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目前在我國民主黨派人數最多的是哪個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8萬人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18萬人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10萬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10萬人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9萬人 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2萬人 九三學社:10萬人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0.21萬人 根據去年底的統計,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的總人數有60多萬人
② 中國現在國內有幾個黨派、各黨成員人數有多少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建國會
中國民主促進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國致公黨
九三學社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③ 中國的其他政黨人數多麼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8萬人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18萬人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10萬人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10萬人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9萬人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2萬人九三學社:10萬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0.21萬人根據2004年的統計,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的總人數有60多萬人 民革主要是與台有關系和與原國民黨有關的人員,現在也發展一些其他方面的人.民盟主要是大學的教授和講師,民建主要是經濟界的人士和從事經濟研究的人員.民進主要是中教老師和出版界人士,農工黨主要是醫務工作者.致公黨主要是歸僑,僑屬以及與僑有關人員.九三學社主要是科技工作者.台盟主要是台灣籍的人士,不知你是那類人士?可向你所在地方組織提出申請,如區級組織或市級,這要看你所在的單位是省直還是在市直或民營企業,還需要到你本人所在單位黨委考察.有很多程序,較麻煩
民主黨派有規定,不在在校學生中發展成員。民主黨派主要吸收具有高等學歷及中級以上職稱的知識分子,並符合該黨派其它條件的人員。
④ 我國有多少個民主黨派
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在中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
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
黨派歷史:1947年11月,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第一次聯合會議在香港舉行。1948年1月1日,會議宣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
第一屆主席:李濟深
成員情況:截至2012年6月,民革在全國共有30個省級委員會、267個市級委員會、52個縣級委員會,共有黨員101865人。
2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
黨派歷史: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1月16日,張瀾在重慶公開宣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為中國民主同盟。
第一屆主席:黃炎培
成員情況:截至到2013年底,民盟共有成員24.7萬餘人。
3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
黨派歷史: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慶成立,成員主要是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起人有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民建成立後,積極參加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
第一屆領導人:黃炎培
成員情況:民建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中城市都建立了組織,現有成員14萬多人,大多數為經濟界和其他方面的代表性人士。
4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
黨派歷史:民進創始人是抗日戰爭時期留居上海的部分文化教育界進步知識分子和工商業者,主要有馬敘倫、王紹鏊、周建人、許廣平等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抗戰勝利後,於1945 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一個以 「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踐」為宗旨的政治組織,定名為中國民主促進會。
第一屆主席:馬敘倫
成員情況:截至2012年12月 31日,民進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市縣級組織 335個,基層組織6816個,會員 13.3萬餘人,平均年齡50.5歲。
5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
黨派歷史:1930年8月9日,國民黨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幹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5年11月10日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3日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
第一屆總幹事:鄧演達
成員情況:農工黨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黨員總數12.56萬人。
6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
黨派歷史:中國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堂發起,於192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黨在香港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從此走上了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建立新中國,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祖國統一大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屆主席:陳其尤
成員情況:致公黨在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有黨員28000多人
7九三學社
黨派歷史:九三學社前身為抗日戰爭後期一批進步學者發揚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以民主、科學為宗旨,在重慶組織的「民主科學座談會」,後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改建為九三學社。
第一屆主席:許德珩
成員情況:截止2012年底,九三學社有30個省級組織,289個設區市市級組織,27個縣級市組織,5236個基層組織,全國社員總數已達132000餘人。
8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
黨派歷史:1947年11月12日,台盟在香港成立。台盟成立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支持台灣人民的反帝愛國民主斗爭;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五一口號」,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
第一屆主席:謝雪紅
成員情況:台盟在18個省、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有成員2700多人。
⑤ 2021年深圳民盟人數
摘要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有盟員181000多人。
⑥ 全國人大各民主黨派人數
據官方媒體2008年報道,八個民主黨派共有成員70多萬。
據統戰部和各黨派網站數據:民革8.2萬,民盟19.6萬,民建11萬多,民進10.8萬,農工10.2萬,致公3.3萬,九三10.6萬,台盟2100多。
根據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名單,民革65人,民盟65人,民建65人,民進45人,農工45人,致公30人,九三45人,台盟20人。此外,無黨派65人。
⑦ 八個民主黨派的名稱、成立時間、組成人員的構成分別是什麼
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⑧ 全國各民主黨派人士的人數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8萬人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18萬人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10萬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10萬人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9萬人
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2萬人
九三學社:10萬人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0.21萬人
根據去年底的統計,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的總人數有60多萬人
⑨ 中國八大黨派包括哪些
中國目前有8個黨派,分別為:
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於194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由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創建,是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統一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2、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3、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健)
中國民主建國會 簡稱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4、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之一,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中國內地實行以中國共產黨為執政黨,其他八個民主黨派為參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5、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於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醫葯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6、中國致公黨(致公黨)
中國致公黨,中國民主黨派之一,簡稱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堂發起,於192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中國致公黨由歸僑、僑眷和與海外有聯系的代表性人士、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與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7、九三學社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8、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是由台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⑩ 內戰時期民盟有多少人組成
靠,電影里中國國民黨就那麼演,看建國大業啊。或者《鐵血》。就有代入感了。 民盟於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的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後來接受中共領導。參加政協。民盟現有成員15.7萬餘人,其中高教界佔24.8%,普教界佔35.3%,文化藝術界佔5.7%,科學技術界佔11.2%,醫衛界佔7.7%。省級組織30個,市、縣級組織384個。盟員中有近1.4萬人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近400人擔任縣處級以上政府部門的領導工作,還有一些人擔任特約檢察員、特約監察員、特約審計員、教育督導員。民盟成員中,有許多人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享譽國際或獲得國家表彰。 民盟中央主辦有向盟內發行的機關刊物《中央盟訊》和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月刊《群言》,設有群言出版社和群言科技咨詢服務中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廠北巷1號
郵編: 100006
電話: 65127774(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