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方言分類
中國的方言分為4大次方言:
1、華北東北次方言(狹義的北方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話):覆蓋山西、內蒙古西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話):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話):覆蓋安徽省內長江兩岸、江蘇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鎮江的兩岸沿江地區。
一個大方言區內部仍存在語言差異,因此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內部還可以再分為若干土語。例如,閩方言分為以下七區:閩東區、閩南區、閩北區、閩中區、莆仙區、邵將區和瓊文區。
閩南區又可再分為泉漳、大田、潮汕、雷州四片。方言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它是地域文化的載體,表達地區的文化特色;也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傳承寶貴的文化遺產;
還是植根於民間的文化形態,具有深厚的民間文化土壤。文化包容性越大,越有魅力和影響力。方言理應得到珍惜和保護。
❷ 中國話有多少種
中國話有7種。
中國分為七大方言曲:北方方言,吳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
中國使用最多的是普通話,是現代標准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通用語。
❸ 中國一共有多少種方言
中國一共有129種方言;
1、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
2、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3、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現代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異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語音方面尤為突出。一些國內學者認為多數方言和共同語之間在語音上都有一定的對應規律,詞彙、語法方面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它們不是獨立的語言;
4、國外學者認為,各方言區的人互相不能通話,因此它們是很獨立的語言,尤其是閩語中的各方言,根據方言的特點,聯系方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以及方言調查的結果,可以對現代漢語的方言進行劃分,當前,我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大多數人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
(3)中國的方言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中國方言的形成 :
1、方言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屬於社會、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例如長期的小農經濟、社會的分裂割據、人口的遷徙、山川的阻隔等;
2、也有屬於語言本身的因素,如語言發現代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其中,語音方面尤為突出;
3漢語按方言分為兩大類:官話方言和其他六大南方方言,官話由於和通用語之間在語音、詞彙、語法十分接近,因此它們不是獨立的方言,即現代漢語,英文稱作Mandarin-Chinese;
4、其他南方方言沒有官方語言地位,除客語、閩南語、粵語、北部吳語之外,其他都沒有規范化,處於衰落,消失的境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方言
❹ 中國有多少種方言
中國方言可以分為7種,分別是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1.官話方言
官話方言是以北京話為基礎定義的北方部分語言統稱,即廣義的北方話(晉語等除外)。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以洛陽為中心的北方話通行地區一直是中國政治的心臟地帶,因而有「官話」之稱。現在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官話方言內部一致性較強,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2.吳方言
吳方言稱為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吳越語。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底蘊深厚。在中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約一億。吳語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有國際語言代碼。
3.湘方言
湘語,又稱湘方言或湖南話,屬漢藏語系漢語,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湖南省相當部分地區、臨近湖南的重慶市和廣西部分地區;以長沙話和雙峰話為代表。
4.客家方言
客家語(Hak-kâ-ngî),簡稱客語(Hak-ngî),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而在部分地區還稱涯話(粵西等地)、新民話(廣西等地)、廣東話(土廣東話)(湖南、四川等地)、懷遠話(江西等地)、惠州話(廣西等地)等,是中國台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國際語言代碼:ISO 639-3 hak。
5.閩方言
閩方言是以地域劃分的語言稱謂,並非語言學分類,實際上閩方言所指代的閩北話、閩南話、閩東話、閩中話、莆仙話五種漢語方言在語言學上各自獨立。閩方言主要分布地為中國福建、台灣、海南、浙江南部、廣東東南部和南部以及東南亞一些地區。今日以閩方言為母語的人約有8000萬。閩方言可分為閩東.閩南、閩北閩中、莆仙五個次方言。
6.粵方言
粵方言又稱粵語,以廣州話為代表,當地人叫白話,以珠江三角洲為分布中心,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北美洲、英國、歐洲和澳洲、紐西蘭、聖誕島等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在粵語核心地區廣東省近8000萬本地人口中,粵語使用者近4000萬;也有媒體認為,在廣東省的1億人口中,使用人數超過6700萬。
7.贛方言
