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鐵路公安局警務區民警好一點還是乘警好一點
鐵路公安局警務區民警和乘警的工作量是差不多的,沒有好不好之分。
線路段民警主要職責:
1、線路段民警的主要職責就是維護線路治安,巡線,處理鐵路沿線發生的事情。
2、主要負責派出所管轄范圍內的線路安全,對所轄的鐵路線路進行巡邏巡線,查看線路安全隱患,排除線路上的危險因素,宣傳教育沿線的群眾等。
3、比如鐵路沿線居民尤其是孩子,經常在鐵路上穿行,或者鐵路附近有人養牛,牛會上鐵路,進而存在安全隱患,身為線路段民警,就要及時的對周邊村民進行宣傳教育,以保障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列車的安全運行。
(1)中國鐵路巡線多久擴展閱讀:
鐵路公安局和平常的公安局的區別:
1、管轄范圍不同。
鐵路公安局回管轄鐵路沿線侵害鐵路利益的案件答,公安局則管轄發生在轄區內的案件。
2、受地域限制不同。
鐵路公安局不受地域限制。一般的公安局是負責所在轄區(所屬地區)的公安工作。
3、隸屬不同。
鐵路公安局其公安業務工作以公安部領導為主,黨政工作經授權以中國鐵路總公司為主。公安機關的最高部門是公安部,指導全國公安工作,包括所有各級公安局。受所在地政府、上級公安機關雙重領導
4、案件移送不同。
鐵路公安局偵辦的案件移交鐵路檢察院及法院。公安局偵辦的案件移交地方檢察院及法院。
② 從事鐵路線路巡護工作是干什麼啊
鐵路護路聯防隊員巡防工作制度:
一、經常對鐵路沿線的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愛路、護路、防傷亡和《鐵路法》的宣傳教育活動,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自覺遵守鐵路規章制度,同破壞鐵路設備、設施器材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二、每日至少上路全程巡邏一次,搞好承包區段內鐵路、線路等設施的看管守護。防止路材、路料、設施被拆盜和破壞。
三、勸阻、制止在鐵路上行走、坐卧、放牧等違反《鐵路法》規定的不安全行為,掌握好區段內「五殘」人員底數,並督促落實好監護措施。
四、在鐵路沿線發生洪災、塌方、火災、車輛肇事及有群體性攔阻列車的動向時,要及時向鐵路部門和縣護路辦報告。
五、加強巡邏防範,密切注意石擊列車和盜竊鐵路設施設備的違法犯罪嫌疑人。
六、護路人員在巡護中要維護鐵路路基、邊坡的完整,一旦發現有在邊坡上開荒種地、挖沙取土、開溝、採石采礦、開山放炮等危害鐵路安全的不法行為要及時制止並向鐵路部門和縣護路辦報告。
七、接受各級鐵路護路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對護路工作的檢查指導,完成各級鐵路護路聯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安排的工作任務。
③ 求相關人士介紹2012國考:西安鐵路公安局,線路警務區民警,主要從事線路治安管理工作。
求相關人士介紹2012國考:西安鐵路公安局,線路警務區民警,主要從事線路治安管理工作:有線路津貼,各類補貼,屬於一類崗位人員,工資待遇較好,但是每季度和年末要完善台賬,都是慢慢從基層干起,很多成功的領導都是在線路警務區干起,然後內勤,最後提起來的。
一、鐵路警察的編制
鐵路警察屬於人民警察的一員,屬於公務員編制。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四十條人民警察實行國家公務員的工資制度,並享受國家規定的警銜津貼和其他津貼、補貼以及保險福利待遇。第四十一條人民警察因公致殘的,與因公致殘的現役軍人享受國家同樣的撫恤和優待。人民警察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其家屬與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現役軍人家屬享受國家同樣的撫恤和優待。
二、鐵路民警可以調地方派出所
鐵路民警可以調地方派出所的。鐵路警察與地方警察都是國家公務員,單位性質,從事的工作都是一樣。鐵路警察是在公安部和國家鐵路運輸行政管理部門領導和指揮下,執行國家《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相關鐵路運輸管理法規的警察種類。不過待遇上面會有所差別的,鐵路警察待遇屬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地方警察待遇歸地方財政管理。
