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運輸業包括哪些
交通運輸業是指使用運輸工具將貨物或者旅客送達目的地,使其空間位置得到轉移的業務活動。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和管道運輸服務。
交通運輸是研究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基礎設施的布局及修建、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經營和管理的工程領域。
其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鐵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機場工程勘查、設計、施工與養護,機車、汽車、航舶及航空器運用工程,鐵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規劃,經營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oX2cQPcY84Cg4oJrJroizA
2. 中國綜合交通網突破多少萬公里
「十三五」時期我國綜合交通網路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
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路日趨完善,綜合交通網路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翻一番、對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5%,高速公路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8%。
民用運輸機場覆蓋92%左右的地級市,超大特大城市軌道交通加快成網,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京張高速鐵路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運。
綜合交通運輸網的特點
①為地域生產綜合體(全國、大區域地區生產綜合體)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分布圖式大體與其所在區域的對外運輸聯系及區內各地間運輸聯系的總格局相近似。
②在運輸部門結構上具有一定的組合特點,且取決於所在區域的資源開發、經濟發展、交通位置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特徵。
③由若乾地位、作用與功能不同的交通線路(全國主幹線路、開發或先鋒線路)所組成。
④有一定的地域等級層次,除最高一級的全國綜合交通運輸網外,尚有大區、省區和地區等其他一些較低等級或層次的綜合交通運輸網。
3. 中國有多少高速鐵路
我國現已通車的高速鐵路有:京滬城際鐵路;鄭西高速鐵路;武廣高速鐵路;石太客運專線;甬台溫客運專線;溫福客運專線;合武客運專線;合寧客運專線。
未來高速鐵路網請參照2008年底《中國鐵路中長期規劃圖》,高達2萬多公里。其中有四縱四橫八條主幹線。即;
京哈通道(含沈大段);
京廣通道;
京滬通道;
杭深通道(杭州——寧波——溫州——福州——廈門——深圳)
徐蘭通道;(徐州——鄭州——西安——寶雞——蘭州)
太青通道;(太原——石家莊——濟南——青島)
滬蓉通道;(上海——南京——合肥——武漢——恩施——重慶——成都)
滬昆通道;(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
另有 西安——太原高速鐵路;西安——成都高速鐵路;蘭州——烏魯木齊高速鐵路;重慶——昆明高速鐵路;貴陽——廣州高速鐵路;成都——貴陽高速鐵路;合肥——福州高速鐵路;九江——贛州高速鐵路等等。
以及武漢、沈陽、鄭州、北京、西安、長沙等多個重要城市通往周邊城市的城際鐵路。
4. 中國有幾所交通大學
中國有四所交通大學:
1.上海交通大學
學校是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 交通運輸工程是經過專業認證、就業率能夠達到百分百的專業,在全國的排名位列第一。去年就業生畢業率在96.85%,已連續29年保持就業率在95%以上,從就業單位性質看,大多分布在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畢業生月均收入水平普遍較高,深受500強企業歡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交通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安交通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交通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南交通大學
5. 我國綜合交通網突破多少萬公里
截止2021年底,我國綜合交通網路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
根據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十三五」時期,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路日趨完善,綜合交通網路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翻一番。
