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古代哪裡有金銀

中國古代哪裡有金銀

發布時間:2022-08-31 10:32:50

『壹』 古代的黃金白銀都去哪了

中國古代金銀一直是比較缺乏的,作為主要貨幣材料的銅也同樣很缺乏。從現代來看,中國金銀礦不算缺乏,但品味較低,古代技術開采困難。明朝中後期開始,大量美洲和日本白銀進入中國後,白銀才成為中國的重要貨幣材料。

按現代學者的估計,明末全中國大概有4億兩白銀,以現在眼光看,這點白銀數量不多,只相當於現在一年多的白銀產量(包括回收再生銀)。現在中國一年白銀產量超過一萬噸,相當於3億兩左右白銀。

古代金銀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皇帝用它賞賜給文臣武將。《漢書》記載,西漢皇帝賞賜金銀300多次,《後漢書》記載,東漢皇帝賞賜金銀27次,兩次賞賜的金銀約為296萬斤(約1500噸)。

有一部分是用在帝王的陵墓中了,畢竟每個帝王都會有大量的陪葬品,除了那些珍寶之外,自然會有這些耀眼的黃金了,中國這么多年的歷史,也有不少的帝王,而且一些王爺也會有大量的陪葬品,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黃金被帶到了地下,埋在了陵墓之中。

由於古代中國經常會發生戰亂,所以一些貴族將這些黃金藏了起來,但是由於時間過久,所以這些黃金失去了蹤跡,現在也沒能找回來。

後來到了清末時期,因為清政府的無能,導致中國大量的黃金和白銀,都落到了外國人的手裡,實在是很可惜。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生產紙幣,而且每個國家所使用的貨幣也不一樣,所以他們就會互相交換物品,因此大量的黃金會被當作貨幣被換走了

『貳』 請問!有沒有知道我國哪裡產銀子

在10月23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白銀年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永興縣「中國銀都」稱號。令人驚嘆的是,永興縣既沒金礦也沒銀礦,完全是在零資源上壘出的「中國銀都」。

白銀具有貴金屬和有色金屬雙重身份,湖南的銀錠佔全國產量的50%,永興縣更成為我國主要的白銀生產和出口基地,其產量可直接影響到全國白銀市場價格。永興縣冶煉金銀的歷史始於明末,盛於當代,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2003年,永興縣生產白銀1680噸,佔全國產量的1/4多,今年預計可產白銀1800噸,黃金5噸,其它金屬16噸。

『叄』 中國古代都是用金銀,這么龐大的貨幣現在都到哪裡去了

中國是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其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但是,中國貨幣的使用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演變歷程。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貨幣並不是一直以金銀為主。

夏商時期的中國是以“貝”作為等價交換物。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分裂割據,各諸侯國都發行了不同的貨幣,如趙國的鏟幣,齊國刀幣。秦朝統一天下後改用秦半兩錢,這時期的貨幣其材質都不是金銀。

至宋朝,貨幣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由於宋朝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傳統的銅錢貨幣攜帶不便,不利於流通,以及鑄造貨幣需要耗用大量的銅、鐵。於是,政府發行了“交子”,即紙幣。

金銀真正開始普遍被當作貨幣交易的時期是在明朝,明朝時期金銀貨幣開始在民間普及,如金元寶、銀元寶。

為改變這種局面,大清政府令林則徐著手禁煙工作。但之後帶來的就是著名的“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以大清戰敗為結局,此後,大清一蹶不振,與列強的戰爭都以戰敗收場。戰敗帶來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在這些條約中基本都牽扯到了賠償白銀這一條目。

如《南京條約》中賠款英軍2100萬兩。

《天津條約》中賠款英軍4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中賠款英軍800萬兩白銀。

《馬關條約》中賠款日本2億兩白銀。

《辛丑條約》中賠款十一國4.5億兩白銀,加上利息9.8億。但實際支付了6.64億兩。

僅在這四條條約中就賠款了約12億兩,這還不包括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在北京城所搶掠的金銀財物。

『肆』 世界上最早的白銀製品出現於哪裡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金銀製品出現於古地中海區域。

在世界范圍內,中國古代金銀器的起步算是比較晚的。除了一部分佛道金銀製品外,中國古代金銀器中的裝飾品和器皿始終占據主流,傳統金銀細工作品有金銀首飾、金銀配飾、金銀器皿和金銀擺飾幾大類,鮮有用於宗教祭祀或禮儀大典。

