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在什麼領域的製造供給能力位於全球第一
情侶的製造的供給的能力的注意全球第一,我們製造業和公訴工業的行業都在全國領先的
2. 我國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我國的製造工業有多強大
"中國製造"一詞,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國工業化程度大大提高,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在中國製造的許多工業產品上,也開始出現"中國製造"四個大字,並隨著中國向世界輸出援助而出現,這就是"中國製造"四個字的由來,體現了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化道路的偉大成就。在中國,有大量的工業產品,如飛機、大炮、坦克、汽車、各種工業母機、冶金等,零部件的生產基本上都是在國內完成的,只是生產能力和自主研發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不僅是當時的任務,而且也是今後我們必須堅持不懈。
在全球化時代,工業生產能力是全球配置的,通俗地說,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國,哪個國家的零部件質量好,價格最低,即所謂的“性價比”最合適,就用哪個國家的,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性能好,而且市場大,對各國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性。目前,中國製造的一些工業製成品,在全球化的條件下,不可能全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即所有零部件,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螺絲釘,都要堅持立足國內,如果一味地發展,那就意味著中國不再堅持全球化。外國公司的優勢產品也一定會加入中國製造,目的就是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為世界提供最好的產品。
“全球化”並不意味著中國只能生產產業鏈上的低端產品,絕對不能,如果中國一直處在產業鏈的中下游階段,那麼在中美貿易、中歐貿易中,中國順差絕對不會超過美國、歐盟,也沒有理由頻繁揮動關稅大棒。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的工業製成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是西方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3. 中國製造2050十大重點領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哪個領域
摘要 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依據為2015年5月印發的部署全面推進實施製造強國的戰略文件《中國製造2025》。這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4. 中國製造的產品哪些達到世界第一
80項「中國製造」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產品\指標 產量 佔世界份額
洗衣機 1443萬台 24%
彩電 3936萬台 29%
電冰箱 1279萬台 16%
電風扇 7661萬台 50%以上
空調 1827萬台 30%
照相機 5514萬台 50%以上
微波爐 1257萬台 30%
電飯鍋 1355萬台 ——
吸塵器 1010萬台 ——
抽油煙機 366萬台 ——
VCD視盤機 2000萬台 70%
電話機 9598萬台 50%以上
顯示器 4590萬台 42%
收錄機 2.4億台 70%
微特電機 30億台 60%
一次性電池 170億只 40%
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 3000萬線 ——
鍾表 15億只 75%
棉紗 657萬噸 ——
棉布 277億米 ——
化纖 694萬噸 ——
服裝 200億件 ——
絲 7.33萬噸 70%
豬輕革 —— ——
羊輕革 —— 21%
牛重革 —— 22%
山羊皮 —— ——
皮鞋 24億雙 34%
土黴素 1萬噸 65%以上
頭孢菌素產品 —— ——
鹽酸強力黴素 —— ——
維生素C 5.2萬噸 50%
青黴素 2.2萬噸 60%
玻璃保溫容器 2.7億個 33%
人造金剛石 10億克拉 60%以上
玻璃 2.05億重量箱 31%
日用陶瓷 120億件 70%
生鐵 13101萬噸 23%
稀土材料 9萬噸 70%以上
(以氧化物計)
水泥 59700萬噸 37%
鋼 12850萬噸 15%
縫紉機 865多萬台 50%
拖拉機 210萬台 83%
太陽能熱水器 600萬平方米 ——
集裝箱 153萬TEU 83%
塑料地膜 40萬噸 ——
膠鞋 8.09億雙 50%以上
木糖醇 1萬噸 貿易總額80%
食用植物油 835.3萬噸 ——
味精產量 91萬噸 50%
自行車 4270萬輛 40%
摩托車 1153萬輛 44%
硫酸 2365萬噸 ——
檸檬酸 37萬噸 30%
純鹼 834萬噸 ——
化肥 3186萬噸 20%
玩具 1998年產值 33%
超過 500億元