公安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公安工作的職能部門。各省、自治區設公安廳,直轄市設公安局;各市(地、自治州、盟)設公安局(處);市轄區設公安分局,接受上級公安機關直接領導;各縣(市、旗)設公安局,分別接受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領導。縣(市、區、旗)公安局下設公安派出所,由縣(市、區、旗)公安機關直接領導和管理。
④ 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
1、中國鐵路的開端
19世紀,中國繼日本及印度之後成為第三個修建鐵路的亞洲國家。1875年,英國在上海鋪設了14.5公里長的吳淞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
受「師夷長技以治夷」思
想影響的「洋務派」清政府官員於1881年建造了第一條清政府主張興建的官辦鐵路——唐胥鐵路。而中國第一輛火車是當時唐胥鐵路總工程師的夫人仿照英國著名的蒸汽機車「火箭號」造成的,並把它命名為「中國火箭號」。因為中國工人在機車兩側各刻一條龍,於是把它叫做「龍號」機車。
(4)中國鐵路巡線多久擴展閱讀:
2015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38億元,投產新線9531公里,其中高鐵3306公里。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盛光祖表示,「十二五」期間,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8萬億元、新線投產3.05萬公里,較「十一五」期間分別增長47.3%、109%,是歷史上投資完成和投產新線最多的五年。到「十二五」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1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超過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016年5月中旬,鐵路部門擬全面調整優化列車運行圖,在進一步發揮高鐵優勢,提高高鐵覆蓋率的同時,大量增開中小城市間、中西部及邊遠地區始發終到的普速列車,推出更多方便快捷的客運產品,進一步增加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的鐵路客運有效供給,便利沿線群眾出行。
隨著高速鐵路大規模投入運營,其周界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基於多光譜的鐵路周界入侵智能追蹤一體化偵測系統綜合應用紅外熱成像、低照度高清可見光攝像機、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高速嵌入式計算等技術,實現鐵路周界內全天候、全天時穩定監測入侵情況。
系統探測到入侵目標後,能夠自動上傳並跟蹤入侵目標,為後續處置留存有價值的視頻資料。該系統具有適應各種氣候環境、應用范圍廣、布防靈活等優點。通過上道試驗和實際驗證,證明該系統性能良好。
⑤ 目前中國高鐵每小時跑多少公里
2009年的《高速鐵路設計規范2009》規定:新建鐵路旅客列車設計最高行車速度達到250km/h 及以上的鐵路。我國高速鐵路的定義為:新建設計開行250公里/小時(含預留)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初期運營速度不小於200公里/小時的客運專線鐵路。這也是《高速鐵路設計規范2014》的規定。
中國高速鐵路網分骨幹網、重要的區域網、大城市之間的城際高鐵等三種類型,骨幹網就是指規劃的四縱四橫干線網,即武廣高鐵、京滬客運專線、京港台高鐵、京港客運專線、京哈客運專線、徐蘭客運專線等。
重要的高速鐵路支線有貴廣客運專線、西成客運專線等,城際高鐵有京津城際鐵路、滬寧城際等。
(5)中國鐵路巡線多久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條正式的高速鐵路系統是1964年建成通車的日本新干線,設計速度200km/h,所以高速鐵路的初期速度標准就是200km/h。