對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5%,高速公路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8%,民用運輸機場覆蓋92%左右的地級市,超大特大城市軌道交通加快成網,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京張高速鐵路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運。
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之初,交通運輸面貌十分落後。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18萬公里,有一半處於癱瘓狀態。能通車的公路僅8.08萬公里,民用汽車5.1萬輛。內河航道處於自然狀態。民航航線只有12條。郵政服務網點較少。主要運輸工具還是畜力車和木帆船等。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有步驟的開始恢復交通運輸網路。設施和裝備規模、運輸線路開始增加,加快了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在此期間,管道運輸也得到了發展。
改革開放揭開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交通運輸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1988年滬嘉高速公路通車,實現中國大陸高速公路零的突破。1997年起鐵路進行了連續六次大提速。2008年組建交通運輸部,同年,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開啟了「高鐵時代」。
6. 中國有多少鐵路局
截止2021年,中國共有18個鐵路局,分別是哈爾濱鐵路局、沈陽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太原鐵路局、呼和浩特鐵路局、鄭州鐵路局、武漢鐵路局、西安鐵路局、濟南鐵路局、上海鐵路局、南昌鐵路局、廣鐵(集團)公司、南寧鐵路局、成都鐵路局、昆明鐵路局、蘭州鐵路局、烏魯木齊鐵路局、青藏鐵路公司。
鐵路局主要職責:
1、起草鐵路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參與研究鐵路發展規劃、政策和體制改革工作,組織擬訂鐵路技術標准並監督實施。
2、負責鐵路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定鐵路運輸安全、工程質量安全和設備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組織實施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組織或參與鐵路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
3、負責擬訂規范鐵路運輸和工程建設市場秩序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監督鐵路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企業承擔國家規定的公益性運輸任務情況。
4、負責組織監測分析鐵路運行情況,開展鐵路行業統計工作。
5、負責開展鐵路的政府間有關國際交流與合作。
6、承辦國務院及交通運輸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7. 中國有多少條鐵路干線
中國十大主要鐵路干線
鐵路網是由相互聯結的鐵路干線、支線、聯絡線和鐵路樞紐構成的鐵路網系統。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全國以北京為中心,各省以省會為中心伸展線路的鐵路網骨架,連接著許多不同規模的鐵路樞紐,樞成我國鐵路網骨架的主要干線:
1:南北交通的中樞:京廣線
從北京南下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直達祖國南大門廣州。沿途縱貫六省市,跨越五大流域,途經華北平原、兩湖平原、江南丘陵,穿越南嶺山地,連接珠江三角洲,沿線人中稠密、物產富饒、經濟發達、城鎮密布、運輸十分繁忙。南運貨物主要有煤炭、鋼鐵、木材及出口物資,北運貨物主要有稻米、有色金屬及進口物資。
2:東西沿海地區交通大動脈:京滬線
京滬線始於北京,經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直抵我國最大城市上海。貫穿京、津、滬三個直轄市和冀、魯、蘇、皖四省,跨越四大水系,連接華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長江三角洲。京滬線北接京沈線,南接滬杭。京滬線沿線地勢低平、人口稠密、城鎮眾多、煤炭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南運的貨物主要是煤炭、鋼鐵、木材、棉花等;北運貨物主要有機械、儀表、百貨等。
3:縱貫南北的第二大交通中樞:北同蒲——太焦——焦柳
全線北起山西大同、經太原、焦作、枝城達柳州。基本上與京廣線平行。沿線經過五省(區),跨越三大流域,縱貫黃土高原、豫西山地、江漢平原、湘西山地和兩廣丘陵。全長2395KM,沿線盛產糧、棉、油、煙葉等農副產品及煤、有色金屬等礦產,該線對改善我國鐵路布局,提高晉煤外運能力,分流京廣運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4:縱貫南北的第三大交通中樞:京九線
