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曾經被哪些國家侵略過
曾經侵略過中國的國家: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
1、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為法國在17世紀至1960年代控制的殖民帝國。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 在1919至1939年這個巔峰時期,殖民地面積達1234.7萬平方公里。
3、德意志帝國。
通常指從1871年勃蘭登堡-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一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其國號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名。
4、日本帝國。
以「富國強兵」為口號積極向外擴展勢力范圍,對周邊國家實施軍事與經濟侵略,成為東方唯一的新帝國主義國家。
5、美利堅合眾國。
1900年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會清政府,限兩月剿除義和團,否則將派水陸各軍馳入直、魯兩省,代為剿平。
❷ 中國被哪些國家侵略過
歷史上所有侵略過中國的國家有(侵入中國領土和領海):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越南,印度,比利時,美國,德國,菲律賓,尼泊爾,奧地利,葡萄牙,荷蘭(如不足請大家指正)其中,第一個大規模侵略中國的國家是英國,佔領中國領土最多和造成中國永久性分裂的國家是俄國(中國被俄國侵佔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現在的蒙古2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也是中國的,相當於目前中國領土的三分之一,可以說,可以說,俄國才是對未來中國戰略最大的破壞者,失去的國土裡不僅可以養活幾千萬人,還有豐富的資源和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造成中國人民沉重災難的是日本,日本在1895年至1945年的時間里對中國進行了血腥的掠奪和災難,直接屠殺了幾千萬中國人,想當於當時日本國民的一半,也就是說,每2個日本人里就殺害了一個中國人,歷史上,國與國之間的種族屠殺殘忍程度莫過於此,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殺戮方式令人發指,連納粹德國都自嘆不如!未來,有可能成為中國對手和威脅到中國和平和國土完整的國家有: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
還有匈牙利,波蘭,奧匈帝國,西班牙,朝鮮,中亞五國,印尼等等,簡直舉不勝舉。
朝鮮共三次入侵,民間傳說其第一次入侵時對唐民的殘忍程度直逼五胡。
❸ 中國曾經遭受多少次侵略都是在什麼時間,分別都是那些國家
1,1840-1842第一次鴉片戰爭,侵略國是英國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同時影響到了英國的利益。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2] 。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斗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2,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國主要是英法聯軍,美俄次之。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中俄羅斯帝國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3,1894-1895甲午中日戰爭,侵略國日本
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4,1900-1901八國聯軍侵華,侵略國是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奧是指當時的奧匈帝國】
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26年)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進入中國所引發的戰爭。但實際上由於慈禧在6月21日時對11國宣戰以及之前義和團和清軍一直圍攻圍困使館區,導致這場侵略戰爭。
派遣的聯合遠征軍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增至約5萬人。八國聯軍的行動,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後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 賠款最多,簽訂國家最多,並喪失多項主權。
八國聯軍侵華,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劫,無數村鎮淪為廢墟,天津被燒毀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殘牆斷壁。連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也供認,「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八國聯軍在北京公開大肆搶劫,清宮無數文物珍寶被洗擄一空,大批群眾慘遭殺戮。
清國內部及遠東(滿洲平原)之權力平衡,亦受重大沖擊,間接導致清廷衰落、俄日沖突升級等變化。
5,1931-1945日本侵華,侵略國日本。