實際上,中國高鐵大多都設計時速350公里。2008年8月1日開通的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是第一條公認的、沒有爭議的高鐵。
比較:1985年歐洲日內瓦協議規定:新建客貨共線型高鐵時速為250公里以上,新建客運專線型高鐵時速為350公里以上,京津城際達到了350規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高速鐵路網
⑥ 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鐵路仍然是客運和貨運兼顧的常規鐵路,高速鐵路、重載鐵路和常規鐵路雖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術方面,包括機車和車輛、線路和軌道以及列車的編組和運行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國鐵路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技術修建或改造本國的鐵路。鐵路運輸的這些發展,成為鐵路新發展時期的突出特點。
中國鐵路的發展 中國從1876年修建淞滬鐵路以來,到1981年止的105年內,共建鐵路50181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平均每年只修建鐵路 300餘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國家對鐵路的修建有了統籌規劃,修建鐵路的速度達到平均每年800餘公里。到1981年底中國大陸鐵路營業里程為50181公里,其中雙線鐵路為8263公里,電氣化鐵路為1667公里。鐵路總延展里程為89580公里。從1876年到1981年止,中國鐵路的發展經歷了兩個時期,即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
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 1876年,英國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被認為是在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在此以前,英國商人曾在北京宣武門外建築一條 500米長的小鐵路,只能供人玩賞。
1881年河北省唐山開平礦務局為了運煤而修建了從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鐵路。這條鐵路長9.7公里,後展築至天津,稱為唐津鐵路。1890年自唐山展築至山海關,稱為關內外鐵路。
1887年,台灣省巡撫劉銘傳主持修建從台北至基隆鐵路,長28.6公里,1891年完成。至1893年自台北展修至新竹,長78.1公里。這是我國台灣省最早的1067毫米軌距的鐵路。
俄國在建成西伯利亞鐵路後,於1898年強行在中國建築自滿洲里至綏芬河的中東鐵路和自哈爾濱至大連的南滿鐵路這兩條鐵路按俄國鐵路標准修築的,採用1524毫米寬軌距這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鐵路日本於1905年也在中國東北建築安東至沈陽和沈陽至新民的窄軌鐵路,後又於1911年建成安東至朝鮮新義州的鴨綠江橋德國強佔山東膠州灣後,1904年建成濟南至青島的膠濟鐵路。1895年法國要求修築自雲南省昆明至邊境城市河口的滇越鐵路這條鐵路為1000毫米窄軌鐵路,1910年完成通車。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向比利時銀公司借款興建北京蘆溝橋至漢口的蘆漢鐵路。這條鐵路先由政府撥款修建蘆溝橋至保定及漢口至灄口兩段。通車後,於1901年從蘆溝橋展築至北京前門。1906年北京至漢口全線通車。1898年清政府向英商匯豐銀行借款修建關外鐵路,即現在的沈陽至山海關鐵路。同年,清政府向美國合興公司借款,修建武昌至廣州的粵漢鐵路和廣州至三水的廣三支線。後以合興公司違反合同規定,清政府於1905年收回築路權,交由湖北、湖南、廣東三省分別建築。1904年完成廣三支線,1911年完成長沙至株洲段,1918年完成武昌至長沙段,1916年完成廣州至韶關段。