京九線始於北京,以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直抵香港九龍。全長2538KM,沿線跨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五大水系,縱貫華北平原、鄱陽湖平原、大別山、井岡山、兩廣丘陵。沿線地區不僅是我國糧棉油等農副產品的重要產區,也是礦產資源、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該線對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維持香港的長期穩定的繁榮,都是有重要作用。
5:縱貫西南地區的南北干線:寶成——成昆線
北起寶雞,翻越秦嶺、大巴山,穿越川西平原、飛越岷江,橫跨金沙江,到達昆明,全長1754KM,沿途多崇山峻嶺、急流險灘,有許多「地下鐵路、空中車站」。成昆鐵路橋、隧道總長度占線路總長度的40%,工程之艱巨為世界鐵路建築史上所罕見。該線在寶雞與隴海線銜接,在成都與成渝線相接。沿線是我國特產豐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鐵路的建成促進了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加強了民族團結,也是連接西北地區的重要通道。
6:橫貫中原和西北的大動脈:隴海——蘭新線
東起黃海之濱的連雲港,經鄭州、西安、蘭州進抵烏魯木齊,途徑六省區,橫貫黃淮平原、豫中平原、關中平原、黃土高原、穿過河西走廊、吐魯番盆地,翻越天山山脈到達北疆,全長3652KM,是我國最長的一條鐵路干線,沿途經過我國許多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沿線有豐富的煤炭、石油等礦產和棉花、蓄產品等。這條鐵路的修建,對於溝通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和正在發展的西北地區的經濟聯系,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和旅遊事業發展,鞏固邊防有重大意義。另外由此鐵路西行經中亞地區可直抵波羅的海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條「亞歐大陸橋」,是我國通往中亞、中東、歐洲的捷徑。這條陸橋的溝通,對發展我國外貿事業,加速沿邊開放將起重要作用。
7:京包——包蘭線
京包線自北京西行經呼和浩特至包頭,全長833KM,包蘭線自包頭西行南下經銀川至蘭州,全長980KM。該線東起北京,越冀北山地、跨張北高原、內蒙古高原、過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至蘭州,連接六省(市、區),溝通華北和西北。沿線煤、鐵、池鹽、磷礦等資源豐富,又分布著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商品糧基地。西運貨物主要有鋼鐵、機械、木材等;東運貨物以煤炭、礦石、畜產品為主。該線對促進華北和西北經濟聯系,分擔隴海線運輸壓力,建設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鞏固邊防都有著重要意義。
8:橫貫江南的東西干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
全線東起上海,經浙江、江西、湘、黔、滇等六省市,連接長江三角洲,江南丘陵和雲貴高原,全長2677KM。是橫貫江南的東西大動脈。該線東段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西段煤、鐵等資源豐富。東運的貨物主要有糧食、木材、有色金屬等,西運的貨物主要有鋼鐵、機械、水泥、日用百貨等。 這是一條與隴海經和長江航線平行的密切聯系東西部的鐵路主幹線,對加快贛、湘、貴、滇的經濟建設有重要意義。
9:自成體系的東北鐵路網主幹線:哈大、濱洲——濱綏線
東北鐵路網以哈爾濱、沈陽為中心,由哈大、濱洲——濱綏線相接構成「丁」字型骨架,聯接全區70多條干支線,獨具一格,自成體系。哈大線北起哈爾濱,經長春、沈陽、鞍山到大連,全長944KM。哈大線聯結東北三省主要的工業中心、政治中心和最大海港,通過重要的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地帶,是我國通運能力最強、客貨量最大的主幹線之一,成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濱洲——濱綏線,西起滿洲里,經哈爾濱至綏芬河,全長1483KM。兩端都與俄羅斯的鐵路接軌,是一條重要的國際鐵路線,沿途特產極為豐富,是我國木材、糧食、畜產品供應基地,也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產地。
10:溝通關內外的干線:京沈線、京通線
京沈線南起北京,經天津、秦皇島出山海關,沿遼西走廊到沈陽,全長850KM,沿途是我國重要城市以及煤炭、鋼鐵、機械、石油等生產基地集中的地區,是我國客貨運密度最大的鐵路干線之一。也是聯系關內外的最主要通道。
京通線自北京郊區昌平,以內蒙古赤峰至通遼,全長870KM,是晉煤出關和東北木材外運的重要鐵路,也是溝通華北和東北的第二條鐵路干線,對減輕京沈線的運輸壓力和內蒙古東部的經濟開發有很大意義。
8. 中國總共有多少條高速公路
截至2017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77.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5萬公里,里程規模居世界第一。公路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大幅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運輸效率,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介紹,今年以來,我國物流業降本增效、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取得積極成效。2018年,我國新增公路通車里程8.6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00公里,新建改建國省干線公路2萬公里。