贛語是中國漢語七大方言之一,為漢族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使用人口在江西省境內主要分布在贛江的中下游、撫河流域及鄱陽湖流域以及周邊、湘東和閩西北、皖西南、鄂東南和湘西南等地區。另外在浙江、陝西還有少數贛語方言島。
(4)中國的方言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形成
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有屬於社會歷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長期的小農經濟、社會的分裂割據、人口的遷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屬於語言本身的因素,如語言發展的不平衡,不同語言之間的相互抵觸、相互影響等。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他們分布的區域很廣。現代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語音方面尤為突出。
漢語按方言分為兩大類:官話方言和其他六大南方方言,官話由於和通用語之間在語音、詞彙、語法十分接近,因此它們不是獨立的方言,即現代漢語,英文稱作Mandarin-Chinese。其他南方方言沒有官方語言地位,除客語、閩南語、粵語、北部吳語之外,其他都沒有規范化,處於衰落,消失的境地。
除了閩語、粵語是保留了很多上古漢語特徵外,其他都和廣韻能對應起來,屬於中古漢語後裔。客語、贛語很大程度上是中古漢語的北朝漢語後裔,而吳語、湘語可能是南朝漢語的後裔。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方言
❺ 中國共有幾種方言,你的家鄉話屬於哪一種
我國地理位置優越,幅員遼闊,自古以來是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因此誕生了多種語言體系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目前根據統計,我國的方言種類一共在129種左右,從大體上劃分為十個大類,分別是吳語體系和徽語體系、贛語體系、湘語體系、閩語體系,還有粵語體系、平話體系和客家話以及晉語體系。不過,閩語的這些特性也是反映了其悠久的歷史,閩語體系從較大程度上保留了漢語古語的發音,例如其中的發音不乏體現了古漢語中無輕唇音以及古無舌上音等許多特點。
❻ 中國方言有多少種
中國一共有129種方言。
中國方言是漢語的分支。中國地域廣闊,漢語的方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 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現代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異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語音方面尤為突出。一些國內學者認為多數方言和共同語之間在語音上都有一定的對應規律,詞彙、語法方面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它們不是獨立的語種。國外學者認為,各方言區的人互相不能通話,因此它們是很獨立的語種,尤其是閩語中的各方言。根據方言的特點,聯系方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以及方言調查的結果,可以對現代漢語的方言進行劃分。
當前中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根據教育部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概況介紹,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徽方言、平話土話。各方言區內又分布著若干次方言和許多種土語。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官話方言可分為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八種次方言。
同時在復雜的方言區內,有的還可以再分列為若干個方言片(又稱為次方言),甚至再分為「方言小片」,明確到一個個地點(某市、某縣、某鎮、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福州話、南昌話、廣州話、長沙話等。
❼ 漢語方言分為幾大類
漢語分成十大方言,除了官話區全國人民都大致聽得懂外,其他九種方言之間在沒有普通話作為橋梁時是無法互相溝通的。
這九種分別為晉語、吳語、徽語、贛語、湘語、閩語、粵語、平話和客家話,九種方言使用人口共占漢族人口約32.3%,其中最多的是吳語7.1%,其次為閩語5.6%,晉語4.7%,粵語4.1%,客家話3.4%,贛語3.2%,湘語3.2%。
(7)中國的方言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中國方言的歷史:
1900年,章炳麟將漢語方言分成九種,分別為黃河以東以北、陝西、黃河以南及華南、福建、廣東、開封以東、江南、徽州、四川等,很粗狂的分法,也是當時缺少田野調查的局限性。
1934年,趙元任在《語言區域圖》中將中國語系分成七種,分別為華北官話區、華南官話區、吳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和海南方言,這種分法得益於民國時大量閩粵人參政引入的南方方言影響。
1939年,《語言區域圖》得到修正,中國語系更名為漢語系,分類同樣變更為九種。
分別為北方官話、上江官話、下江官話、吳方言、皖方言、閩方言、潮汕方言、客家方言和粵方言,這里最大的變化是將海南方言納入潮汕,華南官話得到拓展,並將徽州話獨立設置。
❽ 中國有多少方言
中國方言可以分為7種,分別是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中國方言是漢語的分支,中國地域廣闊,漢語的方言眾多。
當前我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根據教育部《中國語言文字概況》介紹,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即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
❾ 中國有多少種方言
方言就是人們常說的「地方話」,是在某個或大或小的地區通行的交際工具。方言是民族語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分化出來的地域性變體。所謂地域性變體,自然是相對於民族共同語而言。漢語方言自然是相對於普通話來說的。普通話通行於全國,是國家通用語言;方言通行於某幾個省、或某個省、或者更小的一個地區,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語言。普通話為全體漢族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服務,而方言只能為局部地方的人民服務。從組成語言的要素(語音、詞彙、語法)來看,方言之間、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是兄弟姊妹的關系,都是同一古老語言歷史發展和分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