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壯族。
壯族(壯文:Bouxcuengh,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
飲食
壯族是最早栽培和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發達,稻米也自然成為壯族人民的主食。稻米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有蒸、煮、炒、燜、炸等,各種米飯、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湯圓等,是壯族人民日常喜愛的食品。
如果摻和其他材料,還可以製成許多更加味美營養的食品,如八寶飯、八寶粥、竹筒飯、南瓜飯、「彩色糯米飯」等。
居住在乾旱山區的壯族,由於不宜種植水稻,則以玉米為主食。
壯族人民喜食水產,魚蛤螺蚌,皆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蟬、蛇、禽、獸,也是壯族人民的日常佳餚。
嚼檳榔是壯族的傳統習俗,今廣西龍州等地的壯族婦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檳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壯族
B. 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個民族
最多的是壯族, 1617.88 萬人。
人口在1000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2個) 壯族1617.88 滿族 1068.23
C. 中國有56個名族,那個民族人口最多
漢族最多。
中華民族共包括56個民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還有55個民族,佔8.49%(第六次人口普查)。
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偉大的中華民族,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此之外,也有數個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的未識別民族。
中華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啟超在其1902年《論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的著作中提出,相關的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多元一體」論,以及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中華民族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中華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代的有著不同的定義。
民族別稱
中華民族還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炎帝與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黃帝子孫」)。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中華兒女」之稱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含義偏重於文化(是共同接受中華文化的群體);「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稱古已有之,其含義偏重於血緣(有共同的祖先)。
有些少數民族可以更願意接受「中華兒女」之說,不太願接受「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即使這些詞最初都是僅僅指漢人。
D.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根據2010年的人口統計可得知,全國壯族人口的總人數為1692萬人,這其中有1444.85萬人都生活在廣西壯族的自治區,毫無疑問,壯族以相當大的優勢成為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只是,與全國其他55個民族作為比較,壯族並沒有像維吾爾族、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一樣,擁有那麼高的存在感,壯族的知名度,與少數民族人口第一的數量嚴重不匹配。不過,他們確實坐穩了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第一把交椅,他們的總人口數,甚至抵上世界上有些小國總人口。為何在眾多的少數民族中,壯族擁有著最多的人口呢?
壯族姑娘
嶺南地區與中原地區相隔千萬里,再加上中原人即便是打仗到了這里,也很難適應這里的氣候,在其他地方兵荒馬亂,災民成群之時,在這里生活的人們至少還能享受一絲絲的安寧。因此,戰亂之中,其他各族的人口在急劇減少,這里的人口卻一直在緩慢增長,所以,壯族能夠成為少數民族中的第一大族,自然就不足為奇了。
E.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什麼族
壯族。
1、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少數民族中,壯族的人口最多,為16926381人。排在第二位的是回族,10586087人。壯族比回族多了600多萬人,若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率來算,目前應該還是壯族的人口最多。
2、壯族,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壯族一向以能歌著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
「三月三」有定期聚會唱歌的傳統,而且唱歌的地點也比較固定,這種集體唱歌的特定場所叫「歌圩」。每到三月處三,遠近幾十里內的男女老少,都盛裝匯集於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歡節。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
F. 中國哪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
壯族。
1、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少數民族中,壯族的人口最多,為16926381人。排在第二位的是回族,10586087人。壯族比回族多了600多萬人,若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率來算,目前應該還是壯族的人口最多。
2、壯族,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
(6)中國人口最多少數民族是哪個擴展閱讀:
1、壯族(壯文:Bouxraeuz,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2、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
G.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我國的壯族人口大約在1700萬,這個數字可是要比葡萄牙、奧地利這些歐洲國家人口還要多,如果單獨把壯族人口拿出來在世界各國人口數中排名,甚至可以排到70名以內。但是如果與我國近13億的漢族人口相比,壯族的確算是「少數民族」了。那麼壯族人口基數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H. 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個民族
最多的是壯族, 1617.88萬人。
隋唐後,經五代十國到宋、遼、金,中國又一次經歷割據,形成各民族政權對峙的局面。如宋朝、契丹族的遼、女真族的金朝對峙等。
此後,蒙古帝國在蒙古高原興起。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滅宋,入主中國。元朝在內地和各少數民族地區實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與少數民族地區的關系。綜觀中國的歷史,雖然政權有分有合,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和基本趨勢。
帝制時代: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公元前221年),標志著中國帝制時代歷史的開始。在此後的兩千年歷史發展中,也有一部分非華夏民族或者在周邊外國或邊疆地區建立政權。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東北的東胡(鮮卑、烏桓)、夫余等族都建立過自己的政權。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兩晉的短暫統一外,漢族和各少數民族曾建立過23個政權。匈奴族建立過前趙、北涼、夏3個政權;鮮卑族建立過代、北周、前燕、後燕、西秦、西燕、南涼、南燕等政權;羌族建立過後秦;巴氐族建立過後漢;漢族建立過前涼、冉魏、西涼、後蜀、北燕5個政權。
I. 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 人口最多的是什麼族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散居雲南、廣東、貴州、湖南等省。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多使用漢語文。主要從事農業。其先民是秦漢時「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史稱「西甌」、「駱越」、「僮」等。有「布僮」、「布儂」等二十多種自稱,解放後稱「僮族」,1965年改稱「壯族」。
文化藝術
壯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尤其能歌善唱。各地均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個不一,以農歷三月初三最為隆重。
大歌圩常常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拋綉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
廣西西北、西南地區的婦女服飾還較多地保留著傳統特色,多著無領、左衽、綉花滾邊的黑、藍色上衣,下穿長褲或百褶裙,頭上包成方塊形的黑帕,喜戴銀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