元貿易合同。
就在該報告出籠之前,特朗普政府前首席「軍師」班農剛剛在日本發表了一個針對中國、色彩鮮明的演講。班農認為,過去二十五年,美國及其地區盟友在戰略上無所作為,讓中國鑽了美國制度的空子。班農說,特朗普總統表示要改變過去幾十年美國對中國崛起採取的綏靖政策。
特朗普的演說和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是與班農的演講精神一脈相承的。白宮官員對此評論說,報告是特朗普競選觀點的延續,只不過在中美元首馬阿拉歌庄園會晤後,鑒於中國領導人的態度,特朗普決定先等等看,中國在削減兩國貿易失衡及應對朝核問題上是不是能做點什麼,但特朗普政府顯然不滿意中國的作為,因此轉而加速推動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出台。
事實上自從民主黨的奧巴馬政府第二任期以來,中美關系就朝著對抗色彩逐步演進,邁入了「合作、競爭與遏制」相並存的新的歷史進程中(我在撰於2014年上半年的《次冷戰和中美關系的未來》一文中有專論,有興趣的可以查閱),而特朗普的演說和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標志著這一新的關系機制的正式開場。
刺激美國改變既往的政策基調的主因除了特朗普政府所指出的那些以外,中國新的政治發展,使得美國和西方通過與中國合作、促進中國發展並將其納入自由國際體系,進而推動中國轉型的潛在目標,明顯變得不可能。
特朗普政府的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應對中國崛起和「威脅」的方略,具體來講,就是「合作、防禦、競爭與遏制」相融合策略。
首先看「合作」。中美關系不同於中蘇關系,一則兩國彼此關系十分密切,年度貿易總額逾6000億美元,全面的敵意和對抗,只會帶來兩敗俱傷的效果;二則兩國尚未集結彼此對立的陣營進行系統性的對抗。因此,在特朗普的演說中指出了,他的政府將努力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建立一種良好的夥伴關系。
不過,特朗普緊接著話鋒一轉,強調「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目標」,在尋求合作機會的同時,「也會挺身而出,為我們的國家挺身而出」。後者的著力點是「防禦」、「競爭」和「遏制」。特朗普和他的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為此提出了四個國家核心利益,即「保護美國人民、國土安全和我們的生活方式」、「促進美國的繁榮」、「用軍事力量維護和平」、「推進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防禦策略的核心,是要建立穩固的「邊界」,這個邊界既有實體的含義,也有網路世界的虛擬含義,以及社會媒體領域介於實體和虛擬之間的含義;是要建立強大的國防,特朗普政府全力推動了一項高達7000億美元的國防投資方案,創十餘年來的新高,目的就是要促進軍隊和軍備現代化,建設強大的軍事力量,建立穩固的國防體系。
對軍隊和軍備的投入增加,同時也是美國參與新的大國競爭的有力支撐,美國准備好在太空、網路攻擊、導彈防禦及電磁攻擊等諸多領域展開對外競爭。競爭的另一重要領域是保持經濟活力、經濟增長和國內繁榮。特朗普政府史無前例地將經濟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為了促進經濟繁榮,特朗普政府決心實施減稅和取消不必要的規定;推進以公平互利為原則地貿易——具體來說就是減少貿易逆差;堅決打擊不公平貿易行為和知識產權盜竊;採取新的措施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工業和創新基地;徹底重建美國的基礎設施等。
遏制,主要依靠建立並強化聯盟和夥伴體系來實現。特朗普政府希望基於相同原則、相同目標的國家聯合起來,負起應有的責任,為了共同安全,將共同利益納入共同事業。美國不再把它的生活方式強加給任何人,但毫無保留地擁護自身價值觀,並增進美國在世界上地影響力,事實上,在印太、在歐洲,這樣的聯盟和夥伴體系,將是對華、對俄遏制的支柱。
小布希政府時期官員艾倫說,這份報告將是針對中國的一系列經濟措施的發令槍。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特朗普政府已經正式向中國「宣戰」,這是一種新型的冷戰。早前我將之概括為「次冷戰」。
清晨傳來消息,特朗普參與國際競爭的殺手鐧、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器——減稅法案剛剛在眾議院通過。
特朗普滿懷信心地說,美國終將獲勝。
那麼,中國,你准備好了嗎?