英國取得了道口至清化焦作礦區鐵路的築路權,由英國福公司承建,1907年完成。又取得了廣州至九龍鐵路的築路權,後由中英兩國合建廣州至深圳段,1911年完工。
清政府向英國銀公司借款修建蘇杭甬鐵路,由英國公司建築南京至上海鐵路,於1908年完成。並重建淞滬鐵路作為支線。上海經杭州至寧波鐵路,由於江蘇、浙江兩省官紳反對在英國控制下修建鐵路,各自組成公司分別修建上海至楓涇及楓涇至杭州段,於1908年完工。杭州至寧波的鐵路從寧波開始建至曹娥江邊,因橋梁未能建成而停頓。
英國取得了天津至鎮江的築路權後,將天津至韓庄段讓歸德國承建。韓庄至鎮江段歸英國承建。1908年簽訂借款合同時,上海至南京鐵路即將建成,遂將鐵路終點由鎮江改為南京對岸的浦口,此路改稱津浦鐵路,1912年建成。
1898年清政府向華俄道勝銀行借款,建築柳林堡至太原的1000毫米窄軌鐵路,稱為正太鐵路,即現在的石太鐵路,於1907年完工。
承建蘆漢鐵路的比利時銀團(後改為俄法比銀團)在建築蘆漢鐵路的同時,承建開封經鄭州至洛陽的鐵路,稱為汴洛鐵路,為蘆漢鐵路的支線。1903年簽訂汴洛鐵路條約,於1909年完工。是現在隴海鐵路中的一段。
1903年清政府頒布《鐵路簡明章程》。撤銷中國鐵路總公司,允許組織商辦公司修建鐵路從1907年至1921年的15年內,建成了九江至南昌、齊齊哈爾至紅旗營、斗山至北街、潮州至汕頭、個舊至碧色寨以及漳州至廈門的鐵路,都是較短的次要干線。
自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是通往西北鐵路干線的首段。清政府決定用官款自行建築。這條鐵路在詹天佑主持下,用了四年時間於1909年建成,全長201公里,是我國以自己的技術力量建成的第一條鐵路。1912年至1923年間展築至歸綏(今呼和浩特市),稱為京綏鐵路。
辛亥革命後,從1911年至1949年這38年內,修建鐵路的技術力量有所發展。
1913年日本從中華民國政府取得修建滿蒙五條鐵路的特權,即四洮、開海、長洮三條鐵路的借款權及洮承、吉海兩條鐵路的借款優先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開始侵入中國整個東北地區,強占東北鐵路。其中屬於有借款權的有:吉長、四洮、洮昂、吉敦等線;屬於有委託營業權的有:瀋海、呼海、吉海、齊克、洮索及沈山等線;屬於委託承建和經營的有敦圖、拉哈、秦海等線。1935年,蘇聯把中東鐵路作價讓給偽滿政權。此後日本將哈爾濱至長春段以及滿洲里至綏芬河段分別於1935年、1936年和1937年改為標准軌距鐵路。孟家屯(長春附近)至旅順間原修建為1524毫米軌距的鐵路,日俄戰爭後,俄國將寬城子(長春)以南的南滿支線轉讓給日本,日本則於1904~1906年間將孟家屯至旅順間鐵路改為1067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1907年又改為1435毫米的標准軌距鐵路。
1921~1930年的10年內,東北地方政府以地方撥款修建了瀋海、呼海、吉海、齊克、洮索等線及大通支線。以上是中國東北地區從1911~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前的鐵路建設情況。
1912年中國政府與比利時簽訂隴秦豫海鐵路借款合同,將已建成的汴洛鐵路向東展延至海州,向西展延至蘭州,成為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干線,稱為隴海鐵路。這條鐵路的開封至徐州段及洛陽至觀音堂段於1915年完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工程停頓。1921年起由荷蘭、比利時兩國分別擔任東西段的展築工程。東段鐵路及連雲港港口工程由荷蘭公司承建,於1925年通至海州;西段1934年通至西安,1936年通至寶雞。
1932年山西省地方政府開始修建大同至風陵渡的南北同蒲鐵路,採用1000毫米軌距,於1935年完成。北同蒲鐵路自大同至太原在日本軍國主義侵佔時期改為標准軌距;南同蒲鐵路自太原至風陵渡於1956年改為標准軌距。
粵漢鐵路的株洲至韶關段工程艱巨。1929年中國政府派鴻勛主持修建,於1936年完工。從此,自武昌至廣州的粵漢鐵路全線通車,並與廣九線接軌。
1930年浙江省地方政府開始修建杭州至江山的杭江鐵路,於1933年完成,並建成金華至蘭溪支線。以後向西展延至江西省,稱為浙贛鐵路,於1936年通至南昌,1937年通至萍鄉,與株萍鐵路聯接。
1932年中國政府決定修建蕪湖至孫家埠鐵路,後又建築蕪湖至南京段。1935年自南京至孫家埠全線建成通車。1934年中國政府為將淮南煤礦所產煤炭運至長江邊,決定修建從田家庵至裕溪口鐵路,稱為淮南鐵路,於1935年完成通車。
