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詩瑪在中國哪個地區
阿詩瑪在中國雲南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縣境內,距昆明78公里,是滇東南3州18縣進入滇中的必經門戶。年平均溫度16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等美譽,是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全國AA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中國唯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地,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齊名,是中國四大旅遊勝地之一。 雲南石林風景名勝區范圍廣闊,景點眾多,有石林風景區、黑松岩風景區、飛龍瀑風景區、長湖風景區、月湖風景區、芝雲洞風景區、奇風洞風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Ⅱ 阿詩瑪是我國雲南哪個民族塑造的形象
阿詩瑪是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支系撒尼人的敘事長詩。它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斗爭的故事。
Ⅲ 阿詩瑪是哪個民族
是彝族。
阿詩瑪,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阿詩瑪》是彝族撒尼人傳統文化的突出表現形式,寓含撒尼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涉及撒尼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素材的特殊價值。
歷史淵源
阿詩瑪的原形態是用撒尼彝語創作的,是撒尼人民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集體智慧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撒尼人聚居區,分為南北兩個大同小異的流派。
(3)阿詩瑪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演唱方式
撒尼民間的阿詩瑪主要以演唱形式傳播,其演唱時有不同的旋律和不同的調式。在悲傷的場景里用帶有傷感的旋律演唱;在喜慶的場景里,用帶有歡快的旋律演唱。
傳承人王玉芳的阿詩瑪傳唱以傳統曲調為主,內容卻不乏即興發揮。比如唱到勞動片段時,有時她會一邊編麻繩一邊唱歌,大意是好好織麻獻給國家。
小調、曲調不斷重復,歌詞時有即興發揮。這也就是王玉芳自己所說的「想怎麼唱就怎麼唱,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唱」。
網路-阿詩瑪
Ⅳ 阿詩瑪是我國雲南哪個民族塑造的藝術形象
阿詩瑪是我國雲南彝族塑造的藝術形象。
《阿詩瑪》是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支系撒尼人的敘事長詩。它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斗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丑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2006年,阿詩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阿詩瑪,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4年,本片根據同名民間長詩改編;由著名導演劉瓊導演執導,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等主演。
Ⅳ 阿詩瑪煙是哪產的
阿詩瑪煙是紅塔煙草有限責任公司玉溪卷煙廠出品,此品牌香煙於1982年開始生產了,為A段上限烤煙型卷煙,屬中國典型的清香型卷煙之一,得名於雲南著名傳說中的彝族少女「阿詩瑪」,曾榮獲部優產品稱號,屬中國名煙。
但該煙已於2006年正式停產,原因是由於雲南旅遊局將「阿詩瑪」注冊為旅遊商標,紅塔集團為避免侵權停止了該品牌香煙的生產。
(5)阿詩瑪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阿詩瑪香煙鑒別:
1.「阿詩瑪」牌系產品有84mm軟、84mm硬包;94mm軟、硬包。
2.包裝
a.由於機型不同,84mm軟包條盒油封有正面及側面兩種封口。
b.小盒、條盒均採用激光打碼技術,列印有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質量編碼。小盒打在底面,條盒打在中文面左邊,上下居中。
c.小盒、條盒所使用的白卡紙,在造紙過程中加入了彩色纖維,打開包裝後可以看到有一根根的彩色纖維,而且這種纖維在紙張中同樣能夠找到。
d.卷煙紙為印有「YXCF」字樣的螺紋紙,該字母是在造紙過程中產生的,有字母的地方螺紋是斷開的。
e.採用印有「YXCF」字樣的打孔水松紙,從抽吸第二口開始到結束,抽吸端濾嘴顏色內深外淺。
Ⅵ 阿斯瑪的煙是什麼地方的
阿詩瑪煙出自玉溪,阿詩瑪煙是紅塔煙草有限責任公司玉溪卷煙廠出品,此品牌香煙於1982年開始生產了,為A段上限烤煙型卷煙,屬中國典型的清香型卷煙之一,得名於雲南著名傳說中的彝族少女「阿詩瑪」,曾榮獲部優產品稱號,屬中國名煙。
(6)阿詩瑪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阿詩瑪香煙鑒別:
1、「阿詩瑪」牌系產品有84mm軟、84mm硬包;94mm軟、硬包。
2、包裝。
a、由於機型不同,84mm軟包條盒油封有正面及側面兩種封口。
b、小盒、條盒均採用激光打碼技術,列印有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質量編碼。小盒打在底面,條盒打在中文面左邊,上下居中。
c、小盒、條盒所使用的白卡紙,在造紙過程中加入了彩色纖維,打開包裝後可以看到有一根根的彩色纖維,而且這種纖維在紙張中同樣能夠找到。
d、卷煙紙為印有「YXCF」字樣的螺紋紙,該字母是在造紙過程中產生的,有字母的地方螺紋是斷開的。
e、採用印有「YXCF」字樣的打孔水松紙,從抽吸第二口開始到結束,抽吸端濾嘴顏色內深外淺。
Ⅶ 阿詩瑪是哪個民族的人物
阿詩瑪出自雲南省石林彝族,是彝族撒尼人的經典傳說中的主人公。作為彝族人民口口相傳的阿詩瑪,她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斗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丑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精神。
阿詩瑪植根於石林彝族撒尼人群體的文化傳統或文化歷史之中,在該民族群體中起著確認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張有代表性的「名片」。阿詩瑪也是被認同的中華民族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女性形象之一。對於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
阿詩瑪的故事,彝族民間的傳說故事,由彝族人民創作,《阿詩瑪》起源時間,學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認為萌發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時期,形成於封建社會時期。
故事:阿詩瑪是個聰明美麗而又能乾的農家姑娘,當地有財有勢的熱布巴拉,定要娶她給自己的兒子做媳婦。阿詩瑪不肯,熱布巴拉就派人搶她。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阿黑和熱布巴拉家鬥智比武,得到勝利。
終於把阿詩瑪救出來。可是熱布巴拉不甘心,求崖神放水淹死兄妹倆。可愛的姑娘阿詩瑪被水沖走了,十二崖子的應山歌姑娘,救出阿詩瑪並使她變成了石峰,變成了回聲神。撒尼人懷戀她,叫喚她的名字,山谷里就傳來她的回聲。
和阿詩瑪人物有關的作品有:長詩《阿詩瑪》、電影《阿詩瑪》、音樂劇《阿詩瑪》、連環畫《阿詩瑪》等等作品。在據悉,經過幾代人的持續發掘和整理,敘事長詩《阿詩瑪》整理發表60多年來,先後被譯成英、法、日、韓等十餘種文字在世界許多國家傳播。。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阿詩瑪》,於1982年獲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屆國際音樂最佳舞蹈片獎。自此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搬上熒屏,開始享譽海內外。從那時起,一個勤勞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強權的阿詩瑪形象,活在了國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煙和景點。
阿詩瑪的故鄉是彝族。彝族作為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