日本自1931年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霸佔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國侵華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協議,自此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後共計十四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侵佔大片國土,實施「以華治華」的毒計,扶植漢奸傀儡賣國政權,殘酷奴役、殺害中國人民,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產,嚴重的侵犯、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嚴重的分裂了中國,使中國國家的統一程度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日本在侵華戰爭中製造了一系列令人發指的暴行,比如在佔領區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南京大屠殺;用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細菌試驗;製造平頂山慘案等;日軍殺害中國平民數千萬,並造成千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❹ 網友討論:中國歷史上到底侵略過多少國家
這是外國反華勢力的偽命題。不要理他。
❺ 歷史上中國被多少國家侵略過
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荷蘭、葡萄牙。
1、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
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和法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毀。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
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美、法、德、俄、日、意、奧)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
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4、中日甲午戰爭(日本)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5、抗日戰爭(日本)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6、荷蘭侵佔台灣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69]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在今台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遷往台灣開墾。
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
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懷一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武裝起義,雖最終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九年後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
7、葡萄牙侵佔澳門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國聯軍侵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台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門
❻ 中國曾侵略過哪些國家
朝鮮:漢朝滅亡衛滿朝鮮,唐朝出兵朝鮮半島,滅亡了起源於東北後到北朝鮮的高句麗王國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王國,遼金也在大同江流域與高麗交戰,皇太極兩征朝鮮王朝,逼迫其稱臣納貢,清末還出兵干涉政變,本朝太祖抗美援朝攻打韓國。
越南:漢武帝滅亡南越國,東漢馬援鎮壓征貳征側起義,隋文帝滅亡越南前李朝,明成祖滅亡越南胡朝,開啟越南四次北屬時期,同時忽必烈和乾隆均出兵越南干涉內戰,本朝太宗也打過。
蒙古:漢武帝征討匈奴,唐太宗平突厥,金世宗搞減丁政策,皇太極臣服漠南漠北蒙古,民國徐樹錚也打過。
日本:忽必烈兩征日本,可惜神風來襲,功虧一簣。
緬甸:忽必烈發兵滅亡蒲甘王朝,設立緬中行省,乾隆也出兵緬甸,可惜徒勞無功。
基本就是這幾個國家,當然是就他們眼光而言,我國堅決否認。
❼ 中國侵略過其他國家嗎
中國侵略過日本,朝鮮,越南等國。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發動的兩次侵日戰爭。1259年(憲宗九年)征服高麗的忽必烈於1268年(元至元五年)命高麗使者攜國書赴日,書中要求日本效法高麗來朝「通好」,否則將至「用兵」。日本朝廷祈求神佑,但以「書辭無理」,拒絕接受。幕府執權北條時宗令大宰府備戰,加強九州沿海要地的警備。其後忽必烈又兩派使者,均遭日本朝廷拒見。1274年忽必烈發動征日戰爭。