他表示,根據明年預期目標,要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1.8萬億元左右;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通客車建制村5000個,其中貧困地區3000個;推進鄉鎮、建制村硬化路「暢返不暢」路段改造。
(8)中國有多少交通運輸擴展閱讀
當代高速公路正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智慧高速公路」科技理念。智慧高速公路提出引入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對傳統高速公路機電系統和管理服務進行重構再造。
初期建設任務是通過信息交換與共享、數據融合與挖掘,提升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水平和出行服務質量,實現省域高速公路監控管理、應急指揮、輔助決策、業務辦理、出行指引等服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未來發展趨勢是引入車路通信技術,實現人、車、路和環境協同。
9. 中國一共有多少條鐵路
中國主要鐵路線路:
白阿線- 包白線- 包環線- 包蘭線- 包神線- 包石線- 包西線- 寶成線- 寶中線- 北疆線- 濱綏線
濱洲線- 博林線-- 長白線- 長大線- 長荊線- 長雙煙- 長圖線- 成昆線- 成渝線- 赤大白
川黔線- 三萬線-萬南線-南涪線-達成線- 達萬線- 大秦線- 大鄭線- 東邊道- 敦煌線-- 豐沙線- 豐准線- 福廈線
贛龍線-贛韶線溝海線- 廣茂線- 廣梅汕- 廣深線- 貴昆線- 哈大線-邯長線- 邯濟線- 邯黃線 -漢丹線- 杭甬線
合九線- 合寧線- 合武線- 合西線- 橫麻線- 橫南線- 侯西線- 侯月線- 滬漢蓉- 滬杭線- 阜淮線
淮南線- 霍白線- 集通線- 集二線- 膠濟線- 膠新線-膠黃線- 焦柳線- 金台線- 金溫線- 京包線- 京承線
京廣線- 京哈線- 京滬線- 京九線- 京通線- 京原線- 荊沙線- 錦承線- 奎阿線- 昆玉線
蘭青線- 蘭新線- 藍煙線- 洛湛線- 漯寶線- 漯阜線- 黎湛線- 龍廈線- 隴海線- 梅坎線
南防線- 南疆線- 南昆線- 寧靜線- 寧岢線- 內昆線- 寧啟線- 寧蕪線- 寧西線- 嫩林線- 平齊線
- 齊北線- 黔桂線- 青阜線- 青蘆線- 青藏線- 沈大線- 沈丹線- 沈吉線- 神黃線- 神朔線
神延線- 石長線- 石德線- 石太線- 朔黃線- 太中銀- 通霍線- 通讓線- 銅九線- 同蒲線- 峰福線
皖贛線- 魏塔線- 溫福線- 武九線- 武麻線- 西康線- 西延線- 廈深線- 襄渝線- 湘桂線- 湘黔線
- 新長線- 新兗線- 新義線- 新月線- 宣杭線- 兗石線- 牙林線- 扎阿線 - 陽安線- 陽涉線- 葉赤線
伊加線- 宜萬線- 鷹廈線- 甬台溫- 渝懷線- 渝遂線- 漳龍坎- 浙贛線- 武廣線-廣珠線
鐵路布局
八縱八橫-
八縱是指:京哈通道;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九通道;京廣通道;大湛通道;包柳通道;蘭昆通道。
八橫是指:京蘭通道;煤運北通道;煤運南通道;陸橋通道;寧西通道;沿江通道;滬昆(成)通道;西南出海通道。
路網分布
到2015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92000公里,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一位。
東北經濟區:包括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面積124.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能源、鋼鐵、木材和糧食生產基地。鐵路營業里程14180.2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8.4%,路網密度114.4公里/萬平方公里,其中,濱洲—濱綏、哈大和沈山組成「才」字形主通路,加上平齊、大鄭、沈吉、長圖、哈佳、京通、京承錦、集通、通讓等30多條干線,路網結構基本完善。但東北地區不少主要干線能力緊張,相關線路客貨分線和強化改造前期工作仍在緊張進行。
環渤海經濟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山東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面積133.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其鐵路是中國鐵路網的中心,大量主要干線經由本區,如煤運通道的大秦線、石太—石德—膠濟線、邯長—邯濟線、侯月—新月—新菏—菏兗日線,南北通道的京山—沈山—哈大線、京滬線、京廣線、京九線、南北同蒲線,以及京通線、集通線、京承錦線,豐沙大線、京原線等。鐵路營業里程22928.7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29.7%,路網密度171.8公里/萬平方公里,路網布局基本趨於完善。鑒於本區鐵路主要干線在路網中的特殊地位,鐵路建設速度繼續加快,煙大輪渡以及京滬、膠濟線電氣化改造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石太客運專線等項目進展順利;張家口至集寧鐵路,石家莊至德州、大同至包頭電氣化改造相繼開工建設。