卷煙 3397萬箱 33%
拉鏈 160億米 ——
編織袋 50億條 ——
塑料鞋 5億雙 ——
指甲鉗 —— 40%
木桿鉛筆 65億只 55%
金屬打火機 接近6億只 80%以上
5. 中國製造業何以連續11年穩居世界第一
中國的製造業之所以會連續11年排名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主要是我們國家在這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政策和資金,並且我們國家所擁有的優勢也是比較多的。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要想讓國家的實力變得更強,就必須要注重製造業的發展,製造業的發展能夠決定一個國家在未來是否擁有更強的實力。國家對於製造業的投入力度比較大,而且我們國家的人口也是支持製造業的發展的。
我們國家的製造業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主要是因為製造業的用工成本是比較低的,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在工廠裡面每個月的收入只能夠拿到4000塊錢左右。正是因為如此低的工資,才能夠讓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在我們國家獲得發展。
我們國家的製造業規模在全世界排名達到了第1名的位置,但是我們國家的質量在全世界並沒有達到第一的位置。對於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擁有了更大的量,才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更高的質量的。
6. 中國在哪些領域是世界領先的真正值得國人驕傲的
中國是世界領先的領域:5G技術、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光伏技術、家用電器生產技術、中國基建
一、5G技術:談到中國科技領先全球的技術,肯定少不了以華為為代表中國5G通訊技術,現在手機都要買5G手機,4G的手機卡也要升級成5G,目前這一塊的技術領先體現,可以從世界各大通訊企業的5G設備生產銷售看到一點端倪。5G設備的生產銷售的前五名的公司中,中國獨占兩家,並且這兩家公司的總佔比超過45%,可以說中國在5G技術上是遙遙領先的。
二、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中國在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這塊也是遙遙領先,同樣以19年動力電池出貨量來看,中國的寧德時代生產32.3(GWh)、比亞迪公司生產10.8(GWh),分別占據了銷量排行榜的第一位和第四位。如果把這個榜單擴大到前十位,還包括中國國軒高科3.22(GWh)、中國力神1.95(GWh)、中國億緯鋰能 1.84(GWh),前十名里有六家中國企業。
三、光伏技術:光伏技術在光伏組件生產這一塊,中國晶科、中國晶澳、中國天合等8家中國企業基本可以理解成世界光伏產業,這8家公司都在世界光發產業的前十名里,特別是第一名到第五名都是中國的光伏公司。
四、家用電器生產技術:家用電器生產領域,應該是我們普通人接觸最多的一塊,雖然在一些高端電器領域還是國外的企業技術有一些優勢,但如果我們衡量整個家電行業的話,正應了格力的那句廣告詞,掌握核心科技一樣,當下中國整體的家電生產製造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的了。
五、中國基建:在整個基建的大領域中,中國總體上是處於世界領先的,畢竟我們這個基建狂魔的稱號的確是聲名在外,包括我們的高鐵技術、橋梁隧道的建設技術、各種高壓電路基站天線的鋪設等等,絕對都是領先全球的。
7. 中國哪些產業和世界製造強國
對於我國進口金額最高的13類工業品上下游進行了大致的梳理,從宏觀的角度可以理解為啥政府花這么力氣推動集成電路、半導體、面板等產業的發展,從行業中觀角度可以理解我們在這幾大行業的競爭態勢和供需格局,從企業微觀角度可以看到我們國內相關企業與世界同行業公司對比的優勢和不足,找到進步的方向和著手點,對於我們做投資算是一次不錯的梳理,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歡迎交流探討
然而亨通集團相當大一部分是做光纖光纜的。
我們不看亨通這種做光纖光纜為主的企業,中國最大的電子零部件企業是歌爾股份,2016年營收為193.5億人民幣,和京瓷有大約5倍的差距。同樣的還有瑞聲科技,2016年營收為155億人民幣,和京瓷的差距為6倍。但是歌爾聲學和瑞聲科技都是做聲學器件的。
如果純看做電容,電阻之類電子元件的中國企業,例如法拉電子,順絡電子,艾華集團,都只有十幾億人民幣的規模,風華高新,三環集團規模大點,風華高新2016年營收也就是27.7億,三環集團2016年營收28.9億人民幣。
我們對比下日本六大電子零部件企業之一的村田製作所,2017年預計營收為12250億日元,大約752億人民幣,差距在26倍。
中國進口的第十一大工業品是醫療器械,2016年進口184.05億美元。
中國進口的第十二大工業品是鋼材,沒錯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依然有部分鋼材需要進口,2016年進口131.5億美元,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汽車用的鋼板進口的比較多,主要是有些在華外資車企也有固定的國外供應商。
另外還有農業機械,2016年我們進口了進口了120.78億美元.