滬杭甬鐵路的蕭山至曹娥江段,於1936年繼續開工,同時修建曹娥江橋,於1937年11月完成1933年浙江省地方政府為溝通錢塘江兩岸交通撥款興建錢塘江橋,橋址在杭州閘口,為公路、鐵路兩用橋。於1935年開工,1937年9月完成。至此,上海經杭州至寧波的滬杭甬鐵路全線通車。當時中國全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戰爭已經開始。在抗戰開始以前不久,中國政府修建的鐵路還有蘇州至嘉興的鐵路以減少繞經上海的運輸量,於1936年建成通車,後於1944年拆除。計劃修建株洲至貴陽的湘黔鐵路,於1937年開工,1938年從株洲鋪軌至蘭田後停工,並於1939年拆除。1936年開始修建重慶至成都的成渝鐵路,僅完成一部分路基工程和個別隧道和橋墩即停工。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修建鐵路有了一定的自主權,有自己的技術力量,也有一些統一的技術標准,並開始有了製造機車車輛的能力。
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政府修建的鐵路主要有湘桂鐵路、滇緬鐵路、敘昆鐵路、湘黔鐵路和隴海鐵路的寶雞至天水段。湘桂鐵路原計劃從衡陽開始經桂林、柳州、南寧至友誼關(當時稱為鎮南關)。衡桂段於1937年10月通車,1939年12月通至柳州。後因戰爭原因,柳州至南寧段在建成柳州至來賓段後即停工,南寧至友誼關一段亦僅建成友誼關至明江段。滇緬鐵路是從昆明至中緬邊境的鐵路,採用1000毫米軌距,1940年從昆明至安寧段建成通車,安寧以西則因戰爭原因停工。敘昆鐵路是從昆明至敘府的鐵路,也是採用1000毫米軌距,到1941年建成昆明至沾益段後停工。湘黔鐵路是從柳州至貴陽的標准軌距鐵路,線路橫越雲貴大山脈,工程艱巨,1939年開工,1944年從柳州至都勻段建成通車後即停工。隴海鐵路寶雞至天水段於1939年開工,1945年建成通車。當時隴海西段未被日軍侵佔,鐵路仍維持運營,為運營需要用煤,於1941年建成咸陽至同官煤礦的咸同支線。
1937~1945年,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和華北等地區修建新線如下:在華北地區有北京至古北口鐵路、石家莊至德州鐵路、新鄉至開封鐵路、東觀至潞安鐵路等,共長608公里;在東北地區有圖佳、拉濱、長白等線,共長4752公里;在海南島有榆林港至北黎鐵路及八所至石碌鐵路等共長254公里。均為 1067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
在台灣省,1907~1947年先後修建了台北至淡水、新竹至彰化等鐵路,共長 645公里;基隆至台北等復線109公里。軌距均為1067毫米。
中國從1876年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945年這70年中,中國大陸共有鐵路25523公里。到 1949年可以通車的鐵路為21989公里。
新中國時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修建鐵路有了統籌的規劃和統一的標准。
1949年隨著解放戰爭從北向南推進,受到戰爭破壞的京包、隴海、京漢、南同蒲、浙贛、南潯及粵漢等鐵路先後修復通車,並開展運輸業務。1949~1981年的32年內共修建了38條新干線和67條新支線。為了加強既有線的運輸能力,修建雙線、擴建樞紐編組站、改善線路的平剖面及軌道結構、建設電氣化鐵路、設置自動閉塞,以及發展蒸汽、內燃、電力機車和車輛的製造業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1953~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內,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成都至重慶、天水至蘭州、來賓至憑祥、豐台至沙城、集寧至二連浩特、蘭村至煙台、黎塘至湛江、寶雞至成都以及鷹潭至廈門等鐵路。1958~1962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期內,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蕭山至穿山、包頭至蘭州、南平至福州、北京至承德、蘭州至西寧等鐵路,並重建了柳州至貴陽的鐵路。