相關信息

白銀,即銀,因其色白,故稱白銀,與黃金相對。多用其作貨幣及裝飾品。古代做通貨時稱白銀。純白銀顏色白,摻有雜質金屬光澤,質軟,摻有雜質後變硬,顏色呈灰、紅色。純白銀比重為10.5,熔點960.5℃,導電性能佳,溶於硝酸、硫酸中。

銀是古代發現的金屬之一。銀在自然界中雖然也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銀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壓成只有0.3微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銀粒就可以拉成約兩公里長的細絲。銀的導熱性和導電性在金屬中名列前茅。

『伍』 古代的金子是哪來的

古代金子是靠自然界產生的,古人發現了金子。

據明朝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的記載大意是:中國產金地區,約有100多處,難以一一列舉。山石中出產的,大者名叫馬蹄金,中者名橄欖金、帶胯金,小者名為瓜子金。

水沙中出產的大者名叫狗頭金,小者名叫麩麥金或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叫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但都要先經過淘洗後進行冶煉,才能成為整塊的金子。

因為金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所以自然界中的金主要是單質。在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後的古代,人們用的方法就是在所謂的「金山」中挖土,然後用特製的篩子在水中篩掉泥土,得到金子。最後,把小的金顆粒放在模子里,高溫加熱,使其熔化,等到冷卻,變成金塊,便於保存。

(5)中國古代哪裡有金銀擴展閱讀

金礦床類型復雜多樣。主要有礫岩型、綠岩帶型、石英脈型、韌性剪切帶型、卡林型、斑岩型、淺成低溫熱液型、火山岩型,新生代砂礦等。

地球發展早期階段形成的地殼其金的豐度較高。因此,大體上能代表早期殘存地殼組成的太古宙綠岩帶。尤其是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山岩組合,金豐度值高於地殼各類岩石,可能成為金礦床的最早的「礦源層」。

金在地球中,地核為2.6×10-6,地幔為0.005×10-6,地殼為0.004×10-6。金在地殼中的豐度只有鐵的1/1千萬,銀的1/21。地球上99%以上的金進入地核。

綜上所述,金在地殼中豐度值本來就很低,又具有親硫性、親銅性,親鐵性高熔點等性質。要形成工業礦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礦、富礦,金則要富集幾千、幾萬倍,甚至更高。

一般認為,規模巨大的金礦一般要經歷相當長的地質時期,通過多種來源、地質構造演化和多次成礦作用疊加才可能形成。

『陸』 古代那麼多金子銀子都去了哪裡呢

除去以物易物的原始時代,真金白銀幾乎是各個朝代通行的貨幣。它們的價值不會隨著朝代更迭或者貨幣改革而急劇變化,就連古代衡量國庫充實與否也是根據真金白銀的數量而定。因而,黃白之物一向備受推崇。我國很早便有掘金采銀的傳統,至今已有數千年之久,那麼這大量的金銀都去了何處呢?

當然,金銀的流失去向不止這些,不過僅是通過這些途徑流失的金銀數量就已經讓人極為詫異,更別說連帶其他去向了。不過近年來,中國逐步壯大,流失的金銀也在逐步回歸,中國大媽都能將金子買漲價,也是讓人倍感欣慰。

『柒』 清代時,世界一半的白銀都在中國,它們從哪裡來的

說到貨幣自然離不開黃金,黃金由於穩定性好,所以被當成不會貶值的東西,除了黃金之外,銀子也是古代重要的錢財計量物,明朝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當時中國已經聚集了大量財富,古代財富主要用白銀來衡量。


後來鴉片戰爭,英國轟開了中國的國門,加上戰後割地賠款,中國這些白銀大多數又全部要賠了出去,想想也真是夠冤的,你覺得呢?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哪裡有金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人種怎麼樣 瀏覽:422
印度孟買冬天多少度 瀏覽:135
印尼盧比英語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和瑞典哪個國力強 瀏覽:855
中國哪裡產翡翠和玉 瀏覽:267
印度傳說中的眾神之車是什麼 瀏覽:258
航運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24
越南小米手機有哪些 瀏覽:803
1000美金多少印尼錢 瀏覽:382
中國目前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418
越南華人什麼意思 瀏覽:375
印度長途汽車怎麼下 瀏覽:277
人民幣兌多少越南錢 瀏覽:357
印尼按摩的店叫什麼名字 瀏覽:239
中國銅儲備能維持多久 瀏覽:336
伊朗這狀態怎麼跟美國斗 瀏覽:205
印度國家排多少名 瀏覽:54
中國的疫情有多少例 瀏覽:897
為什麼中國沒有研發新葯 瀏覽:216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