基本上,中國進口比較多的工業品,主要就是這13類,其他還有天然和合成橡膠87.1億美元,其中合成橡膠有部分是高端產品。
另外新聞上比較關注的機床,進口的金額並不高,2016年我們總共進口才75. 1億美元,因為我國一年整個市場機床消費金額為275億美元,對外依賴度還是比較大的,進口依賴度27.3%。
另外網路上經常提到的工程機械,我國進口很少,2016年進口33.2億美元,反而出口高達169.6億美元,順差136.4億美元。
還有一個國民非常關注的工業機器人,這個市場其實很小,2016年預計全中國市場容量大約285億人民幣左右,就算100%進口,也就是40多億美元,更何況去年國產機器人呈現爆炸式增長的態勢。
通過對進口工業品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我們進口的工業品,有技術含量而且金額比較高的,集成電路2271億美元,液晶顯示面板318.5億美元,航空器203億美元,汽車整車和零部件746.1億美元,儀器儀表449.6億美元,電子零部件200.1億美元,醫葯品220.9億美元,自動數據處理設備278.3億美元。
集成電路,汽車,儀器儀表,液晶面板四大類的進口金額遙遙領先,金額全部在300億美元以上,分別占我國工業製品進口金額的11773.3億美元的19.3%,6.3%,3.8%,3.5%和2.7%,合計高達32.1%
其他的200億美元級別的有醫葯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航空器,電子零部件,分別佔比例為1.9%,2.4%,1.7%,1.7%,合計為7.7%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這九類產品,集成電路的進口金額就相當於其他八類之和。
另外還有鋼材進口了131.5億美元,農業機械進口了120億美元。
這些產業目前升級情況如何呢?
1、毫無疑問國家最重視的是金額最高,佔了工業品進口五分之一的集成電路,
這個產業伴隨著中國下游電子品牌的崛起,已經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當然由於基數太低,落後會是長期現象,我們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准備,我會寫專文介紹。
2、汽車和零部件產業我不太擔心,未來十年是中國自主品牌大逆襲的十年,國產零部件產業也必然隨著自主品牌崛起,今年一季度國產汽車零部件公司業績全部在猛漲。
3、同樣受到國產電子品牌的帶動,國產面板份額在飆升,而液晶面板的進口正在迅速下降,2012年頂峰的超過500億美元,2016年已經下降到318億美元,京東方凈利潤在連創新高
4、航空器大家也知道,ARJ21已經商用,C919也在試飛了,未來五年可以商用。未來是可以預期的,但是這個產業和集成電路一樣,要做好10年,20年長期競爭的准備。
5、電子零部件產業,我國由於下游品牌的崛起,帶動國產電子元器件在以20%的速度增長,平均四年翻一倍,但是這個產業同樣基數低,還需要時間,這個我也會花時間寫。
6、儀器儀表,大家都知道,我國科研儀器高度依賴進口,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儀器儀表公司的總收入才9355.4億,而進口高達450億美元,超過3000億人民幣,2016年我國儀器儀表公司收入增長為9.1%,利潤增長8.2%,而進口下降了1.13%,形勢是在向好的一面發展,但是差距還非常大,進口替代的空間廣闊。
7、醫葯品工業,我國2016年國產醫葯製造業的企業收入為2.806萬億人民幣,增長為9.7%,利潤增幅更高達13.9%,而進口醫葯品+原料為超過290億美元,增長為1.92%,國產的增長快於進口,也處於進口替代提升的趨勢。
8、醫療器械2016年我國市場規模為3700億人民幣,增長20.1%,而2016年進口為184億美元,增長為6.28%,進口的增長慢於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說明進口替代也在進行中。
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計算機及其零部件),2016年我國出口高達1374億美元,下降9.8%,進口為273.8億美元,下降1%左右。巨額順差。
10;、還有鋼材,我國2016年鋼材產量超過11億噸,而進口只有1300多萬噸,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等,進口依賴度只有1%,而日韓的進口,很多也是用於在華車企用鋼。
11:、國產農機
2016年中國農機工業增加值增速7.7%,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4516.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8%。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5.24億元,比上年增加了3.51億元,增幅僅為1.39%
農機在去年是屬於不景氣的,表現為利潤增長慢,但是收入增長仍然有5.8%,相比下農機進口金額去年下滑了7.6%,仍然在不斷進行進口替代。
當然還是那句話,差距還是很大,體現高端產品需要進口。
從上面可以看出什麼呢,我國進口金額最高的13類工業品(不考慮初級形狀塑料和銅材這兩個技術含量較低的),全部在快速的進行國產化替代,由於有的工業品進口比例高,有的進口比例低,因此國產化替代的速度各有不同。
有的工業品,國產化程度很低,例如儀器儀表,醫療器械,進口依賴度都在30%以上,航空器裡面的大型民用航空目前甚至國產幾乎為0,
而集成電路則是重中之重,不僅金額最大,而且進口比例高達90%以上。
另外我們一直關注的機床工業,2016年我國機床消費金額為275億美元,國產機床產業收入總體增長3.6%,達到229億美元,進口為75億美元,下降12.8%,進口比例為27%,