1274年10月3日,任命征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1274年10月5日至14日相繼襲擊對馬、壹岐島。16日逼近肥前沿海諸島,使幾百名日本武士喪生。19日元軍兵船駛進博多灣,翌日登陸。守護少貳經資指揮英勇戰斗,但在元軍步兵集閉戰法和火葯武器震天雷的威力下, 日軍處於不利地位。由元世祖授命組成的征日元軍,是由蒙、漢、高麗三族軍隊組成的聯軍。蒙軍不但在戰鬥力,還有戰術方面都遠遠高於日本。據日蒙古型皮鎧本史書記載:擊鼓鳴鑼,殺聲震天。日軍戰馬驚恐不安,跳躍打轉,當武士撥轉馬頭沖向敵人的時候,已經被敵人射中。蒙古矢短,但矢根塗有毒液,射上既中毒。敵數百人箭射如雨,長柄矛可刺進鎧甲縫隙。元軍排列成隊,有逼近者,中間分開,兩端合圍,予以消滅。元軍甲輕、善騎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於進退。大將據高處指揮,進退擊鼓,按鼓聲行動。在後退時,鐵炮中裝鐵彈,隨著火焰噴出,四面烈火,煙氣彌漫;其聲凄厲,心碎肝裂,目眩耳聾,不辯東西,被擊斃者極多。激戰至暮,日軍撤至大宰府水城。劉復亨受箭傷,元軍撤至船上。當夜意外台風刮翻元軍200多艘兵船,忻都連夜乘剩餘船隻撤退回國。
在文永之役後,金方慶伏虜了兩百名日本人,獻給高麗王作為奴隸。
自1275年起, 幕府就開始為他們認為不久將進行的第二次入侵做了准備。除了更好地組織起九州的武士外,他們還在很多可能登陸點修建堡壘和其它防禦設施,這些登陸點中包括博多港。與此同時,高麗國王多次與元朝談判,反對進一步的入侵日本計劃。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兩次下令將元朝派來的使者斬首。忽必烈非常惱火, 開始積極籌劃第二次入侵。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後,於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元軍的這次入侵規模大於第一次,其中由範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軍就有十餘萬人。元軍艦隊因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他們的高麗盟軍先行進發,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聯合高麗人奪取了壹岐島,向九州進發,並在不同地點登陸。在經歷一些獨立的小戰斗,也就是所謂的弘安之戰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戰」後,元軍被趕回了船上。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台風,也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神風」,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
關於元軍艦隊被台風摧毀的原因,有說法認為是因為元軍使用的是在內河航行的平底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由於元朝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及高麗的殘酷壓迫,導致兩地(高麗與中國南方沿海)對於造軍船很反感,造船的漢人和高麗人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而蒙古人對航海又一無所知;又或者忽必烈攻日太過倉促,未有充分准備海船,造船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不過具體原因尚無定論。
❽ 中國侵略過哪些國家 哪些國家侵略過中國
1.中國從未侵略過任何國家。中國軍隊進入印度,越南,朝鮮等國,各有原因,不詳細介紹。但是都不是侵略。
2.侵略過中國的國家,近代以來,有八國聯軍。
3.基本上八國聯軍是高潮。後來再侵略的都在其中。
4.八國聯軍把北京分成不同的佔領區,東四以北由日軍佔領,熟門熟路的日軍率先掠走內務府300萬兩白銀,東四南大街以東由俄軍佔領,以西由義大利軍隊佔領 。
皇城東北由德軍佔領,皇城東部由日軍佔領,皇城東南由英軍佔領,崇內大街以西東長安街以南由德軍佔領。西城由美軍、法軍、英軍、意軍佔領,外城由英軍、美軍、德軍佔領,實行軍事統治。
❾ 中國近代被多少個國家侵略過
至少11個,美、英、法、俄、德、日、奧匈帝國、義大利、印度、越南、菲律賓
❿ 中國在歷史上侵略過哪些國家
元朝時期忽必烈對鄰近諸國發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如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
至元十一年(1274年),侵日本遭遇颶風,無功而還。至元十八年(1281年),又分兩路進攻日本,由唆都率蒙古、漢軍、高麗軍從高麗東渡對馬海峽,範文虎率新附軍(元政府收編的南宋軍隊)從慶元(浙江寧波)浮海北進。
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十二年(1285年),元兵兩次從雲南出侵緬國(緬甸),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進至蒲甘,迫緬國定歲貢方物後退回。同年再侵安南,次年以糧盡師老北還。
二十九年(1292年)十二月,史弼、亦黑迷失、高興從泉州起航出侵爪哇(印尼爪哇島)。爪哇統治者降元,並請元軍助討其敵國葛郎,打敗葛郎王以後復舉兵拒元,元軍力竭退師。
(10)中國侵犯多少國家擴展閱讀
1979年,中越爆發邊境戰爭,中國幾十萬軍隊分兩路從雲南、廣西越過邊境線,一路長驅直入,迫近河內,爾後又快速撤軍,返回國內。戰爭規模雖然不大,但流血不少,雙方有數萬人傷亡。這還沒完,接下來,中越又在邊境線展開拉鋸戰,直到1990年才最後消停。
中越從朋友加兄弟的親密無間,直轉入兵戎相見,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從有些參戰官兵的回憶錄來看,很多人壓根不相信中越真的會打起來,甚至有的人直到要上戰場了才知道,真的要跟越南打仗了。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三十三年過去,但是戰爭的起因卻仍然亂花迷眼,各種說法都有,先看官方的說法。
中方宣稱是一場自衛反擊戰,是為自衛不得已才主動發起攻擊。越方當然不這么認為,他宣稱進行了一場偉大的反侵略斗爭,擊退了北方的強大鄰國,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