長江三角洲及沿長江經濟區: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重慶七省二市,面積148.4萬平方公里,區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鐵路營業里程17696.1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23.0%,路網密度119.2公里/萬平方公里。經由本區的鐵路除浙贛、襄渝、漢丹、武大、合九、西合等線外,主要為南北向鐵路干線,主要通道能力緊張。浙江省沿海經濟較為發達,但由於缺少橫向聯系,其經濟再升級受到影響。2006年,客運專線建設全面展開,滬漢蓉鐵路通道中的武合、合寧鐵路及東南沿海通道中的甬台溫、溫福鐵路建設進展順利,浙贛、滬杭、京滬線電氣化改造完成。
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福建、廣東兩省,面積29.9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地理環境優越,比鄰港、澳、台,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門戶,經濟發展居全國領先地位。至年末已形成京廣、京九南段及廣深、鷹廈、外福、橫南、三茂、廣梅汕和贛龍等干線組成的區域鐵路網,營業里程3780.7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4.9%,路網密度126.4公里/萬平方公里。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福建省缺乏大能力鐵路通道、廣東既有主要干線能力緊張更為突出,需要加快京廣客貨分線步伐,加快廈深、向莆鐵路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鐵路等建設。2006年,武廣、廣深客運專線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溫福、福廈、龍廈鐵路以及廣珠城際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中部五省經濟區: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五省,地處中國腹地,面積87.1萬平方公里,屬經濟、交通較發達地區。至2006年末已形成京廣、京滬、京九、焦柳四條南北運輸通道和隴海、浙贛—湘黔、新月—新菏兗、西安—合肥、襄渝—漢丹—武大五條東西運輸通道組成的「四縱五橫」主骨架,鐵路營業里程14281.2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8.5%,路網密度164.0公里/萬平方公里,布局趨於完善。問題是京廣、京滬和隴海等主要繁忙干線運能緊張,滬漢蓉通道、沿江鐵路尚未形成。應加快滬漢蓉通道和沿江鐵路的建設,繁忙通道應盡快實施客貨分線,相關項目正有序推進。
西南及華南部分省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海南、重慶七省市及廣東部分地區,面積261.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7.2%,區內經濟不發達和貧困地區多。地形復雜和交通不便是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遂渝、渝懷鐵路建成投產,極大加強了川渝地區與東南沿海等地區的經濟聯系。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格拉段建成通車,結束了西藏無鐵路的歷史。至年末,鐵路營業里程12080.6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5.7%,路網密度46.3公里/萬平方公里。本區東部鐵路網骨架雖已形成,但襄渝、焦柳、渝懷線間及湘桂線以南大片地區無鐵路,西南的北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尚無大能力對外運輸通道,西南與西北交流及西南與東南亞交流缺少便捷通路。川西地區鐵路仍為空白。黔桂線擴能、川黔線三萬南支線擴能及南川—涪陵鐵路,永州—玉林(茂名)鐵路、宜昌—萬州鐵路仍在緊張施工;國際通道、西南西北通道、西南華南通道的貴廣、南廣鐵路、南昆增二線、湘桂增二線以及相關地區開發性鐵路、既有線擴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仍在抓緊進行。
西北經濟區:包括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新疆五省區及內蒙古西部,面積344.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36%。該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屬經濟不發達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比較落後。鐵路營業里程10823公里,佔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14.0%,路網密度31.5公里/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鐵路唯一未成網的地區,甚至連骨架都未形成。新疆、青海仍為「一線牽」省區。2006年,作為區域主要運輸通道的蘭新線蘭州—武威段增二線、武威—嘉峪關電氣化改造工程建成投產;蘭州至西寧增二線開工建設,臨河至策克、太(中)銀鐵路正加快建設;國際通道、西北西南通道以及相關地區開發性鐵路、既有線改造項目前期工作也在抓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