機床工業作為國民眼中慘兮兮的產業,仍然在有條不紊的逐步進行國產化替代,雖然這個有條不紊,在我看來還是太慢了。
http://news.momo35.com/2017/02/23093669032.html
除了這些進口工業品大類外,
我國還進口了很多初級工業品,例如2016年進口紙漿122.4億美元,紡織紗線和織物167.4億美元,礦物肥料和化肥24.1億美元等等,這些初級工業製品,很多是來自資源國家的初級工業工廠的產出,我國進口是合理的,中國的發展還是要讓世界雨露均沾比較好,這也是中華文明實現和諧世界人類大同應該有的理念。
8. 中國製造的產品中,哪些位列是世界第一
80項「中國製造」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產品\指標 產量 佔世界份額
洗衣機 1443萬台 24%
彩電 3936萬台 29%
電冰箱 1279萬台 16%
電風扇 7661萬台 50%以上
空調 1827萬台 30%
照相機 5514萬台 50%以上
微波爐 1257萬台 30%
電飯鍋 1355萬台 ——
吸塵器 1010萬台 ——
抽油煙機 366萬台 ——
VCD視盤機 2000萬台 70%
電話機 9598萬台 50%以上
顯示器 4590萬台 42%
收錄機 2.4億台 70%
微特電機 30億台 60%
一次性電池 170億只 40%
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 3000萬線 ——
鍾表 15億只 75%
棉紗 657萬噸 ——
棉布 277億米 ——
化纖 694萬噸 ——
服裝 200億件 ——
絲 7.33萬噸 70%
豬輕革 —— ——
羊輕革 —— 21%
牛重革 —— 22%
山羊皮 —— ——
皮鞋 24億雙 34%
土黴素 1萬噸 65%以上
頭孢菌素產品 —— ——
鹽酸強力黴素 —— ——
維生素C 5.2萬噸 50%
青黴素 2.2萬噸 60%
玻璃保溫容器 2.7億個 33%
人造金剛石 10億克拉 60%以上
玻璃 2.05億重量箱 31%
日用陶瓷 120億件 70%
生鐵 13101萬噸 23%
稀土材料 9萬噸 70%以上
(以氧化物計)
水泥 59700萬噸 37%
鋼 12850萬噸 15%
縫紉機 865多萬台 50%
拖拉機 210萬台 83%
太陽能熱水器 600萬平方米 ——
集裝箱 153萬TEU 83%
塑料地膜 40萬噸 ——
膠鞋 8.09億雙 50%以上
木糖醇 1萬噸 貿易總額80%
食用植物油 835.3萬噸 ——
味精產量 91萬噸 50%
自行車 4270萬輛 40%
摩托車 1153萬輛 44%
硫酸 2365萬噸 ——
檸檬酸 37萬噸 30%
純鹼 834萬噸 ——
化肥 3186萬噸 20%
玩具 1998年產值 33%
超過 500億元
卷煙 3397萬箱 33%
拉鏈 160億米 ——
編織袋 50億條 ——
塑料鞋 5億雙 ——
指甲鉗 —— 40%
木桿鉛筆 65億只 55%
金屬打火機 接近6億只 80%以上
9. 2021年中國造船業接單量超越韓國成世界第一,我國的製造實力有多強
我國去年的造船業接單量超過了韓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全球成交新船訂單量是1846艘,其中中國承接了965艘,接近50%位居世界第一。從這一方面也能夠了解到,國家的製造行業非常的強大,許多國家想要製作各種大型設備以及產品的時候,都會首要選擇我們國家來進行製造,尤其是在造船業方面,我國已經能夠製作世界上各種先進的船類比如說打樁船,我國就已經製造出了世界最先進、最強大的這種類型的船。還有就是特別值得驕傲的高鐵,以及各種橋類建築,可以說都展現了我們國家製造業的強大,而且我國製造業佔比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佔到世界製造種業的30%左右。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客機也可以說是世界領先水平,其中在戰斗機方面,所設計的各種系列的隱形戰斗機,可以說是全球一流水平,甚至是領先世界的新世紀武器。
10. 中國製造2 0 2 50大重點領域中 排在第一位的是哪個領域
中國製造20250大重點領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製造業覆蓋面很廣,為了確保用十年的時間,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必須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國務院確定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務院要求要加大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力度。
技術介紹
新一代信息技術分為六個方面,分別是下一代通信網路、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以雲計算為代表的高端軟體。
新一代信息技術,不只是指信息領域的一些分支技術如集成電路、計算機、無線通信等的縱向升級,更主要的是指信息技術的整體平台和產業的代際變遷。
《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列了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關於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主要內容是,加快建設寬頻、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網路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