⑥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和看法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和看法完全取決於什麼樣的政策和言論有利於他的政權的穩固,特朗普懇求中國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目的是提升他在關鍵州和特殊利益集團的選舉運勢。而最近,特朗普有時會發表強硬的反華言論,以轉移人們對他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力的批評。

特朗普對華態度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有利於他競選連任的短期利益決定的。其結果是,美國的對華立場反復無常,特朗普的個人野心,而不是任何連貫的戰略決定了他如何對待對美國而言最重要的對外關系。

特朗普為了贏得連任,頻繁打出"中國牌",用各種方式來對中國施壓,企圖以此來展示自己的強硬,從而獲得國內激進派的支持。然而,特朗普的支持率仍舊落後於拜登,競選團隊的資金也快用完。競選問題沒有得到本質上的解決,而中美關系卻被特朗普破壞殆盡。

(6)特朗普希望中國多少擴展閱讀

特朗普對華態度主要受兩股勢力影響

在對華政策上,特朗普經常在溫和派和鷹派官員之間搖擺不定。溫和派的官員包括了他的女婿庫什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美國財長姆努欽;強硬派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國務卿蓬佩奧,當然還有波廷傑。

不過波廷傑與鷹派代表人物之間還是有些細微的區別,他更偏實用主義,對上級指示絕對服從,並且非常低調,避免與上級發生相互矛盾的表態。波廷傑與特朗普的「首席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也交情不淺。白邦瑞告訴《華盛頓郵報》,波廷傑處事謹慎,如果沒有得到特朗普明確的批准,他不會試圖去推動任何議程。而且波廷傑與各個陣營的人相處都比較融洽,包括與民主黨人士。

在波廷傑的辦公室里,放著一塊大白板,上面詳盡地描述了中國在全球范圍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看過這幅圖的人說,上面還有一些軍事術語,包括Lines of Efforts (聯合行動中的努力), Strategic goal (戰略目標)等等。

波廷傑所主張的對華政策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批評。拜登的外交政策顧問,新美國安全中心執行副總裁拉特納(Ely Ratner)說,特朗普政府構想的對華政策與實際政策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不與盟國協調一致,加大美國外交政策的投入,一味的追求對抗和單邊行動,這樣的政策根本不會奏效。

⑦ 特朗普要中國賠償十萬億,並免除所有外債,是故意胡說還是別有目的

前段時間,共和黨內部召開了一場演講會,這場演講的主講者便是美國的前總統特朗普。雖然特朗普已經不再擔任總統職位,但是下台後的他也沒有閑著,先是在輿論上給拜登製造壓力,這次演講會上更是直接揚言要中國賠償十萬億。這番言論十分符合特朗普的人設,邏輯上不著邊際,看起來完全是瘋子言論,但這就是特朗普。

美國大選早已塵埃落定,特朗普四年內不可能再染指美國總統的寶座,但是他必須得為自己造勢,為自己保持熱度,為四年後的大選做准備。所以特朗普的這一切行為,都是讓美國群眾記著他,讓他可以在美國群眾中保持熱度。其實特朗普之前做過媒體行業,所以對如何保持熱度拿捏的非常到位。特朗普的這些言論,無非是要激起群眾的熱情,為自己撈點熱度,我們看看就好。

⑧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

現在看來,川普對當總統的4年,對我國會非常強硬,中美貿易、軍事、南海、台灣等問題都會摩擦加劇,甚至會走向對抗,原因如下:

川普希望能因阻擋製造業外流並促使其迴流美國而名垂青史,而迫使中國讓步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為實現這一目標,川普多次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來威脅中國(或者試探中國底線),以作為交換條件。而台灣,則是川普對中國的手段之一。

縱觀特朗普的班底,絕大多數都是對大陸不友好的人士:
白宮幕僚長雷恩斯表示支持對台灣出售武器
總統顧問蓋瑞表示美國的敵人包括中國,關注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
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卡爾是對大陸強硬派
總統科技顧問托馬斯是反對()共產主義的
內政部的部長萊恩表示美國應該保護南海周邊國家安全
商務部的部長威爾伯表示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最厲害的國家
交通部的部長趙小蘭對台灣蔡總統祝賀
貿易代表羅伯特是對大陸強硬派
.....................

這就是為什麼,在特朗普當總統的幾年,中美之間摩擦會增加的原因。
當然了,結局可想而知。川普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閱讀全文

與特朗普希望中國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89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59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0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麼出口國 瀏覽:154
伊朗現在做什麼好 瀏覽:325
中國去巴域怎麼走 瀏覽:387
中國石化加油站如何開發票 瀏覽:529
在英國讀什麼最賺錢 瀏覽:357
中國女排奪冠評分是多少 瀏覽:299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麼地方玩 瀏覽:525
印度芋頭怎麼炸好吃 瀏覽:853
伊朗宗教集會什麼時候 瀏覽:5
越南哪裡買工業設備便宜 瀏覽:118
巴厘島6個人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907
緬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瀏覽:123
惠普中國官網是哪個 瀏覽:173
為什麼說咖啡是起源於義大利 瀏覽:175
台灣什麼時候屬於中國的 瀏覽:871
中國糧倉儲備糧食夠中國人吃多久 瀏覽:741
中國到哪裡到國外是最遠的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