1963~1965年的三年調整時期,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蘭州至烏魯木齊、貴陽至重慶等鐵路。1966~1970年第三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貴陽至昆明、通遼至讓葫蘆、成都至昆明等鐵路。1971~1975年的第四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北京至原平、焦作至枝城、通縣至古冶、株洲至貴陽等鐵路。1976~1980年的第五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陽平關至安康、太原至焦作等鐵路。1981年又建成北京至通遼、襄樊至重慶等鐵路;枝城至柳州以及蕪湖至貴溪等鐵路亦相繼完成。
以上新鐵路干線的建成,使鐵路先後伸展到煙台、寧波、福州、廈門、湛江等沿海城市和港口,繼而又伸展到西北、西南邊遠地區,初步改變了中國過去偏重在東北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鐵路布局,使大陸上各省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除西藏拉薩外)均有鐵路同首都北京相連,並溝通沿海和內地之間的鐵路運輸。
新建的支線中,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平頂山、西戶等線;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鐵嶺、法庫、女兒河、豐城、洛宜、包白、新密等線;三年調整期間建成的有泰肥、海拉、向樂、博新、北黑等線;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吉舒、婁邵、湯林線的伊烏段、牙林、符夾、鏡鐵山、吉蘭太等線;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開陽、蕪銅、寧菏、紅會、東川、汝箕溝、郭查、漳坎、杭長、醴茶、盤西、長林等線;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萬白、煙白、嫩林、宜珙等線;1981年建成阜淮等線。
到1981年止,在原有鐵路線旁增建第二線的雙線工程主要有北京至上海、北京至衡陽以及其他鐵路的運輸繁忙區段。將原有鐵路改建成電氣化鐵路以增加運輸量的有寶雞至成都、寶雞至天水以及陽平關至安康等鐵路。建成的樞紐共有42個,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北京、鄭州、武漢、天津、上海、沈陽、太原等,這些樞紐中包括87個編組站。這些樞紐根據運輸的需要,還在不斷擴建中。
到1981年底止,全國大陸上鐵路營業里程是50181公里,另有地方鐵路3725公里。在這些鐵路線上共有隧道4493座,長度總計2010公里,最長的隧道長 7.032公里;共有橋梁28945座,長度總計1344公里。1949年前,黃河上只有兩座鐵路橋梁,長江上則沒有鐵路橋梁。到1981年止,跨黃河的鐵路橋梁共有16座,跨長江的鐵路橋梁共有7座。其中南京長江橋最長,計長6772米,此外還有新型的來賓紅水河預應力斜拉橋和安康漢江薄壁箱型斜腿剛構鋼梁橋也都相繼建成。
32年內中國鐵路大修更換新鋼軌共41614公里,鋼軌類型逐漸加重,到1981年止,每米50公斤的鋼軌長度約占營業鐵路總長的50%。線路和橋梁等設施逐年進行改建和加強,鐵路設備的技術標准也逐年提高。實際最高行車速度達到每小時110公里。
1949年前,中國鐵路用的機車車輛,極大部分依賴進口。1949年以後,中國鐵路逐漸建成機車車輛工廠。1952年開始自製蒸汽機車,1958年開始自製內燃機車,1960年開始自製電力機車。到1981年止,三種機車的總台數為1949年的2.5倍;客車的總輛數為1949年的4倍,貨車的總輛數為 1949年的5.7倍。主要干線上的列車牽引總重由1949年的1600噸提高到1981年的3500噸。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鐵路承擔的客貨運量也逐年增長,到1981年,中國鐵路承擔的年客運量為9.53億人,占當年全國現代化旅客運輸的24.3%,為1949年的9.2倍;承擔的年貨運量為10.77億噸,占當年全國現代化貨物運輸的49.4%,為1949年的19.2倍。
⑦ 高鐵時速一般是多少公里每小時高鐵和飛機哪個速度快
中國高鐵時速不低於250公里。高鐵和飛機相比,飛機的速度是更快的。飛機最低速度是400公里/小時,高鐵最高速度是350公里/小時,所以飛機比高鐵快。⑧ 鐵路警察裡面什麼各警種優劣勢
鐵路民警,簡稱鐵警。鐵路警察是在國家鐵路運輸行政管理部門領導和指揮下,執行國家鐵路運輸管理法規的警察種類。鐵路警察是在火車站或者鐵路運輸線上打擊犯罪活動的警察種類。鐵路警察具有進行人身及住宅搜查的權力;鐵路警察具有扣押刑事犯罪證據的權力;鐵路警察具有執行刑事拘留的權力;鐵路警察具有執行逮捕的權力。當今世界上,鐵路運輸企業大多數都是國家壟斷經營管理的部門,鐵路警察是國家警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說,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這句話說出了鐵路警察主要的工作特點。
發展歷程:
中國鐵路警察產生於一八九六年,首先在北寧鐵路設置了警務機關,稱「關內外鐵路巡警隊」,配備有鐵道巡勇和鐵道彈壓巡查,直屬直隸總督。國民黨統治時期稱交通警察總局,列入國防部作戰序列,直接參加鐵路沿線戰爭。當時鐵路警察總數為十四萬五千人。
新中國的公安隊伍是先有鐵路警察而後有地方警察。1949年2月,在沈陽成立了東北鐵路公安總局。建國初期,人民公安部隊共有35個師,其中鐵道部公安局下轄第31、32、33、34、35等五個師,負責沿線大型橋隧的警衛。1954年秋,鐵道部公安局與公安部第十局全並,統一領導鐵道、航運、公路、郵電部門的公安保衛工作。所領導的公安部隊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文革」中公檢法被砸爛,直至1975年1月,才恢復了鐵道部公安局的建制。1984年,根據公安部指示,進一步明確了鐵路公安部門是國家派駐鐵路的公安機關,列入國家公安機關序列。
解放後,鐵路公安機關實行上級公安機關同所在鐵路局、分局雙重領導的體制。即:鐵路公安局受原鐵道部公安局(公安部十局)和所在鐵路局(集團公司)的雙重領導,業務上以鐵道部公安局領導為主,幹部管理、後勤保障以所在鐵路局(集團公司)領導為主。鐵路公安處受鐵路公安局和所在分局(總公司)的雙重領導,業務上以鐵路公安局領導為主,幹部管理、後勤保障以所在鐵路分局領導為主。基層所隊由鐵路公安處直接領導。與此同時,各鐵路公安局、處在業務上還接受所在省、市、自治區公安廳局的領導。1990年鐵道、公安兩部規定;鐵路運營系統公安機關列入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序列。現在多數省市已經落實,還有少數廳局以鐵路管轄跨越省區,交叉很大,尚未落實。
⑨ 鐵路巡線包括哪些
巡線巡查的工作范圍:派出所管轄內的鐵路站、場、線路、道口、橋梁、涵洞、隧道等區域。
巡線巡查的任務:
(一)預防和制止爆炸、破壞鐵路交通設施、盜竊鐵路運輸物資和鐵路器材等違法犯罪活動;
(二)查處拆盜、損毀鐵路設施、設備、車輛配件、放置障礙物、擊打列車等危害鐵路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三)協助有關部門清理在鐵路安全保護區內的非法建築物、構築物、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堆放和懸掛物品、燒荒、排污、排水、傾倒垃圾等有害物質的問題,清理種植影響鐵路安全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四)清理驅趕在鐵道線路保護區范圍內放養的牲畜,清理穿行線路或在線路上坐卧、行走和在防護網內的閑雜人員;
(五)清理查處扒車、攀附行進中列車的人員以及逗留在站、車、線的各類閑雜人員;
(六)注意觀察過往列車和線路上的異狀,及時排除線路險情;
(七)檢查、監督和指導道口、橋隧看守人員落實守護責任;
(八)配合鐵路有關部門檢查線路設施、設備、線路兩側施工材料及雜物的堆放和自然災害對線路破壞等情況,發現問題通報鐵路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九)救助線路上受傷、遇險等人員;
(十)向沿線群眾進行鐵路法律法規知識和安全知識宣傳;
(十一)依法查處各類現行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